智能驾驶

搜索文档
华为系最便宜的车来了!记者评测→
第一财经· 2025-09-24 03:25
微信编辑 | 七三 第 一 财 经 持 续 追 踪 财 经 热 点 。 若 您 掌 握 公 司 动 态 、 行 业 趋 势 、 金 融 事 件 等 有 价 值 的 线 索 , 欢 迎 提 供 。 专 用 邮 箱 : bianjibu@yicai.com 2025.09. 24 本文字数:170,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肖逸思 智驾搭载最新华为ADS4.0,鸿蒙智行"第五界"庐山真面目揭秘。 (注:我们会对线索进行核实。您的隐私将严格保密。) 推荐阅读 捷豹路虎3.3万名员工被告知"停工停产" t查询行者 2 代 H t a a 二十 11 - - . . 7 图 ND ROVER the state res HDR W a a ...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超60% 政策与市场驱动下产业链迎机遇(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9-23 23:34
行业政策与标准 - 2025年1至7月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乘用车新车销量776万辆 渗透率62.6% 较2021年同期增加570万辆和40个百分点 [1] - 国务院通过"人工智能+"行动意见强调AI与汽车融合 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并支持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准入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涉及提升产品能力表现、强化安全保障要求、规范系统使用方式三个维度 [1] 市场现状与技术层级 - 当前市场销售车型基本属于L2级组合驾驶辅助范畴 系统仅承担基本驾驶操作任务如控制车速和车道保持 驾驶员仍是最终责任主体 [1] - 市场监管总局发文规范车企宣传 防止夸大辅助驾驶功能 [1] - 头部厂商辅助驾驶解决方案逐步完善 车企不再强制主导全栈自研 转而与解决方案供应商及海外车企展开战略合作 [2] 产业链发展与投资机会 - L2级辅助驾驶国家标准有望确立 智能驾驶产业或加速发展 建议关注智能驾驶算法提供商、智能驾驶相关硬件提供商和Robotaxi运营平台 [2] - 供应链格局显现 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域控制器、辅助驾驶芯片等国内供应商强化行业影响力并向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发展 [2] - 黑芝麻智能为国内最早推动"辅助驾驶平权"的自动驾驶芯片企业 2020年6月发布首款支持L2+辅助驾驶的车规级芯片华山A1000及A1000L [3] 企业动态与技术突破 - 地平线机器人征程系列芯片量产突破1000万片 公司预计未来3-5年HSD量产目标达1000万 基于征程6P打造端到端城区辅助驾驶系统 [3] - 速腾聚创高线数激光雷达实现量产上车 智己LS6和极氪9X均搭载其520线数字化激光雷达 [3] - 佑驾创新发布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及T5/T8车型 进入无人物流赛道 形成覆盖L1至L4的完整产品矩阵 [4]
港股概念追踪 |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超60% 政策与市场驱动下产业链迎机遇(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23:21
市场渗透与政策推动 - 2025年1至7月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乘用车新车销量达776万辆 渗透率62.6% 较2021年同期增加570万辆和40个百分点[1] - 2025年成为智能驾驶政策密集落地期 国务院推动"人工智能+"与汽车融合 八部门开展"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并支持L3级自动驾驶有条件准入[1] - 工信部9月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 涉及产品能力提升、安全保障强化和系统使用规范[1] 产业影响与机构观点 - L2级辅助驾驶国家标准有望确立 为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并引导产业链聚焦技术创新 加速产业发展[2] - 头部厂商辅助驾驶解决方案逐步完善 车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展开战略合作 推动智能化渗透率普及[2] - 智能驾驶产业链受益环节包括算法提供商、硬件供应商和Robotaxi运营平台 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国内供应商强化行业影响力[2] 核心企业动态 - 黑芝麻智能为国内最早推动辅助驾驶平权的芯片企业 2020年发布首款支持L2+辅助驾驶的车规级芯片华山®A1000及A1000L[3] - 地平线机器人征程系列芯片量产突破1000万片 基于征程6P打造HSD端到端城区辅助驾驶系统 与博世、大众等国际客户合作[3] - 速腾聚创520线数字化激光雷达实现量产上车 应用于智己LS6和极氪9X等车型[3] - 佑驾创新发布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及T5/T8车型 形成覆盖L1至L4的完整产品矩阵[4]
华源晨会精粹20250923-20250923
华源证券· 2025-09-23 12:52
证券研究报告 晨会 hyzqdatemark 2025 年 09 月 23 日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基建/地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北交所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方案》推动智能网联产业化应用,关注北交所智能驾 驶产业链——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四十四期:智能座舱 SOC 芯片技术迭代加 速、终端市场持续向下沉区域渗透。2025 年 9 月 13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 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在《方案》中,智能化发展 被置于核心位置,《方案》重点提到,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深入开展"车 路云一体化"试点,加快建设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鼓励汽车前装车联网、5G 等高性能通信模块,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同时,有条件批准 L3 级车型,也就 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汽车生产准入,推动完善安全、保险等配套法规。经过梳理, 我们发现北交所中有 11 家企业属于智能驾驶产业链,分别为开特股份(汽车传感器 等)、奥迪威(敏感元器件和传感器等)等。本周北交所科技成长股股价涨跌幅中 值-1.84%。 | 市场数据 | | | | | --- | --- | -- ...
四维图新:公司正处于L2+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规模化量产
证券日报网· 2025-09-23 10:46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正处于L2+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规模化量产阶段 [1] - 公司同步进行中高阶方案的研发与定点工作 [1] 行业与市场需求 - 公司业务进展符合行业当前需求 [1] - 公司业务进展符合C端用户当前需求 [1]
一汽收购卓驭科技35.8%股权,后者前身为大疆车载事业部
第一财经· 2025-09-23 04:54
股权交易 - 一汽收购卓驭科技35.8%股权 交易后一汽与New Territory分别持股35.8%和34.85% 双方共同控制公司[1] - 交易前一汽未持股 New Territory持股70.65%并单独控制公司 交易后一汽成为最大单一股东[1] - 卓驭科技在交易后保持独立运营[1] 公司背景 - 卓驭科技前身为大疆车载事业部 2016年成立 2023年从大疆分拆独立 2024年6月启用卓驭品牌[2] - 公司属于"地大华魔"头部智驾企业之一 即华为/Momenta/地平线/大疆[2] - 2022年在宝骏KiWi EV(10万元级)量产首套辅助驾驶方案 实现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拨杆变道/自主泊车等功能[2] - 2023-2024年在10万级车型实现无图高速领航与城市记忆领航[2] 业务现状 - 合作车企包括大众/上汽通用五菱/奇瑞/一汽/东风/长城 但未带来巨大规模和市场声量[2] - 2024年4月合作车企增至9家 新增比亚迪/奥迪/北汽 量产车型近20款 开发中新车型超30款[3] - 发布基于英伟达Thor平台的VLA大模型 该技术为行业前沿 理想/小鹏等企业也在押注此技术路线[3] 战略影响 - 股权深度绑定一汽有望加快量产落地速度[3] - 市场关注深度绑定一汽是否影响与其他车企合作[3]
中海达:公司智能驾驶车载端软硬件产品布局,全面覆盖前端天线、定位总成、惯导单元、算法IP等不同形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1:41
激光雷达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激光雷达为工业级产品 包括机载激光测量系统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 车载三维激光移动测量仪 船载激光雷达 SLAM便携式移动测量系统 专业装备载体无人机等产品 [2] - 产品广泛应用于地形测绘 电力巡检 矿山测量 林业调查 道路勘察 建筑测量 水文水利等领域 [2] 智能驾驶产品布局 - 公司智能驾驶车载端软硬件产品全面覆盖前端天线 定位总成 惯导单元 算法IP等不同形态 [2] - 产品适应智能驾驶一体化集成域控硬件平台和BEV算法架构演变趋势 [2] - 已完成产品功能安全D等级和信息安全等能力建设 [2] - 基本满足高级别智能驾驶量产项目建设要求 [2] 企业合作情况 - 公司与华为汽车在智能驾驶车载业务领域暂无合作 [2]
2025年第38周计算机行业周报:云栖大会召开在即,持续看好阿里产业链-20250923
长江证券· 2025-09-22 23:3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计算机行业维持"看好"评级 [7] 核心观点 - 计算机板块处于震荡调整阶段 上周小幅下跌0.31% 在长江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7位 两市成交额占比8.52% [2][4] - 重点关注阿里云产业链投资机会 2025云栖大会将于9月24-26日举行 主题为"云智一体·碳硅共生" [6] - 阿里云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333.98亿元 同比增长26% 创三年最高增速 资本开支387亿元 同比增长220% [50] - 建议关注四大方向:阿里云产业链、中国推理算力产业链(重点推荐寒武纪)、云服务厂商、与阿里等大厂合作的IDC厂商 [2][6] 上周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下跌1.30% 报收3820.09点 [4] - 计算机板块下跌0.31% 算力和智驾相关标的表现活跃 [4] - 涨幅前列个股:卡莱特(+30.19%)、信息发展(+25.71%)、有课树(+25.05%)、开普云(+16.08%)、汇金股份(+13.83%) [18] - 算力概念表现突出:中科曙光(+9.04%)、华胜天成(+8.38%)、浩瀚深度(+8.10%)、淳中科技(+7.98%)、拓维信息(+5.51%) [16] - 智驾概念表现亮眼:信息发展(+25.71%)、东软集团(+10.57%)、索菱股份(+9.07%)、经纬恒润-W(+5.43%) [16] 行业重要动态 - xAI推出Grok-4 Fast高速推理版本 响应速度达标准版的10倍 当前向付费用户推送早期访问版 [10][20] -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10] - 华为公布昇腾芯片路线图:2026年Q1推出950PR 2026年Q4推出950DT 2027年Q4推出960 2028年Q4推出970 [10][35] - 华为发布超节点产品Atlas 950 SuperPoD和Atlas 960 SuperPoD 分别支持8192张和15488张昇腾卡 [37]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阿里云迎来价值重估 AI时代护城河优势更加明显 计划3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AI硬件基础设施 [52][59] - 智能驾驶产业加速发展 1-7月L2级乘用车销量775.99万辆 同比增长21.31% 渗透率达62.58% [29] - 国产算力产业链迎来发展机遇 华为超节点解决方案带来互联需求提升、液冷价值量提升等产业机会 [44][45] - 通义千问发布Qwen3-Next模型架构 采用混合注意力机制和高稀疏度MoE结构 总参数量800亿但仅激活30亿参数 [57]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方案》推动智能网联产业化应用,关注北交所智能驾驶产业链: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四十四期(20250921)
华源证券· 2025-09-22 12:40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7] - 方案重点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包括开展"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建设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鼓励前装车联网和5G通信模块[13] - 方案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汽车生产准入,推动完善安全及保险配套法规[13] 智能驾驶芯片市场 - 2024年中国车规级SoC市场规模达到381亿元,同比增长42.7%[26] - SoC芯片凭借计算能力提升、数据传输效率高等优势,成为主流智能驾驶芯片,替代传统MCU[21] - 智能座舱SoC市场外资主导,2024年高通、AMD和瑞萨三家共同占据85%份额,其高通占70%[36] - 国产芯片崛起,2024年市占率从不足3%提升至超10%,芯擎科技份额从1.6%增长至4.8%[36] - 自动驾驶SoC市场中,2024年华为昇腾610和地平线J5装机率分别跃升至9.5%和5.1%[39] 北交所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15日至19日,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区间涨跌幅中值为-1.84%,上涨公司43家(占比28%)[45] - 汽车产业市盈率TTM中值上升2.96%至38.2X,总市值升至651.7亿元[68] - 电子设备产业市盈率TTM中值降至60.7X,总市值降至1499.1亿元[48] - 北交所智能驾驶产业链涉及11家企业,包括开特股份、奥迪威、创远信科等[43] 企业动态 - 阿为特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设立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79] - 海希通讯子公司与领航国创共同出资设立上海海希领航电力,注册资本1000万元[79] - 广脉科技控股孙公司签署共建国产万卡算力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80]
卓驭获一汽入股,油电同智打通国内外两条赛道
经济观察报· 2025-09-22 11:32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提出"油电同智"战略 为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提供同一套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2] - 公司研发的"无图端到端"高速领航功能已在一汽-大众燃油车平台实现量产落地 [2] - 公司不仅提供摄像头模组、域控制器、激光雷达等硬件产品 同时交付完整的感知与控制算法 具备软硬件一体化能力 [2] - 公司在德国设立分公司 加速本地化研发与认证以满足欧洲法规要求 为出海提前布局 [2] 股权交易与市场地位 - 一汽股份通过增资及股权收购获得公司35.8%股权 现有控股股东New Territory持股比例降至34.85% 形成共同控制关系 [2] - 公司2024年中国境内ADAS市场份额不足5% [3] - 一汽股份在乘用车市场份额为10-15% 商用车市场份额为5-10% [3] - 监管层认定此次收购为简易案件 因双方市场份额未触及反垄断阈值 [3]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差异化优势在于燃油车智能化方案 在燃油车仍占相当份额的海外市场具有竞争力 [2] - 相比专注算法或单一传感器的企业 公司具备更强的全球化业务能力 被类比为"小华为" [2] - 由于华为在海外市场面临障碍 公司出货能力具备更强的国际扩展潜力 [3] - 整车厂倾向通过资本介入深度绑定智能驾驶供应链 不再满足于外采 [3] 发展前景 - 一汽的入局为公司提供更大规模化应用机会 助力跑出规模化闭环 [3][4] - 在电动车尚未完全取代燃油车的全球市场格局下 能同时服务两类动力平台的智驾公司拥有更强生存力与议价力 [3] - 未来两三年高阶辅助驾驶的普及速度将决定ADAS厂商的生死线 [4] - 公司成为产业链重组的关键棋子 其发展将成为观察中国智驾竞争格局的重要切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