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

搜索文档
垃圾不够烧?变化如何发生的
观察者网· 2025-07-18 14:42
垃圾处理产业发展 - 中国垃圾焚烧产能快速提升 多地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并开展陈腐垃圾开挖二次处理工作[1] - 垃圾分类政策推动焚烧原料热值提升30%-50% 但可焚烧干垃圾量减少20-25%[8][9][10] - 2020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超50% 东部地区达60% 十四五目标提升至65%[13][14] 洋垃圾禁令与资源化转型 - 2017年起中国逐步禁止洋垃圾进口 2021年全面实施 此前中国曾处理全球45%垃圾(1992-2018年累计1.6亿吨)[5][6] - 洋垃圾时代通过进口固体废物获得大量再生资源 2015年再生纸2335万吨 再生塑料749万吨 再生钢铁482万吨[3][4] - 禁令后转向国内垃圾分类体系 2020年重点城市回收利用率目标35% 江苏2024年实际达36.54%[7][16] 垃圾焚烧市场动态 - 地方政府超额完成规划目标 云南2030年规划32座焚烧厂已提前建成30座 江苏64座厂日处理能力8.89万吨全国第二[15][16] - 产能扩张导致局部"垃圾缺口" 上海3.6万吨日处理能力对应2.67万吨日清运量 企业跨区域收运或开挖填埋场补缺口[19][20][22] - 光大环境2024年入厂垃圾量同比增7.1% 通过政府合作与市场拓展缩小垃圾量缺口[23] 行业技术升级与整合 - 飞灰处理成行业痛点 广州302万立方米填埋库容仅够用至2030年 需开挖腾退空间[22] - 上海环境开发FAST飞灰处理技术 光大环境5项设备获欧盟认证 推动技术出海[28] - 瀚蓝环境并购粤丰环保后日处理能力跃升至9.76万吨 行业集中度提升[27] 政策与市场挑战 - 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调整 生物质发电项目全生命周期补贴小时数限定82500小时 运营15年后取消补贴[25] - 地方财政支付延迟导致现金流紧张 民营焚烧厂运营困难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与环保升级双重压力[26] - 二噁英等排放标准趋严 小规模焚烧厂被迫关停 倒逼企业向规模化、技术密集型转型[26][28]
山高环能: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6 13:19
前次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山高十方环保能源集团86.34%股权,其中发行股份支付35,269.99万元,现金支付4,103.63万元 [1]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2.785亿元,资金于2020年8月17日到账 [2] - 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5.928亿元,资金于2021年7月16日到账 [3] 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 - 截至2025年3月31日,2019年配套募集资金累计使用2.791亿元,剩余资金已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1] - 2020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累计使用5.655亿元,余额2,800.47万元(含专户余额35.47万元及补充流动资金2,765万元) [11] - 公司多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累计规模达6.315亿元,均按期归还 [6][7][8] 募投项目变更与效益 - 南充奥盛装备制造项目剩余资金1.176亿元变更为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12] - 2020年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中,新城热力扩容项目调减投资至4,029.08万元,济南稼禾香项目终止投资6,664.13万元,惠民大朴项目终止投资5,600万元 [14] - 变更后的23,665.05万元用于收购北京驰奈生物能源科技99.996%股权 [16] - 山高十方2020-2022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37亿元,完成业绩承诺 [10] 资产运行情况 - 收购的山高十方86.34%股权已完成工商变更,2025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744.27万元 [10] - 标的公司北京驰奈生物能源科技2022年完成股权过户,2024年实现净利润69.01万元 [20] - 新城热力2024年实现净利润40.39万元,油脂项目产量同比增长14.36%-8.59% [19]
中工国际: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和安集延投资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
快讯· 2025-07-15 09:12
项目投资 - 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投资建设日处理2500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项目总投资2.97亿美元 [1] - 公司在安集延市投资建设日处理1500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项目总投资1.78亿美元 [1] - 两项目合计总投资规模达4.75亿美元 [1] 项目进展 - 塔什干和安集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 [1] - 项目尚需完成商务部等备案登记工作 [1] 业务模式 - 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采用投资、建设及运营一体化模式实施垃圾发电项目 [1]
实探中国节能绿色工厂:污水厂、垃圾场上演绿色低碳大戏
第一财经· 2025-07-13 04:05
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 "十四五"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约12%,全国焚烧处理生活垃圾2.68亿吨,较"十三五"末增长83.6% [1] - 中节能环境肥西公司每日处理2000吨生活垃圾,年减碳26万吨,相当于节约标煤9.6万吨,累计消纳垃圾410万吨,上网电量13.4亿度 [3] - 固废处理园区总规模达3900吨/日,涵盖炉渣处理、餐厨厨余、污泥干化等协同项目 [3]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 - 采用全封闭垃圾吊抓斗系统,高温焚烧转化效率高,实现从垃圾到绿电的直接转化 [3] - 中心控制室实时监控焚烧炉温度、烟气排放等关键参数,确保环保达标 [2] - 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显著降低碳排放强度 [3] 智慧水务创新 - 胡大郢净水厂采用全地埋式设计,节约67%土地资源,日处理10万吨污水,实现臭气100%净化 [6] - 小仓房净水厂部署人工智能水务系统,工艺调控精度提升30%,智能巡检减少人工干预 [6] - 厂区1.8兆瓦光伏电站年发电200万度,"污水厂+光伏"模式年碳减排等效植树11万棵 [7] 光伏制造升级 - 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创新热应力切割工艺,年节电101.8万度,减碳580吨 [8] - 设备升级年节电514.6万度,减碳2935吨,园区11.7兆瓦光伏系统年供绿电1254.6万度 [8][9] - "5G+光伏智造云平台"接入144家电站,监测发电量474.2亿度,等效减碳3907.8万吨 [11] 数字化管理平台 - 创新云平台集成5G技术,覆盖能源管理、碳排放监测等场景,联网数据量达103.9亿条 [11] - 平台减少电量损失15万度,累计节约标煤1426万吨,效能提升显著 [11]
青海西宁:废弃物“浴火重生” 电解铝绿色转型
科技日报· 2025-07-03 06:12
西宁生态建设与碳汇提升 - 西宁北山大墩岭景区"西宁之眼"成为热门打卡点,见证36年绿化成果,南北山核心区森林覆盖率从7.2%提升至79% [1] - 西宁作为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通过增加森林碳汇、推进城乡建设/工业/能源领域节能降碳,探索可复制的"西宁经验" [1] 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 - 深能湟水公司每日处理约400车生活垃圾,1吨垃圾可发500度电(450度上网销售),废水经处理后实现工业回用 [2] - 西宁市关停15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焚烧废渣中回收金属并提升砂石利用率,资源化利用率达100% [3] 电解铝产业绿色转型 - 电解铝行业煤电生产碳排放为12.61吨/吨,绿电生产仅1.57吨/吨,绿电铝成为减碳关键 [4] - 鑫业公司被授予"绿电铝核心生产企业",产品出口欧盟,延伸25种绿电铝产品产业链 [5][6] 绿电铝技术革新与能源结构优化 - 鑫业公司通过电解槽节能改造技术,2024年节电3600万千瓦时、减排2万吨二氧化碳,铝液电耗达青海同行业最优 [6] - 公司2023年建设33兆瓦分布式光伏,2024年绿电交易62亿千瓦时,绿电占比超90%,累计认购绿证307万张 [6] 西宁铝产业规划目标 - 西宁经开区计划到2027年电解铝初级产品转化率达90%,再生铝产能10万吨,清洁能源占比75%,打造"绿电铝"品牌 [7]
AI助力城市垃圾“变废为金”,朝阳环境交出减污降碳创新“答卷”
财经网· 2025-07-02 04:52
公司创新实践 - 北京朝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的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称号[1] - 园区每年为国家电网贡献近3亿度绿电[1] - 公司开发全国首套"AI智能焚烧系统",实现垃圾发电主蒸汽稳定性提升36%-48%,自动投运率达98%以上,操作强度降低80%[2] - 系统使吨垃圾产汽量同比提升4.5%,上网电量同比增加4.2%,脱酸、脱硝耗材同比降低3%以上[2] - 通过数据训练和算法优化,系统可预测焚烧炉运行状态变化,为协同优化控制提供依据[2] 技术应用与成效 - "AI智能焚烧系统"实时监控烟气含氧量、蒸汽流量等关键参数,大幅提升安全冗余度[2] - 垃圾焚烧余热通过管道输送至餐厨垃圾处理厂,替代传统天然气锅炉[3] - 渗滤液经资源化处理形成中水,建筑垃圾可制成再生骨料、环保砖块等建材[3] - 园区日处理各类垃圾超8000吨,资源再生利用率接近100%,绿电年发电超5亿度[3] - 园区实现资源转化率85%以上,成为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示范标杆[3] 行业模式与领先性 - 园区通过协同处理垃圾焚烧、餐厨处理、建筑垃圾等设施,形成能源梯级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模式[3] - 该模式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为城市提供可再生能源和可循环利用资源[3] - 公司致力于将AI智能焚烧系统推广至全行业,探索高效环保的高质量发展路径[2]
绿色动力: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拓展海外垃圾处理业务
快讯· 2025-06-27 09:38
战略合作协议 - 公司与亚洲联合基建控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和长远合作 [1] - 合作重点地区包括境外东亚、东南亚、西亚等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 [1] - 该协议为初步确定合作意愿的框架性、意向性协议,无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 [1] 业务拓展 - 此次合作将拓展公司在海外垃圾处理业务的市场 [1] - 协议履行不会对公司本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
绿色动力:与亚洲联合基建控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快讯· 2025-06-27 09:32
战略合作协议 - 公司与亚洲联合基建控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为框架性、意向性协议,旨在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和长远合作 [1] - 合作内容包括在境外东亚、东南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共同拓展城市垃圾处理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机会 [1] - 协议有效期五年,自双方签署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 [1] - 协议的履行不会对公司本年度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
股市必读:朗坤科技(301305)6月24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6-24 22:2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4日收盘 朗坤科技报收于17 99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 56% [1] - 当日换手率为2 74% 成交量达3 38万手 成交金额6048 94万元 [1] 业务布局 - 公司明确表示现阶段未开展生物甲醇及绿色甲醇相关技术研发与产能布局 [2] - 公司当前聚焦生物质资源再生与合成生物智造两大核心业务板块 [2] - 对于将垃圾处理站资产进行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的提议 公司未明确表态 仅表示将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资金流向 - 6月2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05 99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241 84万元 [3] - 同日散户资金呈现净流入状态 金额达647 83万元 [3]
创业集团控股(02221.HK)拟于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及运营城市生物质生物精炼与碳封存项目
格隆汇· 2025-06-24 13:13
公司投资与合作 - 公司与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协议,投资360万美元用于海门区城市生物质生物精炼与碳封存食品垃圾处理设施项目 [1] - 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提供基础设施支持并协助项目公司取得特许经营权、土地及其他相关许可 [1] - 公司将成立全资附属项目公司运营该项目,前提是合法取得特许经营权 [1] - 该项目标志着公司食品垃圾处理业务的正式启动 [1] 项目特点与规划 - 项目采用创新的"彭州模式"+"城市油田"方式建设运营,开创餐厨垃圾管理新模式 [2] - 项目位于苏沪地区中心,利用海门地理优势,将成为新型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的标杆 [2] - 若初期处理能力不足,公司计划投资第二阶段,取决于初期运营表现 [2] - 项目将大大推动公司国内业务拓展 [2] 公司专业背景 - 公司运营管理团队在环保行业拥有20年以上经验 [1] - 团队在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方面具有深厚专业知识 [1] - 业务涵盖食品垃圾处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废油回收及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