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化
icon
搜索文档
恒力石化(600346):石化龙头业绩稳步增长,化工新材料增量空间可期
信达证券· 2025-04-17 07: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对恒力石化的“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恒力石化业绩有增有减,营业总收入2362.73亿元同比增长0.63%,归母净利润70.44亿元同比增长2.0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2.09亿元同比下降13.14%,基本每股收益1.00元同比增长2.04%;第四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5.12%、环比下降10.2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1.03%、环比增长78.3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2.91%、环比下降46.30%,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64.71% [1][2] - 炼化板块短期承压但高端化工品盈利贡献突出,2024年国际油价中高位震荡后下行,布伦特平均油价较2023年中枢下移,各子公司净利润有增减,采购成本原油持平其他下滑,产销率各产品均下降,炼化板块盈利下滑因行业供需偏弱、产品价差收窄,但高端化工新材料业绩贡献突出 [4] - 炼化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先进龙头产能或持续受益,国务院方案将控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淘汰小型炼厂,行业集中度和大型先进炼厂竞争力有望提升,恒力石化有2000万吨先进炼油产能,在成本控制等方面优势突出 [4] - 技术突破提升产品竞争实力,高端化工产品增量空间可期,2024年多个高端化工项目建成投产,化工板块业绩贡献可观,未来还有多个项目在推进,增量高端产能释放将推动业绩提升 [4][5]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39、85.62和95.3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9%、10.6%、11.4%,EPS(摊薄)分别为1.10、1.22和1.35元/股,按2025年4月16日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14.10、12.74和11.44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34,866|236,401|240,024|247,318|252,052| |增长率YoY %|5.6%|0.7%|1.5%|3.0%|1.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6,905|7,044|7,739|8,562|9,536| |增长率YoY%|197.8%|2.0%|9.9%|10.6%|11.4%| |毛利率%|11.3%|9.9%|10.4%|10.6%|11.0%| |净资产收益率ROE%|11.5%|11.1%|10.7%|10.6%|10.6%| |EPS(摊薄)(元)|0.98|1.00|1.10|1.22|1.35| |市盈率P/E(倍)|13.43|15.34|14.10|12.74|11.44| |市净率P/B(倍)|1.55|1.70|1.51|1.35|1.22| [6]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流动资产(百万元)|66,083|73,270|87,270|87,574|94,851| |货币资金(百万元)|20,469|30,837|45,937|46,940|55,300| |应收票据(百万元)|0|29|29|30|30| |应收账款(百万元)|538|579|526|542|552| |预付账款(百万元)|1,736|2,432|2,454|2,525|2,561| |存货(百万元)|31,268|24,251|24,475|25,176|25,535| |其他(百万元)|12,073|15,142|13,848|12,362|10,871|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194,516|199,813|202,821|214,931|219,206|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646|746|746|746|746| |固定资产(合计)(百万元)|129,987|147,008|158,601|168,208|172,345| |无形资产(百万元)|9,035|9,147|9,347|9,488|9,639| |其他(百万元)|54,848|42,912|34,128|36,489|36,475| |资产总计(百万元)|260,599|273,083|290,091|302,505|314,056| |流动负债(百万元)|123,862|130,879|134,059|136,569|138,642| |短期借款(百万元)|66,995|79,042|79,042|79,042|79,042| |应付票据(百万元)|12,002|11,447|11,553|11,884|12,053| |应付账款(百万元)|15,599|9,490|9,577|9,851|9,992| |其他(百万元)|29,266|30,900|33,887|35,792|37,555|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76,739|78,786|83,811|84,811|85,811| |长期借款(百万元)|70,621|72,289|77,289|78,289|79,289| |其他(百万元)|6,118|6,497|6,522|6,522|6,522| |负债合计(百万元)|200,600|209,665|217,870|221,380|224,453|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6|18|29|40|53|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59,992|63,399|72,193|81,085|89,550|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260,599|273,083|290,091|302,505|314,056| [8]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34,866|236,401|240,024|247,318|252,052| |营业成本(百万元)|208,384|212,983|214,942|221,101|224,260|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9,201|6,424|6,481|6,678|6,805| |销售费用(百万元)|293|326|360|371|378| |管理费用(百万元)|1,997|2,205|2,400|2,390|2,478| |研发费用(百万元)|1,371|1,703|1,800|1,693|1,811| |财务费用(百万元)|5,365|5,234|5,991|6,133|6,191| |减值损失合计(百万元)| - 594| - 1,502| - 601| - 601| - 603|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 - 37| - 137| - 139| - 144| - 146| |其他(百万元)|1,275|2,662|2,392|2,465|2,512| |营业利润(百万元)|8,900|8,550|9,701|10,673|11,891| |营业外收支(百万元)| - 27|270|122|122|171| |利润总额(百万元)|8,873|8,820|9,823|10,794|12,063| |所得税(百万元)|1,969|1,767|2,074|2,221|2,514| |净利润(百万元)|6,904|7,053|7,749|8,574|9,549|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0|9|10|11|1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6,905|7,044|7,739|8,562|9,536| |EPS(当年)(元)|0.98|1.00|1.10|1.22|1.35| [8]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3,536|22,733|29,882|30,355|31,761| |净利润(百万元)|6,904|7,053|7,749|8,574|9,549| |折旧摊销(百万元)|9,731|11,038|11,070|11,805|12,275| |营运资金变动(百万元)|1,423| - 802|4,378|3,107|3,054| |其它(百万元)|974|999|477|477|429|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38,814| - 20,902| - 8,439| - 17,604| - 10,193| |资本支出(百万元)| - 39,722| - 21,799| - 7,750| - 17,461| - 10,046| |长期投资(百万元)|472|386| - 200|0|0| |其他(百万元)|435|511| - 489| - 144| - 146|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9,910|7,817| - 6,343| - 11,748| - 13,208| |吸收投资(百万元)|0|3|0|0|0| |借款(百万元)|13,806|14,355|5,000|1,000|1,000| |支付利息或股息(百万元)| - 5,773| - 9,441| - 11,468| - 12,848| - 14,308| |现金流净增加额(百万元)| - 5,298|9,521|15,101|1,003|8,360| [8]
恒力石化: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 拟每股派发0.45元现金红利
快讯· 2025-04-16 11:31
文章核心观点 - 恒力石化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拟每股派现0.45元(含税) [1] 分组1: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362.73亿元,同比增长0.63% [1] - 公司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44亿元,同比增长2.01% [1] 分组2:分红计划 - 公司拟以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总股本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含税) [1]
恒力石化:拟使用不超42亿元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快讯· 2025-04-16 11:29
恒力石化委托理财计划 - 公司拟使用不超过42亿元人民币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1] - 委托理财单日余额上限设定为42亿元 [1] - 资金使用前提是保证正常经营活动和资金安全 [1] - 理财资金将用于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中低风险产品 [1] - 理财产品类型包括银行、券商、信托及基金理财产品等 [1]
恒力石化: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1%
快讯· 2025-04-16 11:24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收入2362 73万元 同比增长0 6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 44万元 同比增长2 01% [1] 利润分配方案 - 以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总股本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 45元(含税) [1]
华锦股份连年“失血”!2024年暴亏近28亿,业绩阴霾难散?
格隆汇· 2025-04-15 16:0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4596亿元,同比下降2502%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5亿元,同比暴跌407549% [1][2] - 扣非净利润-2898亿元,同比下滑2540676% [2] - 公司仍坚持现金分红,拟每10股派018元 [2] - 股价收跌503元(跌幅118%),总市值8045亿元 [2] 业绩下滑原因 - 三年一次的例行停车检修影响生产进度 [3] - 国际原油市场大幅波动,下游需求持续不足 [3] - 石化行业2024年整体利润总额78971亿元,同比下降88% [3] - 欧佩克下调2025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增长预期至130万桶(原预期145万桶) [3] 历史业绩回顾 - 2021年营业收入38552亿元(+2666%),净利润894亿元(+17547%) [4] - 2022年营业收入49062亿元(+2695%),净利润529亿元(-4389%) [4] - 2023年营业收入46142亿元(-595%),净利润7030万元(-8672%) [4] 公司背景与传闻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旗下唯一石化上市平台,业务涵盖炼油/乙烯/尿素生产 [5] - 2015年振华石油以15亿元受让1538%股权,市场预期后续资产注入 [6] - 2024年3月公司澄清未收到振华石油资产注入相关信息 [6][7] 行业数据 - 2024年石化行业营业收入1628万亿元(+21%) [3] - 行业进出口总额94881亿美元(-24%) [3]
东华能源20250408
2025-04-15 14:3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能源和石化产业,特别是饼丸(丙烷)和碳纤维领域[1] - 公司为东海能源(东方能源),专注于饼丸产业链和碳纤维业务[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关税影响与应对措施 - 美国加税政策对能源和石化产业带来挑战,但公司已提前布局应对[1] - 公司通过托管上游贸易业务优化原料成本,增强竞争力[2] - 拥有全球第三大船队(30艘船舶),运力达400-500万吨/年,可规避关税影响[3][15][16] - 通过物流系统优化进口结构,将美国货进口量缩减至零,确保下游生产安全[4] 饼丸(丙烷)市场动态 - 饼丸价格从600多美元下跌至500多美元,预计继续宽幅震荡下行[3] - 全球饼丸供应宽松,美国二季度新增码头启用,供应量增加[9][16] - 中国饼丸需求今年为增量大年,但行业可能迎来减产和并购潮[10][17] - 公司锁定70船/年(300-350万吨)一手货源,成本优势显著[11][18] 碳纤维业务战略 - 公司碳纤维采用T1000技术,成本控制在10万/吨以内(定价24万/吨),远低于国内T300/T500红海市场[5][20][26] - 技术优势:连续化生产(反应时间从20小时缩短至1小时),转化率从2:1提升至1.6-1.7:1[24][25] - 目标将T800以上碳纤维成本降至10万/吨以下,拓展低空飞行器、深海设备等新材料应用[8][22] - 4800吨产能已锁定50%订单,二期项目视成本控制情况启动[26][27] 财务与行业整合 - PTH(丙烷脱氢)行业亏损普遍(单套装置亏损2-3亿),公司通过物流和高端牌号产品保持盈利[17][19] - 单套装置用工仅150人,人力成本行业最优[19] - 未来3-5年为行业并购大年,公司或参与整合[10][22] 其他重要细节 - 电费成本:碳纤维生产用电从3万+/吨降至2万+/吨[7] - 仓储能力:动态+静态仓储达500万立方,可低价锁货[16] - 专利保护:碳纤维技术细节未公开,涉及专利申请[24][25] - 茂名项目:资本开支紧张,暂缓扩建[20] 风险与机遇 - 风险:饼丸价格下行、行业减产、物流短期波动[3][14] - 机遇:碳纤维成本优势、新材料应用、行业整合[8][22][26]
美国石化业或迎寒冬
中国化工报· 2025-04-14 02:19
4月2日,美国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自此之后,全球金融市场就出现大幅震荡,全球股市4月7日重 演"黑色星期一",国际油价也出现波动。截至发稿时,除美国宣布暂停部分国家关税时出现短暂提振 外,整体呈"跌跌不休"的状态。笔者认为,国际金融市场已接近进入金融风暴状态。金融市场,尤其是 美国金融市场的走势,将直接影响国际石化企业,更将左右美国特朗普关税的实施情况。对美国石化业 来说,比目前苦日子更"苦"的日子或许要来了。 实际上,国际市场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并不看好,股市就是反映。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后,立即引发 全球股市下跌,美股市场甚至发生恐慌性抛售,美股累计下跌超10%,国际油价累计下跌超10美元/ 桶,黄金等避险资产价格随之上涨。美国石化行业巨头的股价也蒸发不少,如埃克森美孚股价从4月2日 的118.39美元/股跌至4月10日的99.93美元/股,雪佛龙同期从167.40美元/股跌至134.98美元/股。关税政 策下的美国石化业信心可见一斑。笔者认为,从目前的美股走势看,至少美国已经在经历一起人为制造 的金融风暴,在美股上市的化企都要做好股票市值蒸发的准备。 同样的事件也发生在美国国债上。4月7日,传统 ...
共话石化绿色未来——《双碳背景下的中国石化产业白皮书》讨论会在福建泉州举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4-10 12:01
文章核心观点 9日《双碳背景下的中国石化产业白皮书》讨论会在福建泉州举行,专家围绕双碳背景下中国石化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探讨,白皮书剖析行业低碳转型挑战并提供方案,专家提出企业低碳发展方向,联合会将推动中沙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及国际合作 [1][2][3] 会议信息 - 《双碳背景下的中国石化产业白皮书》讨论会9日在福建泉州举行,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 [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07年福建联合石化在泉州成立,发展千万吨级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成中国能源石化行业推进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关键战略 [1] - 中国在全球碳排放第一且增幅较快,实现“双碳”时间紧、任务重,石化产业对原油需求强劲、能耗居高不下,转型在质而非量 [1] 白皮书情况 - 《双碳背景下的中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由福建联合石化股东沙特阿美与复旦大学联合编撰,为行业节能降碳提供参考 [1] 企业低碳发展方向 - 中国石化企业可从“减油增化”、“源头”控碳、科学监管三大方面实现低碳高质量发展 [2] - “源头降碳 + 过程优化”双轮驱动是实现双碳战略关键环节 [2] - 沙特阿美低碳原油生产技术可将每桶原油碳强度降至行业平均水平的50%-70%,创新的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相比传统炼化工艺可减少20-30%的碳排放 [2] 联合会举措 - 联合会将以白皮书为纽带,推动中沙低碳技术成果在福建等重点区域实践转化 [3] - 联合会将深化与海合会国家战略协作,推动中国 - 海合会石化行业低碳创新合作,构建“中东技术牵引 + 两岸产业共融”减碳闭环,推动福建形成石化低碳发展转型范式 [3]
亚洲海关数据解读:纯苯全球物流大变局下,美金货源进厂库比例增加
恒力期货· 2025-04-10 08: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亚洲纯苯和苯乙烯市场物流格局发生变化,不同国家进出口数据受装置检修、下游需求等因素影响,中国纯苯进口量高位且美金货源进厂库比例增加,苯乙烯转变为净出口 [1][19][27][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日本纯苯、苯乙烯1 - 2月进出口数据 - 2025年1 - 2月日本纯苯出口量连续2个月大于3万吨,1月出口7.44万吨创历史新高,2月出口5.90万吨,主因境内多套苯乙烯装置检修致需求下降,1 - 2月发往美国的纯苯量及2月韩国出口至美国的4万吨纯苯使亚洲货源3月到港对美国形成利空预期 [1] - 2025年1 - 2月日本苯乙烯装置检修多,出口量处5年同期低位,1月出口3.13万吨,2月出口1.47万吨,65%出口至韩国,首次出口至墨西哥地区,反映美国苯乙烯不愁出口现状 [3] 韩国纯苯、苯乙烯2 - 3月进出口数据 - 2025年3月韩国出口纯苯299777吨,其中出口至中国287975吨,出口至中国台湾11802吨,出口至新加坡6000吨,出口至日本500吨,出口至美国及中国台湾量处同期历史低位,韩国→台湾贸易量减少因下游需求低且采购转向印度纯苯 [5] - 2025年2月韩国出口苯乙烯1.82万吨(环比 - 1.19万吨),进口6.16万吨(环比 + 2.1万吨),净进口4.34万吨,对土耳其出口1.44万吨(中东装置检修导致),进口1万吨美国苯乙烯(12月底发船) [8] - 2025年1月韩国纯苯产量56万吨,2月降至48万吨,2月去库约3万吨,4 - 5月部分炼厂重整装置计划降负或检修,产量预计下滑,降负及检修预期已反映到5月的Alpha上(18$涨至22$) [12] - 2025年1月韩国苯乙烯产量15万吨,2月降至14万吨,1 - 2月库存处于历史同期低位 [14] 中国纯苯、苯乙烯1 - 2月进出口数据 - 2025年1 - 2月中国纯苯进口量持续高位,1月进口47万吨,2月进口51.8万吨,进入“50wt新纪元”,1月下旬传闻的5万吨沙特纯苯物流证伪,沙特苯乙烯装置停车未导致中东→中国大批量纯苯物流,而是结转到印度的物流改向,1 - 2月印度货源进口量大幅增加创历史新高,1月进口3.86万吨,2月进口2.4万吨,来自东南亚的纯苯贸易量也大幅增加,仅印度尼西亚出口至中国纯苯有所减少 [19] - 2025年3月中国纯苯预计进口量53万吨左右,Q1美金纯苯到贸易库比例明显大幅下降,1 - 3月纯苯美金货源占总进口量比例预计低于25%,反映有下游工厂资源的贸易商倾向直发厂库及直接到港连云港瑞恒 + 卫星的纯苯是美金BZ抵港华东主港比例下降的边际量 [27] - 2025年1月中国苯乙烯进口量5.15万吨,出口量0.34万吨;2月进口量1.71万吨,出口量4.88万吨,香港石化装置1月初重启使2月华南出现对香港的出口贸易流,1月有3000吨苯乙烯出口至日本,12 - 1月装置检修回归后中国苯乙烯转变为净出口,预估3月出口量进一步增加,至韩国约3万吨,其他国家(台湾、印度)2 - 3万吨 [29] 印度纯苯、苯乙烯2024年进出口数据 - 2024年印度总计出口127万吨纯苯,较2023年增加14万吨,去往中东的量减少15.41万吨,去往东北亚的量增加27.35万吨,其中出口至中国14.3万吨( + 8.2万吨),至中国台湾22.7万吨( + 19.1万吨) [32] - 2024年印度总计进口112万吨苯乙烯,较2023年增加5万吨,东北亚出口至印度苯乙烯增加9.55万吨,中东出口至印度苯乙烯增加7.61万吨,东南亚出口至印度苯乙烯减少11万吨 [40]
加征“对等关税”,中国石化业影响几何?
中国化工报· 2025-04-09 03:07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中国实施对等反制,中美加征“对等关税”对中国石化业产生多方面影响,业内人士对此表达看法并提出应对建议 [1] 分组1:商会及业界态度 -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反对美国单方面加征进口关税,认为其违反世贸规则,损害成员权益,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呼吁取消单边加征关税措施,支持中国反制 [1] 分组2:橡胶行业影响及应对 - 美国加征关税使中国橡胶制品出口美国难度大增,东南亚关税政策阻断轮胎企业“另辟蹊径”出口方式 [2] - 橡胶行业可刺激国内需求、扩大国内市场弥补国外市场,加大基础研究,坚持创新发展,重视AI技术赋能 [2] 分组3:塑料行业影响 - 中国塑料产品受美国关税新政影响大,2024年进口美国塑料及其制品总额80.7亿美元,出口236.7亿美元,部分商品实际税率可能高达54%,削弱出口竞争力 [3] - 美国加征关税使我国聚烯烃产品出口量减少,影响塑料制品出口及上游产业链,中国反制措施会影响美国高端聚烯烃产品出口及国内PDH/PP项目 [3] 分组4:能源化工产品影响及建议 - 2017 - 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液化丙烷等能源化工产品进口量和进口额双增,乙烷等产品自美国进口占比高,美国限制乙烷出口将冲击中国乙烯产业链 [4] - 中国企业可通过供应链转移等方式应对,成立战略储备,开发替代原料技术路线等 [4] 分组5:LNG产业影响 - 中国对美LNG加征“对等关税”使进口成本增加,进口量下降,市场格局调整,中国或增加从俄罗斯等地进口,提升国内自产LNG产量 [5][6] - 因中国自美国进口LNG规模不大等原因,此次加征关税短期内对中国LNG整体供应影响有限,企业要关注市场和需求变化 [6] 分组6:气体市场影响 - 我国从美国进口氦气和特种气体,近年来中国企业使氦气供应链完整性和可控性进步,从美国进口氦气占比从2020年约15.8%降至约4.3%,加征关税对氦气市场直接影响有限 [6] 分组7:整体影响评估 - 中美对等加征关税若实施对美国和全球影响大,中国产业链完备,部分石化产业链受影响相对较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