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贩零食

搜索文档
好想来创新公益模式,用积分搭桥,让消费凝聚爱心
搜狐财经· 2025-07-04 16:35
公司公益创新模式 - 公司携手腾讯公益推出"会员积分助力+品牌捐赠"模式,将消费者日常消费转化为乡村儿童营养加餐的公益力量[1] - 采用"消费-积分-助力-爱心"闭环设计,会员消费得积分后可自愿捐赠,公司按100:1比例将积分折算为现金捐赠[3] - 首期"爱加餐助成长"项目设置350积分/人的捐赠上限,实现公益从品牌单独行动到千万人共同参与的转变[3] 行业差异化竞争 - 在量贩零食行业同质化竞争背景下,公司通过积分公益项目显著提升会员黏性和品牌价值观认同感[3] - 公司跳出价格战竞争框架,转向比拼社会责任感,为行业提供商业与公益融合的实践范本[3] - 项目证明零食品牌不仅能提供美味,更能传递善意,商业成功需要社会认可与营收增长并重[3] 品牌战略延伸 - 公司正在规划更多"零门槛"公益延伸项目,旨在将公益属性融入日常消费场景[5] - 通过系列举措实现"让零食更有温度"的品牌愿景,使公益成为品牌DNA组成部分[5] - 商业行为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的战略,增强了企业生命力和品牌影响力[5]
好想来”母公司又遭减持?量贩零食巨头的“小烦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4:26
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漳州金万辰拟减持不超过180万股,占总股本0.9594%,减持价格依据市场价格确定 [1] - 减持前漳州金万辰持有2466.34万股,占总股本13.15% [2] - 6月高管减持计划已完成,三人减持均价分别为171.67元/股、170.49元/股、171.29元/股 [3][4] 股价表现 - 去年8月初股价在17-18元区间,相比减持均价涨幅约10倍 [5] - 7月4日收盘价164.77元,当日下跌0.87%,近3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2.89% [10][11] - 当前市值305.38亿元,市盈率60.82倍 [11] 业务转型 - 原为食用菌研发生产企业,2021年4月上市 [5] - 2022年8月成立南京万兴开展量贩零食业务,初期营收5亿元 [6] - 2023年10月整合四大品牌为"好想来" [7] - 2024年量贩零食营收317.9亿元,同比增长262.94%,净利润8.58亿元 [7] 门店扩张 - 2024年门店总数达14196家,覆盖29个省级区域 [7] - 当年新增门店9776家,主要采用加盟模式 [7][8] - 加盟政策为"0加盟费、0管理费、0服务费",单店前期投入约47万元 [8] - 店铺毛利率19%-20%,定位社区低价零食 [8][9] 发展战略 - 2025年计划继续推进门店网络良性增长,强化加盟商支持 [10] - 将通过供应链协同降本和消费者需求洞察实现规模效益平衡 [10]
三只松鼠爱零食反目:估值从2亿暴跌至2000万 零食双雄时代下的收购罗生门
新浪证券· 2025-06-27 06:20
收购终止事件核心争议 - 估值分歧:三只松鼠初始报价2亿元收购爱零食控制权,8个月后骤降至2000万元现金,降幅达90%,主因爱零食门店扩张仅完成200家(目标5000家)[1] - 经营权争夺:三只松鼠在未完成收购阶段已介入爱零食经营,包括强制召开发布会、叫停品牌整合计划(损失超200万元)、要求接管供应链[2] - 法律纠纷:爱零食起诉要求三只松鼠共担收购过程产生的成本(如解约赔偿、发布会开支),并指控其密会竞争对手施压降价[3] 三只松鼠线下战略调整 - 线下短板:2024年营收106亿中线下仅占30%(32亿),距2026年100亿目标差距显著,自营门店从"万店计划"缩水至333家[4] - 战略转向:终止收购后5天内与零食优选签署非股权合作,同步加速自有业态布局——开设560㎡全品类生活馆、孵化33个子品牌跨界日用品[5][6] 量贩零食行业格局 - 双巨头垄断:鸣鸣很忙(1.4万家店/555亿营收)与万辰集团(1.5万家店/323亿营收)形成"万店双雄",挤压爱零食等腰部品牌生存空间[7] - 竞争升维:头部品牌转向高毛利业态,如鸣鸣很忙SKU扩至3000+并新增生鲜冻品,万辰集团试水现制烘焙[8][9] 资本博弈与战略误判 - 三只松鼠激进收购:港股IPO冲刺中同步推进三笔收购,最终仅放弃爱零食或因估值分歧最大且控制权谈判艰难[10] - 爱零食被动让权:为合作终止其他谈判却未获法律保障,暴露创业公司并购风险防范不足[10] - 司法争议焦点:法院需裁定《投资意向书》中成本共担义务及三只松鼠干预是否构成"事实接管"[10] 未来影响 - 三只松鼠战略觉醒:转向轻合作模式与多业态自营以分散风险[11] - 爱零食生存危机:失去资本加持后在巨头碾压与价格战中前景堪忧[11] - 行业整合趋势:资本从关注门店数量转向标的可持续盈利能力[11]
谁在定义新消费信仰?消费巨变进行时
格隆汇APP· 2025-06-20 08:19
消费市场格局 - 国内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不足40%,显著低于美国的70%和日本的60% [3] - 消费市场呈现冷热不均现象,传统消费持续下行而新消费屡创新高 [4] - 餐饮行业中新茶饮品牌蜜雪冰城门店超4.6万家,成为全球最大连锁品牌 [5] - 传统商超大卖场渠道连续四年下滑,2024年样本超市关店994家 [7] - 量贩零食店快速扩张,万辰集团旗下好想来2024年开店近万家 [8] 新旧消费对比 - 传统消费聚焦食品饮料、家电、纺织服装等生活必需品领域 [17] - 新消费脱离生存型需求转向悦己型需求,如宠物经济和潮玩行业 [20][21] - 高端白酒批发价下跌,飞天茅台跌至2000元/瓶,茅台1935价格倒挂 [8] - 贵州茅台股价从2438元/股高点跌至不足1500元/股 [9] - 泡泡玛特LABUBU产品全球热销,公司股价2024年上涨超10倍 [10][12] 新消费特征 - 新消费本质是情绪消费,产品作为社交货币具有情绪价值 [31][32][33] - 40%年轻消费者购物更看重产品情绪价值,46.28%以取悦自我为核心动机 [35][36] - 泡泡玛特LABUBU通过明星带货和社交传播形成全民营销效应 [26][28][30] - 新消费呈现对功能性需求易满足、对个性化需求极度追捧的特点 [39] 消费时代变迁 - 中国正进入类似日本1975-2004年的第三消费时代 [40] - 第一消费时代(1990年前)以三大件为代表,注重实用性和节俭 [48] - 第二消费时代(千禧年前后)消费转向高阶耐用品和品牌化 [50] - 第三消费时代(2015年后)消费更注重符号象征意义和精神追求 [51][52] - 未来可能过渡到第四消费时代,表现为低欲望和追求性价比 [66][68] 行业发展趋势 - 宠物经济呈现刚性消费特征,在情感需求中角色日益重要 [63] - 新型消费电子如Switch 2四天销量突破350万台,显示消费潜力 [62] - 无印良品模式可能兴起,1688平台和极简生活小组反映趋势 [71] - 新旧消费将共同成为提升内需动力,带来新的投资机遇 [75][76]
谁在定义新消费信仰?消费巨变进行时
格隆汇APP· 2025-06-20 08:08
核心观点 - 国内经济主旋律转向"促内需",消费在GDP中占比不足40%,相比美国70%和日本60%仍有提升空间 [1][3] - 消费市场呈现冷热不均现象:传统消费持续下行,新消费快速崛起 [4][5] - 新消费本质是"情绪消费",满足"悦己型"需求而非传统"生存型"需求 [21][29] - 消费趋势变化与消费主力代际更替相关,Z世代推动第三消费时代到来 [41][44] - 长期看新消费领域(潮玩、宠物经济、新型消费电子)将受益,但可能快速过渡到第四消费时代 [55][60] 消费市场现状 - 餐饮行业:传统火锅品牌亏损严重(湊湊年亏3.5亿,呷哺亏4亿),新茶饮快速扩张(蜜雪冰城门店超4.6万家) [6] - 零售行业:传统商超连续四年下滑(2024年关店994家),量贩零食店爆发式增长(好想来一年开店近万家) [9][10] - 白酒行业:高端白酒价格下跌(茅台批发价跌破2000元/瓶),白酒股全线下跌(茅台股价从2438元跌至1500元) [10][11] - 潮玩行业:泡泡玛特LABUBU成为全球爆款,公司股价2024年上涨10倍,2025年再涨3倍 [12][14] 新旧消费对比 - 传统消费:聚焦食品饮料、家电等生活必需品,具有品牌溢价和社交属性 [17][35] - 新消费:脱离生存需求转向情绪价值(46.28%新青年消费动机为"取悦自我") [21][32] - 典型案例:LABUBU通过明星带货形成"社交货币"属性,而非依赖产品实用性 [26][28] - 本质共性:新旧消费都包含社交属性,区别在于新消费更"低价"和易得 [35][37] 消费时代变迁 - 第一消费时代(1990年前):节俭导向,消费"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 [42] - 第二消费时代(2000年前后):品牌化消费兴起(格力/美的/上汽等) [43][44] - 第三消费时代(2015年后):Z世代追求符号价值,消费决策弱化功能差异 [44][47] - 第四消费时代前瞻:可能快速到来,表现为反消费主义(无印良品模式) [62][63] 行业发展趋势 - 潮玩领域:持续创造爆款能力是关键,泡泡玛特需维持IP热度 [55] - 新型消费电子:Switch 2四天销量350万台显示潜力 [56] - 宠物经济:呈现"刚性消费"特性,韩国已成最大消费来源 [57] - 长期风险:第三消费时代可能短于日本29年周期,快速进入低欲望社会 [60][64]
中银晨会聚焦-20250619
中银国际· 2025-06-19 01:00
核心观点 - 20世纪90年代后的日本消费呈现四大趋势,近年来中国消费结构与趋势也有变化,新消费产业趋势仍在,择机配置仍具机会,重点关注折扣零售、量贩零食、跨境电商、国货美妆、娱乐经济、户外消费等赛道 [2][5] 6月金股组合 - 股票代码002352.SZ,股票名称顺丰控股 [1] - 股票代码688019.SH,股票名称安集科技 [1] - 股票代码688198.SH,股票名称佰仁医疗 [1] - 股票代码000524.SZ,股票名称岭南控股 [1] - 股票代码600600.SH,股票名称青岛啤酒 [1] - 股票代码688507.SH,股票名称索辰科技 [1] 策略研究 - 20世纪90年代后的日本消费呈现四大趋势:“性价比”消费崛起、低成本“宅”娱乐产业热度提升、“失业潮”驱动职教需求提升、新兴户外消费兴起 [2][5] - 近年来中国“性价比”消费崛起,折扣零售、量贩零食、跨境电商、国货美妆等平价消费赛道景气度向好;“娱乐经济”消费热度不断提升;户外运动消费崛起趋势明显 [2][5] - 国内多家新消费公司登陆港股且表现亮眼,A股新消费赛道有望受港股映射带动 [2][5] 行业表现(申万一级) - 电子指数涨跌1.50% [3] - 通信指数涨跌1.39% [3] - 国防军工指数涨跌0.95% [3] - 银行指数涨跌0.92% [3] - 电力设备指数涨跌0.32% [3] - 美容护理指数涨跌 -1.73% [3] - 房地产指数涨跌 -1.35% [3] - 建筑材料指数涨跌 -1.22% [3] - 非银金融指数涨跌 -1.16% [3] - 轻工制造指数涨跌 -1.13% [3] 市场指数 - 上证综指收盘价3388.81,涨跌0.04% [4] - 深证成指收盘价10175.59,涨跌0.24% [4] - 沪深300收盘价3874.97,涨跌0.12% [4] - 中小100收盘价6393.77,涨跌0.63% [4] - 创业板指收盘价2054.73,涨跌0.23% [4]
新消费仍具择机配置机会
中银国际· 2025-06-18 03:05
核心观点 - 新消费产业趋势仍在,择机配置仍具机会,重点关注折扣零售、量贩零食、跨境电商、国货美妆、娱乐经济、户外消费等赛道 [2][3][5] 日本消费趋势 - 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低迷,消费走弱,呈现四大趋势:“性价比”消费崛起、低成本“宅”娱乐产业热度提升、“失业潮”驱动职教需求提升、新兴户外消费兴起 [3][4] 中国消费趋势及投资机会 - “性价比”消费崛起,折扣零售、量贩零食、跨境电商、国货美妆等平价消费赛道景气度向好 [2][3][4] - “娱乐经济”消费热度不断提升,如泡泡玛特2024年年报营收同比增速106.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高达188.8% [4] - 户外运动消费崛起,户外消费公司探路者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48.5% [4] 港股映射带动 - 2025年多家新消费公司登陆港股,如蜜雪集团、布鲁可、古茗等,表现不俗,截至6月12日,蜜雪集团、布鲁可、古茗分别上涨83.8%、109.1%、162.4% [5] - 6月9日起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调整,布鲁可、古茗、蜜雪集团被调入,港股通有望成新消费赛道重要资金来源,港股新消费亮眼表现有望对A股相关板块形成映射催化 [5] 新消费重点赛道及个股 |赛道|证券代码|证券名称|总市值(20250613)|市盈率(TTM)|2024年营收同比增速(%)|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 | --- | --- | --- | --- | --- | --- | --- | |折扣零售|9896.HK|名创优品|435.47亿元|16.39|48.12|47.97| |折扣零售|PDD.O|拼多多|1427.88|10.33|59.04|87.31| |折扣零售|603708.SH|家家悦|65.30|51.55|2.77|-3.26| |折扣零售|600729.SH|重庆百货|128.62|9.49|-9.75|0.46| |跨境电商|300592.SZ|华凯易佰|44.37|60.68|38.42|-48.77| |跨境电商|002803.SZ|吉宏股份|56.91|30.14|-17.41|-47.28| |跨境电商|301381.SZ|赛维时代|79.14|45.20|56.55|-36.19| |跨境电商|002315.SZ|焦点科技|128.07|26.33|9.31|19.09| |量贩零食|002847.SZ|盐津铺子|237.59|36.08|28.89|26.53| |量贩零食|002991.SZ|甘源食品|58.35|17.28|22.18|14.32| |量贩零食|003000.SZ|劲仔食品|62.09|21.76|16.79|39.01| |量贩零食|300972.SZ|万辰集团|331.29|65.98|247.86|453.95| |国货美妆|600223.SH|福瑞达|88.85|37.78|-13.02|-19.73| |国货美妆|2145.HK|上美股份|276.03|32.72|62.08|69.42| |国货美妆|603193.SH|润本股份|145.21|47.01|27.61|32.80| |国货美妆|603983.SH|丸美股份|173.15|47.30|33.44|31.69| |娱乐经济|9992.HK|泡泡玛特|3660.86|108.47|106.92|188.77| |娱乐经济|0325.HK|布鲁可|430.95|1|155.61|-94.59| |娱乐经济|002292.SZ|奥飞娱乐|156.15|/|-0.86|-404.66| |娱乐经济|9999.HK|网易 - S|6557.68|18.70|1.77|0.96| |娱乐经济|002605.SZ|姚记科技|122.99|23.25|-24.04|-4.17| |茶饮消费|2097.HK|蜜雪集团|2086.01|43.54|22.29|41.41| |茶饮消费|1364.HK|古茗|592.17|37.09|14.54|36.95| |茶饮消费|2555.HK|茶百道|138.16|27.10|-13.78|-58.55| |户外运动|300005.SZ|探路者|76.88|90.70|14.44|48.50| |户外运动|603908.SH|牧高笛|22.87|27.60|-10.42|-21.57| [7]
排他性约定延长5个月后,三只松鼠终止收购爱零食 双方创始人此前曾两度同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09:45
并购终止 - 三只松鼠公告终止与湖南爱零食科技公司的《投资意向协议》,因部分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 [1] - 原计划子公司以不超过2亿元收购爱零食控制权或相关业务及资产 [1] - 协议曾规定90天排他期,后延长至正式投资协议签署之日 [1] - 交易从去年10月披露意向到今年6月终止,历时约5个月 [1] 双方背景与动态 - 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与爱零食创始人唐光亮曾两次公开同框,分别在"111品销大会"和"年度答谢会" [1] - 爱零食截至2024年10月在全国拥有超1800家门店,覆盖13个省市自治区 [2] - 三只松鼠近期推出"一分利便利店"和"三只松鼠生活馆"两大线下新业态 [2] 行业竞争格局 - 爱零食竞争对手鸣鸣很忙已递交港股招股书,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集团为A股上市公司 [2] - 量贩零食行业竞争加剧,并购频繁,爱零食未来是否寻求其他资本助力受市场关注 [2] 公司回应 - 三只松鼠未对并购终止事件作出有效回应 [3]
万辰集团董事长被解除留置!“好想来”称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
南方都市报· 2025-05-26 05:52
公司动态 - 万辰集团原董事长王健坤被解除留置措施 目前已恢复正常履职 [2] - 公司表示董事长是正常结束调查 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4] - 此前3月3日公告显示王健坤被立案调查 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 [4] - 调查期间由董事兼总经理王丽卿(王健坤姐姐)代行董事长职责 [4] 公司治理结构 - 实际控制人为王泽宁(王健坤儿子)、王丽卿、陈文柱 三人为一致行动人 [4] - 王健坤自2013年起担任董事长 主要负责重大决策而非日常经营 [4] - 招股书披露王健坤任职是为保障家族产业代际传承平稳过渡 [4] 业务发展 - 公司2011年创立 原主营食用菌业务 2022年8月进入量贩零食赛道 [5] - 通过合资收购快速扩张 整合为"好想来"和"老婆大人"两大品牌 [5] - 目前已成为量贩零食行业"两超多强"格局中的龙头企业之一 [5] 行业竞争格局 - 万辰集团与鸣鸣很忙集团形成行业双寡头格局 [5] - 截至2024年底 万辰拥有门店14196家 鸣鸣很忙14394家 [5] - 万辰是行业唯一上市公司 鸣鸣很忙已递交港交所招股书 [5] 财务表现 - 2024年万辰营收323.29亿元(同比+247.86%) 净利润2.94亿元(同比+453.95%) [5] - 同期鸣鸣很忙营收393.44亿元(同比+282.17%) 净利润8.29亿元(同比+280.28%) [5] - 鸣鸣很忙经调整净利润9.13亿元 盈利能力优于万辰 [5]
商业模式解密:鸣鸣很忙下沉市场的隐忧,破局之路在何方?
搜狐财经· 2025-05-12 14:29
商业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在下沉市场构筑规模壁垒,2024年GMV达555亿元,覆盖1224个县,58%门店位于县城和乡镇[4] - 通过集中采购压低成本,毛利率仅7.5%,薄利多销模式实现销售额快速增长[4] - 高效的供应链模式是公司立足下沉市场的重要法宝,通过量的积累实现利润增长[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2.86亿元、102.95亿元、393.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3%[6]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81亿元、2.35亿元和9.13亿元,但经调整净利率仅2.1%[6] - 2024年毛利2,999,048千元,毛利率7.6%,销售及营销开支1,476,110千元,占收入37.5%[6] 竞争格局与挑战 - 与"好想来"展开门店军备竞赛,2024年新增8000多家门店,营销费用三年增长3倍[7] - 99.5%收入依赖向加盟商卖货,利润被上下游双向挤压[7] - 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高度同质化导致"你开我也开,大家都不赚"的囚徒困境[11] 战略转型方向 - 计划通过港股IPO募资投入冷链和数字化建设,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5] - 发展自有品牌(如金标/分红标系列)提升毛利率,参考名创优品自有品牌占比超90%的成功案例[8] - 探索会员制双盈利模式(加盟店抽佣+消费者会员费),借鉴Costco经验[15] 潜在风险与制约 - 下沉市场消费者对品牌溢价接受度低,自有品牌需平衡"质价比"认知[10] - 生鲜品类拓展需巨额冷链投入,单店改造成本超10万元,可能拖累现金流[10] - 新业态拓展面临租金、人力成本飙升风险,需警惕永辉超市mini店的失败教训[13] 未来发展方向 - 利用AI优化选品,借鉴拼多多"农地云拼"模式减少库存损耗[15] - 绑定县域家电/农资销售,打造"一站式生活服务"生态,顺应农村消费升级[15] - 需完成从"批发商"到"零售服务商"的蜕变,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