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

搜索文档
碳中和50ETF(159861)盘中涨近4%,光伏与海风景气度获市场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3:56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国海证券指出,光伏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行业供需格局逐步优化,高端电子铜箔等关键材料涨价 信号频现,反映出产业链上游环节的景气度提升。电力设备行业方面,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需 求持续高景气,叠加海风板块迎来景气度拐点,欧洲海上风电加速发展为我国海风厂商带来出口机遇。 在"人工智能+"行动政策推动下,电力设备与光伏设备行业将受益于智能化升级与绿色能源转型,行业 整体呈现结构性增长机会。 碳中和50ETF(159861)跟踪的是环保50指数(930614),该指数从中国A股市场中筛选出与环境 保护密切相关的优质企业,覆盖清洁能源、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等多个细分领域。环保50指数精选50家 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成分股,旨在全面反映绿色经济产业链的整体表现和长期投资价 值。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环保 ...
海风海缆数据库分析解读 - 能源革命
2025-09-03 14:46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海上风电及海缆领域 涉及深远海风电项目发展 政策支持及市场招标交付动态[1][2][3] * 主要公司包括东方电缆 中天科技 亨通光电 东软 大金重工等海缆及主机厂企业[1][2][3][7][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三季度海上风电交付量显著提升 东方电缆存货和合同负债数据印证大规模交付趋势 主机厂预期下半年交货量远高于上半年[1][3] * 上半年国内新增并网装机容量同比增长200%至2.49吉瓦 主要因去年四季度低基数及海南项目延后 广东山东项目受补贴递减影响减少[6] * 今年风电装机量预计超8吉瓦 有望达10吉瓦 市场保守预期6-8吉瓦 但仍较去年4吉瓦增长50%-100%[9] * 深远海风电项目加速推进 浙江Z15厂址500千伏直流海缆招标启动 总价值约16.5-17亿元 预计由东方电缆和中天科技分得[2][16] * 500千伏交流海缆订单占比将大幅提升 下半年多个大型订单集中在广东阳江汕尾地区 东软和中天获取概率最大[11] * 政策支持力度显著增加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财经小组会议 自然资源部部长署名文章等均提出发展海上风电[17] 其他重要内容 * 目前已明确并网2.55吉瓦项目 其中1.8吉瓦来自海南 另有8.3吉瓦项目已开工 包括江苏大丰 玉环2等[7] * 江苏项目要求9月30日前全容量并网 但青洲五等大项目或延迟至明年 广东因补贴政策年底与明年并网无显著差异[8] * 东方电缆国内待交付订单79亿元 中天科技58亿元 待招标项目总额174亿元 未来两年交付能力充足[14] * 深远海风电项目总量达42.62吉瓦 浙江Z15厂址示范项目进展最快 导管架 风机和海缆明年形成交付[16] * 市场对招标预期疲惫 需业绩端表现或长期规划增强信心 三季度业绩可能形成催化效应[15][18]
总投资80亿元!3个涉海项目同日签约落户启东吕四港
扬子晚报网· 2025-09-03 13:59
项目投资概况 - 启东市签约三个海洋工程与新能源项目 总投资额80亿元 包括海洋工程与装备智能制造项目(25亿元) 百邦高端海工装备制造基地项目(20亿元) 华能启东H4海上风光同场项目(35亿元) [1] - 海洋工程与装备智能制造项目年产高端海洋智能装备10万吨以上 预计销售额25亿元 工业用地亩均税收不低于30万元/亩 [1] - 百邦高端海工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年产高端海工装备10万吨以上 年产值约20亿元 年亩均税收不低于30万元 [1] 项目具体内容 - 海洋工程与装备智能制造项目主要生产大型海工装备 大型油气模块 大型化工容器 [1] - 百邦高端海工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由江苏百邦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投资 主要生产制造各类大型高附加值海工模块 [1] - 华能启东H4海上风光同场项目由华能(南通)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 装机容量为海上风电30万千瓦加海上光伏10万千瓦 [1] 区域发展战略 - 吕四港经济开发区锚定"三千一百"目标 发挥深水港口加广阔腹地加综合集疏运体系优势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 发展千亿临港产业 打造现代国际港城 [2] - 启东市定位为全省向海图强龙头板块 政府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2] 企业投资决策 - 企业选择启东基于吕四港深水岸线 广阔腹地空间及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区位优势 [2] - 政府高效务实服务和高瞻远瞩产业规划增强企业投资信心 企业将推动项目早日开工投产 [2]
能源风向标 | “海洋捕碳”新技术,抓住全球能源新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9-03 13:39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广东省海上风电总装机规模突破1200万千瓦 跃居全国第一[6] - 新能源产业成为广东省第九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氢能 海上风电 新型储能等产业齐头并进[1] - 广东省能源局公布包含15项重点工程的"广东新型能源体系产业科技互促双强重点工程名单" 大唐一体化项目位列其中[12] - 广东省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能源科技创新促进能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能源企业提供多方位支持[15] 技术创新突破 - 大唐广东完成电化学海洋二氧化碳直捕系统试验样机海试成功 标志深远海风电开发与绿氢产业链融合迈出实质性步伐[2][9] - 采用电化学海洋二氧化碳直捕技术 通过调节海水pH值将二氧化碳析出为气体进行捕集 捕碳过程零污染[8] - 海水储存约40万亿吨二氧化碳 占全球93% 每年清除25%-33%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8] - 形成"海上风电+海水制氢+海水捕碳+绿色甲醇"完整产业链 将难储难运的氢固定在易储易运的甲醇中[6] 产业化发展前景 - 大唐一体化项目成为广东能源科技创新亮眼招牌 获得地方政府和集团高度重视与资源倾斜[15] - 基于现有技术谋划产业化进程 形成产业化推广集群项目 带动高端装备制造及一体化海洋绿色化工产业集群[11] - 广东省集聚全国顶尖科研力量 工程师数量质量全国领先 技能人才总量全国第一[15] - 广东省绿电资源丰富 深远海资源开发程度高 电力资源市场化充分 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利条件[15]
向深向远激活海洋经济新动能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3 09:36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 连续30年位居全国首位 约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5 [3]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411亿元 同比名义增长8% 海上风电总装机规模全国第一 [9] - 深海装备制造能力突出 国内及东南亚国家深远海养殖装备60%实现广东设计制造 [9] 深远海战略布局 - 深远海被定位为资源富集的"聚宝盆" 全球70%重大油气田位于水深超1000米海域 深远海风能资源开发量是近海的3-4倍 [5] - 广东率先布局深远海产业 《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明确"优近拓远"策略 引导海洋产业向深远海布局 [13] - 实施"深远海风电领航工程" 将深远海风电作为未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方向 [14] 科技创新成果 - 建成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 全球首艘自航式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 全球最大抗台型风渔融合网箱"伏羲一号" [3] - 突破海底多芯光纤通信技术 实现单根光纤传输140公里、410.5太比特/秒传输容量 [3] - 2018年以来专项投入20亿元财政资金 支持315个创新项目 攻克280项关键技术 形成215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 [11] 重大装备与工程 - "明阳天成号"漂浮式风电平台、"格盛1号"养殖平台等海洋重器实现深远海应用 [9] - "三峡引领号"成为全球首创抗台风型漂浮式风电示范工程 "白鹤滩"号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完成多次大兆瓦机组吊装 [11] - "德海1号"万吨级深海养殖平台稳定运行近7年 全球首条3500米超深海底油气输送管道投入工程应用 [11] 政策支持体系 - 《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正式施行 鼓励海上风电向深远海拓展 [14] - 首创海洋产业园开发模式 实施"标准海"供应 实现"拿海即开工"的审批效率提升 [14] - 成立省级海洋强省建设工作委员会 由省委书记直接领导 强化统筹协调机制 [15]
护绿换金、聚绿成金、借绿生金,“金山银山”是这样炼成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3 08:35
核心观点 - 中国探索出三条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护绿换金、聚绿成金、借绿生金 [1][2][3] 护绿换金模式 -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 通过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直接获得经济回报 [1] - 赤田水库流域实施三维补偿机制 资金池规模达6亿元 其中省级财政3.3亿元 三亚市1.8亿元 保亭县0.9亿元 [1] - 首个考核期保亭县获得5.16亿元补偿 三亚市获得0.84亿元治理资金 [1] 聚绿成金模式 - 将生态要素转化为产业优势 宁夏贺兰山东麓年产葡萄酒1.4亿瓶 综合产值达450亿元 [2] - 江苏盐城形成全国最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整机产能占全国40% 叶片产能占全国20% [2] - 金风科技和中车电机等龙头企业入驻风电产业园 构建完整产业链 [2] 借绿生金模式 - 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南平市"森林生态银行"累计合作经营面积25.26万亩 [2] - 强制碳市场累计成交量6.8亿吨 成交额474.1亿元 自愿碳市场累计成交249万吨 成交额2.1亿元 [3] - 云南青海等地碳汇项目通过出售碳排放额度实现价值转化 [3] 发展路径关系 - 护绿换金是基础 聚绿成金是手段 借绿生金是创新 三者共同推动生态价值转化 [3] - 需要持续探索多元化路径 兼顾生态保护与价值创新 [3]
“金山银山”是这样炼成的(解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③)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3 00:30
如何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多年来,中国探索出了三条路径——护绿换金、聚绿成金、借绿生 金。 碧水映蓝天,青山伴白云。这样的诗意画卷,不仅是生活的美好环境,更是发展的宝贵财富。 如何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多年来,中国探索出了三条路径,无论是通过守护绿水青山直接换取 经济回报的"护绿换金",还是将生态要素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聚绿成金",抑或是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机制的"借绿生金",都在书写着生态与经济共赢的精彩故事。 "护绿换金",说的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通过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等方式直接获得经济回报,对应的转 化模式是生态补偿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守护和增加绿水青山即创造财富。 碳交易市场也日渐成为"借绿生金"的新渠道,截至2025年8月22日,强制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超6.8亿 吨,成交额达474.1亿元;自愿碳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成交额达2.1亿元。云南、青海 等地的碳汇项目通过出售碳排放额度,将森林、湿地的固碳能力转化为真金白银。 "护绿换金"的案例不在少数。赤田水库是海南三亚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其中89%水资源来源于保亭黎 族苗族自治县。2021年,海南省出台《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 ...
财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903
财信证券· 2025-09-02 23:32
市场表现与策略 -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科技板块跌幅居前,上证指数跌0.45%至3858.13点,深证成指跌2.14%,创业板指跌2.85%,科创50跌2.13%,北证50逆势涨0.40% [8] - 风格分化显著:超大盘股(上证50涨0.39%)和防御性板块(银行、公用事业、家电)表现居前,小盘股(中证1000跌2.50%)和科技成长板块(电子、计算机、通信)跌幅居后 [9] - 全市场成交额29124.23亿元,较前日增加1347.76亿元,融资余额创历史新高至2.28万亿元,两融余额达2.3万亿元 [9][11] 行业与主题动态 - 机器人板块逆势走强,受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产业化预期推动,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有望受益 [9] - 银行板块表现亮眼,超六成上市银行营收正增长,超七成净利润正增长,近四成不良贷款率低于1% [10] - 海上风电行业进展频繁:德国Gennaker项目(976.5MW)确定单桩供应商,英国Morgan项目(1.5GW)获批,全球最大单机容量漂浮式风电塔筒(16MW)发运 [25][27][29][30] 公司动态 - 捷佳伟创(300724.SZ)钙钛矿电池设备获突破,多台磁控溅射设备(PVD)出货至头部企业,支持钙钛矿与BC电池工艺 [32][33] - 巨星农牧(603477.SH)上半年营收37.17亿元(同比+66.49%),归母净利润1.80亿元(同比+504.12%),生猪出栏量190.96万头(同比+74.47%) [34][35] - 株冶集团(600961.SH)控股股东拟变更为湖南有色集团,无偿划转31.26%股份,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五矿 [36][37] 宏观经济与政策 - 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1501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2557亿元,利率1.40% [16][17] - 软件业务前7个月收入83246亿元(同比+12.3%),利润10890亿元(同比+12.4%),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比68.8% [22][23] - 国资委推动央企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打造"国家队" [24] 区域经济动态 - 湖南省筹备首届"湘智兴湘"大会,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校友回湘""湘商回归"联动 [38][39]
福建省唯一国家级新区设立十周年做成了哪些事?
人民网· 2025-09-02 09:02
聚焦建群强链,福州新区培育大东海、恒申、永荣、金纶等产值超五百亿的中国500强企业,汇聚超千 家纺织企业,年产值近2000亿元;打造首个从材料到终端一体化的新型显示产业园;形成万华、中景、 坤彩等国内领先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多项产品产能全球第一。 聚焦绿色发展,全球最大的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单台机组每年 可输出1亿度清洁电能。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装机总容量达300万千瓦,目前建设规模位居福建之首。 设立十年间,福州新区成为改革"试验田",探索实施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多 元化住房保障体系、片区综合开发等创新举措。管理体制优化下,逐步构建从指挥部到管委会、再到福 州新区(长乐区)区政融合的扁平高效开发建设指挥体系。 人民网福州9月1日电 (记者林盈、实习生郑舒尘)10年建设,550项重大项目落地,总投资近5000亿 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8.4%……1日,福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了福州新区设立十 周年的"成绩单"。 推动两岸融合走深走实,福州新区推进与平潭综合实验区一体化协同发展,率先全国,在海峡股权交易 中心设立台资板;建立台企资本项目便利化 ...
媒体报道丨广东海洋能源产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深圳举行
国家能源局· 2025-09-02 01:49
核心观点 - 广东海洋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251万千瓦 较"十三五"末增长10倍 跃居全国第一[6]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达411亿元 同比增长8.3% 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突破6800亿元 同比增长7.5%[6] - 构建风渔旅融合新业态 形成"能源-养殖-冷链-文旅"和"风电-制氢-甲醇-航运"两条产业链[9] 产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6] - 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251万千瓦 全国第一[6] - 建成研发制造安装运维检测全产业链 产业发展跻身全国领先水平[6] 技术创新成果 - 海上风电领域:阳江500千伏无功补偿站 三山岛柔直输电工程 双转子漂浮式风电平台等首创性科技成果[8] - 深海油气领域:乌石油田群实现生产水零排放 恩平油田群投用全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8] - 海工装备领域:全球首艘11000米超深水钻探船"梦想"号入列 世界首台兆瓦级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8] - 氢能领域: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制氢示范项目 深圳全球单体最大电解海水制氢工程[8] 重点项目与合作 - 中广核建成粤东首个超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9] - 打造"伏羲一号"风渔融合平台 共建红海湾实验室[9] - 签约绿色船燃产供销一体化战略合作 兆瓦级海水原位制氢关键技术研究 抗台风兆瓦级海上浮式光伏示范项目[10] - 启动大湾区绿色船燃产业创新联合体[10] 发展战略 - 广东省委作出"1310"具体部署 将海洋强省建设作为"十大新突破"之一[4]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成国家级能源研发创新平台 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6] - 开展风渔融合 核风光融合 综合能源岛三种海上能源融合模式探索[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