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能
icon
搜索文档
减少对美依赖 加拿大宣布首批重点基建项目
新华社· 2025-09-12 07:46
项目投资规模 - 加拿大政府宣布首批五个重点基础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超过600亿加元(约合430亿美元)[1][1] 项目领域分布 - 液化天然气领域涉及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液化天然气厂二期工程[1] - 核能领域包括安大略省达林顿核电厂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建设项目[1] - 港口基建涵盖蒙特利尔港口集装箱码头扩建工程[1] - 关键矿产开发涉及萨斯喀彻温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两个项目[1] - 未来发展规划包含多伦多市至魁北克市高速铁路项目[1] 政策支持机制 - 加拿大政府于今年8月成立重点项目办公室以简化监管评估和融资支持[1] - 相关项目审批时间将压缩至两年内[1] 经济背景动因 - 美国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导致加拿大经济受冲击[1] - 加拿大今年第二季度GDP按年率计算萎缩1.6% 为七个季度以来首次下降[1] - 8月失业率达7.1% 创2016年以来非疫情期间最高水平[1] 战略目标导向 - 加拿大需要通过重大基础设施投资振兴经济[1] - 政策目标包括提高生产率和减少对美国的依赖[1]
BofA Raises BWX Technologies (BWXT)’s Price Target
Yahoo Finance· 2025-09-12 07:42
公司业务与市场定位 - 公司是核部件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 拥有政府运营和商业运营两大业务板块 [3] - 政府运营板块为美国海军核推进计划制造海军核反应堆和燃料 [3] - 商业运营板块设计制造商业核蒸汽发生器 热交换器 压力容器 反应堆部件及其他辅助设备 包括乏核燃料储存容器 [3] - 公司主要在美国 加拿大及其他国家销售 政府运营贡献大部分收入 [3] - 公司被列为最佳太空股之一 [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美国银行维持对公司股票的买入评级 [1] - 美国银行将目标价从155美元上调至220美元 上调幅度达42% [1] - 评级调整发生于8月13日 [1] 竞争优势与行业前景 - 公司在军事和太空核能部署领域具有独特定位 [1] - 公司海军核能部门仍处于高需求状态 [1] - 公司被列入当前最值得购买的10大太空探索股票 [1]
全球核能巨头的一纸危言,猛然敲醒整个西方
虎嗅· 2025-09-12 05:36
全球核能格局转变 - 当前全球核电新增产能主要由中国与俄罗斯掌握 欧美正重启核能以挣脱"核能去西方化"趋势 [1]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年全球核电产量创新高 12座新核电机组中10座位于亚洲 7座由俄罗斯建造 [5] - 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超越法国跃居全球第二 仅次于美国 [5]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发展 - SMR成为全球技术竞赛焦点 吸引谷歌 微软 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布局 [2] - 全球68种SMR设计正积极研发 但整体经济竞争力未证实 成本约130美元/兆瓦时 高于大型核电的75-110美元/兆瓦时 [32] - 韩国加快SMR战略推进 计划2026年投入运行"玲龙一号" 拓展供热 水处理等多元应用 [14][29] 中国核能崛起 - 截至2025年初中国拥有57座运行反应堆 26座在建 总装机容量达55.278GW [14] - 新一轮11座反应堆项目总投资控制在280亿欧元以内 建设周期缩至56个月以内 [14] - 计划至2035年将核装机提升至150-200GW 接近三倍增长 [14] 俄罗斯核能出口主导 - 俄罗斯在全球铀转化和浓缩市场份额分别达38%与46% 为欧美主要核燃料供应方 [16] - 全球20座在建海外核电机组中约七成由俄方承建 [16] - 采用打包服务 一体融资的"交钥匙"总包模式 降低东道国门槛 [17] 韩国核能出口突破 - 韩国财团中标捷克杜科瓦尼核电站新机组 合同金额170亿美元 击败法国EDF和美国西屋 [20] - 阿联酋240亿美元订单中四座APR-1400反应堆全部按期完工 无重大超支 [24] - 与美国西屋达成知识产权协议 获得捷克项目推进的法律清晰性但退出荷兰 瑞典等市场 [27][28] 美国核能战略调整 - 提出到2050年将核电装机容量扩大三倍目标 [53] - 推动监管改革 要求新建项目许可周期限定为18个月 并引入SMR快速通道 [57] - 计划2026年前建成3座试验反应堆 在军用基地部署4座电站服务数据中心与国防设施 [59] 欧洲核能发展挑战 - 欧盟核能占比近24% 为第一大电力来源 但政策协同缺失 融资机制缺位 [39][1] - 法国计划建设六台EPR2反应堆 但工业技能短缺成为重建最大障碍 [46][47] - 到2050年仅核电延寿与新建就需2410亿欧元 资金不足制约发展 [45] 科技巨头核能布局 - 微软投资16亿美元重启三哩岛核电站1号机组 谷歌签署协议购买Kairos Power开发的SMR电力 [72] - 科技行业推动电力需求激增 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投资近700亿美元 增长16% [74] - 人工智能可能占2030年全球电力需求3%-4% 谷歌人工智能已占其能源消费10%~15% 约2.3TWh/年 [75] 核能成本竞争力 - 通过增容改造美国现有核电成本下降近30% [63] - 安大略电力公司SMR项目首单元电价约14.9美分/kWh 与风能 太阳能加储能方案的13.5至18.4美分相当 [80] - 美国目标将大型核反应堆发电成本降至60美元/MWh 中国建设周期约70个月 [80]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已在上海闵行区成立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4:36
公司动态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已在上海闵行区成立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 [1] - 公司正加速推进聚变事业工程化、商业化应用 [1] 行业活动 - 相关信息于中国核电上市十周年暨核能产业链协同交流会上披露 [1] - 信息发布方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副所长张龙 [1]
T-Mobile US, Inc. (TMUS) Is Key To New iPhone Deals, Says Jim Cramer
Insider Monkey· 2025-09-10 17:29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the greatest investment opportunity of our lifetime. The time to invest in groundbreaking AI is now, and this stock is a steal! AI is eating the world—and the machines behind it are ravenous. Each ChatGPT query, each model update, each robotic breakthrough consumes massive amounts of energy. In fact, AI is already pushing global power grids to the brink. Wall Street is pouring hundreds of billions in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training smarter chatbots, automating industries, and b ...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最后关键一步只能靠中国?
36氪· 2025-09-08 00:56
项目背景与意义 -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ITER项目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 由美俄欧日中韩印7个成员和35个协作国共同参与 被视为空间站后最大全人类合作项目[5][6] - 项目目标为2025年完成建造 2050年实现商业规模安全能源输出 核聚变技术可提供近乎无限、无污染、无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7][8][42] 技术挑战与进展 - 项目遭遇重大技术难题:真空室砌块接头尺寸错误可能导致爆炸 隔热板冷却管金属在温差下易老化裂纹[16][18] - 因技术问题及资金短缺 完工时间从2025年推迟至2035年 总成本从初始50亿欧元超支至200亿欧元以上[19][21] 中国参与历程 - 中国于2003年加入ITER 填补加拿大退出造成的10亿欧元资金缺口 美国随即重新加入项目[24][25] - 中国团队完成ITER四个核心安装节点:2020年5月1250吨杜瓦底座吊装(精度2毫米内) 2020年9月400吨下部筒体吊装 2021年1月冷屏吊装 2021年4月极向场超导线圈PF6吊装[28][30] 技术领先与合同变更 - 中国托卡马克技术超越日本:日本JT-60SA仅能使用氘作模拟燃料 中国EAST装置实现1兆安、1.6亿度、1056秒等离子体运行 采用具发电前景的氘氚反应堆[37] - 2024年2月ITER将原属日本的真空室模块组装合同改签中核集团牵头的中法联合体 中国成为主机安装唯一承包商[1] 战略成果与未来规划 - 通过参与ITER 中国与全球120多个聚变研究机构建立合作 从技术跟跑转为领跑 国际话语权显著提升[40] - 中国启动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建设 前身"夸父"项目已在合肥建设 目标建成世界首个聚变实验电站[40][42]
投资前瞻:中期趋势并未逆转
Wind万得· 2025-09-07 22:40
港股通与ETF市场动态 - 港股通南向资金交易活跃 ETF日均交易量创互联互通开放以来新高[3] - 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兴趣持续升温 海外长期资金也在回流[3] - 恒生指数公司推出跨市场产品 如覆盖港股+美股的生物科技指数及港股+A股的科技指数 未来生态圈将更加完善[3] 铀矿市场供需变化 - 全球核电反应堆对铀的需求到2030年将上涨三分之一至8.6万吨 2040年将达15万吨[6] - 铀现货价从2020年的30美元/磅大涨至一度突破100美元/磅 现维持在80美元/磅水平交易[6] - 加拿大Sprott公司旗下实物铀信托基金(SPUT)增发融资2亿美元用于采购实物铀[6] - 铀生产商潜在交付不足及能源需求增长激励核能产能增加 使铀价面临巨大看涨风险[7] 新型工业化与科技创新政策 - 工信部部署"十五五"时期新型工业化重点任务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并建立投入机制[8]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8] - 培育壮大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和未来产业 巩固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8] - 加快培育优质企业 构建梯度培育体系 加大清理拖欠账款等帮扶力度[8] 水生态环境治理进展 - "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下达水污染防治资金1245亿元 支持重点工程项目6000余个[9] - 2025年1-7月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Ⅰ-Ⅲ类)监测断面比例为88.9% 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9]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90% 地级及以上城市治理成效进一步巩固[9] 房地产市场趋势 - 房企认为房地产市场已基本触底但反弹力度偏弱 政策将继续优化限购及推动城市更新[10] - 行业核心主题从"规模扩张"转向"生存质量"与"新模式探索"[10] - 房企积极探索经营模式转型开辟新增长点或主动寻求债务重组化解风险[10] 可再生能源补贴情况 - 吉电股份2025年前8月获可再生能源补贴12.71亿元 同比增154.2%[12] - 补贴回收将显著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 对经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12] 可转债回售与股东减持 - 宏川智慧因股价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低于转股价格70%触发有条件回售条款[13] - 江天化学股东南通江山农药化工拟减持不超3.0%股份(433.08万股)[14] - 润禾材料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3.0%股份(539.6万股)[15] - 香山股份股东赵玉昆拟减持不超3%股份(391.5万股)[16] - 星帅尔控股股东拟减持2.5%股份(900万股) 多名高管拟合计减持0.15%股份[17] 限售股解禁数据 - 本周(9月8日-12日)40家公司限售股解禁 合计解禁量40.54亿股 解禁市值950.21亿元[19] - 9月8日解禁市值约606亿元 占本周解禁规模63.78%[19] - 解禁市值前三:时代电气(278.23亿元)、南网储能(230.81亿元)、华大智造(133.82亿元)[20] - 解禁股数前三:南网储能(20.87亿股)、时代电气(5.90亿股)、国联民生(2.09亿股)[20] - 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解禁公司达16家 股权激励限售股份解禁公司11家[20] 新股发行安排 - 本周有3只新股申购:世昌股份(北交所)、昊创瑞通(创业板)、友升股份(沪市主板)[22] 机构市场观点 - 中信证券指出ETF资金流向分化 宽基减而行业/主题增 A股减而港股增[25] - 市场或步入2021年以来主动型公募产品最后一轮密集申赎换手阶段[25] - 海外高债务资金利率和央行被动降息压力共存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持续提升[25] - 银河证券认为A股大概率延续震荡上行 融资资金转向电力设备、非银金融等行业[26] - 中泰证券指出中期趋势未逆转 沪深300股权风险溢价为5.32%处于10年中等水平[27] 重要经济数据预告 - 中国8月贸易帐(美元计价)前值982.4亿元[30] - 中国8月出口年率(美元计价)前值7.2% 进口年率前值4.1%[30] - 中国8月M2货币供应年率前值8.8% M1前值5.6%[32] - 中国8月PPI年率前值-3.6% CPI年率前值0%[32] - 美国8月PPI年率前值3.3% 核心PPI年率前值3.7%[33] - 美国8月CPI年率未季调前值2.7% 核心CPI年率未季调前值3.1%[34]
Prediction: Oklo Stock Will Be Worth This Much 1 Year From Now
The Motley Fool· 2025-09-07 14:30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革命推动对可靠能源的需求增长 核能因其高效可靠和低成本特性受到成长型投资者关注[1][2] - Oklo作为核能领域代表性公司 股价在过去一年飙升超过1000% 但公司目前无营收且估值严重高估 市场价值达107亿美元[3][7][12] - 公司预计2027年才开始产生营收 当前估值基于潜在上升空间而非实际业绩 存在显著投机性[4][5][6]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应用复杂度提升推动计算资源需求激增 能源已成为AI发展的关键任务要素而不仅是支持性角色[1][2] - 核能在多种能源中获得特别关注 因其效率可靠性和相对较低成本构成传统能源的有力替代方案[2] 公司财务状况 - Oklo目前尚未产生任何营业收入 但持续产生显著研发成本和资本支出以推进模块化反应堆技术[7] - 截至6月30日的六个月内 公司报告运营费用为4590万美元 资产负债表上持有约6.83亿美元现金及有价证券[9] - 公司通过发行6666667股募集约4.41亿美元净收益 该行为导致现有股东股权稀释[10] 估值分析 - 华尔街共识预计公司2027年营收仅为1400万美元 对应远期市销率高达764倍[12] - 即使公司业绩超预期达到5亿美元营收 当前估值仍相当于未来销售额的20倍以上 对资本密集型清洁能源企业而言明显过高[14] - 合理估值应为约25亿美元 较当前水平低77% 对应股价约17美元而非当前72美元[15] 资本运作策略 - 公司在估值高企时选择融资 显示管理层愿意通过短期稀释股东来获取推进产品路线图所需资金[11] - 若市场条件持续乐观 公司可能倾向于发行后续股票以增强资本状况[11] 股价前景判断 - 投资者对公司的定价已趋于完美 随着投资热情与基本面现实碰撞 股价未来一年可能面临显著下行压力[15][16]
绿色、智能、创新 数智融合驱动能源转型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7 13:51
能源转型与数字化融合 -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正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工业互联网成为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关键载体 [1] - 中国能源活动中电力排放占比40% 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80% [1] - 新型电力系统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 形成“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数字化”双轮驱动格局 [1] 核能技术发展 - 核能作为近零碳清洁能源获全球认可 适用于陆海空天特殊场合且燃料储能密度极高 [3] - 全球在运压水堆机组307台 装机容量298.7GW 沸水堆43台装机44.1GW 重水堆45台装机25.3GW [4] - 核能可支撑高耗能产业减排 通过核热制氢等技术助力新能源体系构建 [3] 电网数字化实践 - 国家电网打造“电网一张图”“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企业级气象服务中心”等典型数字化应用场景 [4] - 电网企业是新型能源体系枢纽 保障发电与用户间供需平衡 [4] -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电网数智转型升级 服务区域能源转型 [4] 氢能产业布局 - 全球超60个国家和地区发布氢能战略 预计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规模超万亿元 [6] - 中国石化在辽宁投用7座加氢站 建设全国首个站内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 [6] - 辽宁具备氢能资源丰富、制造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广泛等产业发展优势 [6] 石化产业转型 - 中国正从初级化工生产向精细化工制造转型 化石能源仍将长期保持主导地位 [8] - “十五五”期间石化产业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绿色低碳路径 [8] - 能源转型是石化行业降低碳排放的必经之路 [8] 新能源发展态势 -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全球领先 新能源成为比高铁更亮丽的国家名片 [10][11] - 未来能源转型将呈现风光储氢多能协同发展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催生新业态 [11] - 供给侧技术加速迭代与需求侧多能利用方式发展共同推动能源转型 [10]
美国关税政策大转向:关键商品获豁免,硅产品入列征税清单
环球网· 2025-09-07 02:14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总统签署行政命令对进口关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黄金、钨、铀、石墨等关键金属及矿物产品从全球关税体系中豁免 硅产品被新纳入征税清单 调整将于下周一生效[1] - 关税调整覆盖多个关键领域 体现高科技、国防、医疗及民生需求政策倾斜 黄金关税政策逆转稳定金融市场预期 仿制药、抗生素、咖啡、特殊香料等美国本土无法生产商品获得关税减免 硅产品新增征税可能对半导体及太阳能产业带来成本挑战[2] 贸易数据影响 - 7月美国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环比暴增33%至788亿美元 创四个月新高 进口总额增长5.9%创年内最大单月涨幅[4] - 进口飙升源于企业为规避高额关税采取的预防性"抢进口"措施 在对瑞士商品加征39%关税预期下 黄金进口额暴增至10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政策预期驱动贸易行为扰乱供应链节奏并影响GDP统计[4] 制造业状况 - 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小幅回升至48.7 仍连续六个月低于50%荣枯线 表明制造业持续萎缩 有工厂主称营商环境比2007-2009年大衰退时期更糟糕[5] - 汽车行业受冲击严重 因高度依赖进口零部件 钢铁、铝及关键汽车零部件分别面临50%和25%高关税 所有在美生产车企成本高企 福特汽车预计全年关税冲击将蚕食利润约20亿美元 7月工厂建设支出同比下降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