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一代信息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期待以“500强”为代表的民企大显身手
搜狐财经· 2025-09-02 23:06
榜单与规模 - 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资产总额达51.15万亿元[1] - 361家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反映民营企业规模持续壮大[1] 产业结构与创新 - 500强企业中72%属第二产业,66.4%来自制造业,制造业仍是民营经济核心支柱[1] - 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2] - 民营企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融合,覆盖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及新能源汽车领域[1] 政策支持与企业战略 -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施、多地发布高质量发展方案等政策精准支持企业发展[2] - 企业通过"向内求索"强化创新内核,以创新力赋能生产力[2] 就业与社会影响 - 民营企业作为就业吸纳主力,岗位需求从数量向质量转变,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催生智能运维、低碳技术等新岗位[2] - 技能与岗位动态适配保障就业稳定性,要求劳动者持续更新知识结构[2] 发展趋势与竞争力 - 500强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整体呈现稳中有进态势,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3] - 产业体系正从"大而全"向"强而精"跨越,体现我国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和内需市场持续激活[1][3]
营收超2万亿 净利润超1500亿!创业板上半年成绩单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16:02
整体业绩表现 - 创业板1384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计营收2.05万亿元同比增长9.03% 平均营收14.83亿元 [1][2] - 合计净利润1505.42亿元同比增长11.18% 平均净利润1.09亿元 扣非净利润1309.25亿元 [1][2]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同比大幅增长54.44% 平均每家公司1.13亿元 [2] - 超七成公司实现盈利 过半数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较去年同期提升4.86个百分点 [2] - 305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 173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 [2] - 第二季度营收1.10万亿元环比增长14.95% 净利润788.20亿元环比增长9.90% [2] 三大重点领域表现 - 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领域汇聚超800家公司 [3] - 三大领域合计营收1.34万亿元同比增长9.87% 净利润1139.19亿元同比增长15.90% 增速超板块整体0.84和4.72个百分点 [3] - 第二季度三大领域营收7288.16亿元环比增长19.36% 净利润611.50亿元环比增长15.88% [3] - 绿色低碳领域190家公司营收5073.46亿元同比增长10.85% 净利润496.99亿元同比增长25.55% [3] - 绿色低碳第二季度营收2767.54亿元环比增长20.02% 净利润259.21亿元环比增长9.01% [3] - 新能源汽车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1.45% 净利润同比增长23.38% [3] - 数字经济领域超300家公司营收3709.48亿元同比增长8.66% 净利润292.15亿元同比增长40.03% [4] - 数字经济第二季度营收2022.46亿元环比增长19.88% 净利润164.79亿元环比增长29.40% [4] - 数字化应用产业净利润增长57.71% 基础设施产业蓬勃发展 [4] - 先进制造领域327家公司营收4611.34亿元同比增长9.79% [4] - 先进制造第二季度营收2498.16亿元环比增长18.22% 净利润187.49亿元环比增长15.34% [4]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收同比增长22.63% 净利润同比增长43.57% [5] - 高端装备产业营收同比增长40.15% 净利润同比增长27.99% [5] 头部公司与行业亮点 - 市值前百公司营收9372.31亿元同比增长14.59% 净利润1024.54亿元同比增长21.56% 占板块总额45.68%和68.06% [6] - 87家头部公司实现盈利 59家净利润同比增长 39家净利润增速超30% [6] - 海外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1.26% 电子行业海外收入增长19.72% 通信行业增长65.23% [6] - 电力设备行业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5.54% 医药生物、纺织服饰、轻工制造等行业海外销售收入增速均超10% [6] - 机械设备、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业绩改善 [6] - 消费电子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6.80% 汽车行业增长9.57% 小家电行业增长21.94% [7] - 影视消费行业收入增长48.32% 净利润增长227.30% 游戏行业收入增长12.09% [7] - 家居用品行业净利润增长9.59% 个护用品增长25.32% 休闲食品增长83.32% [7] 研发与投资 - 研发费用支出合计949.89亿元同比增长5.35% 188家公司研发费用超1亿元 19家超5亿元 [7] - 295家公司研发强度大于10% 105家公司研发强度大于20% [7] - 长期资产投资合计1822.32亿元同比增长9.43% [7]
营收超2万亿,净利润超1500亿!创业板上半年成绩单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15:58
核心观点 - 创业板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领跑A股市场 营收同比增长9.03%至2.05万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11.18%至1505.42亿元 [1][2] - 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重点领域增长动能强劲 合计营收1.34万亿元(同比增长9.87%)净利润1139.19亿元(同比增长15.90%) [3][4] - 头部公司引领作用凸显 市值前百公司营收9372.31亿元(同比增长14.59%)净利润1024.54亿元(同比增长21.56%)占板块总额45.68%和68.06% [6]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1.26% 电子行业海外收入增19.72% 通信行业增65.23% 电力设备行业增25.54% [6]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研发费用949.89亿元(同比增长5.35%)295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7] 整体业绩表现 - 营收2.05万亿元同比增长9.03% 平均营收14.83亿元 [2] - 净利润1505.42亿元同比增长11.18% 平均净利润1.09亿元 [2] - 扣非净利润1309.25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同比大幅增长54.44%至平均1.13亿元 [2] - 超七成公司盈利 过半数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305家公司净利润增速超50% 173家增速超100% [2] - 第二季度营收1.10万亿元环比增长14.95% 净利润788.20亿元环比增长9.90% [2] 重点领域表现 - 绿色低碳领域营收5073.46亿元同比增长10.85% 净利润496.99亿元同比增长25.55% 新能源汽车产业净利润增23.38% [3] - 数字经济领域营收3709.48亿元同比增长8.66% 净利润292.15亿元同比增长40.03% 数字化应用产业净利润增57.71% [4] - 先进制造领域营收4611.34亿元同比增长9.79%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净利润增43.57% 高端装备产业净利润增27.99% [4][5] - 三大领域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19.36% 净利润环比增15.88% [3] 行业亮点 - 消费电子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6.80% 汽车行业增9.57% 小家电行业增21.94% [7] - 影视消费行业收入增48.32%净利润增227.30% 游戏行业收入增12.09% [7] - 家居用品行业净利润增9.59% 个护用品增25.32% 休闲食品增83.32% [7] - 机械设备、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业绩改善 [6] - 长期资产投资1822.32亿元同比增长9.43% [7]
营收超2万亿,净利润超1500亿!创业板上半年成绩单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15:56
整体业绩表现 - 创业板1384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计营收2.05万亿元,同比增长9.03%,平均营收14.83亿元 [2][4] - 合计净利润1505.42亿元,同比增长11.18%,平均净利润1.09亿元,扣非净利润1309.25亿元 [4] - 超七成公司实现盈利,过半数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较上年同期增加4.86个百分点,其中305家净利润增长超50%,173家增长超100% [4] - 第二季度营收1.10万亿元,环比增长14.95%,净利润788.20亿元,环比增长9.90% [4]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同比大幅增长54.44%,平均实现1.13亿元 [4] 重点领域增长动能 - 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领域汇聚超800家公司,合计营收1.34万亿元(同比增长9.87%),净利润1139.19亿元(同比增长15.90%),增速超出板块整体 [6] - 第二季度三大领域营收7288.16亿元(环比增长19.36%),净利润611.50亿元(环比增长15.88%) [6] - 绿色低碳领域超190家公司营收5073.46亿元(同比增长10.85%),净利润496.99亿元(同比增长25.55%),第二季度营收2767.54亿元(环比增长20.02%),净利润259.21亿元(环比增长9.01%) [6] - 新能源汽车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1.45%,净利润同比增长23.38% [6] - 数字经济领域超300家公司营收3709.48亿元(同比增长8.66%),净利润292.15亿元(同比增长40.03%),第二季度营收2022.46亿元(环比增长19.88%),净利润164.79亿元(环比增长29.40%) [7] - 数字化应用产业净利润增长57.71%,基础设施产业蓬勃发展 [7] - 先进制造领域327家公司营收4611.34亿元(同比增长9.79%),第二季度营收2498.16亿元(环比增长18.22%),净利润187.49亿元(环比增长15.34%) [7]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收同比增长22.63%,净利润同比增长43.57%,高端装备产业营收同比增长40.15%,净利润同比增长27.99% [7] 发展亮点 - 市值前百公司合计营收9372.31亿元(同比增长14.59%),净利润1024.54亿元(同比增长21.56%),占板块总额45.68%和68.06%,其中87家盈利,59家净利润增长,39家增速超30% [9] - 海外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1.26%,电子行业海外收入增长19.72%,通信行业增长65.23%,电力设备行业增长25.54%,医药生物、纺织服饰、轻工制造等行业海外销售收入增速均超10% [9][10] - 机械设备、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业绩改善,消费电子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6.80%,汽车行业增长9.57%,小家电行业增长21.94% [10] - 影视消费行业收入增长48.32%,净利润增长227.30%,游戏行业收入增长12.09%,家居用品行业净利润增长9.59%,个护用品增长25.32%,休闲食品增长83.32% [10] - 研发费用支出合计949.89亿元,同比增长5.35%,188家公司研发费用大于1亿元,19家大于5亿元,295家公司研发强度大于10%,105家大于20% [10] - 长期资产投资合计1822.32亿元,同比增长9.43% [11]
济宁扎实推动数字强市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齐鲁晚报网· 2025-09-01 05:43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与实施 - 聚焦"1151"数字强市工作思路 全力推进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数据价值化 治理服务数字化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1] - 实施数字产业化十大工程和产业数字化八大行动 分级分类实施317个数字经济重点项目 推动17个项目纳入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库 [2] - 1-7月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收增速达22% 建立"一网五中心"产业支撑体系和"五个一"服务机制 [3] 数据要素价值化推进 - 推动4类核心数据纳入全省第一批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 打造130个高质量数据集 其中10个获省级奖励 [3] - 成立数据服务商联盟 44家企业完成数据资产登记 9家完成数据资产评估 5家通过数据资产融资获授信 开发53个数据产品 数据交易规模突破2亿元 [3] - 打造208个数据融合应用案例 36个入选省决赛 1个场景入选国家级示范场景 [4] 数字政府与服务效能提升 - 部署阿里千问 DeepSeek等大模型实现政务智能化应用 通过数据共享累计减免材料162万件 [5] - 企业办事环节减少90% 精简材料82% 压减时限81% [5] - 打造10多个机关联办"一件事" 审批效率提高85%以上 [6]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建成5G基站18078个 全市数据中心达21家 算力总规模达1260P [6] - 中国移动鲁南算力网络中心进入试运行阶段 腾讯—融发产教融合示范园全面投入使用 [6] - 培养数据标注人才3000余名 产教融合案例入选全国首批数据标注优秀案例 [6]
2022年新三板挂牌公司募资同比增长12.62%
证券日报· 2025-09-01 02:33
新三板2022年整体业绩表现 - 截至4月28日 6187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披露2022年年报 按期披露率95.16% [1] - 挂牌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49万亿元 净利润527.73亿元 非金融企业营业收入1.45万亿元 净利润516.39亿元 同比变化分别为2.16%和-8.37% [1] - 近七成公司实现盈利 保持收入规模增长 [1] 头部企业经营与融资状况 - 346家挂牌公司净利润超5000万元 合计净利润421.71亿元 占盈利公司利润总额约50%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09% 净利润增速41.16% [2] - 有息负债合计3620.15亿元 较期初增长13.77% 长期借款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 [2] - 各项税费合计509.92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3.42% 较去年及前年分别下降0.12和0.40个百分点 [2] - 通过定向发行股票和可转债募集资金232亿元 同比增长12.62% 非金融公司直接融资总额较上年提升12.87% [2] 专精特新企业特征 - 新三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689家 较去年同期增长358家 占资本市场"小巨人"企业40%以上 [3] - "小巨人"企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35% 高出全市场4.76个百分点 超80%属于先进制造或现代服务业 [3] - 144家公司属于战略新兴产业 研发强度达7.77% 10余家公司主导产品被评为"单项冠军" [3] 新挂牌公司与北交所筹备企业 - 2022年新增挂牌公司270家 净利润中位数2293.93万元 是整体市场中位数8.14倍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62% 高出市场平均水平超10个百分点 [3] - 新挂牌公司中60%以上属于先进制造业或战略新兴产业 81家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3] - 443家挂牌公司处于筹备北交所上市阶段 较上年增长10.20% 其中68家挂牌后即披露上市意愿 [4] - 北交所筹备企业近两年净利润平均复合增长率17.20% 平均研发费用1729.53万元 为市场平均水平两倍 近80%为高技术制造及服务行业 [4]
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落幕
辽宁日报· 2025-09-01 00:55
赛事概况 - 第十届"创客中国"辽宁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沈阳完成 企业组评选一等奖1名 二等奖3名 三等奖6名 创业组评选一等奖1名 二等奖1名 三等奖1名 [1] - 企业组前10名入选国赛500强企业组备选名单 创业组前6名入选国赛创业组300强名单 [1] - 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指导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 [1] 参赛规模与领域 - 大赛共收到184项参赛作品 其中企业组102项 创业组82项 [1] - 参赛项目覆盖智能装备制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材料 新能源 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等多个前沿领域 [1] 历史成果与全国影响力 - 2016年创办以来累计培育服务创新创业项目近3000个 [1] - 65个项目入围"创客中国"全国大赛200强或500强 5个项目获全国优胜奖 [1] - 第九届大赛斩获全国三等奖 实现辽宁省在该赛事的重要突破 [1] - 本届优秀项目将代表辽宁出征第十届"创客中国"全国总决赛 [1]
刘德军:双核引领双圈协同
经济日报· 2025-09-01 00:04
完善共育共建机制,推进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济南的大数据、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 医药,与青岛的智能家电、轨道交通、海洋装备等优势产业链重叠度不高、互补性强,可通过共建产业 示范园区,沿"济青陆海发展主轴"打造"研发—制造—测试—总装"全链条分工,形成山东版"硅谷—先 进制造走廊",实现由同质竞争走向梯次互补。 济南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双圈协同发展,有助于发挥山东的区位优势,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 略,加强与沿黄流域省份战略协同,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互动合作,与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粤港 澳大湾区战略协作等,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打造国家优化南北布局、培育 北方新增长极的战略支点。 推动济青双圈产业协同,对于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区域核心竞争 力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济青双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刚刚起步,培育历史短,面临多重问题和挑战。产 业布局多从各自利益考量,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普遍、资源跨区域整合不足,产业链分工协作深度不足 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济青双圈产业协同绝非简单的项目搬迁,而是需要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的系统性 重 ...
A股重要指数调样!9月15日生效
中国证券报· 2025-08-31 05:46
科创板指数调整 - 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于8月29日公告调整科创50等指数样本 调整于9月12日收市后生效并于9月15日下一个交易日执行 [1][2] - 生益电子被调入科创50指数 埃夫特和中科蓝讯等5只证券被调入科创100指数 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对应的下一交易日 [2] - 调整后科创50指数总市值达3.1万亿元 覆盖科创板市场38.9% 科创100指数总市值达1.9万亿元 覆盖24.4% 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总市值覆盖率达84.6% 共同表征科创板大中小市值证券表现 [2] - 科创50和科创100指数前五大成分股基本保持不变 调整数量连续数个季度未达比例限制 显示科创板证券市值结构相对稳定 调样前后科创5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39.1% 科创10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13.9%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为前三大行业 [2] 科创板指数体系发展 - 科创板指数数量达32条 构建以科创综指和科创50为代表的市值产业链全覆盖指数体系 [3] - 科创指数产品总规模突破3200亿元 其中科创50产品规模超1900亿元 成为境内第五大宽基指数产品和最大单市场ETF产品 [3] - 二级市场表现方面 截至8月29日收盘 科创综指上涨43.3% 科创50上涨35.6% 科创100上涨46.8% 科创200上涨54.9% [3] 北交所指数调整 - 北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对北证50样本股及备选名单进行定期调整 于9月15日正式生效 [3] - 星图测控、万源通、林泰新材和聚星科技被调入北证50指数 [3] 指数化投资趋势 - 全市场ETF规模突破5万亿元 A股指数化投资趋势加速演进 [4] - 中证指数公司研发部总经理提出未来五大方向:综合类指数、差异化策略指数、沪深港互联互通、恒定比例多资产指数及结合衍生品的创新型策略产品 [4] - 泰康基金量化投资部负责人认为中长期资金入市进程加快及A股市场内在稳定性增强将推动指数化投资规模持续扩容 社保、险资和个人养老金等配置性需求资金入市力度加大 核心资产市值增长使投资者更关注宽基指数被动投资工具 [4]
万润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30 23:2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25.48亿元 同比增长27.44% 归母净利润1553.52万元 同比下降46.07%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3.61亿元 同比增长25.69% 归母净利润1737.17万元 同比增长1.07% [1] - 毛利率9.15% 同比下降21.54% 净利率0.26% 同比下降63.25% 每股收益0.02元 同比下降33.33% [1] - 三费总额1.59亿元 占营收比6.25% 同比下降21.91%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2.83% 因利息支出增加 [1][2] - 每股净资产1.84元 同比增长3.29%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8元 同比增长21.69% [1] 资产负债变动 - 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2405.86% 存货同比增长40.46% 因新一代信息技术业务拓展备货 [1][2]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13.47% 因报告期取得银行短期借款增加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90.75% 因预收客户款项增加 [2] - 使用权资产同比下降26.01% 租赁负债同比下降39.47% 均因资产摊销影响 [2] - 货币资金/总资产比为8.57%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为21.3% [3] 现金流与投资活动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4.6% 因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增加 [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335.04% 受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综合影响 [2]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比为0.71% [3] 历史业绩与商业模式 - 公司去年ROIC为4.46%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4.42% 2018年最低达-32.77% [3] - 近12份年报中出现3次亏损 净利率仅1.24% 显示生意模式脆弱且业绩具周期性 [3] - 商业模式主要依靠研发及营销驱动 [3]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25.69% 有息负债总额/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达89.3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