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

搜索文档
联创电子:将持续保持在机器人视觉领域的投入
上海证券报· 2025-08-27 11:53
战略方向 - 公司高度关注机器人视觉市场 将其视为车载后最大的光学市场之一 将持续保持在该领域的投入 [1] - 公司未来战略是集中资源发展光学业务 重点投入镜头业务 尤其是车载镜头和高高清广角镜头领域 [1] - 公司布局智能视觉 机器人 AR眼镜等未来市场 手机业务采取相对保守策略 维持现有规模 [1] 业务调整 - 上半年公司营收结构调整效果显著 集成电路贸易业务已完全剥离 [1] - 公司主要集中资源发展光学业务 智能终端制造业务与去年持平略有增加 [1] - 客户结构从高度集中向多元化发展 [1] 产能建设 - 合肥车载产业园预计2025年底5000万颗镜头产能基本达产 [1] - 目前月产能超300万颗 模组产能仍在爬坡 [1]
调研速递|联创电子接受开源电子等16家机构调研 透露多项业务关键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8-27 08:25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09.39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37.07% [1] - 同期营业收入为42.2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49% [1] 营收结构调整与业务聚焦 - 总营收虽同比下降但结构调整效果显著,集成电路贸易业务已完全剥离 [2] - 公司目前主要集中资源发展光学业务 [2] - 智能终端制造业务与去年持平略有增加,客户结构从高度集中向多元化发展 [2] 未来战略发展方向 - 未来将集中资源发展光学业务,重点投入镜头业务,尤其是车载镜头和高清广角镜头领域 [2] - 布局智能视觉、机器人、AR眼镜等未来市场 [2] - 手机业务采取相对保守策略,维持现有规模 [2] 北美市场布局与产能建设 - 在美国设有子公司,与客户研发交流充分 [2] - 墨西哥工厂已投产,与客户合作密切 [2] - 合肥车载产业园预计2025年底5000万颗镜头产能基本达产,目前月产能超300万颗 [2] - 模组产能仍在爬坡过程中 [2] 核心技术优势与产品应用 - 模造玻璃产能已处于第一梯队,在国内模造玻璃的量和技术上均处于领先地位 [2] - 高清广角镜头及模组可应用于全景相机,也可用于无人机、警用监控等专业领域 [2] - 机器人视觉市场是公司高度关注的领域,被视为车载后最大的光学市场之一,将持续保持投入 [2]
海通国际:升舜宇光学科技目标价至90.53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27 07:5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纯利同比增长52.6%至16.5亿元人民币 [1] - 盈利能力为关键亮点 [1] - 预计利润率将进一步提升 [1] 业务展望 - 管理层有信心收入可持续录得中至高个位数增幅 [1] - 智能手机出货量保持稳定 [1] - 汽车产品业务收入预计今明两年分别增长20%和18% [1] - 各业务板块利润扩张 [1] 产品价格预测 - 今年镜头和模组均价预计分别提高25%和13% [1] - 明年镜头和模组均价预计分别上升1.6%和6% [1] 评级与目标价 - 目标价由72.1港元上调至90.53港元 [1] -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联创电子(002036) - 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8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7 07:4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409万元,同比增长137.07% [2] - 上半年营收42.20亿元,同比下降14.49% [2] - 基本每股收益0.0227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0% [2] 业务结构调整 - 集成电路贸易业务已完全剥离 [3] - 智能终端制造业务与去年持平略有增加 [3] - 客户结构从高度集中向多元化发展 [3] 战略布局 - 集中资源发展光学业务,重点投入车载镜头和高清广角镜头 [4] - 布局智能视觉、机器人、AR眼镜等未来市场 [4] - 手机业务采取保守策略,维持现有规模 [4] 产能与技术 - 合肥车载产业园2025年底达产5000万颗镜头产能,当前月产能超300万颗 [6] - 模组产能仍在爬坡阶段 [6] - 模造玻璃产能处于国内第一梯队,量和技术领先 [7] 市场应用 - 高清广角镜头及模组可应用于全景相机、无人机、警用监控等领域 [8] - 机器人视觉被视为车载后最大的光学市场之一 [9] 全球化布局 - 美国子公司负责客户研发交流 [5] - 墨西哥工厂已投产并与客户密切合作 [5] 市值管理 - 通过完善治理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和加强投资者沟通推动市值增长 [9]
大行评级|海通国际:上调舜宇光学科技目标价至90.53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格隆汇· 2025-08-27 02:3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纯利同比增长52.6%至16.5亿元 [1] - 收入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为关键亮点 [1] 业务展望 - 管理层有信心收入持续录得中至高个位数增幅 [1] - 智能手机出货量保持稳定 [1] - 今年镜头及模块均价预计分别提升25%和13% [1] - 明年镜头及模块均价预计分别提升1.6%和6% [1] - 汽车产品业务收入今明两年预计增长20%和18% [1] 盈利预期与评级 - 各业务板块利润扩张 [1] - 目标价由72.1港元上调至90.53港元 [1] -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消费电子:估值洼地中的端侧AI机遇
2025-08-26 15:02
**行业与公司** * 消费电子行业 聚焦苹果产业链及端侧AI硬件[1][8][23] * 苹果公司 涉及iPhone 17系列、AirPods、MacBook、Vision Pro及折叠屏手机等产品创新与供应链[1][6][9][11][12][13][14] * AI眼镜行业 Meta、三星、字节跳动为主要参与者[3][15][17] * 光学行业 头部公司包括舜宇光学、AAC瑞声科技等[3][18][20][21] * ODM/EMS行业 涉及AI服务器、交换机等横向布局[3][2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iPhone 17系列创新与市场预期** iPhone 17为近五年最大外观改款 有望显著刺激换机需求[6] 高端Pro系列引入VC均热板、钢壳电池、充电效率提升等多项升级[6] 苹果备货量同比2024年有中高个位数增长 达历史新高 其中2/3集中于Pro和Pro Max型号[9] * **端侧AI硬件为长期核心趋势** AI眼镜、AI手机等具备巨大入口价值和迭代机会[1][8] 预计到2028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达3,500万部 2024-2028年复合增速超119%[3][15] ToC端AI市场空间巨大 未来一至两年端侧AI硬件发展或成主流[8][23] * **苹果2025-2026年产品路线图** 2025年下半年:发布iPhone 17系列及Pro 3耳机(迭代升级 主要影响组装)[9][11] 2026年上半年:Siri智能化升级(接近AI agent)、AirPods革命性升级(或增加摄像头)、推出更廉价MacBook[12] 2026年下半年:发布折叠屏手机(产业链推进无延迟) iPhone 18光学创新 手表智能化(摄像头及健康监测)[13] 未来两年:推出不带显示屏的AI眼镜 迭代Vision Pro 构建AI生态闭环[14] * **光学赛道投资逻辑** 行业竞争趋缓 头部公司毛利率显著改善 例如AAC上半年镜头毛利率达30% 舜宇手机镜头毛利率持续上升[18][20] 技术创新(潜望镜头、波速混合、主摄升级)与横向拓展(机器人、汽车、AR眼镜)带来机会[18][21] * **ODM/EMS赛道投资逻辑** 行业竞争格局良好 头部公司集中度持续提升[22] 在AI服务器、交换机、IoT产品等领域布局见效 值得更高估值[3][22] **其他重要内容** * **供应链与市场情绪指标** 苹果加速供应链备货进程 要求更短交付周期以应对需求[10] 新品预购情况及等候时长是重要的可量化参数 将影响市场情绪[10] * **AI眼镜技术升级方向** 芯片:可能采用双芯片架构(如恒玄2700或2800)以改善续航和算力[17] 光学显示:光波导为主流方向 Meta2025年或采用阵列波导 远期看好Micro LED[17] 交互方式:从声学、触控向机电感知、脑机接口等智能化交互演进[17] * **全球手机市场现状** 2025年全球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相对平淡[5] * **消费电子板块普涨原因** 短期因资金从高估值板块轮动至低估值的苹果产业链龙头[2] * **Meta在AI眼镜市场的领导地位** 2025年将发布两款新产品(雷朋Meta 3迭代及带显示功能眼镜) 预计2025-2026年市场份额超70%[15]
联创电子20250826
2025-08-26 15:02
联创电子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公司及行业 * 联创电子(光学产品制造企业)及其所在的光学行业 涉及车载光学 高清广角 手机光学 机器人视觉等领域[1] 核心业务表现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42亿元 同比略有下降[3] * 公司营收结构大幅调整 集成电路贸易业务已完全剥离 数控显示业务营收规模同比缩减50%[3] * 光学业务总营收23亿元 同比增长6%[2][3] * 车载光学业务上半年营收16亿元 同比增长超100% 其中车载镜头收入接近10亿元 同比增长超100%[2][4] * 车载镜头毛利率保持在30%以上 模组毛利率相对较低[8] * 高清广角业务预计全年体量4至5亿元[2][11] * 2025年公司目标总营收约110亿元 其中光学业务预计超过50亿元(包括车载30-35亿元 高清广角5亿元 手机约50亿元)[3][25] * 2026年光学业务营收目标为70亿元左右[3][25] * 公司拥有约3亿规模的可转债 倾向于推动转股[23] 主要客户与市场分布 * 车载光学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增量最大)[5] 极氪 蔚来[2][5] 以及部分海外客户[18] * 公司全系供应比亚迪ADAS系统相关镜头 覆盖汉 唐 宋 海龙 海豹 仰望等车型[7] * 为蔚来 极氪等品牌提供镜头和模组 单车价值量约2000元以上 为比亚迪主要供应镜头 单车价值量相对较低[2][6] * 高清广角主要客户为GoPro(最大镜头供应商)和大疆(主要提供避障镜头) 影石已转向其他供应商 基本无业务往来[2][11][26] * 与北美英伟达等研发团队保持密切交流 在墨西哥设有配套工厂以配合北美客户需求[2][17] * 在ADAS镜头领域 公司与舜宇光学合计占据全球约50%市场份额 舜宇年出货量1-1.2亿颗 公司2025年预计出货6000-7000万颗[33] 产能与布局 * 合肥基地年底车载镜头产能将达到5000万颗[3][18] * 目前每月生产300多万颗模组 全年预计生产1000多万颗模组 主要供应蔚来 吉利及部分海外客户[3][18] * 触控显示业务部分产能转向车载领域 非车载屏业务计划逐步剥离[3][19] * 模造玻璃产能已达行业第一梯队 当前极限月产能可能达8-10万件 未来提升依赖技术迭代[29][31] 新兴业务与未来展望 * 国内机器人市场处于研发前期 成长潜力巨大 公司早期投入资源卡位[3][21] * 海外机器人市场由特斯拉(全视觉路线)和波士顿动力主导 国内市场技术路径多样化 性价比是关键[3][22] * 机器人视觉被视为继车载之后光学市场的重要增长点[22][32] * 北美汽车客户上半年进展未达预期 但镜头出货量仍增长 与马斯克的自驾和机器人逻辑延续性较好[2][16] * 智能制造业务稳定增长 开发阿里 百度等新客户(收银机 点餐机 学习机) 传音仍是主要客户[2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拥有完整打通玻璃 镜头 模组的整个产业链 在A股中具有竞争力[3][24] * 运动相机业务(高清广角)竞争力强且利润率较高 使用磨砂玻璃制造 公司技术产能行业领先[26][28] * 过去几年传统业务拖累财务表现 但公司在光学研发投入巨大 对车载及机器视觉未来充满信心[34]
集中资源发展光学产业 联创电子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6 06:3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2亿元 同比减少14.4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409.39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业务进展 - 车载镜头营收同比增长105.45% 车载影像模组营收同比增长15.37% [1] - 智能感知光学业务销售收入同比成倍增长 [2] - 高清广角镜头及模组在运动相机、无人机、警用监控等领域扩大优势 [2] - 深度优化玻塑混合镜头、潜望式镜头及OIS防抖模组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 [1] 客户合作 - 深化与Mobileye、Nvidia等国际方案商及地平线等国内头部平台战略合作 [1] - 车载光学产品应用于蔚来、吉利等主流车企并稳定量产 [1] - 巩固与华勤、龙旗等ODM厂商合作 拓展中兴、联想、传音等品牌客户 [1] 技术布局 - 累计授权发明专利697项 含中国发明641项及海外发明56项 [3] - 在光学镜头、影像模组、激光雷达和HUD光学组件等方向积极进行专利布局 [3] - 推进数字化升级 实现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3] 行业趋势 - 光学应用场景向汽车电子、机器人、AR/VR设备及高端医疗设备等新兴领域延伸 [2] - 车载光学有望复制手机摄像头升级路径 成为智能汽车时代核心增量市场 [2] - 人形机器人市场扩张带动摄像头及镜头供应链发展机遇 [2]
世华科技20250825
2025-08-25 14:36
公司概况 * 公司为世华科技 专注于电子材料与光学材料业务[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5.34亿元 同比增长56.87%[2] * 公司上半年净利润1.93亿元 同比增长86.38% 净利润率达36%[2][5] 财务业绩 * 电子材料业务营收3.37亿元 同比增长44%[2][3] * 光学业务营收1.97亿元 同比增长166% 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37%[2][3]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55.62% 与去年同期持平[2][4] * 电子材料毛利率为72.31% 光学材料毛利率为27.36%[4] * 第二季度营收2.81亿元 较第一季度的2.56亿元环比增长9.85%[3] 业务运营与产品 * 光学业务主要分为四类 欧莱相关业务 偏光片及其周边材料业务 OLED屏幕相关的ICF模组业务 其他光学业务[9] * 增长最快的是偏光片相关业务 自去年下半年大规模量产以来保持稳定上扬[9] * 传统SCF模组业务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保持快速增长 在三星等屏厂项目中表现突出[9] * 欧莱相关业务部分产品已小批量生产 部分在验证中 预计未来两到三年有较大增长潜力[9] * 短期内偏光片保护膜是重要增长点[9] * 天保产品是光学板块重要产品线 大规模量产积累了宝贵数据 为开发其他同等级光学产品提供指引[4][14][15] * 光学板块目前有四条产线 2023年和2024年的两条产线处于满产状态 今年4月投运的两条新产线正跑产品 使用率将逐步提升[11][32] * 现有光学产线基本满产运行 受产能限制 未来几年光学部分极限产出为6至8亿元[31] * 电子工程材料上半年收入约3.4亿元 同比增长超40% 增长原因包括关税影响 国内补贴政策拉动需求及客户提前备货[33] * 散热材料是核心收入板块之一 占比很高 与北美大客户在导热界面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合作 覆盖几乎所有应用领域[36] 研发与项目进展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852万元 同比增长21%[6] * IPO募投项目功能性材料扩产项目已结项[6] * 张家港项目预计今年10月份前完全结项并开始贡献营收[6] * 启动了苏州吴江光学材料基地新项目并获相关批文[6] * 上海研发中心将在第三季度投入使用 目前处于最后收尾阶段[30] * 定增项目主要针对光学显示薄膜材料 包括偏光片保护膜 OCA以及OLED制成上下保三个类别[12] * 偏光片保护膜计划扩充2.1亿平米新增产能[12] * 定增总投资额约7.4亿元 募集资金6亿元 项目建设期约三年 预计2027年底或2028年初投入使用 带来约14亿元新增产值[12] * OCA和OLED制成上下保处于客户端验证阶段[12] 市场前景与增长预期 * 预计全年电子材料业务将保持10%到20%的增速[7] * 消费电子业务表现稳健 收入和毛利率均有所改善 一些项目在第二季度已开始量产[7] * 光电业务自去年以来连续四五个季度表现亮眼 大客户订单情况稳定[8] * 天保类大单品已与国内主要偏光片厂商展开合作[17] * 现有偏保护膜基本覆盖了绝大多数时代线 包括TV及未来的大屏OLED应用 渗透率已经相对较高[18] * 对于OLED材料或偏项目制材料 预计未来两年很多项目将逐步量产 2027至2029年这些业务将会横向拓展较快[21] * 欧莱业务前期发展较慢 但一旦产品成熟并充分磨合 增长将很稳健[21] * 到2026年将有几个板块产品实现量产[22] * 预计2026年光电业务将回归正常增长逻辑 但仍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25] * 预计2026年光学部分的毛利率将超过30%[26] * 新业务中的欧莱相关产品的毛利率预计能稳定在40%左右 比偏保类高[27] * 天保大幅宽类产品预计将在2028年起量[28] * 明年LNG板块有一个重要项目将实现量产 体量较大[29] * 北美大客户预计将在2026年于折叠屏和超薄设备方面推出重要新品 但其基础款产品将推迟到2027年一季度量产[35] 风险与提示 * 电子工程材料上半年毛利率提升至70%以上主要由于规模效应 公司认为其合理水平应在50%到60%之间 未来可能回归[34] * 由于去年下半年光学产品已陆续放量 因此2025年下半年的同比增速不能完全按照上半年的标准来看[23] * 光电业务未来增速放缓主要是由于产能限制[23] * 不能简单地用过去几年的数据来推断未来几年的增长 需更加理性客观地预测评价[39]
中金:维持舜宇光学科技(02382)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99.2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03:02
核心观点 - 中金看好舜宇光学科技延续盈利改善趋势 谨慎上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6.2亿元/42.6亿元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目标价99.2港元 对应25%上涨空间 [1]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196.5亿元 同比增长4% 环比增长1% [2] - 1H25归母净利润16.5亿元 同比增长53% 环比增长2% 小幅超出预期 [2] - 1H25毛利率19.8% 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0.5个百分点 [2] - 光电产品毛利率10.6% 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0.8个百分点 光学零件毛利率31% [2] - 分占联营公司业绩同比增加约1.0亿元 [2] 手机光学业务 - 1H25手机相关收入同比增长2% [3] - 手机镜头和摄像模组ASP均有20%左右同比提升 [3] - 玻塑混合手机镜头收入同比增长超100% [3] - 大像面及潜望模组收入同比增长超20% [3] - 产品结构优化推动毛利率改善 [3] 车载光学业务 - 1H25车载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21.7% [4] - 车载模组收入同比增长约35% [4] - 全球平均单车镜头数有望从2024年3.5颗增长至2025年超4.3颗 [4] - L2+汽车单车镜头数通常约11颗 [4] - 8MP车载模组新获欧洲头部车企定点 [4] - 激光雷达定点金额已超15亿元 [4] 新兴业务发展 - AR领域实现虚拟成像镜片的成功试做 [5] - AI眼镜成像镜头/模组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5] - 手持影像业务配合大客户量产镜头和模组 [5] - 机器视觉业务拓展至割草机器人、仓储物流机器人等整机业务 [5] 估值与评级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市盈率21.9倍/18.4倍 [1] - 目标价99.2港元对应2025/2026年市盈率27.4倍/23.0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