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

搜索文档
*ST高鸿: 关于公司下属公司对外投资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8 11:21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下属公司鸿昌创投拟以3900万元认购鸿行智芯新增注册资本1413.04万元,高鸿数科拟以2600万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942.03万元,合计增资6500万元 [1] - 交易完成后鸿行智芯注册资本增至10733.12万元,公司下属公司合计持股比例34.05%,鸿行智芯仍为公司并表企业 [1] - 因股东广州芯楹资金问题,高鸿数科以67万元受让其持有的3.77%股权(注册资本405.04万元),并代其完成未实缴部分933万元增资款 [2] - 全部交易完成后公司下属公司合计投资7500万元,对鸿行智芯持股比例增至37.83% [2] 交易方案 - 鸿行智芯增资价格为2.76元/股,除核心团队持股平台南京鸿芯外其他股东均参与增资 [3] - 高鸿数科以1元/注册资本受让广州芯楹已实缴的67万元注册资本,以0元受让其338.04万元认缴增资权 [12] - 本次增资及股权受让资金均为公司自有资金 [4] 标的公司基本情况 - 鸿行智芯成立于2024年12月31日,注册资本5540万元,主营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车联网相关业务 [8]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总资产2465.43万元,净资产2472.64万元,2024年营收0元,净利润-3.45万元 [8][9] - 设立时公司下属公司合计投资1300万元持股23.47%,南京鸿芯投资3533万元持股63.77% [9] 交易定价依据 - 采用收益法评估鸿行智芯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15280.88万元,较账面价值增值12808.24万元,增值率518% [10] - 评估基准日为2025年2月28日,评估结论有效期至2026年2月27日 [11] - 选择收益法因其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盈利能力,涵盖客户资源、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价值 [11] 投资目的与影响 - 投资为支持鸿行智芯车联网芯片业务发展,与公司现有业务形成互补优势 [13] - 车联网产业是公司重点布局领域,本次交易符合整体发展战略 [13]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
慧翰股份接待1家机构调研,包括中金公司
金融界· 2025-05-28 03:57
公司概况 - 公司底层技术为汽车与ICT技术,包括通信、安全、计算等,产品形态包括车联网智能终端、物联网智能模组软件和技术服务 [1][2] - 车联网智能终端产品包括TBOX和eCall终端,应用于汽车智能网联和安全领域,客户包括上汽、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广汽、理想、蔚来等知名主机厂 [1][2] - 物联网智能模组产品应用于汽车智能座舱、车身联网及工业级物联网市场,并为新能源行业提供电池管理解决方案 [1][2]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4.31%,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43.65%,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3] 客户合作 - 公司与上汽集团自2012年开始合作,上汽早期选定其为车联网TBOX供应商,2015年对其投资,双方保持稳定合作关系 [1][4] - 为宁德时代提供端云协同的数字化电池管理解决方案,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控,产品已量产应用于汽车动力电池、换电系统及电网储能系统 [1][8] 产品与技术 - eCall系统是车载紧急呼叫系统,用于道路生命救援,支持自动和手动触发,通过多项认证要求,已成为全球主流市场认可的第三道安全屏障 [5][6] - 公司是国标AECS的起草单位,工程师参与标准制定 [6] - 研发采用"平台化、模块化"理念,可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缩短开发周期 [7] 竞争优势 -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在研发、生产、质量、供应链、交付等方面具备综合能力,拥有稳定优质客户群 [9]
慧翰股份(301600) - 2025年5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8 02:18
公司概况 - 底层技术为汽车与 ICT 技术,应用于智能汽车、新能源电池及工业物联网等领域,产品包括车联网智能终端、物联网智能模组软件和技术服务 [2] - 车联网智能终端产品有车联网 TBOX 和 eCall 终端,为上汽、奇瑞等知名主机厂一级供应商 [2] - 物联网智能模组产品包括智能模组和智能单元,应用于汽车电子和工业级物联网市场 [2] - 2021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 34.31%,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 43.65% [2][3] 合作情况 - 与上汽集团自 2012 年开始合作,2014 年上汽首款智能网联汽车定点慧翰并量产,2015 年上汽对公司投资 [4] - 为宁德时代等新能源行业客户提供端云协同的数字化电池管理解决方案,方案已量产应用于多领域 [2][8] eCall 系统相关 - eCall 系统即车载紧急呼叫系统,用于道路生命救援,触发方式有自动和手动,需通过多项认证,确保极端环境正常运行 [5] - 中国 eCall 强制性标准 AECS 于今年 4 月 25 日正式发布,多国和地区推动 eCall 类系统应用 [5][6] - 公司是国标 AECS 的起草单位 [7] 研发情况 - 高度重视前瞻性研发,依据行业动态和客户需求开展研发布局,研发费用逐年增长 [7] - 秉承“平台化、模块化”理念建设技术研发体系,可按客户需求配置产品,缩短开发周期 [7] 核心竞争优势 - 坚持科技创新,保持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多方面具备综合能力,有稳定优质客户群 [9]
香港运输及物流局:积极推动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发展 智慧交通基金资助项目涉及金额约1.7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5-14 08:28
政策支持与财政资助 - 港府通过智慧交通基金资助自动驾驶车辆和车联网项目,涉及金额约1.7亿港元,其中5个项目关于自动驾驶车辆,8个项目关于车联网 [1] - 自动驾驶项目涵盖多种香港道路场景,包括不同种类路口、行人优先斑马线及公共交通交汇处,以提高自动车应对复杂路况的能力 [1] - 车联网技术项目逐步增加应用场景至超过20个,并提升系统兼容性,可兼容最少两个自动车品牌互相通讯 [1] 技术进展与测试成果 - 香港自动驾驶测试已达到国家及国际标准第四级,自动车在特定条件下持续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技术水平与内地及全球相当 [2] - 香港运输署已发出两个先导牌照,允许12辆自动车分别在北大屿山和西九文化区进行测试 [2] - 北大屿山测试项目进展显著,测试规模从单一私家车扩展至10部同时运行,并在特定路线载客,未来计划扩展至东涌和香港南区数码港 [2] - 西九文化区项目将试行左上右落道路运作的自动驾驶小型巴士,计划在公共道路上进行载客测试 [2] 未来规划与项目扩展 - 港府将持续优化技术标准,与业界分享研究成果,推动自动驾驶发展 [3] - 其他推进中的项目包括往来沙田香港科学园与港铁大学站的自动驾驶小型巴士,以及连接香港国际机场航天城和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的自动驾驶运输系统 [3]
慧翰股份(301600) - 2025年5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04:56
经营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22 亿元,同比增长 25.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75 亿元,同比增长 37.5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1.70 亿元,同比增长 37.04% [2]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2.16 亿元,同比增长 16.85%;归母净利润为 4329.8 万元,同比增长 30.67%;扣非净利润为 4158.37 万元,同比增长 35.18% [2] 国标 AECS 情况 - 2025 年 4 月 25 日正式发布,2027 年 7 月 1 日起,中国销售的 M1/N1 类车型将强制标配,目前相关技术细则、认证标准不明确 [2] - 国标出台前国内类似系统缺乏统一规范,发布后原有系统需向国标靠拢,最终搭载符合国标的 AECS 系统 [2][3] 国产 eCall 产品 - AECS 标准落地将带来百亿级市场增量,市场竞争或使终端价格下降,但产品价格有底线,产业内企业会注重产品力而非价格底线 [4] - 产品技术门槛体现在功能和可靠性上,需通过多种认证,确保极端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公司产品有竞争优势 [5] 欧盟 NG eCall 与国标对比 - 公司是全球首批获欧盟 NG eCall 认证企业,该认证是传统 eCall 系统升级,从 2G/3G 升级为 4G/5G 与 IMS 技术,提升数据传输能力和网络兼容性 [6] - 国标 AECS 通信网络适用 4G/5G,定位系统集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数据传输和语音通道不同 [6] 车联网智能终端 - 采用平台化、模块化研发方式,结合客户定制化需求与模块化功能,覆盖多级别、多类型车型,提高研发效率、降低成本、提升通用性 [6][7] - 包含多种形态,存在交叉合并,难以统计 eCall 和 TBOX 具体占比,以车联网智能终端口径披露 [7] 供应商情况 - eCall 对强度及精度要求高,公司供应商主要供应特定元器件,未做过终端产品,尝试做 eCall 产品可能性不大 [7]
慧翰股份20250507
2025-05-07 15: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环保、车联网智能终端 - 公司:慧翰股份 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表现与业绩规划 - 2024 年营收 10.22 亿元,同比增长 25.68%;归母净利润 1.75 亿元,同比增长 37.54%;扣非净利润 1.7 亿元,同比增长 37.04% [3]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2.16 亿元,同比增长 16.85%;归母净利润 0.43 亿元,同比增长 30.67%;扣非净利润 0.42 亿元,同比增长 35.18%,接近 40%复合增长率 [2][3] - 2025 年在手订单饱和,净利润率持续提升,聚焦优质市场和客户,海外布局成效好,盈利能力强 [3] 中国版 ECO 强制安装国标影响 - 4 月 28 日发布,比预期提前,2027 年 7 月 1 日起新上市车辆强制安装,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安装节奏加快,大规模销售在 2027 年 7 月 1 日后 [5] - M 类和 N 类车型均需安装,中高端车型或更早安装,15 万以下中低端车型 2027 年前后执行 [6] - 国标不区别对待 M 类和 N 类车型,N 类车企更看重成本 [7] 社会效益 - 欧盟 eCall 系统每年挽救 2000 - 2500 人生命,减少超 200 亿欧元经济损失,中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约 6 万,参照欧盟数据每年可挽救 7000 人以上 [2][9] 市场竞争 - 公司在国内 CECO 环保领域市占率超 90%,国标推出吸引更多厂商,竞争或加剧,但公司凭技术和市场地位有望保持领先 [2][9] - COX 产品竞争门槛高,需多种认证、与车厂长时间磨合、严格把控供应链 [12] 欧盟标准与认证 - 欧盟 NGECO 认证对公司欧盟市场发展意义重大,公司已获认证,可无缝衔接新标准,为业务拓展打基础 [4][15] - 国内版本与欧盟 NGE 接口相似,国内与欧盟标准等同 [4][16] 产品技术与优势 - TBOX 与 ECALL 业务线共享技术平台,平台化、模块化设计,在完备 TBOX 上加 ECALL 功能不难,切换容易且可靠性一致 [17] - 产品设计极简化,元器件选型严格,配备汽车级备用电池,使用镍氢电池,质检高于国标和欧盟规定,遵循 VDA6.3 质量管理体系 [12] 市场机会与发展趋势 - 新势力车企随国标出台将重新评估改造设备系统,带来市场机会 [21][22] - 预计国内市场 2027 年大规模爆发性增长,2026 年可能启动 [4][3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本月召开 COX 标准测试会议,会后提供初步指导,后续需磨合 [8] - ECALL 和 TBOX 组合价格比分别购买单独产品便宜,拆分成本在报表难明确体现 [18][19] - 国产 ECALL 强制安装政策节奏超预期,后市场生态建设需等更多政策和标准落地,涉及多链条体系建设 [20] - 产业链分工决定上游供应商不太适合进入 ECU 产品整机生产领域 [23] - 2024 年公司 8.4 亿元收入无法细分 TBOX 或 ECU 比例 [24] - 公司主要收入来自欧洲、中东、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中国汽车出口依赖法规或标准 [25] - 公司前期集中中国汽车出口,2024 年开始有与海外本土车厂合作,2025 年有未披露合作项目 [26][27] - 公司在欧洲市场市占率不到 10%,在中国车企出海选中国供应商方面市占率超 90% [28][29] - 车厂自行生产 TBOX 产品不具性价比,专业企业提供业务更具成本效益 [32] - 今年以来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一季度业绩趋势良好,具体数字因 IPO 信息披露要求不便透露 [33]
慧翰股份(301600):公司动态研究: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31%,受益TBox与eCall成长动能
国海证券· 2025-05-05 08: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8][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慧翰股份2019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30.01%和47.44%,业务增长得益于出货量增加和产品迭代,费用管控使净利率提升,车联网渗透率上升,公司凭借研发和客群优势发展,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8][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慧翰股份相对沪深300指数1个月表现为 - 6.6%,3个月表现为 - 11.4%;当前价格164.80元,周价格区间46.53 - 285.05元,总市值11,560.72百万,流通市值2,892.24百万,总股本7,015.00万股,流通股本1,755.00万股,日均成交额253.52百万,近一月换手11.63% [3] 公司财务数据 -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16.85%;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增长30.67%;扣非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35.18% [4][10][1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0.22亿元,同比增长25.68%;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37.54%;扣非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37.04% [4][10] - 2024Q4,公司营业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10.30%;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增长18.06%;扣非归母净利润0.39亿元 [5][11] 公司业务情况 - 车联网终端设备2024年营收8.42亿元,同比+32.19%,占比82.39%,毛利率27.71%,同比+2.74pct;物联网智能模组2024年营收1.36亿元,同比 - 6.73%,占比13.28%,毛利率24.77%,同比 - 0.45pct [5][15] 公司费用与盈利情况 - 2024年,公司毛利率29.07%,同比+2.05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81%/2.94%/6.51%,同比 - 0.70pct/+0.16pct/ - 0.15pct;净利率17.17%,同比+1.48pct [6][20] - 2025Q1,公司毛利率29.33%,同比+2.24pct,净利率20.02%,同比+2.12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89%/2.25%/7.79%,同比+0.09pct/ - 0.52pct/+0.65pct [6][20] 行业发展情况 - 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2024年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增至2,281亿美元,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达到5,430亿元 [25][26] 公司优势 - 研发创新和技术迭代能力强,重视自主研发,参与标准研究和测试工作,有多项专利,以模组切入产业,开发车联网终端,强化软硬件升级迭代能力 [35] - 综合能力强,掌握核心技术,能利用平台化、模块化优势响应客户需求 [35] - 客户群优质,与众多国内外车企和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国际市场 [35] - 有丰富国际认证经验,是少数获欧盟eCall等认证的企业,助力国产车出口 [35]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13.39/17.05/21.26亿元,归母净利润2.38/3.08/3.7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9/38/31X [8][36]
慧翰股份(301600):业绩稳健增长 重视ECALL国标政策进程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50
公司业绩 - 2024年实现营收10.22亿元,同比增加25.68%,归母净利1.75亿元,同比提升37.54%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16亿元,同比增长16.85%,归母净利0.43亿元,同比+30.67% [1] - TBOX与eCall终端合并收入8.42亿元,同比增长32.19%,物联网智能模组营收1.36亿元,同比减少6.73%,软件及服务营收0.41亿元,同比提升41.2% [1] - 2024年毛利率29.07%,较2023年提升2.60pct,净利率17.17%,较2023年提升1.48pct [1] 研发与客户 - 2024年研发费用0.67亿元,同比增长22.84%,在研项目包括NG-eCall新紧急呼叫协议、5G R16通信模组等 [2] - 累计获得知识产权170项,客户包括上汽、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广汽、长安、小米、理想、蔚来、宁德时代、德赛西威等 [2] 行业地位与政策 - 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获得欧盟、联合国、阿联酋认证的企业,为国产车出口海外市场提供eCall终端 [3] - 参与中国版eCall标准AECS核心部分起草,若标准实施,eCall将成为中国汽车法规件 [3] - 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量585.9万辆,国内汽车销量3143.6万辆 [3]
年入25亿,机构押注的“中国汽车界的乔布斯”,再次冲刺港股
创业邦· 2025-04-28 03:33
公司概况 - 博泰车联网成立于2009年,创始人应宜伦曾从事广告行业,后转型进入车联网市场[8] - 公司定位为独立智能座舱厂商,市场占有率11.9%,行业排名第二[18] - 创始人应宜伦因对产品要求严格被称为"中国汽车界的乔布斯",但自评低调[4] 发展历程 - 2010年推出国内首个3G车联网系统inkaNet,比宝马早两年[9] - 2011年研发全球首个中文自然语言车载语音交互系统iVoka,比苹果Siri中文版早8个月[9] - 2012年研发国内首个避开拥堵的车载导航地图产品,比高德早一年[9] - 2016-2018年行业竞争加剧,公司经营困难但获得上海银行15亿元授信度过难关[12] - 2024年完成13.72亿元D轮融资,投后估值88.72亿元[12] 业务模式 - 主营业务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车载信息服务和车规级芯片销售[18] - 拥有母品牌PATEO和四个子品牌:智游、智脑、智网、智仆[18] - 2024年域控制器收入19.59亿元,占总收入76.6%,但毛利率仅7.3%[20] - 车规级芯片销售占比从2022年下降至2024年的0.2%[20]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74.4%,最大单一客户贡献39.1%[2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8亿、14.96亿和25.57亿元[20]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4.52亿、2.84亿和5.41亿元[20] - 2024年毛利率降至11.8%,为近三年最低[20] - 研发投入逐年降低,2024年研发费用占比8.1%[21] - 2024年销售成本22.56亿元,占总收入88.2%[21] 市场竞争 - 面临科技巨头(华为、百度、阿里)、芯片厂商(高通、英伟达)、新势力车企(零跑、哪吒)和大模型厂商(面壁智能)的多方竞争[24][25] - 采取"扩大朋友圈"策略,与高通、地平线、腾讯、百度、一汽、东风等产业链伙伴合作[27][29] - 行业竞争导致定价压力,公司采取相对温和的定价策略[25] 资本运作 - 累计融资近40亿元,投资方包括小米、红马资本、海尔资本、东风集团等[12] - IPO前创始人持股23.95%,小米旗下天津金米持股5.75%,东风集团持股2.69%[14] - 2024年6月首次递交港交所招股书失效,2025年3月再次递交[15]
【万马科技(300698.SZ)】车联网业务快速增长,全力打造算网一体化竞争优势——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贺根)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2 08:5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61亿元同比增长7.72% 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降低35.92% [3]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0亿元同比增长78.24% 归母净利润0.05亿元同比增长237.89% [3] - 2024年整体净利率为7.36%较上一年度下降4.93个百分点 [4] 车联网业务 - 2024年车联网业务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43.56% 毛利率48.03%较上一年度下降18.48个百分点 [4] - 截至2024年底车联网连接总数超过1,400万其中国内1,300万海外100万 [5] - 与吉利、理想、上汽、东风、岚图、智己等知名汽车厂商建立合作关系 [5] - 推出全球车联ONE SIM和"遨云"端到端全链路自动驾驶数据闭环工具链 [5] - 落地优咔常州智算中心采用英伟达H20服务器构建自动驾驶工具链平台 [5] 通信业务 - 2024年通信业务收入2.67亿元同比下降9.95% 毛利率24.78%较上一年度提升1.06个百分点 [4] 海外布局 - 全球部署六大数据中心(中国、东盟、欧洲、北美、西太平洋、中东) [6] - 与东风柳汽出行合作拓展欧洲、中东和中亚市场 [6] - 与上汽海外出行合作获得沙特市场车联网服务定点 [6] 战略投入 - 新增数据闭环及智算业务能力投入导致研发费用增加 [4] - 海外业务拓展及市场人员引入导致销售费用增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