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

搜索文档
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2 20:34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第十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25年9月22日在上海市黄浦区鲁班路600号江南造船大厦13楼会议室以现场会议方式召开 [2] - 会议应参会董事9名 实际出席并行使表决权董事8名 董事冀相安因工作原因未能亲自出席 书面委托董事郑松行使表决权 [2] - 会议由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郑松主持 董事会秘书出席会议 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 [2] 董事会会议审议结果 - 审议通过《关于选举公司董事长的议案》 表决结果为同意9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3] - 选举李俊华为公司董事长 任期至第十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4] - 审议通过《关于增补公司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议案》 表决结果为同意9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5] - 增补李俊华为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 [6] 临时股东会召开情况 - 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于2025年9月22日在上海市黄浦区鲁班路600号江南造船大厦四楼会议室召开 [10]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 由董事郑松主持 [10] - 公司在任董事8人 出席7人 董事冀相安因工作原因未能出席 总会计师常荣华列席会议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陈慧出席会议 [10] 股东会议案审议结果 - 审议通过《关于增补公司董事的议案》 [10] - 议案1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 [10] - 本次会议无否决议案 [9] 法律见证情况 - 本次股东会由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王文雯和王莎莎律师见证 [11] - 律师认为会议召集程序 召开程序 召集人资格 出席人员资格 表决程序及结果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 [11]
预计2030年全球自航抓斗式挖泥船市场规模将达到2929.52百万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9-22 09:30
图00001. 自航抓斗式挖泥船,全球市场总体规模 来源:QYResearch机械设备研究中心 主要驱动因素: 1.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随着全球贸易增长和沿海城市扩张,港口扩建、航道疏浚及填海造陆项目持续增加。例如,美国洛杉矶港通过疏浚提升通 航能力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和中东迪拜的填海工程也推动了对大型自航抓斗式挖泥船的需求。此外,"一带一路" 倡议下 的海外基建项目(如加纳特码新集装箱码头)进一步拉动了市场增长。 2.环保政策与可持续疏浚需求:国际海事组织(IMO)对船舶排放的严格限制(如 2020 年全球硫含量 0.5% 的标准)倒逼行业升级。自航抓斗式挖泥 船通过技术改进(如 IHC Plumigator 环保溢流装置)减少淤泥泄漏和能耗,同时疏浚物资源化利用政策(如长江口疏浚土用于横沙东滩整治)推动行 业向绿色化转型。欧盟的 FuelEU Maritime 法规要求 2025 年起船舶使用低碳燃料,加速了 LNG 动力挖泥船的应用。 3.海上风电与海洋资源开发:海上风电项目的激增(如荷兰北海 Hollandse Kust 项目)需要海底电缆铺设和基础施工,自航抓斗式挖泥船承担了 ...
研报掘金丨浙商证券:维持亚星锚链“买入”评级,船舶、海上油气景气上行
格隆汇APP· 2025-09-22 06:32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为深海科技核心配套企业 业务覆盖船舶锚链 海工油服系泊链和漂浮式风电系泊链 [1] - 公司是船舶板块配置型标的 更是风电零部件公司中具备强阿尔法逻辑的标的 [1] 漂浮式风电项目进展 - 全球已并网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共5个 均为试验示范项目 包括三峡引领号 中船扶摇号 海油观澜号 国能共享号 明阳天成号 [1] - 国内积极推进3个项目:海南万宁商业化项目(100MW) 中海油陆丰油田群清洁能源电力供给改造示范项目(16MW) 三峡16MW漂浮式风电项目 [1] 漂浮式风电市场空间 - 全球风能理事会预估2030年全球漂浮式风电新增装机1.03GW 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70% [1] - 2034年新增装机预计达5.724GW 2024-2034年复合增长率63% [1] - 测算2034年漂浮式风电新增装机对应系泊链市场空间约143亿元 [1] 业务拓展与成长性 - 公司积极拓展漂浮式风电领域产品矩阵 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1] - 此前业务主要依赖船用锚链和海工油服系泊链 市场空间有限 [1] - 看好公司在船舶海工 漂浮式风电和矿用链领域的大发展 [1] 行业景气度 - 船舶和海上油气行业处于景气上行周期 [1]
全球首型!江南造船,在LNG运输方面又有新突破
搜狐财经· 2025-09-21 14:46
9月9日,中船集团江南造船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2025气体技术展(Gastech)"上正式发布了全球首型搭载"BrilliancE® II"围护系统的超大型175K LNG运 输船船型方案。这一发布标志着江南造船在大型LNG船型研发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进一步为LNG的大规模海上运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中国解决方案。 在展会上,江南造船展示的"BrilliancE®"围护系统模型成为全场焦点,多家船东驻足参观交流。该系统此前已在VLEC 1.0、2.0、3.0等系列船型上成功应 用,并已交付运营14艘船舶。截至2025年8月,江南在该领域的手持订单市场份额已远超韩国。 08 1 5 F CSA PPP F 江南區間 a CSSC "BrilliancE®"围护系统(适用于5%Ni钢) "BrilliancE®"围护系统采用了独特的结构设计,使液舱能够与船体结构高度贴合,特别是在艏艉线型变化较大的区域,既满足IGC Code对间隙的规定,又 能最大限度提升舱容利用率,从而实现更优的经济技术指标。同时,该系统具有本质安全、维护简便的优势,可大幅降低船东的长期运营成本。更为重要 的是,它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功打破了国 ...
8艘11亿!美国企业投资建造混合动力电动拖船
搜狐财经· 2025-09-20 11:24
9月10日,美国海事公司Curtin Maritime宣布与洛杉矶电动船舶制造初创企业Arc签署合同,将建造8艘 混合动力电动拖船,总价值约为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39亿元)。 这批新船将由Arc与Curtin Maritime密切合作设计,Snow & Co船厂合作建造,计划在2027年年底前全部 交付。每艘船都将搭载Arc自主研发的一体化电力推进系统,可提供超过4000马力的动力,并配备6兆瓦 时的电池缓冲系统。该推进系统旨在降低运营成本并减少大量维护需求。 Arc称,该项目目前完全由私人投资资助,是当地海事行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电动工作船商业部 署"。通过将Arc先进的电力推进技术与Curtin Maritime经实践验证的运营专长相结合,新船交付后预计 将提升美国港口的作业能力、运营效率和可靠性。 Arc公司首席执行官Mitch Lee表示:"拖船是港口的骨干力量,对国家供应链和国防物流至关重要,但 目前仍主要依赖过时、不可靠且污染严重的柴油发动机。我们的目标是围绕现代化、高效可靠的混合动 力系统重建商业航运业,本次协议正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一步,整个海事行业正处在变革的转折点。" Curti ...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2025年上海辖区上市公司集体接待日暨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9 19:36
研发与战略整合 - 重组后科研体系深度融合 聚焦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合力解决高端船型技术难点 构建全链条技术攻关体系[2] - 研发整合可提升发展战略效率 缩短研制周期 降低运营成本 增强盈利能力[2] 投资者回报与市值管理 - 近三年现金分红比例均不低于归母净利润30% 将持续完善利润分配机制[3] -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依法依规运用市值管理举措 推动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匹配[5] 合并协同效应与经营优化 - 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强化集中经营能力 促进船海产品高端化转型 发挥品牌协同效应[3][4] - 整合资源优化产业布局 提升核心功能与竞争力 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4] 邮轮业务发展 - 中国邮轮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人均GDP达1-4万美元区间支撑需求增长[4]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建造提速 实现系列化精益化建造目标[4] 财务表现与竞争力提升 - 毛利率持续改善 2022年7.68% 2023年9.75% 2024年10.20% 2025年上半年达12.21%[4] - 中韩日三国占全球新船订单超96% 韩国以高附加值船舶见长 公司通过重组提升高端船型竞争力[4] 订单与市场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底 公司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33艘/2649.11万载重吨/2334.87亿元[4] - 中国新船订单结构:集装箱船占52.35% 散货船27.75% 油船10.51% 其他船型9.39%[5] 行业前景与挑战 - 碳减排法规及老旧船舶更新需求支撑新造船市场 同时面临全球经济与贸易环境不确定性[5] - 中国LNG运输船市场份额达46% 中韩船厂将持续扩大建造能力[6] 财务准则适用 - 收入确认严格按企业会计准则 根据合同条款判断采用时段法或时点法[6]
中国船舶:重组促科研融合,助力高端绿色转型,提升全链技术与盈利
全景网· 2025-09-19 13:05
公司重组与技术整合 -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重组前下属船厂在主建船型上存在较多重合 [1] - 重组后双方科研体系将深度融合 通过技术共享与协同攻关推进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1] - 构建全产业链科研创新体系 提升研发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盈利能力 [1] 技术突破领域 - 各船厂在集装箱船领域实现重要技术突破 [1] - LNG船领域实现重要技术突破 [1] - 散货船及公务船领域均实现重要技术突破 [1]
天海防务:无人船技术商业化落地有新进展
全景网· 2025-09-19 11:58
公司业务发展 - 无人船艇业务紧密贴合国家海洋领域市场需求 深化特种无人船艇技术升级和科技创新工作[1] - 持续加大对特种无人船艇和水下安防装备的产品研发投入[1] - 报告期内积极开拓市场 开发并拓展各类特种及民用无人船艇项目 例如无人投喂渔船助力渔业海洋牧场发展[1] - 相关产品将在下半年度及未来按计划逐步交付[1] 公司背景与定位 - 天海防务创始于2001年 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1] - 是集船舶设计与建造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1] - 作为特种船艇及防务装备的研发与制造供应商[1] - 同时是新能源综合服务运营商[1] 主营业务领域 - 现有主营业务涉及船海工程领域[1] - 防务装备业务构成重要组成部分[1] - 新能源业务构成三大业务领域之一[1]
江龙船艇(300589) - 2025年0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10:02
财务表现与业绩下滑原因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主要因2024年上半年新签订单不足和外贸项目收入确认延后 [1][3][4] - 2024年上半年新签订单不含税金额仅1.58亿元 [1][3][4] - 净利润同比下滑 因收入下降但固定成本(折旧/工资/销售费用)维持且毛利率持平 [1][3][4] - 财务费用上升 因应收账款未收回导致银行借款增加 [2][4][6] - 信用减值准备金额增加 受政府预算资金未到位影响 [2][4][6] 订单与合同情况 - 2025年1-6月新签订单不含税金额2.07亿元 同比增长31.01% [7] - 2025年7月签订香港政府合同 5艘铝合金港口巡逻船总金额1.25亿港元 [7] - 2025年8月签订客船合同 1艘799客位和1艘499客位船舶总金额7855万元 [7] 生产能力与项目进展 - 海洋先进船艇智能制造基地(中山二厂)2024年投产 建造能力提升至100米/千吨级 [3] - 产品平均交货周期12-14个月 收入确认呈现前少后多特点 [1][3][4] - 部分项目延期交付 因营收快速增长导致生产管理挑战 [2][4][6] 应对措施与战略调整 - 加强海外市场与特种作业船市场拓展 [2][3][6] - 优化应收账款催收力度 改善经营性现金流 [2][3][6] - 内部优化作业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 [2][3][6] - 当前经营情况稳定且运转顺畅 [2][3][6]
世荣兆业(002016) - 2025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09:5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804.96万元,同比增长9.85% [7] - 房地产收入33,759.30万元,热能供应收入11,723.19万元,其他收入14,322.47万元 [7]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528.81万元,同比下降44.35%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731,212.42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479,914.69万元 [7] 产业投资布局 - 参股玉柴船舶动力股份有限公司19.82%股权,主营船用低速发动机 [5][8] - 参股广东热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亚克力实体面材 [8] - 与赣锋锂业合资成立江西锋源热能有限公司,主营园区集中供热 [8] - 玉柴船动2025年中报净资产236,678,305.85元 [4] - 玉柴船动股权结构:广西玉柴集团25%、珠海乾盛投资55.18% [5] 战略规划 - 坚持"房地产为主业,积极探索多元化布局"战略方针 [2][9][11] - 多元化布局领域:城市运营、集中供热、商品贸易、农文旅、产业投资 [2][9][11] - 推进智慧社区运营模式,延伸至物业服务、社区商业等城市配套领域 [9] 法律诉讼 - 美国加州一审判决梁家荣赔偿公司约22亿元人民币 [9][10] - 诉讼处于一审判决阶段,最终结果及执行存在不确定性 [9][11] - 被告是否上诉或和解暂无明确信息披露 [11] 技术创新 - 累计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 [6] - 获得广东省科技成果评价10项(国内领先3项、国内先进5项、省内领先2项) [6] - 获得广东省省级工法3项 [6] - 持续研究云计算、大数据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