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造强国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 智造世界·创造美好 中国·安徽合肥 2025年9月20日至23日
人民日报· 2025-09-19 22:03
大会规格与国际化水平 - 邀请国内外政府官员及境内外世界500强企业重要嘉宾出席[1] - 主宾国为斯洛伐克 超40个国家和地区嘉宾出席 外宾占比超50%[1][11] - 举办2025国际商协大会等高端活动促进国际合作[1] 大会内容与权威成果 - 发布"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和《制造强国建设十大领域发展报告》[1] - 设置10个综合展区包括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展、数字经济展、高端装备制造展等[3] - 骆岗公园设置全空间无人体系成果互动展区[3][11] 活动安排与项目对接 - 举办4场重大活动、6场项目对接活动和23场专项活动[2] - 聚焦安徽省现代化产业体系 统筹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深化项目招引[2] - 安排实地考察路线覆盖安徽省多地市[2] 历届大会发展历程 - 2018年首届大会举办 近百家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参会[3] - 2019年签约项目638个 投资总额达7351亿元 较首届增长46%和64%[4] - 2020年创新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云展会"模式举办[5] 展览规模与技术展示 - 2022年展览总面积5.9万平方米 包括序厅、大国制造专题展等[8] - 2023年展览面积达8万平方米 展示70余件"大国重器"包括时速600公里磁悬浮列车[9] - 2024年展品万余件 签约项目718个总投资3692亿元[10] 2025年大会预期成果 - 预计签约项目超730个 总投资超3800亿元[11] - 邀请河南省作为主宾省 国际化水平达到新高度[11] - 延续"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主题 展示制造业新技术新成果[11]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9月20日举行 河南受邀作为主宾省参加
河南日报· 2025-09-05 23:22
大会基本信息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于9月20日至23日在合肥举行 河南省作为主宾省参与 [1] - 大会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共同主办 [1] - 预计超40个国家和地区嘉宾出席 外宾人数占比超过50% 斯洛伐克担任主宾国 [1] 展览展示内容 - 设置10个综合展区 全方位呈现制造业发展最新成果 [2] - 河南省组织30家领军企业展出超1000种优势产品 设置8大板块包括超硬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 [2] - 参展企业中16家年营收超百亿元 包括平煤神马、宇通集团、许继电气等世界一流企业 以及牧原集团、中航光电等细分领域领军企业 [2] - 展出产品包括产销量全球第一的中铁装备盾构机、宇通新能源客车 以及填补国内空白的洛轴特种轴承、多氟多电子级氢氟酸等 [2] 大会活动安排 - 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 举办开幕式暨主旨演讲、重大项目对接、"十四五"制造业成就展示等活动 [3] - 发布《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制造强国建设十大领域发展报告》等权威成果 [3] - 大会经国务院批准 自201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7届 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 [3]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外宾人数占比将超五成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06:10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外宾人数占比将超五成 中新社合肥9月5日电 (记者 储玮玮)记者5日从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以下简称"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 悉,超4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国际组织和商协会负责人等嘉宾将出席大会,外宾人数 占比将超过50%。 图为交互型仿生人形机器人"小柒"(右)亮相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定于9月20日至2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斯洛伐克担任主宾国,河南省为主宾 省。 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将举办开幕式暨主旨演讲、重大项目对接、"十四五"制造业发展 成就展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大会发布等活动。 大会期间,将发布《制造强国建设十大领域发展报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水平(2025)》和"2025 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等成果,为全球制造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同时,将举办2025国际商协会大会、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发展对接会、中小企业出海暨国际产业链合作对 接活动、皖德中小企业合作对接会、进博会外企(安徽)对接会等国际化活动,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 经贸合作交流,拓展制 ...
银保监会:去年高技术制造业贷款新增5807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06:29
政策导向 - 银保监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 督导银行业保险业加大制造业金融支持力度并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制造业金融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金融服务制造业12项措施 督促银行保险机构支持制造强国建设 [1] - 持续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和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 [2] 金融支持措施 - 引导银行机构结合制造业企业发展阶段特点和风险特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 提供差异化综合化金融服务 [1] - 优化银行信贷结构 鼓励加大制造业中长期信贷投放 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支持保险资金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债券、资产支持计划等形式为制造业提供资金支持 [2] - 保持对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减 延续小微企业两项直达货币政策至2021年底 [1] 机制建设 - 督导银行保险机构优化内部绩效考核和资源配置 健全对制造业企业"敢贷愿贷"的激励机制 [1] - 提升银行业"能贷会贷"水平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1] 实施成效 - 截至2021年末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加2.8万亿元 [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1万亿元 [2] - 制造业信用贷款新增1.1万亿元 [2] - 高技术制造业贷款新增5807亿元 [2] 未来规划 - 银保监会将继续增强金融服务新发展格局能力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动制造强国建设 [2]
工信部:3年内突破100项关键计量校准技术,培育50家仪器仪表优质企业
仪器信息网· 2025-06-14 03:48
政策目标 - 到2027年实现100项以上关键计量技术突破、研制100台套以上高端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培育50家以上仪器仪表优质企业 [1][2][5] - 建成覆盖全产业的计量技术服务网络,推动计量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2][5] - 到2030年制造业计量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技术服务网络更加完善,重要领域计量综合实力大幅增强 [5] 技术突破方向 - 聚焦量子、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解决"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测不快"难题,突破关键计量技术 [7] - 研究量子计量、数字化模拟测量、动态量和极值量等综合参量测量技术 [7] - 开展工况环境的在线、动态、实时、远程、多参数校准技术研究和应用 [7] 高端计量器具研发 - 研发高精度、集成化、智能化计量器具,加强中试及应用验证,提升可靠性、稳定性 [8] - 提升基于安全可靠测评的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的数字技术产品集成应用水平 [8] - 通过政府采购政策引导使用自主计量器具,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化 [8] 标准物质开发 - 加快化工、石化、钢铁等重点领域的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 [9] - 提升标准物质不确定度水平,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加强量值核查验证 [9] 仪器仪表企业培育 - 培育具有生态主导能力的高端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龙头企业 [11] - 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打造特色高端仪器仪表产业集群 [11] - 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提升仪器仪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11] 计量服务体系建设 - 支持计量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创新驻厂、驻园区等就近服务模式 [13] - 建设制造业高水平计量校准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技术攻关和规范制修订 [15] - 运用"互联网+计量"模式构建高效服务网络,鼓励计量机构"随企出海" [16] 计量创新升级 - 推动计量高端化发展,拓展高附加值服务,加强高准确度产品供给 [18] - 促进智能化转型,应用AI、大数据等技术优化校准方式,建设计量数据库 [19] - 推进绿色化升级,推广低能耗计量器具,研究碳计量技术支撑碳排放核算 [20] 资源保障措施 - 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计量机构的融资力度 [22] - 鼓励早期投资和创业投资支持计量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符合条件的计量机构上市融资 [22] - 对企业新购置的计量器具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22] 国际合作 - 支持企业建立国际化计量研发中心和培训基地,参与国际计量比对 [24] - 鼓励国内外企业联合开展计量技术研发,推动前沿计量技术研发中心建设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