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

搜索文档
别问做不做大促,要问怎么把大促做深做透
36氪· 2025-08-28 12:28
核心观点 - 消费者对品牌和品质的重视程度持续增强 大促依然是商家提升品牌价值和沉淀优质客户资产的重要路径 [1][3][7] - 中国消费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是品牌和高品质支撑的高客单价 而非低质低价竞争 [2] - CBI指数基于10亿量级消费者真实购买行为数据 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和专家评分模型 动态衡量品牌品质 [3][5][6] 消费品质趋势 - CBI指数以2023年Q1为基数100 呈现持续上涨趋势 2025年Q2已达109.7 [7] - 每年Q2和Q4指数显著走高 618和双11大促期间消费者更倾向选择优质品牌商品 [7] - 大促期间品牌商品优惠潜力显著大于低价白牌商品 能吸引更多消费者 [9] 大促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 大促推动消费品质向优质品牌倾斜 并非短期透支行为 [11] - 2024年Q2受618大促和夏季需求影响 美的、海尔在CBI500排名分别跃升至第2名和第4名 [10] - 蕉下从Q1第99名飙升至第20名 Ulike从第208名升至第42名 Crocs从第371名升至第58名 [10] 新锐品牌发展路径 - 大促是新锐品牌突破渠道边界和塑造品类认知的关键加速器 [12][16] - 美妆品牌通过限定礼盒+成分溯源直播组合 精准匹配消费者囤货+尝新心理 [13] - 母婴品牌借助儿科医生联名推荐+宝妈社群试用反馈 构建高信任度用户体系 [14] - 个护家清品牌通过差异化功能+新渠道玩法 实现从功能性向生活方式符号升级 [15] 行业竞争格局 - 每次大促都引发行业洗牌 抓住机会的品牌实现增长 错过者被甩在身后 [17] - 品牌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如何将大促做深做透 而非是否参与大促 [17]
部分地区已上线育儿补贴申领,8月31日全面开放,每孩每年3600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5:32
育儿补贴政策实施 - 国家育儿补贴申领系统于8月31日前全面开放 部分地区如湖北已于8月27日上线系统 重庆等地处于试运行阶段 [1][4][7] - 补贴标准为每个婴幼儿每年3600元(月均300元) 覆盖所有一孩、二孩、三孩家庭 2025年1月1日前出生未满3周岁者可按月折算申领 [4][6] - 中央财政初步安排年度预算约900亿元 预计惠及2000多万个婴幼儿家庭 补贴金额总额达千亿元级规模 [4] 母婴消费行业影响 - 育儿补贴以现金形式直接发放至个人账户 将显著提振奶粉、纸尿裤、童装、个护及玩具等母婴产品消费需求 [4][13] - 行业需警惕借补贴政策涨价的行为 此类行为背离政策降低养育成本的初衷 并侵害消费者权益 [13] - 母婴零售等消费链短期将受益于终端需求刺激 长期有望与辅助生殖、教育减负等政策形成协同效应 [13] 配套生育支持措施 - 除育儿补贴外 家庭可申领产检补贴、地方生育奖励金(最高10万元)、生育津贴(最高约6.9万元)、育儿退税等多项资金支持 [9][10][14] - 福建省推出差异化住房优惠政策 上海、北京、江苏等地均发布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措施 强化医疗、教育等领域支持 [14]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政策覆盖面最广 与育儿补贴共同构成生育支持组合拳 [14] 人口结构背景 - 我国少儿抚养比从1990年41.5%降至2023年24% 老年抚养比同期从8.3%升至22.5% 总抚养比达46.5% [6] - 补贴政策旨在通过降低生育养育压力提升人口出生率 改善人口结构失衡问题 [6][13]
育儿补贴没到手就有母婴产品涨价,安儿乐、好奇回应
新浪科技· 2025-08-27 03:40
育儿补贴政策与市场反应 - 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8月31日前各地全面开放育儿补贴申领 [1] - 补贴申领开放后部分母婴产品出现价格上涨现象 [1] 母婴产品价格变动 - 奶粉产品在短短一个多月内每罐价格上涨超过60元 涉及品牌包括伊利金领冠 [1] - 纸尿裤产品价格膨胀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涉及品牌包括安儿乐和Huggies好奇 [1] - 价格涨幅虽看似不大 但叠加育儿高频消费特性 对家庭支出造成显著压力 [1] 品牌方回应情况 - 伊利公司对涨价传闻暂未作出正式回应 [1] - 安儿乐官方客服否认涨价传闻 表示价格变动源于不同促销活动 [1] - Huggies好奇官方客服回应称价格差异源于不同时期的活动策略 [1]
为20亿人穆斯林市场,连AI医疗都做清真认证了
虎嗅APP· 2025-08-26 13:44
全球穆斯林市场潜力 - 全球穆斯林市场总规模达数万亿美元 其中伊斯兰金融市场规模3.18万亿美元(2024年) 清真食品饮料市场规模2.09万亿美元(2021年) 清真化妆品市场规模477亿美元(2024年)[6] - 覆盖超20亿人口 占全球总人口四分之一[5] - 东南亚和中东为重点市场 印尼穆斯林人口2.29亿(占比86%) 马来西亚穆斯林人口2195万(占比61%)[11][12] 高潜力细分赛道 - 穆斯林服饰在TikTok东南亚销量持续领先 开斋节期间(2-3月)凌晨1-5点为销售黄金时段[13][14][15] - 美妆个护需求旺盛 马来西亚市场对口红、底妆产品需求突出 漱口水、牙膏等清洁品类存在机会[16] - TikTok印尼站近30天销售占比:家居生活23% 美妆保养8.86% 美食餐饮6.44% 穆斯林服饰3%[20] - 基建工程领域持续活跃 中东北非国际工程总承包金额预计达3500亿美元 中国承包商占比超30%(约1000亿美元) 年增速7%-10%[23] - 数据中心、算力设施等新基建成为新蓝海[24] 市场准入核心要求 - Halal认证涉及全产业链审查 包括原材料溯源、生产设备、包装运输等环节[28][31][32] - 马来西亚JAKIM认证被48国承认 沙特认证适用范围较广 印尼实行"一国一证"制度[39][40] - 认证流程最长需6个月 但中国企业在硬件条件上具备优势(多数已有ISO认证)[36][38] - 未取得认证使用"穆斯林友好"标识或宗教符号可能面临刑事处罚[45] 运营实践挑战 - 中东工程合同普遍采用修改版FIDIC条款 承包商索赔条款常被删除[44] - 沙特要求外资企业满足"沙化率" 建筑行业本地用工比例需达8%-20%[46] - 每日5次祈祷减少2.5小时工时 斋月期间工作效率下降50%[47] - 需配套建设清真食堂、祈祷室及独立供应链体系[47] 成功案例参考 - 美妆品牌HEXZE通过印尼BPOM认证和清真认证后 气垫产品进入TikTok东南亚美妆周榜 月GMV达200-300万[17] - AI医疗企业获得清真认证后 在土耳其清真展获得专项论坛推荐并收获大量合作意向[34] - 洁具公司通过认证后成功进入迪拜市场[35]
托育政策落地 母婴消费新蓝海正崛起
消费日报网· 2025-08-26 03:05
政策内容 - 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将被免除 [1] - 0—3岁婴幼儿家庭每孩每年可领取3600元育儿补贴 [1] - 3—6岁儿童享受学前一年免费教育 [1] 母婴市场规模 - 2023年中国母婴市场规模达4.2万亿元 [1] - 预计2025年将突破5万亿元 [1] - 年复合增长率约9.3% [1] 育儿成本现状 - 一线品牌配方奶粉价格每罐在300元至400元之间 [2] - 婴幼儿每月奶粉开销动辄千元以上 [2] - 育儿家庭每年平均在0—6岁孩子身上花费常突破3万元 [2] 政策影响 - 每年3600元补贴可覆盖部分纸尿裤或婴儿食品支出 [2] - 免除学前教育费用为育儿家庭腾挪更多资金投入品质消费 [2] - 政策缓解"能不能消费"问题并增加"敢不敢消费"信心 [3] 消费升级趋势 - 母婴消费升级动力源自家长对安全与品质的极致追求 [3] - 补贴引导家庭优先选择更高品质奶粉、辅食、纸尿裤、婴儿护肤品 [3] - 年轻父母愿意为"安心"和"便利"买单 [3] 国货品牌崛起 - 飞鹤、君乐宝等乳企在高端奶粉市场份额逐年上升 [3] - 贝因美、Babycare等本土品牌通过研发和设计拉近与国际品牌差距 [3] - 政策补贴叠加消费升级推动国货品牌进一步扩大市场 [3] 产业链扩展 - 母婴消费覆盖食品、医疗、教育、旅游、文化庞大产业链 [3] - 智能母婴产品如婴儿监控器、智能体温计、哄睡机器人逐渐走进家庭 [3] - 科技赋能的母婴消费将成为市场增长极 [3] 行业前景 - 母婴产业将迎来"从必需到美好"的升级时代 [4] - 母婴消费繁荣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 [4] - 政策释放消费红利和信心红利 [4]
警惕育儿补贴被隐性收割
搜狐财经· 2025-08-25 22:49
核心观点 - 育儿补贴政策发布后母婴用品市场出现涨价现象 消费者担忧商家借政策红利牟利 行业存在隐性涨价和市场乱象 需加强价格透明度和监管力度 [1][3][4] 消费者反应与价格敏感性 - 消费者对奶粉和纸尿裤等刚需产品价格高度敏感 集中反映价格上涨现象 [3] - 线上价格体系复杂且促销方式多样 导致同一时段价格波动频繁 [3] - 调价时间与育儿补贴政策发布时段接近 引发公众联想和焦虑 [3] 行业行为与市场乱象 - 个别厂家和经销商通过囤货等方式试图收割政策红利 [1] - 母婴用品市场存在隐性涨价方式 包括返利缩水导致实付增高 活动结束后恢复原价 产品升级后新装提价 [3] - 部分电商平台曾出现先涨价后打折行为 导致消费者享受的补贴福利有限 [3] - 自媒体夸大涨价现象加剧消费者担忧 [3] 政策影响与行业风险 - 育儿补贴本有利于提振母婴行业消费 但商家借机牟利可能折损政策效果 [3][4] - 厂商可能通过自发试探性涨价 若市场默认则跟风提价 [3] - 市场乱象增大商家浑水摸鱼的可能性 [3] 解决方案与监管建议 - 品牌和平台需提升价格透明度 简化原价和活动价规则 提供价保服务以稳定价格 [4] - 监督管理部门应重点跟踪奶粉和纸尿裤等必需品价格 对串通涨价和哄抬价格行为依法从严处罚并曝光典型案例 [4] - 需确保补贴资金全额送达民众 避免政策红利被截留 [4]
把精彩装进购物袋(大数据观察·实体店里探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8-25 22:27
实体零售消费趋势 - 到店消费热度不减 产品升级、服务优化和场景创新推动实体店成为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群体的选择[8][9] - 超市水产区提供放松体验 贵阳某生鲜超市日均客流超1000人次且年轻人占比达80% 水产品占日销售额30%[10] - 潮玩行业爆发式增长 成为新消费领域最具活力赛道之一[4] 北京某快闪店开业当日吸引逾万名年轻人进店[13] - 母婴店提供专业服务 广州某门店占地4000多平方米 产品涵盖孕婴童全品类[15] 某会员年消费达1.8万元[15] 细分消费场景特征 - 超市"赶海"满足都市年轻人放松需求 提供免费加工和烹饪服务[10] 近两年成为新兴生活方式[12] - 潮玩消费具有社交属性 成为年轻人"社交货币"[13] 支付优惠推动小额高频消费 绍兴市分行上半年潮玩类消费达290万元 优惠额21万元[14] - 母婴店优势在于实体体验 可查验产品实际样式和生产日期[15] 提供专业导购和延伸服务如小儿推拿[16] 消费驱动因素 - 年轻消费者注重情绪价值获取 通过消费达成悦己体验[13][14] - 实体店提供线上无法替代的互动感和即时性[11][16] 如潮玩盲盒的惊喜体验[14] 母婴产品的专业咨询服务[16] - 商家通过季节性调整品类[12] 限定活动[13] 支付优惠[14] 和服务设施优化[16] 持续吸引客群
小红书名媛捧红的BeBeBus:正被闲鱼和代工厂“拆台”
36氪· 2025-08-22 09:17
品牌定位与市场表现 - 公司凭借高颜值设计和社交口碑成为高端母婴市场标杆 订单均价维持在2400元以上[1] - 品牌通过"设计出圈"和"科学育儿"专业标签迅速爆红 合作KOL包括医学硕士或工科博士妈妈[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达49.39% 远超行业龙头孩子王的27.68%[2] - 产品被视为身份表达和"出街单品" 满足中产宝妈自我价值取悦需求[4] 财务数据与营销投入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5.07亿元、8.52亿元、12.49亿元、7.26亿元[1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122.90万元、2722.40万元、5851.60万元、4850.70万元[12] - 同期销售及分销开支总计10.91亿元 占营收比例超30% 其中推广开支占比达70%[12] - 研发支出同期总计仅7221.9万元 不足销售支出的零头[12] 供应链与代工风险 - 除儿童安全座椅及部分餐椅自产外 婴儿推车、婴儿床等产品全部外包生产[15] - 核心代工厂可复刻几乎一模一样产品 包括明星产品定型枕的抽绳设计[16] - 代工厂称未签订限制协议 与招股书披露的"排他性"框架协议存在矛盾[16][17] - 定型枕生产成本仅42-48元 官方售价达269元 溢价率近80%[20] 渠道管理问题 - 2025年上半年线上自营店和线下分销商占比分别为49.6%和19%[27] - 闲鱼等平台出现大量"全新正品"经销商 售价较官方低37%[27][30] - 经销商通过二手平台和内购群销售 蝴蝶遛娃车内购价1250元较官方价低30%[31] - 渠道价格严重倒挂 线上比线下贵四成 动摇消费者对官方渠道信任[30] 产品品类拓展与风险 - 出行场景产品收入2022-2024年分别为3.25亿元、4.74亿元、5.71亿元 增速从46.05%放缓至20.33%[22] - 2025年上半年婴儿护理场景收入占比42.3%首次超过出行场景的35.5%[22] - 纸尿裤系列主要生产商包括重庆百亚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23] - 百亚股份旗下品牌曾因"翻新卫生巾、纸尿裤二次销售"被央视3・15曝光[24] - 黑猫投诉平台出现多起纸尿裤产品质量投诉 包括异物、脏污等问题[25][26]
婧麒孕妇服再上质量黑榜!贝贝熊:涉事产品已下架
南方都市报· 2025-08-22 06:30
产品抽检不合格事件 - 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10批次孕妇服产品 发现1批次不合格 涉及品牌婧麒和贝贝熊[2] - 婧麒孕妇侧边双夹条打底裤(货号Jyk1534)纤维含量不合格 由江西辉鹏实业生产 在贝贝熊无锡锡山店销售[3] - 婧麒品牌短长套头月子服(款号Jyz131217-8513ND2002)今年2月曾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纤维含量不合格[5] 企业回应与现状 - 贝贝熊无锡锡山店确认4月底抽检后已下架相关问题产品[2][15] - 南昌婧麒服饰和江西辉鹏实业多次致电未获回应[2][4] - 婧麒天猫旗舰店拥有635万粉丝 哺乳文胸和婴儿小方巾月销量超1万件[5][9][10][13][14] 公司经营数据 - 贝贝熊2021年被爱婴室以2亿元收购100%股权[15] - 爱婴室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35亿元 同比增长8.31% 净利润4673.82万元 同比增长10.17%[15] - 子公司贝贝熊同期营业收入4.1亿元 净利润765.54万元[15] 品牌市场地位 - 婧麒为全球孕妇防辐射服知名品牌 2011年从意大利引入中国[5] - 入选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 今年天猫618孕产服饰类目销量第一[5] - 贝贝熊是华中区域第一母婴连锁 爱婴室集团线下门店总数近500家[15]
母婴消费券来啦!全国可用!京东&澳优母婴焕新活动正式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8-20 16:20
活动背景与政企合作 - 望城区政府联合京东集团和澳优乳业共同举办暑期母婴消费季活动 旨在打造品质消费与品牌体验的融合盛宴 [1] - 活动由中共长沙市望城区委 望城区人民政府和国家级望城经济开发区联合主办 商务局及产业链企业共同承办 [1] - 政企协同模式被定位为"电商+实体"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旨在点燃母婴消费新引擎 [3]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澳优乳业作为从望城走向世界的标杆企业 其智慧工厂与总部均扎根望城 [3] - 公司以"全球营养 呵护成长"为使命 致力于携手合作伙伴打造合作共赢新生态 [3] - 京东集团以"技术为本 让生活更美好"为使命 双方理念相融形成"澳优品质+京东速度"的组合优势 [3] 促销活动与消费刺激 - 政府联合京东超市发放全国通用母婴消费券 覆盖奶粉 尿裤 婴童洗护等八大品类 [4] - 消费券适用于700多个品牌近3万款商品 可在实付金额基础上立减10% [4] - 澳优旗下佳贝艾特 海普诺凯1897品牌参与活动并推出加码福利 [4] 业绩表现与市场反响 - 通过此次活动 澳优旗下产品8月在京东平台实现双位数增长 [5] - 增长数据体现消费者对产品的高度认可 佐证政企联动模式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5] - 活动推动本土产品突破地域限制 加速从"产品输出"向"品牌增值"转型 [5] 行业政策与发展趋势 - 国家出台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 企业推出创新举措助力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 [3] - 活动成为推动产业能级跃升 构建"近悦远来"消费目的地的重要举措 [5] - 企业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与品质升级 助力消费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