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高瓴、凯辉一起投了个卡牌公司丨投融周报
投中网· 2025-08-18 06:38
硬科技赛道 - 智能机器人领域融资活跃 戴盟机器人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4] 聆动通用完成数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4][19] 维他动力半年内融资规模达3亿元[12] - 低空经济与航天领域受资本关注 庆为航空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17] 航天驭星完成4.3亿元C+轮融资[18] 览翌航空获数千万Pre-A轮投资[16] - 半导体与高端制造持续升温 新声半导体完成2.88亿元B+轮融资[13][14] 联光元和完成4亿元A轮融资[20] 指尖智擎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11] 大健康赛道 - RNA靶向治疗领域融资活跃 砺博生物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4][23] 海昶生物完成近5亿元C轮融资[4][24] - 脑机接口与医疗器械创新受关注 智冉医疗完成超3亿元A轮融资[25] 睿视科技两个月内再获数千万元融资[26] 互联网/企业服务赛道 - 金融科技领域资本投入显著 付贝科技完成5000万元Pre-A轮融资[5][29] 英国支付品牌ONERWAY完成1000万美元A+轮融资[5][30] - 企业数字化服务持续发展 飞渡科技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融资[28] 新消费赛道 - 文创与消费品牌获资本支持 闪魂完成数亿元人民币首轮融资[7] 山野泡泡获2800万元A+轮投资[9] - 科技消费产品受关注 御水飞行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8]
海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13 18:28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2022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24,760,000股,发行价42.9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0.6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9.95亿元,已全部存入专项账户[7][2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8.71亿元,其中2025年上半年使用2724万元,尚未使用余额1.47亿元(含现金管理收益2358万元)[8][9] - 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开设于光大银行、建设银行等6家银行,并签订三方监管协议[9] 募投项目调整情况 - 2024年4月调整募投项目结构: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募资额从2.52亿元调减至2.02亿元,调减的5000万元转入创新药研发项目[18][19] - 2025年1月延期部分募投项目: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延期至2025年底,创新药研发项目子项目延期至2026年底[15] - 2025年8月拟调整创新药研发项目子项目:暂停HP501研发(已投入8111万元),剩余1.22亿元资金将投入HP518和HP537项目[27][33] 核心研发进展 - HC-1119(氘恩扎鲁胺软胶囊)已于2025年5月获NMPA批准上市,用于前列腺癌治疗[29] - HP518(AR PROTAC药物)中国Ⅰ期完成,Ⅱ期正在入组;澳大利亚Ⅰ期数据入选ASCO会议并在国际期刊发表[30] - HP537片中国临床试验于2024年2月获NMPA批准,美国临床试验于2024年7月获FDA批准[31] 公司治理变更 - 拟取消监事会设置,改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相关职权,同步修订《公司章程》及10项治理制度[48][49][76] - 修订后的《公司章程》将"股东大会"改为"股东会",删除监事会相关条款,新增审计委员会职能描述[79] 财务及运营管理 - 2025年4月批准使用不超过1.7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13][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余额3000万元[14] - 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超出承诺金额部分来自募集资金利息收益[21]
希格生科获盖伦奖提名
深圳商报· 2025-08-13 18:08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希格生科成为2025年盖伦奖"最佳生物技术产品奖"唯一提名中国生物制药公司 [1] - 公司为全球首家"类器官+AI"创新药研发企业 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认定 [2] 核心产品进展 - 靶向药SIGX1094R为全球首款基于"类器官+AI"平台开发的首创新药 针对弥漫性胃癌 [1] - 药物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与快速通道认定 中美监管部门均批准IND [1] - 一期临床试验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推进 预计2025年底进入二期临床 [1] 技术平台与研发实力 - 创始团队来自哈佛大学、MIT、中国科学院等顶尖机构 [2] - 团队在Nature、Nature Medicine、Cancer Cell等期刊发表20余篇胃癌及食管癌突破性研究成果(影响因子超20) [2] - 公司持有40余项核心知识产权 完成近2.2亿元融资及项目资助 [2] 行业突破意义 - 盖伦奖为国际生物医药界最高荣誉之一 设三大奖项类别 [1] - SIGX1094R成为全球首个经"类器官+AI"技术平台推进至临床阶段的药物管线 [1]
亚盛医药上涨3.23%,报41.5美元/股,总市值38.58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3 13:53
股价表现与财务数据 - 8月13日盘中上涨3.23%至41.5美元/股,成交1.96万美元,总市值38.58亿美元 [1] - 2024年收入总额9.8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41.77% [1] - 归母净利润-4.0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6.2% [1] 公司概况与研发实力 - 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生物医药企业,专注肿瘤、乙肝及衰老相关疾病领域 [2] - 拥有自主构建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靶向药物设计平台,处于细胞凋亡通路新药研发全球前沿 [2] - 建立9个进入临床阶段的1类小分子新药产品管线,覆盖Bcl-2、IAP、MDM2-p53等靶点 [2] - 全球唯一在细胞凋亡通路关键蛋白领域均有临床开发品种的创新公司 [2] - 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开展40多项临床试验 [2] 核心产品与资质认证 - 奥雷巴替尼(耐立克)为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核心品种,已在中国获批上市 [2] - 耐立克获中国CDE优先审评和突破性治疗品种认定,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2] - 耐立克获得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孤儿药资格及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 [2] - 公司共有4个在研新药获得16项FDA和1项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 [2] - 获得2项FDA快速通道资格及2项FDA儿童罕见病资格认证 [2] 研发合作与团队建设 - 承担5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和1项"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 [2] - 与UNITY、MD Anderson、梅奥医学中心等全球顶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2] - 与默沙东、阿斯利康、辉瑞等跨国药企达成合作 [2] - 建立国际化研发与临床开发团队,正在打造商业化生产及营销团队 [2]
海创药业: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部分募投项目子项目调整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13 13:40
公司募投项目调整 - 海创药业于2025年8月13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 [2]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部分募投项目子项目调整的议案 [2] - 公司拟对创新药研发项目中的部分子项目进行调整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2] - 创新药研发项目的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保持不变 [2] - 本次调整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2]
海创药业: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海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13 12:1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月28日获中国证监会批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注册批复[1] - 公司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2476万股 发行价格为42.92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106269.92万元[1] - 扣除发行费用6758.59万元后 募集资金净额为99511.33万元[1] -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对资金到位情况进行审验 并于2022年4月7日出具验资报告[1] - 募集资金到账后实行专户储存管理 与保荐人及监管银行签署三方监管协议[1] 募投项目调整及使用情况 - 因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低于招股说明书拟投入金额 公司于2022年6月进行第一次调整[2] - 2024年4月公司进行第二次调整 涉及创新药研发项目和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资金分配[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累计已投入募集资金87144.71万元[2][4] - 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金额超出拟投入部分 系募集资金利息收益所致[4] 募投项目子项目调整 - 创新药研发项目原包含HC-1119、HP518、HP501及HP537四个子项目[4] - HC-1119已于2025年5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4] - 公司决定暂停HP501子项目后续研发推进[4] - HP501为URAT1抑制剂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投入募集资金8111.25万元[4] - 剩余募集资金12172.6万元将投入HP518和HP537项目[4] 在研项目进展 - 核心产品HC-1119为治疗前列腺癌的氘恩扎鲁胺软胶囊 已获批上市[5] - HP518为口服AR PROTAC药物 系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口服AR PROTAC在研药物[5] - HP518中国Ⅰ期耐受性研究已完成 2024年12月完成中国Ⅱ期首例受试者入组[6] - HP518美国FDA临床试验申请于2023年1月获批 澳大利亚Ⅰ期临床试验已完成[6] - HP518临床数据展现良好安全性和耐受性 在mCRPC患者中显示有效性信号[6] - HP537片中国临床试验申请于2024年2月获NMPA批准 美国申请于2024年7月获FDA批准[6] 项目调整原因 - URAT1靶点领域竞争激烈 国内已有药企产品获批上市且多项III期临床进行中[5] - 公司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商业化为导向 决定调整HP501投入[5] - PROTAC技术被视为生物医药领域革命性技术 可靶向不可成药靶点及解决耐药性问题[5] - 公司在PROTAC研发领域积累丰富技术经验 布局多个品种[5] 技术平台与商业化能力 - 公司自主搭建四大技术平台:靶向蛋白降解(PROTAC)技术平台、氘代药物研发平台、靶向药物发现与验证平台及转化医学技术平台[7] - 技术平台覆盖创新药开发及产业化全技术环节 形成从早期研发到商业化的研发优势[7] - 公司已实现产品商业化落地 系统化推进商业化能力建设[7] - 正构建覆盖市场准入、渠道拓展、终端覆盖及品牌建设的完整商业化体系[7] 调整影响与可行性 - 本次调整基于市场环境变化和研发战略规划 旨在提升研发效率与资金使用效能[7] - 调整不会对公司当期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相关研发费用已在发生当期计入损益[7] - 公司将持续结合资金储备情况进行整体衡量 合理规划研发管线资源配置[7] 审议决策程序 - 公司于2025年8月13日召开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和监事会第十次会议 审议通过项目调整议案[8] - 董事会、监事会发表明确同意意见 保荐人出具无异议核查意见[8] - 上述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8]
“创新策源”效应凸显 全国新增创新药五分之一在园区
苏州日报· 2025-08-13 00:14
产业政策与规划 - 苏州工业园区自2006年起重点布局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 已吸引相关企业超2000家 2024年实现产值1655亿元 [1] - 园区出台《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腾飞行动计划(2025-2027)》 提出"5511"目标 即到2027年培育5家国际龙头企业 50家细分领域领军企业 100个年销售额超亿元重磅产品 100个获批上市重点管线 [1] - 政策通过"基石投资+长期持股"模式引导国资基金支持企业融资 目标未来三年引入上级资金超50亿元 并创新"管线贷"风险补偿机制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 [1] 创新成果与资本市场表现 - 2024年园区有6款一类创新药获批上市 约占全国同期新增量的20% 覆盖肿瘤及代谢疾病等领域 [1][2] - 具体创新药包括亚盛医药的国内首个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药Bcl-2抑制剂 信达生物的全球首款GCG/GLP-1双受体激动减重药物 盛迪亚的国内首款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ADC药物 [2] - 上半年赛分科技登陆科创板 亚盛医药纳斯达克上市 维昇药业港股挂牌 形成境内外资本双轮驱动 帕母医疗等企业完成近亿元及过亿元融资 [2] 技术革新与研发效率提升 - 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渗透研发环节 英矽智能展示生成式AI驱动平台将靶点发现到临床转化效率提升30% [3] - 镁伽科技构建"自动化+AI+生命科学"生态体系 实现实验流程智能化管理 大幅降低人为操作误差与研发成本 [3] - AI技术推动园区构建从前沿技术研发到民生健康服务的完整智能生态 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动能 [3]
华丽家族拟战略性增资海和药物
证券日报· 2025-08-11 14:06
投资交易 - 华丽家族拟以不超过3亿元现金参与海和药物配股融资 按每股4.75元价格认购不超过6315.7895万股新增股份 [2] - 增资完成后预计持有海和药物股权比例不低于5%且不高于8.09% 因控股股东上海南江集团直接及间接持有海和药物11.54%股权 构成关联交易 [2] 标的公司业务 - 海和药物成立于2011年 专注于肿瘤领域创新药物的发现、开发、生产及商业化 [2] - 公司构建覆盖十多条研发管线 其中3款产品已在中国及日本实现上市 5款产品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2] - 产品覆盖肺癌、胃癌、卵巢癌、外周T细胞淋巴瘤、上皮样肉瘤、过度生长/脉管畸形等多种实体瘤、血液瘤及慢性病、罕见病适应症 [2] - 已有SCC244(谷美替尼片)、RMX3001(口服紫杉醇溶液)、ON101(香雷糖足膏)三款产品开始商业化 [2] 战略动机 - 投资基于对创新药中长期发展潜力的看好 属于战略性财务投资 [3] - 期望通过投资获取合理财务回报 同时获得探索新兴产业的机遇及发展机会 [3] - 创新药市场发展迅猛 众多药企通过研发创新药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3]
必贝特过会两年半获批文:仅1款产品获批上市,70岁董事长钱长庚为美国国籍
搜狐财经· 2025-08-11 11:02
公司IPO进展 - 科创板IPO注册于2025年8月7日生效 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会计师事务所为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 [1] - IPO申请于2022年6月29日获受理 2023年1月11日上会通过 2023年6月1日提交注册 2025年8月完成注册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净亏损5599.83万元 较2023年净亏损17275.51万元大幅收窄68% [3][4] - 2024年末资产总额33247.71万元 较2023年末44187.25万元减少24.8% [4] - 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9022.01万元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12.38% 较2023年27.77%显著改善 [4] - 2022-2024年持续无营业收入 [3][4] 研发管线进展 - 核心产品BEBT-908于2025年6月30日获CDE附条件批准上市 用于三线及以上治疗r/rDLBCL 为管线中唯一获批产品 [3] - BEBT-209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BEBT-109获准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3] - 另有5个产品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3]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钱长庚直接持股15.28% 通过广州药擎控制8.59%股份 [5] - 与蔡雄(持股11.14%)、熊燕(持股8.95%)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合计控制43.96%股份 [5] - 钱长庚控制董事会半数以上席位 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5]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12年1月 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领域创新药研发 [3] - 实际控制人钱长庚为美国国籍 拥有中国永久居留权 湖南医科大学药理学博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博士后 [6][7] - 钱长庚曾任职CytoMed、Millennium Pharm、CURIS等国际药企 2012年2月起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6][7]
华丽家族拟不超3亿元参与海和药物配股融资事项
智通财经· 2025-08-10 22:24
投资概况 - 华丽家族拟以不超过3亿元参与海和药物的配股融资 [1] - 按每股4.75元认购不超过6315.7895万股 [1] - 增资完成后持股比例预计在5%-8.09%之间 [1] 标的公司业务 - 海和药物是专注于肿瘤领域创新药物的生物医药公司 [1] - 已构建覆盖十多条研发管线 [1] - 3款产品已在中国及日本上市 [1] - 5款产品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含2个关键注册II期) [1] - 管线覆盖肺癌、胃癌、卵巢癌等多种实体瘤及罕见病适应症 [1] 投资战略意义 - 属于对创新药中长期发展潜力的战略性财务投资 [2] - 旨在保障主营业务稳健运营的同时获取财务回报 [2] - 获得探索新兴产业发展机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