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搜索文档
农产品研究跟踪系列报告:油脂价格维持偏强运行,牛肉价格旺季涨势有望加速
国信证券· 2025-08-18 15:22
行业投资评级 - 农林牧渔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 看好牧业大周期反转,预计2025年国内肉牛及原奶景气将共振上行 [3] - 宠物行业作为稀缺消费成长赛道,将持续受益人口结构变化 [3] - 生猪产业扩张意愿不足,2025年景气有望维持,关注龙头低估值修复机会 [3] - 禽类板块中白鸡消费中枢上移,黄鸡或率先受益内需提振 [3] 细分行业数据跟踪 生猪 - 8月15日生猪价格13.70元/公斤,周环比+0.37%,同比-35.22% [1][13] - 7kg仔猪价格383元/头,周环比-7.37%,显示补栏情绪谨慎 [1][13] - 能繁母猪存栏4043万头,季环比+0.10%,处于正常保有量103.7%水平 [13][19] 白羽鸡 - 8月15日鸡苗价格3.45元/羽,周环比+2.68%,毛鸡价格7.06元/千克,周环比-1.67% [1][13] - 父母代在产存栏2373.61万套,后备存栏1507.97万套,供给小幅增加 [13][32] 黄羽鸡 - 8月15日浙江快大三黄鸡/青脚麻鸡价格分别为5.3/5.2元/斤,周环比+12.8%/+4.0% [1][40] - 父母代在产存栏1395.56万套,处于历史底部区域 [41] 肉牛 - 8月15日牛肉价格60.58元/kg,周环比+0.41%,同比+24.91% [1][59] - 肉牛存栏109650头,同比-7.46%,产能持续去化 [60] 饲料原料 - 大豆现货价3953元/吨,周环比+0.67%;豆粕现货价3092元/吨,周环比+2.79% [2][62] - 玉米现货价2376元/吨,周环比-0.34%,国内供需平衡趋于收紧 [2] 重点公司推荐 - 牧业板块:优然牧业(9858.HK)、现代牧业、中国圣牧 [3][4] - 生猪板块:牧原股份(002714.SZ)、温氏股份、新五丰 [3] - 饲料板块:海大集团(002311.SZ)2025年预测PE 22倍 [4]
陕西:府谷农业经营主体活力迸发——闯出富民兴村路
中国发展网· 2025-08-18 14:11
产业模式创新 - 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产业融合与生态循环模式推动产业升级与惠民增收双赢 [1] - 天桥则村谷果美农业基地发展种植业与畜牧业协同经营 种植60亩西瓜及多种蔬菜 养殖几十只山羊和十来头肥猪 [1] - 红墕村幸福家庭农场发展林下经济 通过"林养畜、畜肥田"生态循环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2] 经营主体发展 - 府谷县累计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2个 市级示范联合体2个 [2] - 形成市级龙头企业5家 县级龙头企业3家 家庭农场1497个 备案农民专业合作社151个 [2] - 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实现数量稳步增长与质量持续提升 共同构成全县农业发展生力军 [2] 社会效益体现 - 农业基地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村民反映"挣钱也不少 过日子踏实多了" [1] - 基地计划打造沉浸式农业教育场景 将"田间"变"课堂"以解决城市儿童农业知识缺乏问题 [1] - 生态循环模式降低养殖成本并提升产品品质 同时促进林木生长 [2]
各地加强田管 夯实秋粮稳产基础
央视网· 2025-08-18 12:29
秋粮生产管理措施 - 河南秋粮种植面积超过7600万亩 13000多名农技人员提供技术服务 [3] - 安阳滑县建立4个病虫害智能监测点和8个村级监测点 推行绿色防控措施 [3] - 安徽北部开展植保无人机"一喷多促"作业 防治病虫害风险 [3] 农业科技应用 - 辽宁全面采用智能农业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和叶面肥施用 [3] - 大连首次将农用无人机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 支持高效田间管理 [3] 粮食收获技术 - 内蒙古呼伦贝尔260多万亩小麦开始收获 采用分段割晒方式 [5] - 通过晾晒至最佳含水率后机械化捡拾脱粒 减少籽粒破损并提升品质 [5]
种植业板块8月18日涨0.73%,康农种业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2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8 08:38
板块整体表现 - 种植业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73% 领涨个股为康农种业(涨幅3.45%)[1]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85%至3728.03点 深证成指上涨1.73%至11835.57点[1] - 板块内10只上涨个股中涨幅超1%的达6只 最高涨幅为康农种业3.45%[1] 个股价格表现 - 康农种业收盘价24.61元 成交额6249.10万元 成交量2.58万手[1] - 神农种业涨幅2.47%至4.97元 成交额6.65亿元 为板块最高成交额个股[1] - 宏辉果蔬上涨1.96%至8.34元 海南橡胶上涨2.21%至5.09元[1] - 下跌个股中众兴菌业跌幅0.36%至8.24元 雪榕生物跌0.31%至6.47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29亿元 游资净流入9300.29万元 散户净流入3582.81万元[2] - 亚盛集团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265.56万元 净占比达10.78%[3] - 登海种业主力净流入658.16万元(占比6.79%) 游资净流入468.99万元[3] - 众兴菌业虽股价下跌但获游资净流入1511.78万元 净占比11.75%[3] - 隆平高科遭主力资金净流出62.18万元 华绿生物主力净流出83.56万元[3]
种养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经济日报· 2025-08-17 21:55
种养结合模式的经济效益 - 实施种养结合的专业育肥生猪场户比非种养结合的场户平均每公斤生产成本低1.22元 [1] - 种养结合的肉牛育肥场户比非种养结合的场户平均每公斤成本低2.71元 [1] - 2024年牛价大跌时种养结合养殖场户能维持运营并在牛价上涨后实现盈利 [1] 粪污治理与生态效益 - 我国畜禽养殖每年直接排泄粪便超过14亿吨 [1] - 大规模养殖导致粪污治理成本上升而种养结合能有效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 [1] - 种养结合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1] 社会效应与农户收入 - 过去农户40%收入来自养殖业但规模化养殖挤压中小场户生存空间 [2] - 适度规模养殖促进返乡就业保障家庭收入稳定并支持乡村振兴 [2] - 种养分离导致经济、环境、社会效应难以协同 [2] 政策与规模标准建议 - 需立法科学确定养分管理标准并提高养殖业准入门槛 [3] - 因地制宜制定适度规模标准如育肥猪年出栏1000-3000头或育肥牛50-100头 [3] - 扶持政策应以适度规模和养分管理标准为基础 [3]
降雨减少、热浪加剧——约旦河谷农民面临气候变化压力
新华社· 2025-08-17 06:25
气候变化对约旦农业的影响 - 约旦河谷作为重要农业区,近年来雨季缩短、热浪加剧,夏季温度可能达到50摄氏度,导致三分之二的农田需休整 [1] - 冬季气温升高导致种植时间推迟,农民需等待合适温度才能播种 [2] - 过去10年约旦热浪数量、强度和持续时间增加,2020年记录5次热浪,创历史最高值 [2] 农业生产面临的挑战 - 灌溉水量不足,大坝每周仅放水两次,仅能浇灌四分之一的土地 [2] - 农民灌溉土地面积减少一半,化肥和劳动力成本飙升而农作物价格下跌 [2] - 小麦、柑橘和蔬菜等作物产量下降,牧场放牧时间从数月缩短至几周 [3] 农民生计与人口迁移 - 气候变化导致许多农民负债累累,被迫放弃务农前往城市 [2] -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加剧国家对粮食进口的依赖 [4] 应对措施与挑战 - 农业部门推广滴灌技术、引进抗旱作物、优化灌溉时间以减少蒸发 [4] - 缺乏可靠国际气候资金将限制适应气候变化努力,威胁粮食安全和农村稳定 [4]
解锁现代化农业发展“密码” “慧”种田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
央视网· 2025-08-17 05:44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科技力量正在改变传统农业面貌 赋能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 [1] - 山东菏泽通过"菌菜轮作"新模式实现"一棚多用 一地多收" 定陶区合作社开始种植草菇 [3] 山东菏泽菌菜轮作模式 - 夏季休棚期通过菌菜轮作创造新收益 该模式由省级专家发明 [5] - 山东省教育厅定点帮扶定陶 提供23所高校智力资源 建成11个"智惠乡村"工作站 [5] - 从菌菜轮作到黄粉虫养殖、家具设计 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增收模式 [5] - 当地围绕"六个一"开展工作:特色产业+龙头企业+高校对接+专家团队+运行机制+成果转化 [7] 陕西旬邑智能农业基地 - 旬邑县万亩现代设施农业基地采用智能化大棚 4万平方米大棚种植圣女果 [8] - 除圣女果外还种植彩椒、红叶甜菜、火龙果等品类 彩椒螺丝椒日均供应量达2吨 [11]
沙漠里养海鲜、种水稻?科技助力新疆“点沙成金”变身鱼米之乡
央视网· 2025-08-17 02:55
沙漠治理与产业发展 - 新疆和田建成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锁边护林带,2024年上半年投入20.14亿元财政资金巩固成果 [1] - 沙漠治理孕育出"绿富同兴"的产业发展模式,包括水产养殖、水稻种植等新产业 [1] 沙漠水产养殖业 - 和田地区成功在沙漠边缘发展"沙漠海鲜"养殖产业,养殖螃蟹、鱼虾等水产品 [3] - 通过"降盐""脱碱"技术将水质PH值从9.5-11调整至7.5-8.5,解决养殖难题 [5] - 2024年和田水产品产量达1.2万吨,产值3.8亿元,解决当地就业,人均工资3600元以上 [5] 沙漠水稻种植业 - 和田稻香村在沙漠边缘成功种植万亩水稻,克服沙荒、土碱、水缺三大挑战 [6][8] - 通过改土治水攻坚小组的努力,水稻亩产提升至约600公斤 [8][10] - 带动乡村旅游发展,202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4600元 [10] 沙漠节水农业 - 策勒县采用喷灌节水系统种植玉米,相比漫灌节水30%-50%,每100亩节省千元成本 [12][14] - 形成"种植+养殖"一体化产业链,引入苜蓿等适合沙地生长的作物 [16] 多元化种植模式 - 津南新村发展蔬菜、林果、花卉、中药材等多元化种植,村民人均收入超2万元 [16] - 墨玉县种植3.4万亩棉花,皮山县等地发展10万亩中药材基地 [18] - 于田县种植10万株玫瑰,全疆沙区特色经济作物达184.5万亩,年产值43.7亿元 [18]
沙漠海鲜、沙漠水稻?塔克拉玛干的新产业颠覆你想象
央视网· 2025-08-16 23:17
沙漠治理与产业发展 - 新疆和田建成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锁边护林带 巩固沙漠治理成果[1] - 2024年上半年新疆财政投入20 14亿元用于沙漠锁边工程[1] - 沙漠治理带动"绿富同兴"产业发展模式 形成生态与经济双赢格局[1][11] 沙漠水产养殖 - 和田地区通过"降盐脱碱"技术将水质pH值从9 5-11调整至7 5-8 5 实现沙漠海鲜养殖[3] - 2024年和田水产品产量达1 2万吨 产值3 8亿元[3] - 重度盐碱地改造后创造就业岗位 员工月均工资超3600元[3] 沙漠农业创新 - 稻香村通过改土治水攻坚 水稻亩产提升至600公斤[5] - 沙漠玉米种植采用喷灌技术 较漫灌节水30%-50% 每100亩节省成本千元[7] - 策勒县形成"种植+养殖"产业链 村民人均收入超2万元[9] 多元化种植体系 - 和田地区发展蔬菜/林果/花卉/中药材等多元种植 墨玉县棉花达3 4万亩[9] - 皮山县/民丰县建成10万亩中药材基地 于田县培育10万株沙漠玫瑰[9] - 新疆沙区特色作物总面积达184 5万亩 沙产业年产值43 7亿元[11]
“七彩云品”畅销海内外 云南打好高原特色农业王牌
人民日报· 2025-08-16 22:30
高原特色农业概况 - 云南咖啡和鲜切花出口额位居全国前列,农产品出口规模在西部地区领先,70%的云南蔬菜产品销往国内150多个大中城市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1] - 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的特色产业,包括茶、中药材、小粒咖啡、橡胶、热带亚热带水果坚果等[1] - 云南以"七彩云品"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产品畅销海内外,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发力[1] 种业发展 - 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前列,精品率由2021年的8%提升至31.6%[1] - 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将育种时间由30年缩短至10年,6个品种已通过国家审定[2] - 云南已建设36个省级种业基地,在花卉、咖啡、蔬菜等作物育种关键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2] 智慧种植 - 玉溪市通海县现代农业绿色高效种植示范基地使用传感器监测土壤环境,水肥一体化设施精准送达营养物质[3] - 临沧市双江现代化茶园示范基地通过低密度留养、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新梢萌发量提升11.1%,每亩综合收益增加400元[3] - 陆良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率达100%,开远市花卉生产基地高效节水灌溉覆盖率达100%[3] 流通与销售 - 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花卉电子交易中心每4秒完成一笔交易,鲜切花在线远程撮合交易模式实现产需直接对接[3] - 云南蓝莓从产地到上海超市最快两天,通过冷库预冷和冷链运输[4] - 云南已建成冷库7300余座,库容近740万立方米,基本建成生鲜农产品主产区的冷链物流设施集群[5] 品牌与出口 - 云南农业部门推进品牌集群化发展,2024年云南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87.9亿元[5] - 昆明海关和交通部门建立农产品出口"绿色通道"协调机制,实现"一次查验、两家互认"[5] - 国铁昆明局开行中老铁路"澜湄快线"班列,助力农产品高效出口东南亚国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