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

搜索文档
阿达尼集团旗下子公司减持印度最大食用油供应商AWL 10.42%的股权。
快讯· 2025-07-18 13:37
阿达尼集团减持AWL股权 - 阿达尼集团旗下子公司减持印度最大食用油供应商AWL 10.42%的股权 [1]
六项行业领先!晟麦牛油果油定义高端食用油新标准
搜狐网· 2025-07-15 09:59
2025年5月,国内营养油领军企业晟麦获全球领先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授予的"中国牛油果油销量第一""中国牛油果油销量领先""中国牛油果油第一品 牌""中国牛油果油领先品牌""中国牛油果油领导者品牌""中国牛油果油品牌消费者口碑第一"六项市场 地位确认。这一系列市场地位确认不仅印证了晟麦在牛油果油市场的领导地位,更彰显了中国品牌在高 端健康食用油领域的突破性成就。 基于艾媒自主研发并获得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立项的CMDAS大数据系统监测及严格的调查,以及对中 国(不含港澳台)牛油果油市场、"中国牛油果油领导品牌"评价体系等研究比对的结果进行统计确认,晟 麦荣获全球领先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授予的"中国牛油 艾媒咨询深度洞察行业前沿领域,以"全球产业数据库+AI算法"双轮驱动,为企业提供精准市场洞察与 战略支持,赋能全球化增长。旗下iiMedia Ranking(艾媒金榜)通过iiMeval大数据评价模型,为新消费品 牌提供权威评估与消费指南,引领行业标准。 健康食用油需求爆发 精准匹配健康消费新需 ...
2025年中国食用油价值链分析:原材料是食用油生产成本的主要来源
前瞻网· 2025-07-15 08:41
行业成本结构 - 食用油生产原材料成本占比极高 西王食品植物食用油原料成本占比74.39% 索宝蛋白 金健米业 嘉华股份食用油业务原材料成本均超92% [1] - 人工成本占比极低 在0.85%至1.51%之间波动 制造费用占比在0.6%至5.9%范围内 [1] - 金健米业直接材料成本占比达95%水平且呈波动上升趋势 包装费用从2019年4.76%降至2024年3.1% 制造费用从1.04%降至0.61% 直接人工在0.55%至0.85%间波动 [2] 价格形成机制 - 食用油价格由供应端成本 制造端增值溢价及消费需求弹性共同作用形成逐级传导机制 [6] - 供应端成本包括油料作物原材料和设备价格 人力价格等 制造端综合供需溢价 研发成本和企业利润形成制造端价格 [6] - 应用市场需求弹性反作用于供应端和制造端 形成价格-需求-价格的传导路径影响市场定价 [6] 产业链价值分布 - 食用油产业链包括油料作物种植 压榨 精炼 包装和渠道销售环节 原油精炼后成为精制油 [6] - 上游油料作物种植毛利率出现分化 葵花籽毛利最高达72.6% 普通作物种植毛利水平一般 [8] - 下游线上销售毛利差异较大 线下实体销售毛利率稳定在16%左右 中游食用油制造企业毛利水平在5%至25%之间 [8]
西王食品: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500万元–2500万元
快讯· 2025-07-14 10:17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00万元–2500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4065.17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800万元–3000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5276.23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014元/股–0.025元/股,上年同期为盈利0.0377元/股 [1] 业务表现 - 公司食用油业务和运动营养品业务收入出现下滑 [1] - 线上竞品补贴及经销商调整对业务造成负面影响 [1] - 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导致毛利率有所下降 [1] 行业环境 - 食用油和运动营养品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1] - 线上渠道价格战加剧行业竞争压力 [1]
“彩虹故乡”的油菜花开了!金龙鱼外婆乡小榨菜籽油走进青海互助县开启高原寻味之旅
中国食品网· 2025-07-14 03:14
品牌营销活动 - 第十一届金龙鱼外婆乡小榨菜籽油菜花节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举办,主题为"寻味外婆乡,传承西北宴",融合河湟文化、民族美食与匠心工艺 [1][3] - 活动通过千亩油菜花田、土族非遗表演(安召舞、轮子秋)及民族服饰展示,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3] - 公司邀请文旅领导、厨艺大师、渠道伙伴与消费者代表参与,强化品牌溯源叙事 [1] 产品技术特点 - 外婆乡小榨菜籽油采用传统小榨工艺,包括物理压榨、控温炒籽等工序,保留营养与纯香,具有"去腥提味、上色增香"功能 [7] - 产品适配西北菜系烹饪需求,能激发辣椒椒香味并形成复合香气,被厨师视为"秘密武器" [5] - 青海名厨刘金汉使用该产品现场烹制湟源里脊,呈现"鲜、香、辣、脆"风味,引发线上线下观众热议 [5] 战略合作 - 公司与青海百年青稞酒企天佑德达成"美食+美酒"跨界合作,签约"寻味外婆乡,传承西北宴"战略协议 [7] - 双方优势互补:外婆乡小榨菜籽油为中国菜籽油销量第一品牌,天佑德青稞酒以高原青稞与雪山融水酿造,在西北市场有广泛影响力 [7][8] - 合作旨在通过传统工艺与情感共鸣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8] 市场推广 - 活动启动"品质监督官"授牌仪式,并邀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美食达人通过直播/Vlog形式种草,触达千万家庭 [9] - 公司计划在西宁、兰州等西北七城投放超18万瓶体验装,结合中秋、国庆等节日开展美食盛宴 [9] - 品牌定位"中国传统风味菜籽油守护者",持续拓展西北市场 [10]
以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为导向 中国花生油行业步入高品质竞争新阶段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6 07:2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食用油行业正进入以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为导向的高阶竞争阶段,健康消费理念引领市场结构性变革 [1] - 未来食用油消费将呈现包装更小、易存储,以及油脂消费结构健康化、功能油脂产品开发趋势 [1] - 植物油凭借独特营养优势成为现代饮食主流选择,花生油作为重要品类市场发展呈现鲜明特点 [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18-2024年中国花生油市场规模先稳步增长后阶段性调整,2018年465.2亿元,2019年502.8亿元,2020年529.6亿元,两年累计增幅13.8% [2] - 2021-2024年行业进入平稳增长期,市场规模依次为535.6亿元、544.6亿元、545.9亿元和539.3亿元,增速放缓但仍保持正向增长 [2] 价格结构与消费分层 - 花生油市场按零售价分为"100元以下/5L"(占比26.2%)和"100元以上/5L"(占比73.8%)两大区间,高端产品成为主流 [3] - 高端产品消费主力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已婚家庭,该群体更看重营养价值与品牌溢价 [3] - 鲁花、金龙鱼等头部品牌凭借高油酸等差异化产品占据高端市场主导地位 [3] 监管与技术门槛 - 严格的黄曲霉素限量标准(≤20μg/kg)推动行业洗牌,散装油黄曲霉素B1最高检出值超国际标准60% [4] - 主流脱毒技术包括物理吸附法、精炼脱毒、辐照技术等,专利复配吸附剂工艺实现AFB1脱除率>99%,成本低至每吨油4.41元 [4] - 头部企业技术和资金优势明显,小型企业逐步退出市场,行业资源加速向大型企业集中 [5] 健康化需求与产品创新 - 花生油含8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41%油酸+37%亚油酸),油酸因有益心血管健康深受青睐 [6] - 高油酸花生油油酸含量达75%以上,抗氧化性强、烟点高,契合健康饮食和高温烹调需求 [7] - 古法工艺高端花生油进入主流市场,山茶籽油、橄榄油等小众油种借健康化东风扩容 [7]
股改、增资、高层变动,花生油品牌鲁花启动上市准备?风口财经求证
搜狐财经· 2025-07-03 09:33
公司股改与上市准备 - 公司完成股改并更名为山东鲁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由10 91亿元增至20亿元 [1] - 高层发生变动 三位元老级监事退出 新增三位监事 [2] - 股改和增资或为公司上市铺路 但公司未明确回应 [1] 股东结构与控制权 - 鲁花控股成为第一大股东 持股64 19% 实际控制人为孙孟全 [2] - 香港嘉银和金龙鱼分列第二、三大股东 持股分别为15 69%和10 95% [2] - 金龙鱼及关联方香港嘉银去年对鲁花集团增资 交易金额分别为22 90亿元和32 79亿元 [4]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公司是中国高端食用油引领者 花生油第一品牌 横跨食用油、调味品、米面等行业 [2] - 食用油行业前三为益海嘉里(金龙鱼)、中粮集团(福临门)、鲁花集团 市场份额分别为39 0%、15 3%和6 7% [4] - 若公司上市 食用油资本市场将形成"三巨头"格局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6]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86 29亿元 净利润27 36亿元 [4]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3 87亿元 净利润8 04亿元 [4] - 对比金龙鱼2023年净利润27 85亿元 公司盈利能力更为出色 [4] 资本关系与战略布局 - 香港嘉银51%股权由金龙鱼控股股东丰益香港持有 49%由中粮集团间接持有 [4] - 金龙鱼已上市 中粮福临门推进IPO 公司若上市将完善行业资本格局 [6]
2025年中国食用油行业龙头企业分析:益海嘉里行业龙头地位巩固【组图】
前瞻网· 2025-07-03 04:13
企业规模与布局 - 公司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拥有员工超3.5万人,全国81个已投产生产基地和100多家生产型企业,新建多个生产基地 [1] - 公司业务覆盖油籽压榨、油脂精炼、油脂灌装、专用油脂、油脂科技、水稻循环经济、玉米、小麦、大豆加工及其延伸产业链、食品原辅料、粮油科技研发、中央厨房、大健康产品等产业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590.79亿元,同比增长3.15%,扭转上年下跌趋势 [3]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9.81亿元,同比增长11.23%,经营状况有所好转 [3] 业务结构 - 公司旗下拥有"金龙鱼""欧丽薇兰""胡姬花"等多个知名品牌,产品涵盖食用油、大米、面粉及挂面、调味品、专用油脂、食品原辅料等 [6] - 2024年厨房食品业务收入1454.23亿元,占总营收60.88%;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收入916.39亿元,占比38.36%;其他业务收入18.04亿元,占比0.76% [6] 市场分布 - 2024年公司境外收入66.13亿元,占比2.77%;国内收入2322.54亿元,占比97.23% [9] - 作为国内食用油龙头企业,主要布局国内市场 [9] 市场份额 - 2024年公司在国内食用油市场份额达37.7%,较2019年的39.3%略有下降 [12] - 近年来国内本土品牌逐渐崛起 [12]
财界观察 | 更名、注资,鲁花上市再进一步?
新浪财经· 2025-07-02 11:28
公司更名与资本结构调整 -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山东鲁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性质从"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1] - 公司注册资本从约10.91亿元跃升至20亿元,增幅高达83% [1] - 这是继2024年12月注册资本从8亿元增至10.91亿元后的第二次重大调整,两次增资间隔仅半年 [1] - 公司高层完成换血,原监事宫兆海、宫立明、辛旭峰退出,林顺健、汤志勇、闫升欣接任监事职位 [1][2] 股权结构与股东变化 - 山东鲁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直接持有鲁花集团64.19%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4] - 金龙鱼与关联方香港嘉银共同对鲁花集团进行增资,交易金额高达55.69亿元 [8] - 交易完成后,金龙鱼持有鲁花集团10.9536%股权,香港嘉银持有15.6864%股权,两者合计持股26.64% [8] - 金龙鱼控股股东丰益香港持有香港嘉银51%股份,中粮集团通过旗下子公司间接持有49% [8]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29亿元,净利润27.46亿元 [8] -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87亿元,净利润8.04亿元 [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鲁花集团归属母公司股东净资产为124.01亿元 [8] - 2023年金龙鱼营收2515亿元,净利润仅28.48亿元,鲁花的盈利能力与金龙鱼旗鼓相当 [9] 业务布局与产能 - 公司业务横跨食用油、调味品、米面三大板块 [11] - 拥有47个生产基地,食用油年生产能力150万吨,调味品年生产能力30万吨,米面年加工能力50万吨 [11] - 全国成立近400多个销售分公司和3000多家分销商,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网络 [11] - 在食用油领域形成以花生油为主,压榨葵花仁油、低芥酸菜籽油、玉米油、大豆油等多品类为辅的产业链布局 [12] 技术与研发成果 - 研发5S物理压榨工艺,保留花生浓香并去除黄曲霉素等有害成分,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3] - 2017年推出高油酸花生油产品,油酸含量达75%以上 [12] - 培育出酿造酱油的重要元素——鲁花珍稀酱香菌,打造出独特风味的调味品系列 [12] - 通过独特的六艺制作面条技术,研发出具有"入锅易煮不浑汤、入碗耐放不易坨、入口爽滑又软弹"三大特色的鲁花经典面条 [12] 资本运作与战略布局 - 孙孟全家族通过四家投资公司注资20亿元成立山东鲁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 - 设立全资子公司山东鲁花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从事投资活动、创业投资等业务 [6] - 自2019年起陆续搭建多个投资平台,涉及金融业务、多元化业务和新能源领域 [6] - 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既保留了家族控制,又引入了战略投资者的专业资源 [12]
【期货热点追踪】印度农业部长喊话:应避免进口食用油!但现实情况复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多大?
快讯· 2025-06-25 09:44
印度食用油进口政策 - 印度农业部长呼吁应避免进口食用油 [1] - 现实情况与政策目标存在复杂差距 [1] 行业现实挑战 - 印度国内食用油生产可能无法满足需求 [1] - 政策理想与实际执行面临现实障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