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计算机通信
icon
搜索文档
1至5月四川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
新华财经· 2025-06-17 09:10
四川省工业增加值 - 1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 [1] - 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7.4% 股份制企业增长6.4%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7.5% 私营企业增长3.4% [1] - 41个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增长 汽车制造业增长22.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8.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4.9%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9%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3% [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智能手表产量增长95.2% 发电机组增长60.8% 锂离子电池增长49.0% 汽车增长36.4% [1] - 工业锅炉增长33.1% 液晶显示屏增长28.6% 集成电路增长14.6% 智能手机增长14.2% [1] - 天然气产量增长11.2% 发电量增长2.8% [1] 固定资产投资 - 1至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 [1] - 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7.8%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1% 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4.3% [1] 社会消费品零售 - 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34.5亿元 同比增长5.6% [2] -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504.7亿元增长5.5%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29.9亿元增长6.1% [2] - 餐饮收入1611.8亿元增长4.5% [2] 热点商品消费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增长20.2% 粮油食品类增长13.2% [2] -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1.9% 金银珠宝类增长11.3% 饮料类增长10.7% [2]
5月经济数据发布!国家统计局权威解读
证券时报· 2025-06-16 09:19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 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 较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城镇调查失业率5% 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3] -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0.5个百分点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三个月保持在50.2%景气区间 [3] 消费新动能持续释放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3% 通信器材类增长33%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0.5% 家具类增长25.6% 合计拉动社零增长1.9个百分点 [6]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 占社零总额比重达24.5% 餐饮收入同比增长5.9% 较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 [6] - 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3% 金银珠宝类增长21.8% 通信信息服务类零售额增长超10% [7] 工业新动能加速成长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8.6% 汽车制造业增长11.6%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0.2% [9] - 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40% 集成电路产量增长11.5%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业增长85.9%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业增长29.5% [9]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1.7% 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增长52.5% 高性能化学纤维产量增长92.2% [9] 政策与市场协同发力 - 以旧换新政策与"6·18"网购促销叠加 带动网上零售加速增长 [6] - 入境免签政策推动境外来华支付交易笔数增长2.4倍 交易金额增长1.3倍 [7]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促进需求扩大和生产增长 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支撑 [4]
5月经济数据发布!国家统计局权威解读
证券时报· 2025-06-16 09:12
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 5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部分指标继续改善,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1-5月服务零售额增长5.2%[4]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青年人失业率连续三个月下降[4] - 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0.5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连续三个月保持景气区间[4] 消费新动能释放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用电器、通信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3%、33%、30.5%、25.6%,合计拉动社零增长1.9个百分点[6] - "6·18"促销带动1-5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占社零比重达24.5%[7] -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6.4%,5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5.9%,文旅休闲、出行服务类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7] - 体育娱乐用品、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3%、21.8%,通信信息服务类零售额增长超10%[7] - 入境旅游订单量成倍增长,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增长2.4倍和1.3倍[8] 工业新动能积聚 - 5月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和8.6%,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6%和10.2%[10] - 3D打印设备、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40%和11.5%,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5.9%和29.5%[10] -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5.5%,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1.7%和52.5%[10] - 高性能化学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量分别增长92.2%、21.5%和17.9%[10]
制造业苦内卷久矣
虎嗅· 2025-06-13 08:32
工业企业利润整体趋势 - 今年1~4月工业企业利润整体好转 工业增加值增速远高于PPI增速 显示量的贡献大于价格 [2] - 行业间差异明显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利润增速呈现负相关性 投资增速越高则利润增速越低甚至负增长 [3][6] 行业分化特征 - 汽车和纺织服装行业利润萎缩但投资仍在加速 处于右下角恶化区间 [9] - 仪器仪表 电气机械器材 专用设备 计算机通信 化学制品等行业往左上角改善 利润增长且投资减速 [10] - 铁路和航空航天行业利润高增 投资降速但仍处高位 [10] - 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好转且投资加速 产品泛用性强且海外需求旺盛 [11] - 医药行业利润收缩但投资已降速 尚未完全出清 [12] - 电力燃气和水的供应行业利润回落但投资加大 体现政策托底属性 [13] 汽车行业突出问题 - 汽车行业利润萎缩倒数第二 但投资增速最为强劲 龙头企业通过扩产挤压尾部企业 [14] - 龙头企业报表显示利润增长 但隐含上下游产业链压力 [14] - 行业过度竞争引发监管关注 [15]
核心消费价格指数涨幅稳定 外部冲击下国内经济韧性凸显
金融时报· 2025-05-12 01:47
CPI变动分析 - 4月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1%,同比降幅与上月相同为-0.1% [1] - 核心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0.5%保持稳定 [1] -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牛肉、海水鱼、薯类和鲜果价格上涨带动 [2] - 出行服务价格受假日需求拉动明显,飞机票、宾馆住宿等涨幅超季节性水平 [2] - 能源价格同比下降4.8%,汽油价格下降10.4%是CPI同比主要拖累项 [2] PPI变动分析 - 4月PPI环比下降0.4%,同比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至-2.7% [1] - 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下跌传导至国内石油、化学制品等行业 [4] - 煤炭需求进入淡季叠加新能源替代作用增强,煤炭及电力价格环比下降 [4] - 高技术产业带动部分领域价格上涨,如可穿戴设备制造价格涨3.0% [5] 影响因素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扩大输入性影响,但非主导因素 [1][5] - 关税政策对能源和工业品价格造成下行压力,但高弹性商品影响有限 [1][5]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工业消费品需求释放,价格稳中略升 [3] - 假日旅游需求旺盛带动服务价格上涨,集成电路等出口行业价格改善 [3][5] 未来展望 - 预计CPI将维持温和回升态势,核心CPI修复积极因素增加 [3][5] - PPI短期承压但跌幅有望收敛,二季度同比降幅或小幅收窄 [5] - 扩内需政策持续发力,将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5]
城市24小时 | 冲万亿 “浙江第四城”领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15:40
绍兴市经济表现 - 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2009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全省第一 [1] - 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第一产业增加值3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944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027亿元增长7.1%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4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计算机通信、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制造业分别增长21.3%、15.3%、14.2% [1] - 大、中、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8%、10.0%、16.5%、35.6% [1] 绍兴市发展目标与挑战 - 2023年GDP达7791亿元增速7.8%,2024年GDP8369亿元增速6.5%,均居全省第二 [2] - 目标未来5年内跻身"万亿GDP俱乐部",需突破8000亿元至万亿元门槛 [2] -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扣除房地产投资增长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7亿元增长5.8%,但进出口总额884亿元同比下降16.4% [2] - 面临外贸承压,出口812亿元下降15.3%,进口72亿元下降27.1% [2] 绍兴市产业转型与对标案例 - 加速低空经济布局,越城区全域低空新基建项目一期开工,总投资20.5亿元创全国纪录 [3] - 对标常州新能源产业经验,绍兴作为全国首批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率先实施低空经济发展规划 [3] 民营经济政策 - 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起施行,优化民营经济环境,保障公平竞争 [4] 消费与零售行业 - 重庆拟发放育儿补贴,提高研究生奖学金至10000-12000元/生·年,高中助学金提至2300元/生·年 [5] - 长沙"鸣鸣很忙"递交港交所申请,2024年GMV达555亿元,交易单数超16亿 [6] 资本市场动态 - 湖北发布企业上市服务方案,聚焦早期价值发掘至后期审核全流程支持 [7] 区域经济合作 - 青岛都市圈召开建设会议,强调基础设施"硬联通"与民生"心相通" [8] 交通与旅游数据 - "五一"假期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14.2亿人次,铁路单日发送旅客1870万人次 [9] 城市绿色发展 - 宁波、深圳、北京领跑"城市绿色共建指数",东部沿海城市环境质量与高质量发展表现突出 [10][11]
三个维度解码武汉经济一季报:从“5.4%”看发展韧性
长江日报· 2025-04-30 00:42
武汉2025年一季度经济表现 - 武汉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4759.41亿元,增长5.4%,与全国增速持平且高于去年全年5.2%的增速 [1][4] - 工业投资增长18.2%,连续1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速,其中汽车制造投资同比增长39.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投资增长24.2% [4] - 服务业增加值近3000亿元,占GDP超六成,直接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 [4] 工业与创新动能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连续15个月两位数增长,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超1倍 [6] - 锂离子电池、医疗仪器、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5倍、1.3倍、1.2倍 [6] - 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9.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7.4%,高技术服务业增长32.9% [7] - 计算机通信行业用电量增长9.5%,反映算力需求及产业创新动力增强 [9] 消费与服务业活力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0.21亿元,同比增长7.3%,智能家用电器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64.1%,智能穿戴设备增长162% [17][18] - 新能源汽车销量亮眼,岚图汽车一季度累计销量2.6万辆,同比增长近六成 [18] - 文旅消费强劲,一季度接待游客88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000亿元,文化艺术业营业收入增速超80% [13] 基础设施与枢纽经济 - 铁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航空旅客吞吐量分别增长39.9%、9%、8.4%,公路运输周转量增长16.1% [6]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71元,同比增长823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6] 产业升级与项目落地 - 九峰山实验室周边3年内聚集50余家上下游企业,形成百亿级龙头项目集群 [7] - 武创院三大"创新枢纽"启动运营,武汉大学智能制造实验室的"天问"机器人预计7月量产 [9]
上海,一季度成绩单出炉
证券时报· 2025-04-23 14:10
优势领域增势强劲。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新兴领域投资潜力持续释放。数据显示,一季度,在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制造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重点项目带动下,全市电子信息产 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7.6%,生物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17.6%,带动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23.4%。 责编:万健祎 校对:王锦程 一季度,上海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先导产业持续发力。数据显示,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上年全年 加快2.8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3.3%,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2.6%,电气机械和器材 制造业增长9.0%。 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据统计,一季度,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2%,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3.7个百分点。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值增长13.2%,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8.9%,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2.8%。 部分工业新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18.6%,半导体存储盘产量增长18.4%,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增长10.8%。 上海市统计局4月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 ...
增量政策的愿望清单(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4-10 13:35
作者:陶川 张云杰 钟渝梅 随着关税冲击后市场的逐步企稳,当前我们正进入从稳市场到稳经济的接续阶段。 稳市场的 " 先手棋 " 效果立竿见影,接下来做好稳经 济的接续同样重要, 这就需要储备政策尽早与市场 " 见面 " ,否则经济下行压力的显现将造成二次风险 。而关于如何稳经济,从近期国 家层面一系列会议的频繁召开中已初见端倪。 围绕总理所说的 " 有充足的储备政策工具 " ,我们认为后续政策端有如下线索: " 打铁还需自身硬 " :关税乱局下,稳经济更需要构建 " 内循环 " 的明确指引。 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两会提出的 " 投资于人 " 含金量还在攀升 —— 短期来看内需修复是稳定经济基本面的关键一环,长期来看 " 内循环 " 的构建更是一项经济战略调整。 我们认为接 下来政策将向两个方向发力、促进内需的企稳: 一方面,既有政策进一步加力扩容。 比如 加力实施城中村改造、推进货币化安置 ,不仅可以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同时还能惠及更 多居民。再如 去年颇有成效的"两新"、已在部分地区落地的生育津贴 ,都将成为今年财政促消费的重要路径。 增量的储备政策,可能包括再贷款、财政贴息、减税降费等。 20 ...
7.7万元/平方米!这里惊现新“地王”,价格直逼北上广深,离宇树科技总部仅3公里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6 14:12
杭州科技产业发展现状 - 杭州滨江区集结大量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科技公司,包括宇树科技、新华三技术、当虹科技、网易、恒生云融等,形成浓厚创新氛围和完善产业生态[6] - 区内"六小龙"企业处于新技术前沿且具行业影响力,成为政府和企业参观热点,接待需求激增导致需熟人介绍才能安排[2][3] - 滨江集团以52亿元总价、77409元/平方米楼面价、近70%溢价率拿下滨江区地块,刷新杭州单价地王纪录[4][25] 杭州发展历史与路径 - 1990年成立首批国家级高新区,1999年提出"创业在杭州",2006年建立大学生创业园,2014年阿里上市催生风投热潮[10] - 将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促进人工智能发展,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在地对接,政府做到"到位不越位"[11]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6305亿元(占GDP28.8%),服务业增加值15962亿元(占GDP73%),金融业增加值2643亿元[16][17] 城市竞争力分析 - 常住人口年净增超10万人,形成创业生态圈,对标硅谷和深圳,引进西湖大学、北航中法航空学院等高校资源[12] - 长三角一体化中与上海形成差异化分工,"小政府"服务意识为产业提供发展空间,科技基础设施经过20多年积累[15][16] - 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5%,汽车制造业增16.7%,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7.5%[17] 经济与房地产市场表现 - 土拍市场持续升温,滨江集团2024年10月以来三次刷新地王纪录,最新地块楼面价达7.74万元/平方米[24][25][27] - 二手房市场回暖,2024年10-12月保持高位成交,2025年1-2月超1万套,预计3月达12000套[28] - 地块周边配套成熟,教育医疗商业资源齐全,毗邻奥体中心等核心设施[26] 未来发展建议 - 需保持较低土地房屋成本,提供低成本孵化器支持初创企业,平衡高端住宅与创业空间供给[18][30] - 应持续发挥政府管理优势,与长三角城市做好产业分工合作,借鉴硅谷创新环境营造经验[15][18] - 警惕高房价对创新环境的压制,关注降低生活创业成本以支持多次创业[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