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命健康
icon
搜索文档
昌平加速打造世界级科创廊道
北京晚报· 2025-08-19 08:43
将形成世界级"科创引擎" 记者昨天从"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昌平专场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昌平区 GDP年均增长6.2%,总量突破1800亿元,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实现了7.1%的高增长。"作为北京年轻的平 原新城,昌平以'四区'建设为总目标,正打造充满活力的未来之城。"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 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晓东说。 作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承载区,昌平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占全市的三分之一、高校数量全市最 多、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全市最高,展现出年轻、有活力的城市面貌。 聚焦"一园两口",昌平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在沙河高教园,昌平与10所高校共建未来大 学科技园,北航空天产业园、北邮未来通信产业园、华电国际能源电力创新中心已投用,北师大未来生 命健康产业园已开工,沙河高教园获评"2025年度最具投资价值园区"。 在南口镇,昌平与清华大学共建国重基地,仅用两年就完成规划、设计、开工、交付"四步走",首批2 个实验室已入驻,科学家公园一期开园,前沿交叉创新研究院已落地星煜空天等11个成果转化项目。年 内将实现一二期整体投用,成为清华大学主校区以外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 ...
15家境外企业来深寻找好项目
深圳商报· 2025-08-19 07:25
活动概况 - 龙华区投资推广中心主办"链通境外·聚势龙华——2025境外优质项目产业合作交流会" [1] - 15家境外企业代表与深圳市前海德成产业服务、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等多领域社会机构参与 [1] - 活动形式包括政策解读、项目路演、实地考察 [1] 产业展示 - 龙华区宣传片集中展示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时尚创意四大主导产业 [1] - 活动重点推介"龙舞华章"人才政策,涵盖科研配套、创业扶持、生活保障等全链条支持 [1] 企业路演与对接 - 15家境外企业代表围绕医药、AI科技、生物技术、大健康等领域展开路演 [2] - 企业提出"共建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落地"等具体合作方向 [2] - 政企座谈环节深入探讨合作模式、要素保障等议题 [2] 实地考察 - 与会嘉宾走访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深圳美团科技有限公司及龙华区未来城市展览馆 [2] - 参观内容包括双创服务模式、科技企业成果及城市规划展示 [2]
48万人干出444亿!浙江最年轻县级市冲刺500亿
中国新闻网· 2025-08-19 05:04
城市发展背景 - 2019年撤销龙港镇设立县级龙港市 成为全国首个"镇改市" [2] - 2024年GDP达443.73亿元 2025年一季度GDP超125亿元 同比增长6.7% 高于浙江省同期增速 [2] - 常住人口不到48万人 [2] 印刷产业演变 - 上世纪90年代印刷业年均增速超80% 90年代末企业总数近800家 从业人员4.5万人 行业总值超30亿元 [3] - 产业曾面临"低小散"发展瓶颈 存在低价竞争和知识产权问题 [3] - 通过引入环保设备及拓展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产业升级 2024年印刷包装全链条产值约200亿元 较2019年近乎翻番 占GDP六成 [4] - 印刷业持证技工从2019年1人增至2024年3859人 [4] - 产品延伸至文创潮玩、儿童图书、IP盲盒等高附加值领域 [4][5]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69.16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占比55.5% 同比增速15.8% [6] - 拥有省级企业研究院5家 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3家 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15家 分别为2010年末的5倍、4倍、4倍 [6] - 重点布局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7] - 落地华润电力超洁净能源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和蓝科途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超50亿元)等重大项目 [7] 制度创新与营商环境 - 推行"大部制+扁平化"改革 党政机构数量仅为同类单位40% [8] - 实现企业审批全领域"一枚印章盖到底" [8] - 2024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2万户 在册经营主体突破12.05万户 相当每四位常住人口中有一位从商 [8] - 创业环境被形容为"开公司像网购一样方便" [9] 发展模式总结 - 成功要素为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与制度红利三者协同 [9] - 发展路径包含传统优势革新、新兴产业规模化及改革深化 [9]
万亿投入撬动创新生态!浙江持续打造科创高地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14:19
科技创新投入量化目标 - 到2027年全省科技创新投入超9000亿元 到2030年突破1.1万亿元 [1] - 202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超3600亿元且占GDP比重3.4%以上 2030年超4500亿元占比3.5%以上 [2][6] - 政府科技创新投入2027年达1500亿元以上 企业投入占比近八成约7000亿元 [3][4] 政府投入机制 - 财政科技资金增幅需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各级政府科技投入预算原则上只增不减 [2] - 将产学研合作项目及顶尖人才自主选题项目纳入省重大科技计划 要求横向经费累计实际到账300万元以上 [3] - 建立国企研发费用刚性增长机制 要求省属国企研发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2个百分点 [4] 企业激励措施 - 对研发强度高且基础研究投入超千万元的企业按研发费用比例给予财政奖励 [4] - 通过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上升为省重大科技计划 [3] - 实施11个设区市研发经费占比均超全国平均目标 强化区域协同 [3] 高校与科研机构改革 - 高校科研机构及医疗卫生机构需合计投入超900亿元 [4] - 通过双一流196工程和科技副总计划推动人才向企业流动 每年遴选100名高校人才担任企业科技副总 [4] - 推动高层次人才向企业一线流动 解决企业技术攻关能力不足问题 [4] 科技金融创新 - 发挥4+1专项基金撬动作用 做大省科创母基金 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5] - 创新开发概念验证贷和中试贷等金融产品 支持科技成果先用后转和先投后股保险 [5] - 鼓励金融机构单列科技企业信贷规模 实行差异化管理 制定科技企业贷款尽职免责清单 [5] 重点产业布局 - 聚焦人工智能 生命健康 新材料新能源三大科创高地建设 [2][6] - 依托杭州医药港和台州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的完整链条 [6] - 通过深化研判机制及时调整投入方向以匹配产业需求 避免撒胡椒面式投入 [6]
江苏扬州各地力拼发展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
中国新闻网· 2025-08-12 11:27
地区经济发展 - 江都区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3.8亿元 同比增长6.4% [3] - 邗江区推动装备制造 微电子 生物健康等重点产业壮大规模 全年开票目标分别超500亿元 250亿元 100亿元 [4] - 广陵区力争全年招引科技型企业215家 推动金属新材料 数控装备等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 [4] 产业创新与转型 - 邗江区构建"四位一体"推进体系 聚焦"智改数转网联"作为转型发展关键增量 [4] - 广陵区迭代升级"科创政策2.0"和"人才政策4.0" 推动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 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做大规模 [4][5] - 生态科技新城聚焦高水平创新主体 高能级科创平台 高质量科技园区和高浓度科创生态建设 [5] 文旅产业发展 - 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上半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522.6万人次 其中购票游客565.9万人次 同比增长2.4% [5] - 实现旅游总收入4.3亿元 同比增长2.5% 重点围绕"引客入扬"和消费牵引促进文旅消费提质扩容 [5]
谢斌,被查!
中国基金报· 2025-08-11 12:42
中国基金报记者 晨曦 (原标题:谢斌,被查!) 【导读】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党委委员谢斌接受审查调查 最新反腐消息来了! 8月1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通报: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谢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目前正接受湖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公开信息显示,谢斌出生于1970年11月,高级经济师,曾在多家湖北当地企业任职。近年来,谢斌曾代 表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多次参加公开活动。2024年7月,谢斌以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党委委员的身份出 席"2024地方国资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并作发言。 彼时谢斌称,面对国资上市公司的发展瓶颈,长江产业投资集团迎难而上,通过快速完成重组、深化内 部改革、聚焦主业发展、强化资本运作、支持民营经济以及加强科技创新等多维度发力,为上市公司注 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图片来源: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官网 据悉,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成立于2022年1月,注册资本为336亿元,资产总额为2509亿元,旗下认缴基金 规模超7000亿元,拥有实控二级子公司25家。其中,控股广济药业、万润科技、双环科技、奥特佳、凯 龙股份5家上市公司,战略性投资长江存储、大冶有色、长江证券等重要企业。 长江产业 ...
“一带一区”联动发展,黄浦区加速建设金融科技新高地
第一财经· 2025-08-08 13:59
黄浦区中央科创区发展规划 - 黄浦区正构建"外滩金融集聚带+中央科创区"的"一带一区"联动发展格局,通过优化政策供给、拓展空间载体、丰富科创活动等措施加快建设金融科技集聚区 [1] - 中央科创区位于黄浦江畔核心位置,曾是世博会场馆所在地,现转型为全新科创街区,将打造X-Tech功能体系(制高点功能、新物种功能、全球链功能、新枢纽功能) [1][2] - 黄浦区科委发布《实施办法》,重点支持数字科技、生命健康、科创服务业及未来产业,从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培育、创新生态建设、人才引育4方面提出12条扶持举措 [2] 政策支持与奖励机制 - 对具有引领性、先进性和突破性的科创成果提供最高1亿元奖励,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推进科研机构建设及成果转化 [2] - 政策涵盖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研发投入、机构建设、成果转化)、科技领军企业集聚、创新生态优化、全球科创人才引育四大方向 [2] 金融科技发展举措 - 通过"AI赋能·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沙龙"等政企对话平台,加速"AI+金融"创新成果转化,助力上海建设全球金融科技中心 [3] - 未来将持续加强核心技术策源、生态要素集聚和科技应用场景拓展,提升金融科技创新浓度与强度 [1] 活动与资源整合 - 沙龙采用"政策解读+技术分享+资源对接"创新模式,作为"政府开放月"系列活动之一,后续将举办更多主题活动推动产业落地 [3]
活力中国调研行|“粤”进“智”路:广东制造的“新”密码藏于何处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8
广东制造业升级与创新 - 广东从代工贴牌转向自主创新 传统车间升级为智能工厂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2.0% [2] - 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 新质生产力培育态势明显 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占比提升 [2] - 无人机产业加速领跑全国 低空经济规模超千亿元 聚集相关企业1.5万余家 [3] - 深圳市低空空天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中山市33家企业进入低空经济领域 2024年销售收入超57亿元 [3] 低空经济与无人机产业 - 联合飞机集团新型农业植保无人机Q100月产量达1000台 针对农业需求持续研发调整 [3][4] - 无人机主要应用于物投和巡检两大场景 福昆航空高性能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实现产业化 应用于公共安全 应急消防 能源设施巡检等领域 [4] - 广东计划到2026年实现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 打造全国领先产业高地 [6] 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 广东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2024年营业收入超900亿元 整体实力国内第一梯队 [7] - 本末科技轮足机器人灵活完成爬坡跳跃等动作 众擎科技人形机器人实现流畅舞蹈表演 [7] - 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建成广东首条全自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生产线 [7] 研发机构与创新生态 -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推动技术集成与落地应用 成为机器人产业推进器 [8] - 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广智院)采用企业化运作模式 开展工业机器人 高端智能装备等研发和成果转化 [8][9] - 广智院构建全链条孵化培育机制 联合发起规模10亿元长劲石智能制造专项基金 与东莞金控等成立规模1亿元金万青禾智造升级产业基金 [9] 企业科技创新与场景应用 - 深圳90%以上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 90%以上研发机构 人员 资金集中于企业 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 [11] - 励丰文化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实现科技与文化融合 应用于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等大型活动 [11] - 熠日科技(EK)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 助力央视春晚 音乐综艺 明星演唱会等光影效果打造 [12] - 亿纬锂能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二 生产基地遍布亚洲 欧洲 美洲 产品应用于车钥匙 血糖监测 智慧停车等10余个生活场景 [12]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中集集装箱集团新会基地拓展"集装箱+"概念 应用于养鱼 污水处理 储能 服务器等领域 [12] -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集装箱制造质量和效率 开发模块化建筑产品 实现快速搭建和灵活组合 [13] 企业成长与金融支持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从1.4万元起步 发展成营收超220亿元科技企业 [14] - 广东省政府与23家全国性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涉及233个具体项目 金额1.31万亿元 已落地投融资超5270亿元 [17] - 中集集团构建多层级资金支持体系 包括直接资金注入 融资担保赋能 资产投资支持 拥有财务公司 保理公司等金融平台 [17] - EK获得银行授信从8000万元提升至1.2亿元 享受利率优惠 微容电子获多家银行全方位金融服务 包括贷款 信用证 保函等业务 [17] - 2024年广东省科技信贷余额同比增长23% 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数及基金数量全国第一 [18] 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 - 胜宏科技打造行业首家新一代工业互联网智慧工厂 推进观念 科技 人才和资本创新 [19] - 利元亨智能装备通过权益保障 成长赋能和人文关怀构建人力资源体系 2024年输出52名复合型人才 提供3311门数字化课程 [19] - 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 挖掘岗位超120万个 开展招聘活动4000多场 [20] - 推动建设2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 111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216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21] - 高校围绕科技产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 增设"卡脖子"领域学科 布局智能泛在 生命扩展等方向学科 [21]
深圳市罗湖区经济“半年报”出炉,GDP同比增长4.2%
南方都市报· 2025-08-07 13:00
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1263.40亿元 同比增长4.2%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90.69亿元 同比增长10.3% 第三产业增加值1172.57亿元 同比增长3.9% [1] 工业与新兴产业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 [4] -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量从2018年388家增至2024年995家 增长156.44% 2024年产业增加值244.08亿元 较2023年增长11.84亿元 [6] - 2024年产业规模百亿级企业3家 十亿-百亿级企业37家 亿元-十亿级企业264家 [6] - 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和未来产业"苗圃"计划 重点发展软件信息 人工智能 生命健康 低空与空天 细胞与基因等产业 [5] 固定资产投资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5.6% [7] - 重点推进深汕铁路罗湖北站站城一体化 B1地块一期 红岗地块二期等重大项目 [7] - 四大集中连片区总用地规模133公顷 招商用地规模126公顷 包括清水河总部新城红岗国际创新广场 过境土地B1地块 笋岗客整所片区 大望梧桐北侧片区 [8]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83亿元 同比增长2.2% [11] - 服务业占GDP比重94% 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75% [11] - 离境退税额 离境退税商店数量 "即买即退"商店数量均居全市第一 [12] - 发展首店首发首秀经济 数字消费 绿色消费等新兴消费 三大新商业体首月客流破200万 [13] 产业政策与生态建设 - 推出四大产业计划:传统产业"攀升" 特色产业"登峰" 新兴产业"倍增" 未来产业"苗圃" [5] - 提供免费住房 办公空间支持 推出30栋主题楼宇共15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9] - 设立12支总规模504亿元产业投资基金 [9] - 建设罗湖智算中心 罗湖语料中心两大场景项目 [9]
宏昌科技(301008.SZ):拟参投金华金东浙创高质量创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格隆汇APP· 2025-08-04 13:24
投资计划 - 宏昌科技拟以自有资金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金华金东浙创高质量创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认缴出资总额5.03亿元人民币[1] -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1.5亿元人民币 出资比例29.82%[1] - 出资方包括普通合伙人浙江省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他有限合伙人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 浙江金义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浙创鸿鹄企业管理合伙企业[1] 投资方向 - 合伙企业主要投资于高端装备制造 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生命健康 前沿技术等行业[1] - 投资领域均属于国家鼓励的行业方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