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一季度经济稳步增长 兰州新区厚植发展新优势
人民日报· 2025-05-08 21:52
甘肃省一季度经济表现 - 一季度甘肃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18 7亿元 同比增长6 2% 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向上向好态势 [1] - 兰州新区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 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2% 多项核心指标增速全省第一 [1] 兰州新区产业升级与创新 - 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 新能源新材料与装备制造深度融合 小型化重离子治疗装置研发成功并投产 产业集群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共生" [1] - 德福新材料7万吨锂电铜箔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产品厚度仅4 5微米 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5% 自主研发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1] - 兰州泰基新一代重离子医用治疗装置模块化集成化程度提高 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转化周期缩短40% [1]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建成各类创新平台183个 推动533项科技成果落地 研发投入强度达3 75% 科技进步贡献率稳居全省前三 [2] - 海亮新能源材料研究院等平台助力技术突破与产业需求衔接 创新生态成为经济增长硬核引擎 [2] 政务服务与营商环境 - 174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就近能办" 一般工业项目规划许可"即来即办" 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覆盖80%事项 [2] - 区域评估成果共享为企业减负3000万元 [2] 产业发展战略 - 系统性改革、全链升级与创新赋能共同推动16 5%的经济增速 [2] - 加速布局重离子医疗、氢能储运等产业 以"硬科技+软环境"双轮驱动西部高质量发展 [2]
菏泽: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深度融合
齐鲁晚报网· 2025-05-05 01:35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菏泽市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引擎推动经济转型,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将在多方面求突破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菏泽篇章 [3][6] 创新驱动 -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8家 [3] - 强化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新建31家菏泽市重点实验室、77家菏泽市技术创新中心和14家菏泽市飞地研发中心等科创平台 [3]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153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入选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企业1386家,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达57.6亿元,增幅居全省前列 [3] 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端化工 - 东明中油5000吨/年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中试等延链强链项目建成投产,30万吨UPC科技试验、烯烃新材科技示范和20万吨旭阳尼龙66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15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 [4] - 全年规上高端化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3.8亿元 [4] 生物医药 - “一港四园、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格局持续深化,现代医药港新签约项目12个,累计签约项目58个、总投资超160亿元 [4] - 实施中医药振兴“八大工程”,舜王城中药材批发市场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步长制药入选2024年中国医药创新企业百强榜 [4] - 全年规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42.8亿元 [4] 新兴产业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石墨烯快充锂离子短条板电池等16个在建项目加快推进,海辰零碳产业园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 [4] - 全年规上新能源新材料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3亿元 [4] 服务业 - 新增省级高成长性规上服务业企业3家,新纳统规上服务业企业178家,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7% [4] 内需动能 项目投资 - 确定537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111.2% [5] 消费 - 完成限上零售额473亿元,同比增长12.2%,新增省级电商新业态主体29家、居全省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 [5] 基础设施 - 日兰高铁全线开通,年客运量突破140万人次,雄商高铁(菏泽段)完成总工程量的70%,济广高速改扩建菏泽段建成通车 [5] - 牡丹机场客运量达到95万人次,提前6年完成一期设定目标 [5] 绿色转型 -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641.4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60.2%、居全省第3位 [5] - 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量11.8万吨 [5] -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PM2.5浓度同比改善4.3%,优良天数增加15天 [5] 重大战略 黄河国家战略 - 33个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89.9亿元 [6] 突破菏泽 - 183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21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34.4亿元 [6] 乡村振兴 - 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52个乡村振兴片区,其中11个获批创建乡村振兴省级片区,总数达到36个,居全省首位 [6] 市场潜能 改革任务 - 完成年度改革任务218项,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全面完成 [6] 开放平台 - 完成开发区“标准地”供应项目84个、面积4945亩,菏泽保税物流中心完成进出口9.7亿元、增长72.2%,曹县内陆港外贸下海量突破10万标箱、居全省内陆港第1位 [6] 外贸外资 - 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10家,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0%;新签约外资项目37个、实际使用外资4.32亿美元 [6]
谁又募到钱了
投资界· 2025-05-01 07:52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 - 29日募资动态共28起,涉及生物医药、数据中心、美妆、不动产等多个领域,多家知名企业和机构参与设立基金,为相关产业发展注入资金支持 [3] 各基金设立情况 生物医药领域 - 礼来亚洲六期人民币基金正式完成设立,是近年来国内市场化募资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VC基金,国投先导母基金为其提供支持,礼来亚洲已管理多支基金,认缴规模超400亿人民币,16年累计投资约200家企业 [5] - 赛诺菲凯辉医药创新基金正式成立,管理规模约20亿元,专注投资中国已进入临床阶段的创新药管线和相关产业机会 [14] - 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完成首关落地,规模50亿元,由上实集团旗下上实资本管理,投资人包括市级母基金、企业和金融机构等 [18] - 中生引领基金在浦东揭牌成立,目标总规模10亿元,首关规模5亿元,聚焦服务生物医药产业 [28] 数据中心领域 - 普洛斯中国数据中心收益基金一期完成募集,投资规模约26亿人民币,是普洛斯首个数据中心主题投资策略,其资产管理规模超800亿美元 [7] 美妆领域 - 凯辉基金携手欧莱雅集团和上海静安区政府设立“凯辉创美未来基金”,中国美妆行业正经历消费和渠道变革,对品牌要求提高 [8] 产业基金领域 - 徽商产业基金正式启动,规模30亿元,由联想、迈瑞等知名徽商企业联合成立,将重点投资徽商科创企业和项目 [10] - 湖北省高路发展投资基金完成募集并备案,总规模300亿元,由中金资本管理,重点支持现代交通体系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16] 不动产领域 - 黑石旗下欧洲不动产基金BREP Europe VII完成最终募资,获98亿欧元(106亿美元)资本承诺,成有史以来第三方资本承诺规模最大欧洲不动产基金,黑石一季度业绩强劲,资金流入620亿美元,管理资产规模近1.2万亿美元 [12] 其他领域 - 欧瑞泽大中型并购基金第五期完成最终募集,规模约30亿欧元,超额完成目标,重点布局欧洲和北美市场,聚焦中型及大中型企业 [20] - 零一创投新一期5亿人民币基金完成首关,投资方向为智能制造与跨境出海领域,坚持投早投小原则 [22] - 江苏弘材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完成备案,首关金额6.06亿人民币,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布局 [24] - 陕西财金西高投弘毅投资基金完成二关募集,总规模11.98亿元,投向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 [26] - 无锡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人工智能市场化产业基金,出台政策搭建“立体式”支撑体系 [30] - 湖北省长飞天使创业投资基金发布,总规模6亿元,聚焦光电子信息、泛半导体、人工智能三大硬科技赛道 [32] - 航投正菱双东简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完成备案,是四川省首只低空经济基金,投向eVTOL整机制造领域 [34] - 肥西紫蓬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完成备案,是肥西首只县级创投基金 [36] - 雅安川商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完成备案,注册规模1亿元,是雅安地区首只面向种子期、天使轮投资的产业基金 [39] - 武汉理工大学发起武理科创基金,首期募资规模10亿元 [41] - 上海交通大学官宣「交大 - 云启AI天使基金」,规模3亿元,支持全球初创期、早期人工智能科创企业 [43] - 安徽海螺科转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签约成立,规模2亿元,是海螺私募首支自管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45] - 欧莱雅与天图投资合作成立美丽领航基金,投向美业及产业上下游相关领域品牌 [47] - 成都一汽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完成工商注册,规模5.105亿元,推动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 [49] - 追创创投完成绍兴百亿产业基金首期募集,围绕机器人、AI等产业投资布局 [51] - 威海产投集团与荣成市政府发起设立荣威创投基金,投向荣成多个产业领域 [53] - 天津海河高新千帆企航玖号股权投资基金完成注册,首期规模6亿元,采用双GP模式,投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56] - 湖南工融迪策创业投资基金在长沙注册,首期规模10亿元,采取双GP模式,探索新投资路径 [58] - 青岛融汇芯科企航股权投资基金发布,是青岛首只完成工商注册的AIC股权投资基金 [60]
长沙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开门稳”
长沙晚报· 2025-04-29 03:26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全市65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94.48亿元,占年度计划比例超过24%。其中, 2025年计划新开工项目达251个,一季度已有140个新建项目实现开工,其中计划应开工项目79个,实际 开工78个,开工率为98.73%,有62个项目提前开工。 线上,连续霸榜假期热门出行目的地;线下,消费市场热气腾腾……长沙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激发经济 活力。 4月28日,长沙举行全市一季度重点工作讲评活动。今年一季度,长沙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开局平 稳、质效向好、预期增强"的良好态势,基本实现"开门红""开门稳"。 项目是发展的载体,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2025年,长沙共铺排市重点建设项目659个,预估年 度投资2475亿元,项目个数、年度计划投资分别比2024年增长3.29%、4.56%。在2025年湖南省重点建 设项目名单中,长沙共计88个(子项目计106个)入列,项目个数、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分别占全省 的30%、40%、22%,列入省十大产业和省十大基础的重大项目也最多,充分体现了省会担当。 紫金长沙新能源新材料实验基地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0%,玉湖冷链(长沙)交易中心全链服务中心正式 启用,雅礼中 ...
四川21市(州)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绵阳GDP首破千亿 眉山增速再夺魁
四川日报· 2025-04-28 00:21
经济总量排名 - 成都一季度GDP总量5930.3亿元,稳居全省第一 [1][2] - 绵阳一季度GDP总量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1035.7亿元,排名第二 [1][2] GDP同比增速 - 全省GDP同比增长5.5%,13个市(州)增速跑赢全省 [1][2] - 眉山GDP同比增速7.6%,连续多季度保持全省第一 [1][2][4] - 德阳GDP同比增速7.5%,排名第二,较去年同期提升5个位次 [1][2] - 成都GDP同比增速6.0%,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排名上升9位 [1][2] - 南充GDP同比增速5.6%,创近五年最好成绩 [1][3] - 巴中GDP同比增速6.5%,首次进入全省前十 [5] 规上工业增加值表现 - 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为近12个季度高点 [4] - 眉山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3%,全省唯一增速超20%的市(州) [1][4] - 自贡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排名第二 [1][5] - 巴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排名第三 [5] 产业发展与规划 - 眉山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晶硅光伏、锂电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4] - 自贡通过"智改数转"、升规入统等措施推动工业增长 [5] - 巴中调增1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模式 [5] 年度目标与举措 - 南充、达州计划2024年经济总量突破3000亿元 [6] - 眉山、自贡、遂宁目标突破2000亿元 [6] - 内江2023年GDP达1942.57亿元,接近2000亿元门槛 [6] - 达州计划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民营企业,目标民营经济占比超62% [7] - 绵阳推出200万元文旅消费券及"涪江文旅一卡通"刺激消费 [7] - 南充筹备川东北最大规模消费品博览会,首次启用国际会展中心 [7] - 雅安推出近100项文旅活动,打造夜间文旅体验 [8]
第四届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论坛背景与主题 - 第四届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以协同创新智领未来为主题 聚焦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展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在体制创新 政策突破 产业聚集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成果 [1] - 论坛旨在汇聚科技 人才 资本 机制等创新要素 加速新技术 新产品 新模式的推广应用 促进产业链融通发展 推动滨海新区及更广泛区域的新产业高质量增长 [1] 参与机构与规模 - 论坛汇聚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理委员会 中关村发展集团 中国信息协会等200余家机构及企业代表 包括科研服务 金融机构 高校院所和行业专家 [3] - 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联盟新增12家企业及机构成员 包括东华云计算 北京友阁信息科技等 联盟成员总数达135家 促进政产学研创新资源交流互动 [23][25] 产业发展与转型 -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经历企业资源由整合向集聚 经济增长由高速向高质 增长动力由成本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聚焦智能科技 生命大健康 新能源新材料 科技服务3+1主导产业 [6][16] - 园区构建全链条全要素创新生态体系 搭建创新平台 优化资源配置 完善服务体系 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16] 技术创新与趋势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数据要素成为重要生产要素 需增加算力设施和数据流通利用设施 支撑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及跨境流动安全保障 [11] -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邓小铁强调技术驱动对产业链影响 从互联网到大模型的技术演进改变经济发展 人工智能加入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变革 [14] 战略合作与成果 - 通过北京研发 天津转化创新模式 园区培育大批数字经济 智能制造创新企业 形成标志性成果 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9] - 中关村信息谷公司打造类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 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推动企业落地园区 开启协同创新新征程 [6] 论坛活动与内容 - 举办三场圆桌对话 聚焦AI赋能重塑行业生态 AI驱动医疗革新 新质生产力与未来产业应用 13位嘉宾探讨智能制造转型 工业互联网升级及人工智能融合创新 [20] - 思科 东华软件 蓝凌软件等企业高管发表主题演讲 探讨科技创新 人工智能 大数据 智能制造等领域发展热点与未来趋势 [18] 未来发展目标 - 园区将继续肩负京津冀协同创新排头兵使命 拓宽智能科技 生命大健康 新能源新材料 科技服务产业新赛道 提升服务动能和发展效益 [25] - 目标打造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引领区 全球创新资源聚集高地 协同创新共同体示范区 推动每个创新主体实现价值 [25]
百余个港澳青年创客团队探访浙江创新创业“沃土”
新华网· 2025-04-21 01:19
4月19日,在"创新融合·共筑未来"港澳青年浙江行活动中,港澳青年代表与宇树科技机器人、机器 狗互动。新华社记者 刘梓漪 摄 新华社杭州4月20日电(记者刘梓漪、段菁菁)与机器人握手互动、看机器狗表演后空翻、体验裸 眼3D项目、了解平台入驻帮扶政策……4月17日至20日,"创新融合·共筑未来"港澳青年浙江行活动举 行,港澳高校百余个科创项目团队代表来到浙江考察交流。 活动中,港澳青年按照项目所在领域分为4条线路,考察了新华三集团、杭州科工电子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等特色科创企业和平台。 走进香港理工大学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不少港澳青年被这里优美的环境和强大的配套支持所吸 引,并表达了在此落地项目的意愿。据了解,研究院是由香港理工大学与杭州市拱墅区合作共建的高能 级科创平台,致力于推动杭港两地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与科技创新。 "香港理工大学内地研究院类似一个孵化平台,我们配合当地政府的需求去发展相关技术。比如温 州的眼镜很出名,我们就在那里落地了超精密加工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不仅帮助企业跟产业对接, 也实现了人才输出。"香港理工大学知识转移及创业处助理总监陈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