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制作发行

搜索文档
全球票房已超158亿元,《哪吒2》延长上映至6月30日!出品方光线传媒控股股东等计划减持,套现或超5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1 08:57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密钥延期 -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密钥延期至2025年6月30日 [1] - 截至5月21日全球票房达15858亿元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 [2] - 延期期间结算标准按原发行通知执行 [2] 光线传媒股东减持计划 - 光线控股及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不超过2924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 [14] - 减持原因为降低负债率改善财务结构及个人资金需求 [14] - 按5月19日股价计算本次减持或可套现约538亿元 [16] 光线传媒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因《哪吒2》火爆在2月17日创近五年新高达4168元/股 [17] - 截至5月19日公司股价报1839元/股 [16] 全球影史票房排名 - 《阿凡达》以21200亿元票房位列第一 [6] - 《复仇者联盟4》以20299亿元票房位列第二 [8] - 《阿凡达水之道》以16825亿元票房位列第三 [10] - 《泰坦尼克号》以16423亿元票房位列第四 [12]
光线传媒:财务资助800万元无法按时收回
快讯· 2025-05-19 12:01
财务资助情况 - 光线传媒子公司光线动画向魔法动画提供财务资助800万元用于投资制作动画电影《小倩》[1] - 该电影已于2024年12月6日上映,票房约为1284 40万元[1] - 截至2025年5月18日,魔法动画现有资金不足以偿还800万元本金及相应利息[1] 债务责任 - 魔法动画法定代表人毛启超将继续对此次财务资助涉及的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1] 电影项目背景 - 光线动画为电影《小倩》的主投方和发行方[1]
博纳影业新片单聚焦电影“新力量” “AI+”战略赋能进军2000亿内容市场
财富在线· 2025-05-06 09:43
行业表现 - 2024年全国电影总票房425.02亿元 低于2015年的438.1亿元 反映市场全面回落 [1] - 2024年清明档票房3.78亿元同比下降56% 五一档票房7.44亿元同比下降51% 显示行业优质供给不足与小屏观众分流问题 [4] 公司核心业务 - 2024年投资发行7部影片 总票房46.97亿元 其中《飞驰人生2》33.6亿元位列年度票房第二 《志愿军:存亡之战》12.1亿元获国庆档冠军 [2] - 主投奇幻动作片《传说》为全球首部数字人主演院线电影 运用Deepfake技术还原27岁成龙 海外覆盖超100个国家和地区 [2] - 华表奖获奖作品包括《无名》获优秀电影摄影奖 《志愿军:雄兵出击》获优秀故事片奖 [2] 内容多元化布局 - 储备20余个电影项目 如《村超》涵盖喜剧历史动作警匪等题材 推进青年导演计划"博纳新力量" 目标每年推出3部青年导演电影 [3] - 剧集领域《上甘岭》CVB黄金时段收视率3.515% 平均破3% 位居全国第一 积累主旋律电影运作经验跨形态转化 [4] - 与抖音红果短剧合作警匪系列《天罗地网》 承制央视《非遗手艺人》系列短剧 探索精品短剧生产发行新模式 [7] 技术创新与AI战略 - 出品国内首部AIGC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 全网播放1.6亿次 获美国电影艺术奖金奖及戛纳电影节特别提及奖 [5][6] - 正在制作《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第二季)》 标志公司开辟"AI+影视"战略新赛道 [6] 市场战略转型 - 提出从600亿元票房市场转向短剧中剧集长剧集组成的2000亿元市场格局 未来将布局剧集业务拓展增量空间 [4] - 董事长于冬强调需打破传统电影公司思维定式 应对媒介替代性竞争 走"减量提质"轨道满足当代观众高质量内容需求 [7]
博纳影业“维新策”:挺进2000亿市场 电影剧集短剧齐发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02:13
文章核心观点 - 博纳影业2024年业绩下滑,但在电影产业持续发力,打造多元内容,同时开辟“AI + 影视”战略布局,探索新增长点 [1][2][5]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1亿元,归母净利润 - 8.67亿元,业绩下滑主要因全国电影总票房下降,电影院业务营收和利润下滑 [1] 多元内容布局 电影方面 - 2024年投资和发行影片7部,合计票房46.97亿元,如《飞驰人生2》票房33.6亿元,《志愿军:存亡之战》票房12.1亿元,《传说》海外销售覆盖超100个国家和地区 [2] - 《无名》获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电影摄影奖,《志愿军:雄兵出击》获优秀故事片殊荣 [2] - 《克什米尔公主号》已完成拍摄,正在后期制作;《蛟龙行动》将剪辑特别版本年内上映;《四渡》《她杀》《蛮荒禁地》正在后期制作 [3] - 推进青年导演计划“博纳新力量”,目标每年推出3部青年导演电影,储备20余个电影项目,涵盖多种题材 [3] 剧集方面 - 2024年《上甘岭》CVB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率达3.515%,平均收视率破3%,位居同时段全国第一 [4][5] - 2024年暑期推出国内首部AIGC生成式12集科幻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全网播放总量1.6亿次,获多项奖项,第二季预计2025年推出 [5] - 有多部储备电视剧项目,与抖音红果短剧合作的《天罗地网》正在拍摄,承制的《非遗手艺人》系列短剧有序推进 [6] 行业情况与公司战略 - 2025年春节档后电影市场冷清,清明档票房3.78亿元,同比下降56%,暴露行业产能过剩与观众分流困境 [4] - 公司董事长表示传统电影公司应打破思维定式,布局短剧长剧集业务,拓展2000亿元市场格局 [4] - 影视创作生产将走上“减量提质”轨道,公司需产出满足观众期待的高质量影视内容 [6]
一季度狂揽去年全年7倍利润 光线传媒王长田揭秘“中国神话宇宙”计划,电影院被抛弃是最大危机
搜狐财经· 2025-04-26 10:27
中国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全国票房达243.87亿元,同比增长49.08% [1] - 春节档票房强劲带动影视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包括幸福蓝海、华策影视、横店影视等 [1] - 光线传媒一季度净利润超20亿元,是2024年全年净利润的7倍 [1] - 《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光线传媒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1] 光线传媒业务转型与战略 - 公司早期从电视节目转型电影内容创作,2015年彻底停止电视业务,损失年利润超亿元并裁员300人 [11][12] - 坚持长期主义,累计投资制作发行180部电影,总票房820亿元,其中动画电影贡献260亿元 [18] - 2012年起布局动画电影,投资20多家公司,累计投入超25亿元 [18] - 构建"中国神话宇宙"计划,未来20年推出50部以上电影 [19] 《哪吒》系列成功因素 - 《哪吒2》票房达90亿元,远超预期的70亿元 [13] - 导演饺子被公司发掘并长期支持,成为电影史上票房最高导演 [18] - 影片成功源于11年前开始的动画产业布局和创作诚意 [13][18] - 公司通过IP开发延伸产业链,布局衍生品业务应对影院渠道衰退风险 [19] 行业趋势与管理理念 - 电影行业自2002年市场化改革后积累的能量在《哪吒2》集中爆发 [13] - 动画电影是典型长期主义赛道,全球成功企业稀少但价值极高 [18] - 公司强调创新内容开发,警惕系列电影的创造力衰退问题 [19] - 创始人主张企业家应避免成为网红,保持公司决策客观性 [14]
光线传媒(300251):《哪吒2》助推Q1业绩高增 持续开发IP价值
新浪财经· 2025-04-25 08:4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 86亿元,同比增长2 58%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92亿元,同比下降30 11% [1]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2 44亿元,同比下降37 09% [1]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 75亿元,同比增长177 87% [1]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0 16亿元,同比增长374 79% [1] - 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20 00亿元,同比增长380 71% [1] 影视业务表现 - 2024年参与投资、发行的影片总票房约32 70亿元,其中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贡献24 29亿票房 [1] - 2025年第一季度电影及衍生业务收入及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系爆款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贡献 [1] - 《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累计票房已超过150亿,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总榜第五位 [1] 内容储备 - 电影方面,《独一无二》《东极岛》预计分别于五一档和暑期档上线 [2] - 电影储备还包括《花漾少女杀人事件》《"小"人物》《她的小梨涡》等多部影片 [2] - 影视剧方面,《山河枕》有望于年内播出,另储备有《春日宴》等作品 [2] - 动漫方面,《三国的星空》《非人哉:限时玩家》预计于年内上线,《大鱼海棠2》等影片正在制作中 [2] IP开发与衍生品 - 针对爆款IP如哪吒,公司积极探索开发潮玩、手办、卡牌、出版物等多元衍生品 [2] - 致力于挖掘IP价值,拓宽盈利渠道,构建完整的IP全产业链变现模式 [2] - 票房与衍生品收入相辅相成,有望充分发挥爆款IP的商业价值,实现长效盈利 [2] 业绩预测 - 调整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为23 61/12 10/13 73亿元 [2] - 对应PE为28x/55x/48x [2]
「长镜头」Q1净利增长超3倍,光线传媒靠《哪吒2》大赚:衍生品潜力待挖掘
华夏时报· 2025-04-22 14:00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9.75亿元 同比增长177.87% 净利润20.16亿元 同比增长374.79% 主要由于电影及衍生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2] - 2024年全年营收15.86亿元 同比增长2.58% 净利润2.92亿元 同比下降30.11% 主要由于缺乏爆款电影及行业低迷 [4] - 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10.70亿元 同比增长159.33% 净利润4.25亿元 同比增长248.01% 主要受《第二十条》及《大雨》票房带动 [4] 电影业务 - 《哪吒2》累计票房超过152亿元 公司来源于该影片营收区间约29.83亿元至31.72亿元 [2] - 《第二十条》2024年春节档上映 最终票房24.29亿元 [4] - 公司推进中动画项目包括《三国的星空》《非人哉:限时玩家》预计年内上映 《罗刹海市》《大鱼海棠2》等在制作中 《姜子牙2》《茶啊二中2》等在前期策划 [5] - 真人电影《独一无二》将于2025年5月1日上映 《东极岛》预计暑期档上映 尚储备众多电影项目 [5] 衍生品业务 - 公司提前规划开发《哪吒2》多元衍生品 包括手办、卡牌等 泡泡玛特推出的天生羁绊系列盲盒一度售罄 [1][6] - 中国二次元及其衍生市场2023年达2219亿元 预计2029年增长至5900亿元 [6] - 动画电影与衍生品关联度高于真人电影 哪吒IP延伸至衍生品属于无缝衔接 该业务将对业绩形成良好支撑 [6][7] - 衍生品可平抑业绩波动 但对《哪吒2》级别票房平滑作用有限 预计不会超过电影本身收益 [7] 市场反应与预期 - 《哪吒3》消息传出后股价大涨10.93% 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后次日股价下跌9.23% 市场表现与预期相关 [1][4] - 《哪吒2》分账票房尚未完全并入报表 后续第二季度还将有收益确认 [4] - 电影热度逐步消散是行业规律 第二季度《哪吒2》贡献利润不会如第一季度显著 [4] IP开发与战略 - 公司致力于挖掘IP价值 构建全产业链变现模式 通过票房与衍生品收入实现长效盈利 [6] - 哪吒IP是目前国内能实现跨界衍生爆款的超级IP 《哪吒3》预计至少5年后上映 开发难度大 [5][8] - 需在哪吒IP上寻找更多结合点 通过联名和跨界挖掘增量市场 逐步丰满IP群落 实现更多收入场景 [8]
第一批看《哪吒2》的人赚翻了?
投资界· 2025-02-23 07:18
电影《哪吒2》的财富效应 - 《哪吒2》票房突破124亿元,带动光线传媒股价上涨及衍生品市场繁荣 [4] - 光线传媒股价在2月5日至17日期间连续8个交易日上涨,其中5天达到20%涨停 [6][7] - 有投资者通过短线交易光线传媒股票获利,如昆明投资者3天赚5000元,杭州投资者获利4.65万元 [6][7] 光线传媒股票表现 - 2月11日股价约18元/股,14日涨至33元/股,涨幅30% [6] - 2月17日股价从41.68元高点跌至27.78元,缩水三分之一 [10] - 创业板交易限制导致部分散户无法参与,需满足两年交易经验及日均10万资产条件 [10] IP衍生品市场表现 - 泡泡玛特开发的哪吒手办春节期间售罄,二手市场溢价近10倍 [12][13] - 阿里鱼众筹金额突破3100万元,达目标310倍 [13] - 桑尼森迪玩具公司获得哪吒IP授权,春节后日产值达300万元,全年订单有望超10亿元 [13] 品牌合作与授权收入 - 合作品牌数量从第一部的6家增至第二部的12家 [13] - IP授权费从400多万元涨至900万元,预计总授权收入过亿元 [13] - 开源证券预计哪吒系列IP衍生品收入达100-150亿元,IP总商业价值或达300-350亿元 [14] 光线传媒及王长田 - 王长田持有光线传媒35.53%股份,7个交易日内身家暴增200多亿元 [16] - 光线传媒通过股权投资布局动画产业,控股20多家动画企业 [16] - 公司曾推出《大鱼海棠》《深海》等知名动画电影,但部分作品如《小倩》票房不足2000万 [17][19] 行业合作案例 - 蒙牛推出哪吒限定款牛奶,溢价33% [13] - 荣耀手机在全国2000多家门店布置风火轮元素 [13] - 盒马借哪吒元素营销产品,奶茶品牌"一点点"因台词巧合获得热度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