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电子精密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龙头20CM两连板!A股三季报行情打响 600亿半导体设备股在列
新浪财经· 2025-09-28 10:56
A股三季报行情打响,披露业绩预增公告次日,兄弟科技、长川科技(维权)(20CM两连板)、吉宏股份均录得涨停板。 国内聚乙烯醇(PVA)品种最全企业皖维高新9月24日公告称,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40亿元-4.20亿元,同比增长69.81%-109.77%。报告期内,公司 调整销售策略,外贸市场份额提升,PVA、醋酸甲酯、VAE乳液出口量大幅增长;PVA光学薄膜等新材料产品产销两旺,盈利能力增强。华泰证券分析师庄 汀洲等人9月25日研报认为,皖维高新发力PVA新材料,新建江苏基地有望提升市场份额。考虑行业竞争格局良好及国内下游需求有望复苏叠加出口支撑, PVA景气有望逐步迎来改善。公司持续发力于PVA下游新材料的国产替代领域,公司拟新建江苏盐城基地,规模和成本优势下公司的国内、出口市场份额有 望进一步提升。 国内深冷设备领域龙头企业中泰股份8月27日公告称,预计前三季度归属母净利润3.25亿元-3.55亿元,同比增长71.36%-87.19%。预计第三季度净利润1.9亿 元-2.2亿元,同比增长187.60%-233.01%。公司Q2净利0.34亿元,据此计算,Q3净利预计1.9亿元-2.2亿元, ...
鼎佳精密上半年业绩大增 “以销定产”坚持自主创新
全景网· 2025-08-17 11:3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18.8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05.37万元,同比增长35.48% [1] - 扣非净利润3749.59万元,同比增长40.57%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045.09万元,同比增长6.34%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消费电子功能性产品和防护性产品,属于高新技术企业 [1] - 主要产品包括电磁屏蔽类、粘贴组装类、绝缘精密类、纸质类和EPE类 [1] - 直接客户包括仁宝电脑、巨腾国际、立讯精密、和硕科技等知名制造服务商 [1] - 终端产品应用于戴尔、惠普、联想、华硕等国际消费电子品牌 [1] 生产模式 - 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结合自主生产与外协加工(OEM和委托加工) [1] - 通过严格供应商筛选和生产管控确保产品质量 [1] 研发能力 - 累计拥有专利212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189项 [2] - 坚持自主创新,针对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产品开发 [2] - 加强前沿技术预研,持续加码研发投入 [2] 发展战略 - 将持续增强研发能力,加强人才培养 [2] - 提升运营和服务水平,为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2] - 确保持续为客户提供创新产品并创造更多价值 [2]
从IT码农到投资掌舵人:华安合鑫创始人袁巍的投资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8-06 09:48
基金经理袁巍的成长历程 - 16岁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最初梦想成为科技精英[4] - 2004年毕业后进入微软亚洲工程院担任程序员 2005年偶然开户进入股市 初始投入1万元本金[4] - 2007年考入清华大学金融系硕士 目标明确要进入基金行业 系统学习金融知识并参与行业交流[7] - 2009年加入大成基金担任研究员 2012年晋升为研究组长 2013年4月开始管理首只基金大成新锐产业[8] 公募基金时期的投资表现 - 管理规模1亿元的大成新锐产业基金 2013年双边换手率高达30倍 对华策影视一年内进行三次大额操作[10] - 2013-2014年上证指数下跌8%期间 该基金逆市获得24.06%收益 排名市场前10%[10] - 重点布局移动互联网产业链 重仓华策影视和立讯精密等标的 华策影视因内容需求爆发股价飙升[9] 私募创业与投资理念 - 2014年转投展博投资 2017年创立华安合鑫 经历2018年贸易战和资管新规双重压力[11] - 形成"安全边际+基本面分析+能力圈+适度逆向"的投资体系 注重企业护城河和定价能力[12] - 核心观点认为成长是企业最大价值 通过研究互联网公司A等案例验证该理念[13] 经典投资案例 - 航运股投资:2009年起持续跟踪中远海控 2020-2021年抓住行业反转机会 该公司净利润从10.97亿增至892.96亿 股价涨幅超10倍[15][16] - 港股科技股布局:2022-2023年市场低迷时加仓互联网龙头 公司A和公司B在2023-2024年股价涨幅均超100%[17][18] - 2020年放弃白酒板块 先后布局矿业和新能源 2021年提前配置航运股 2022年埋伏"中特估"概念国央企[24] 行业地位与未来方向 - 华安合鑫2025年上半年分红金额位列行业第2[20] - 投资策略不追热点 通过捕捉预期差实现超额收益 如2022年业绩跑赢沪深300[21][24] - 未来看好优质国央企和AI领域 认为国央企具备估值优势 AI将带来生产效率革命[24] - 坚持"三不原则":不追热点、不恐惧低估、不轻言放弃 典型案例包括2022年逆势加仓互联网和2023年布局汽车股[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