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游戏

搜索文档
漫展热潮涌动广州,二次元经济激活新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3:05
漫展盛况与参与度 - 第三十六届萤火虫动漫游戏嘉年华和第四届KKWORLD快看漫乐园同时举行,吸引大量观众,场馆内互动游戏、签售区等区域大排长龙 [1] - 萤火虫动漫游戏嘉年华×KKWORLD首次售票吸引150万人在线抢购,动漫爱好者从全国各地赶来 [1] - 漫展最后一天人流量减少,但开展时场馆拥挤到走不动路 [1] 漫展活动与嘉宾阵容 - KKWORLD漫展嘉宾覆盖创作者、声优、跨界明星与国际IP,活动包括作者签售、嘉宾见面会、演唱、舞蹈等 [2] - 活动满足粉丝与核心创作者交流需求,跨领域联动激发更多群体对漫画产业的关注 [2] 谷子经济与新消费场景 - "谷子"指动漫、游戏等IP的周边商品,"吃谷"是购买和收藏这些周边产品的行为 [3] - 快看漫画谷店提供吧唧、亚克力立牌、手办、挂件等商品,年轻人购买后可为谷子签名 [3] - 谷子经济延伸出新消费场景,成为新经济业态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3] 漫展带动下游业态 - 漫展激活Cos服装租赁、妆造工作室等下游业态,吸引年轻人成为"毛娘"和"妆娘" [4] - 一单cos妆收费150元起,摄影加收50元,漫展期间收入远超平时 [4] - 广州大型漫展如CICF、COMICUP等持续为相关业态带来高峰 [4] 广州漫展规模与增长 - 第32期萤火虫漫展参观人次超25万,参展品牌超300家,演出/赛事超292场 [6] - 第33期萤火虫漫展入场人数激增至32万以上,增长幅度28% [6] - 2024年CICF×AGF广州动漫游戏盛典接待观众26.9万人次,带动消费超2.2亿元 [6] 广州动漫游戏产业集聚 - 广州海珠区集结三七互娱、趣丸科技、咏声动漫等头部企业,以及萤火虫动漫等漫展主办方 [7] - 广州汇聚超500家动漫企业和3000余家游戏企业,包括15家上市游戏企业 [7] - 2023年广州动漫产业营收250亿元,占全国五分之一,游戏产业营收1050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一 [7]
游戏ETF(516010)上一交易日净流入超0.7亿元,行业景气度获机构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1 02:17
游戏ETF资金流入与行业动态 - 游戏ETF(516010)上一交易日净流入超0.7亿元,显示资金对行业的关注度提升 [1] - 动漫游戏指数(930901)聚焦A股动漫制作、游戏开发及相关服务领域,体现文化创意产业高成长性 [1] 行业趋势与产品储备 - 2025年6月传媒及游戏行业表现活跃,6款重点新游上线,版号发放保持高位稳定 [1] - 行业产品储备持续释放,市场环境趋稳,新游表现被机构看好 [1] 投资工具与渠道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动漫游戏ETF联接C(012729)和联接A(012728)作为替代投资工具 [1]
游戏ETF(516010)涨超1.1%,版号放量叠加新游表现提振行业信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1 02:17
大模型发展趋势 - 2023年是闭源通用大模型的爆发之年 [1] - 2025年预计成为中国开源大模型爆发及应用格局重塑之年 [1] 游戏板块投资机会 - 游戏板块建议关注回调后的布局机会 [1] - 核心产品高频数据持续向好 [1] - 游戏ETF(516010)跟踪动漫游戏指数(930901),聚焦动画、漫画、游戏等新兴领域 [1] - 动漫游戏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反映行业相关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1] AI应用商业化进展 - Agent落地范式逐步成熟 [1] - 垂类2B应用加速降本增效,2C应用优化体验 [1] - AI陪伴、AI教育等场景商业化进程加快,符合个性化需求且付费意愿高 [1] IP衍生赛道发展 - IP衍生赛道景气度提升 [1] - 授权业务进展加速 [1] 基金产品信息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动漫游戏ETF联接A(012728)和C(012729) [1]
私募“草根领袖”陈宇发声:30年超级牛市起点在即,横盘市场里也有“躺赚”机会
华尔街见闻· 2025-07-17 10:10
市场趋势展望 - A股市场处于长期调整阶段后半段或震荡向上初期,关键技术突破可能催生大牛市[2][11] - 当前时点与1973-74年美国股市及芒格投资案例相似,标普500跌幅48%而芒格回撤超50%,但1975年迅速反弹[3][11] - 日本股市经历A型走势后跌幅达82%,但后期波动趋稳并出现反弹,A股可能复制1999年"519行情"路径[15][16] 结构性投资机会 - 日本衰退期三大牛股方向:高端制造业与科技出海(丰田、基恩士)、新消费崛起(优衣库母公司迅销)、医疗与生物科技(武田制药)[4][21] - 中国未来十年三大核心方向:新消费(极致性价比、IP情绪价值、女性消费升级)、智能制造、生命健康[7][42] - 老龄化推动医疗需求,中国每年新增2500万退休人群,卫生总费用年增近1万亿元,商业医疗险将打开市场空间[36][37][38] 行业案例与标杆 - 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通过高性价比战略实现股价上百倍增长,万代南梦宫依托IP运营股价上涨5倍[24][25] - 武田制药1996-2000年上涨7倍,映射A股创新药企发展节奏,2020年起中国创新药BD金额累计近500亿美元[5][28][39] - 中国医药产业形成"中美商业闭环",华人科学家回国创业开发新药并反向输出美国市场[40] 科技与产业升级 - AI领域若算力突破将催生千倍回报企业,中国在"1到100"落地环节具备制造链、工程师红利等优势[7][33][34] - 智能化重构工业与社会结构,中国在光伏、电动车等领域的成功路径可能复制至人形机器人、大模型领域[32][34] - 60后、70后3亿人口红利从购房、购车转向医疗消费,推动行业确定性增长[36][37] 消费与文化趋势 - 新消费呈现极致性价比(优衣库)、IP情绪价值(万代南梦宫)、女性消费升级(资生堂)三大方向[24][25][26] - 年轻群体青睐情绪价值消费,中产阶级崛起推动性价比模式,60后、70后开始购买本土奢侈品[43][44] - 当前股市机会堪比20年前房地产,新一代创业者具备国际化视野与产业基础,有望创造新奇迹[45][46][47]
游戏ETF(516010)涨超1.0%,行业供需改善与技术迭代驱动景气回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04:32
行业复苏与增长潜力 - 媒体端受益于经济复苏带来的广告投放增长 [1] - 影视内容板块有望迎来供给端改善 [1] - 暑期档电影票房回暖,手游表现强劲,综艺及剧集内容热度提升,显示行业需求端活跃 [1] - 传媒及游戏行业在技术革新与内容消费复苏的双重驱动下具备中长期增长潜力 [1] 细分领域景气度 - IP潮玩保持高景气度 [1] - AI应用处于从0到1的突破阶段,重点关注游戏、广告、教育等场景的落地机会 [1] - AI技术持续迭代,推动AI应用生态发展 [1] 游戏ETF与动漫游戏指数 - 游戏ETF跟踪的是动漫游戏指数,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1] - 指数从A股市场中选取涉及动漫制作、游戏开发运营及相关服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聚焦传媒娱乐行业的细分领域,重点反映国内动漫游戏产业的整体市场表现 [1] - 成分股涵盖游戏开发运营商、动漫制作公司等具有文化创意产业特征的上市公司证券 [1]
上海BW启示录:泛二次元经济撬动千亿消费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1:11
BW展会规模与热度 - 2025年BilibiliWorld(BW)门票35秒售罄 入场队伍6点50分已大排长龙[1] - 相较BW2024 2025年场馆规模和门票销量增长30% 连续三年出现门票"秒光"现象[1] 二次元用户与产业规模 -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达5.03亿人 二次元产业规模突破2700亿元(超越智能家居和咖啡产业)[3]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二次元市场 产业规模达2700亿元[3] IP消费特征 - IP消费通过内容创作和情绪共鸣积累粉丝 通过衍生产品实现商业价值放大[4] - IP消费注重情感价值与社交属性 消费者愿为IP支付溢价 具有高频次和碎片化特征[4] 展会联动与城市生态 - 上海整合CCG EXPO、BW和ChinaJoy三大展会形成暑期连续性二次元展会热潮[5] - BW2025与百联ZX合作设立三大分会场 将会展热度转化为线下消费活力[6] - 南京西路ZX百联打造为"上海秋叶原" 大悦城成为全国二次元气息最浓厚商场[7] 文旅消费带动效应 - 漫展当周上海文旅预订增速环比上涨35% 跨城机票预订量同比上涨近50%[8] - BW期间国家会展中心商圈夜宵堂食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153%[8] - 二次元定制蛋糕搜索量增长517% 二次元DIY手作坊搜索量增长846%[8] 产业生态发展模式 - 上海通过资源联动构建完整产业生态 形成对全国二次元市场的头部效应[7] - 游戏动漫IP、展会和商业体增加开放度联动 以文化热度带动消费活力[9] - 快闪店和谷子店落地为城市带来新商机 年轻人消费力创造新活力[10]
20多个国家及地区40万人次参展 BW展成为亚洲现象级文化地标
证券日报· 2025-07-15 10:37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BW展覆盖国家会展中心全部8个展馆 吸引167家全球展商 近800台"痛车" 超3万名Coser 40万人次参展 [1] - 参展人次较2024年上涨15万 同比涨幅达60% 护照购票用户占比13% 创历届最高 [1] - 参展观众来自20多个国家及地区 包括俄罗斯 巴西 沙特 埃及等非传统二次元市场 [1] 国际化影响力 - 展会话题空降日本推特热搜第6位 海外用户惊叹于活动规模 [1] - 日本知名漫画家朝雾卡夫卡评价"一切规模都令人难以置信" [1] - 国际知名游戏制作人如小岛秀夫 郭炜炜等参与宣传签售活动 [1] 内容与IP价值 - 《死亡搁浅2》《明末》《蓝色星原》等游戏举办首发试玩 [1] - IP首发数量 全球影响力 内容创新模式实现全面提升 [2] - 活动展现中国Z世代内容创作力与文化包容性 [2] 经济带动效应 - 展会期间全国抵沪机票订单上涨50% 国家会展中心附近酒店预订量同比涨5倍 [2] - 相关文旅订单上涨35% 显著提振上海7月消费市场 [2] - 2023-2025年参展人次从21万增至40万 体现持续增长势能 [2]
哔哩哔哩世界数字娱乐动漫文化博览会在上海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7-15 03:51
BW2025展会规模与国际化 - BW2025在上海举办 覆盖国展全部8个展馆 展出面积达24万平方米 成为亚洲最大规模ACGN综合展 [1] - 展会吸引167家全球展商 800台痛车 3万名Coser 40万人次参展 较2024年增加15万人次 [1] - 国际化特征显著 展商和观众来自20多个国家及地区 包括小岛秀夫等国际知名制作人参与活动 [1] 跨界合作与商业价值 - 非ACGN行业展商如华为智界 上好佳食品 建设银行等通过IP联动打破次元壁 建立品牌与二次元群体线下互动场景 [1] - 百联ZX分会场实现客流与销售双增长 其中创趣场三天客流超24万 销售额同比增长31% [2] - 哔哩哔哩大会员联动上海1000+店铺提供消费优惠 合作商户福利领取量达数十万人次 [2] 对上海消费市场的提振作用 - BW期间全国抵沪机票订单上涨50% 国家会展中心附近酒店预订量同比上涨近5倍 文旅订单上涨35% [2] - 展会带动交通 住宿 餐饮等消费 对七月上海消费市场产生显著提振效果 [2] 文化影响力与行业趋势 - BW参展人次从2023年21万增至2025年40万 反映IP首发数量 全球影响力及文化输出能力全面提升 [3] - 公司通过线下展会展现中国Z世代内容创作力与文化包容性 推动中国年轻群体文化故事走向世界 [3]
40万人次共赴“二次元”盛会 BW2025今年参展人次较去年上涨15万 护照购票观众占13%
解放日报· 2025-07-15 01:53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BW 2025吸引167家全球展商和超3万名coser参与,来自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40万人次参展,较2024年上涨15万人次 [1] - 护照购票观众占比达13%,为历届最高 [1] - 国际化亮点显著,除日韩外,俄罗斯、巴西、沙特、埃及等国的"二次元"粉丝前来观展 [1] 国际影响力与行业反馈 - BW 2025话题空降日本推特热搜第6位,海外用户惊叹于展会规模与活动丰富度 [1] - 日本知名漫画家朝雾卡夫卡评价展会"一切规模都令人难以置信" [1] - 全球展商带来《死亡搁浅2》《明末》《蓝色星原》等知名IP游戏首发试玩,吸引小岛秀夫、郭炜炜等知名制作人参与宣传签售 [1] 跨界合作与品牌联动 - 非ACGN行业展商如澳门旅游局、华为智界、上好佳食品等通过跨界IP联动和coser代言打破次元壁 [2] - 活动建立"三次元"品牌与"二次元"群体的线下交流场 [2] 经济带动效应 - 百联ZX创趣场三天客流超24万人次,销售同比增长31% [3] - 哔哩哔哩大会员联动上海1000多家店铺提供消费优惠,福利领取量达数十万人次 [3] - BW 2025期间全国抵沪机票订单上涨50%,国家会展中心附近酒店预订量同比上涨近5倍,文旅订单上涨35% [3] 行业与文化影响力 - BW展现IP首发数量、全球影响力、内容创新模式及文化输出能力的全面提升 [3] - 线下盛会体现中国Z世代的内容创作力与文化包容性,正向世界输出"中国Z世代的故事" [3]
00后的痛你可以不懂,但背后的千亿经济你要了解一下
虎嗅· 2025-07-14 23:52
行业趋势 - "谷子经济"市场规模2023年突破千亿[6] - 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超5亿人 人均年支出超千元[71] - 痛文化代表消费升级 汽车/珠宝等耐消品通过二次元营销打开新客群[47][49][63] 平台数据 - B站BW漫展2024年创纪录:90万预约抢票 40万人次到场[17] - 展会规模达24万㎡ 为日本AnimeJapan四倍 美国芝加哥动漫展十倍[18] - 参展商超700家 非ACGN类品牌达18家 覆盖金融/3C/食品/汽车等[34] 品牌案例 食品饮料 - 上好佳×《蛋仔派对》打造"零食探险岛" 成为最出圈展位[28][29] - 芬达合作《绝区零》游戏 IP联动提升年轻消费群体触达[32] 汽车行业 - 华为智界×《凸变英雄》 极氪×《明末》推出定制痛车[38] - BW现场聚集800辆痛车 形成浙痛组等垂直社群[36][45] 珠宝零售 - 周大福×《黑神话》联名系列销售额超1.5亿元[63] - 定价黄金产品2025财年营业额增长105.5%[67] - 通过chiikawa等IP联名吸引男性新客群[64] 营销方法论 - 传统品类展会陷入同质化竞争 漫展提供差异化内容营销场景[55][56] - 线下大型活动成流量新入口 沉浸式体验提升品牌粘性[59] - 品牌需从"品类第一"转向"人群唯一" 建立情感连接护城河[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