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市
icon
搜索文档
商贸零售-步步高:25Q1扣非归母净利同增400% 调改进度积极 成功摘帽建议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4-22 12:34
财务表现 - 25Q1营收11.55亿元同比增长24% 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488% 扣非归母净利润4247万元同比增长400% [1] - 25Q1毛利率36.6%同比下降5.8个百分点 非经常性损益7657万元主要来自债务重组收益6603万元 [1] - 24Q4营收9.07亿元同比增长31% 归母净亏损8.08亿元较23年同期亏损12亿元有所收窄 [1] - 2024全年营收34亿元同比增长11% 归母净利润12.1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扣非净亏损9.78亿元 [1] 业务结构 - 超市业务营收18亿元同比增长53% 占总营收53% 毛利率13.9%贡献20%毛利 [1] - 百货业务营收2.69亿元同比下降17% 占总营收7.8% 毛利率63%贡献13%毛利 [1] - 其他业务营收12.4亿元同比下降14% 占总营收36% 毛利率67%贡献66%毛利 [1] 战略转型 - 2024年关闭74家门店(超市69家+百货5家)同时完成13家门店调改 [2] - 引入胖东来式调改模式 从员工薪资 工作时间 商品重整等维度系统优化 打造湖南区域样本卖场 [2] - 百货业态借助超市调改实现客流2.12亿人次同比增长15.5% [3] 组织变革 - 首次实施轮值总裁管理制度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裁负责制 [4] - 重构组织架构围绕品质中心理念 实现总部服务门店与后台共享化运营 [4] 资本运作 - 2024年因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被实施ST 通过战略聚焦湖南市场实现摘帽 [5] - 经营策略转向高频与高质双业态协同发展 实现业绩困境反转 [5]
排队三天不减!实探苏州店开业首日,奥乐齐迎来异地大考?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4-22 01:19
奥乐齐中国市场扩张策略 - 德国超市奥乐齐首次在上海以外区域(苏州、无锡)开设新店,开业当天及后续几天均出现排长队现象,显示市场热度高[1][3][6][9] - 公司计划在中国开设数百家分店,仅上海地区就可能达到三位数门店规模[9] - 选择苏州、无锡作为首站因地理位置接近上海且消费者口味、经济基础相似[24] 低价战略与商品结构 - 奥乐齐通过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约2000个SKU中超过500个定价在9.9元以下,其中90%为高频消耗品[20] - 低价商品集中在食品饮料、果蔬生鲜等刚需品类,如9.9元大米、8.6元小面包、10.9元雪饼等[14][15][19] - 自有品牌占比超90%,80%供应商来自中国本土,生鲜肉类主要来自江浙沪地区以优化供应链成本[20][26][30] 供应链与运营模式 - 生鲜产品保质期仅4天,供应商集中在江浙沪(如上海中润万家、中粮家佳康),需快速响应本地需求[27][29][30] - 超1500个SKU为家庭日常生活高易耗品,追求高动销和快周转,对供应链敏捷性要求高[30] - 利用自有品牌和近场供应链布局平衡价格与品质,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3.3%至约10亿元[20] 市场挑战与调整 - 从上海扩张至江苏面临供应链成本上升风险,需维持"低价优质"标签[26][30] - 初期通过促销活动吸引客流,但需在"蜜月期"后依靠产品力留存消费者[5][26] - 此前在上海从"精品社区超市"转型为"精选平价超市",并推出"超值"系列强化低价定位[20]
关闭北京最后一家店、连年亏损 永旺超市讲不出新故事
北京商报· 2025-04-21 14:30
北京市场调整 - 永旺超市丰台店将于2025年5月16日关闭,成为北京最后一家关闭的门店,此前朝阳大悦城店和昌平永旺国际商城店已分别于2022年10月和2023年5月关闭 [3][5] - 闭店后消费者持有的积分卡和购物卡可在河北燕郊镇及天津的5家门店继续使用,但未明确闭店后退费政策 [3] - 永旺中国称闭店是集团中长期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并非经营困难,北京市场仍受重视,其他业务如儿童游乐设施和物业服务持续运营 [3][4] 母公司经营状况 - 2024年永旺收益为80.95亿港元(同比下降6.98%),归母净利润亏损3.41亿港元,2017至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业务累计亏损超7.37亿港元 [8] - 公司逐步关闭表现不佳的门店(如深圳宝安中心店、武汉凯德·西城店),并在优势区域广东新增3家门店 [7][9] - 2017年以来新开门店中综合超市占比下降,食品超市和梦乐城占比上升,计划2030年前在湖南、湖北分别增至5家和7家购物中心 [9] 行业竞争与转型压力 - 永旺早期凭借生鲜食品和进口商品优势扩张,但本土超市选品、配送服务及电商挤压使其优势弱化 [1][10] - 同行如家乐福、沃尔玛、伊藤洋华堂同样面临挑战,本土企业永辉、物美等调改加剧市场竞争 [9] - 专家建议永旺需保持生鲜差异化,提升食品及百货质价比以提高客单价,并融合日本模式与中国市场经验 [10] 业态布局策略 - 永旺在中国以综合超市(GMS)、食品超市(SM)和购物中心(梦乐城)三种模式扩张,近年侧重食品超市和梦乐城 [7][9] - 公司表示业态选择基于地区布局条件、商圈需求等,非重心偏向某一业态 [9] - 截至最新数据,永旺在中国共运营79家超市店铺 [10]
盒马首次实现全年盈利?零售业变革进行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1 12:24
盒马业绩与战略 - 媒体报道盒马在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财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且无论淡旺季均保持较好盈利水平,但公司未予公开确认 [1] - 盒马CEO指出公司在过去9个月整体盈利基础上实现双位数增长,顾客数增长超过50% [1] - 2025年战略聚焦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两大业态,计划新开近100家门店,进驻几十个新城市,盒马NB业态有望冲击千亿规模 [1] - 过去一年盒马共开出72家新店,平均每5天开一家新店,其中三分之一位于二三线城市及县城,2024年进入了21个新城市和区域 [3] - 盒马鲜生大店数量达到430家,总数已超过沃尔玛中国 [4] - 公司进行战略调整,包括重新开放X会员开卡与续费、将会员免运费门槛从99元下调至49元,并关闭上海三家X会员店 [4] - 盒马对近一半盒马鲜生门店进行调改并重启前置仓,与盒马鲜生大店组成“1+N”模式以加密服务半径 [7] 行业转型与竞争 - 2024年四分之三的超市企业尝试调改,其中75%取得增长,增幅主要集中在20%以内,个别调改门店增长超过50% [2] - 2024年连锁超市行业面临较大压力,仅38.2%的企业销售总额同比增长,57.4%的企业销售总额同比下降 [6] - 山姆会员店在2024年开出6家新店,并计划进入嘉兴、合肥、中山等二三线城市和县级市 [5] - 沃尔玛中国约一半销售额来自数字渠道,这得益于其超过350个山姆店分销点网络(前置仓) [7] - 永辉超市通过胖东来帮扶及自主调改模式进行转型,其上海首家调改店开业首日客流超2.5万人次 [8] - 行业趋势显示商超自营品牌商品大量攀升,品牌商家研发新品入驻,线上渠道天然适合品牌化运营 [8] 消费习惯与市场趋势 - 消费者购物习惯向线上转移,线上生鲜电商蓬勃发展,为农产品品牌化提供机会 [8] - 有消费者表示已很少去线下超市,主要依赖线上下单,并认为各生鲜电商平台商品同质化严重 [7] - 零售业变革需向深处探索,不仅改变业态模式,也要回归商品本身 [8]
在美中国人称复活节有超市限购鸡蛋!还有人用土豆代替彩蛋
南方都市报· 2025-04-21 09:34
当地时间4月20日,是美国传统节日复活节,受到当地鸡蛋价格持续飙涨的影响,不少美国人开始"另辟蹊 径",用"彩色土豆"或"塑料彩蛋"来替代传统的复活节彩蛋。当地时间4月19日,多位在美国居住的中国人向南 都记者表示,他们确实感觉到了鸡蛋价格较之前有所上涨,有当地大型超市采取了鸡蛋限购措施,每人限购3 盒。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兰治一家Costco内鸡蛋限购标识。受访者供图 据悉,今年以来禽流感疫情在美国家禽养殖业蔓延。为防控疫情,当地大量蛋鸡被扑杀,导致鸡蛋供应出现大 幅短缺。为缓解鸡蛋荒,美国试图从欧洲国家进口鸡蛋。但美国对欧盟等主要进口来源地加征高额关税,导致 鸡蛋进口成本大幅增加。根据美国劳工部4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美国鸡蛋价格环比上涨5.9%,同比 上涨60.4%,每打(12个)鸡蛋平均售价达6.23美元。 根据西方传统,复活节是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今年是4月20日。根据节日传统,当地民众会将 鸡蛋涂上鲜艳的色彩和笑脸,以象征新生命的开始。但今年鸡蛋价格上涨,促使部分美国人开始用土豆或"塑 料彩蛋"来替代传统的复活节彩蛋。社交平台上也出现许多教程,介绍如何用棉花糖、土豆甚至洋葱染色 ...
经营仅三个月,乐尔乐上海首店为何濒临关闭?
36氪· 2025-04-15 03:20
乐尔乐上海首店经营现状 - 乐尔乐上海青浦富绅商业国际仓开业仅3个月即出现货架大面积空置、客流稀少现象 店员回应称"要重新装修" [1] - 该店为乐尔乐华东首家旗舰店 营业面积达2万平方米 定位"硬折扣"仓储超市 涵盖全品类商品并配备智能支付设备 [1] - 选址青浦区公园东路1289弄(原家乐福旧址) 被列为青浦区消费升级重点项目 开业时获政府支持 [1][3] 战略选址背景 - 长三角枢纽布局:青浦作为上海连接长三角的西大门 拥有国家会展中心等流量枢纽 [3] - 存量商业改造:承接原家乐福2万平方米物业 复制"旧商超改造+低价模式"经验 [3] - 政策红利:享受青浦区"长三角消费中心"规划下的税收优惠、租金补贴 [3] 核心竞争力分析 - **供应链体系**:与230余家供应商战略联盟 通过规模化采购和现金结算降低采购成本 商品周转天数缩短至18天 [7] - **区域布局**:2024年60%新店布局三线及以下城市 采用"县域下沉+城市渗透"双轨策略 [8] - **运营模式**:工业风简装门店 SKU聚焦高频刚需商品 通过服务做减法降低成本 [9] 上海市场困境原因 - **定位错位**:青浦社区客群与"硬折扣"规模化需求不匹配 上海消费者更重品质化体验 [11] - **供应链短板**:华东区域仓未完善 生鲜和进口商品临时调配导致成本上升 [12] - **消费习惯冲突**:简陋装修和堆头陈列不符合上海"购物仪式感"需求 主推商品与品质化需求错位 [13] - **竞争环境**:面临Costco、山姆等国际品牌与盒马等本土创新品牌的双重挤压 [14] - **扩张矛盾**:全国化战略导致资源分散 上海高成本门店面临现金流压力 [15] 行业启示 - 硬折扣模式需与城市能级动态适配 案例显示奥乐齐"小而美"社区店和山姆会员制更适应当地市场 [17] - 下沉品牌进军一线需从"价格破坏者"转型为"价值共建者" 结合效率优势与本地化创新 [17]
美思佰乐在广州全面关店,永旺将再开三门店
南方都市报· 2025-04-14 08:14
门店调整 - 美思佰乐广州四家门店将于4月27日前全部关闭 包括恒宝广场店(3月31日关闭) 合生广场店(3月关闭) 马场店(4月22日关闭) 圣地新天地店(4月27日关闭)[2][3][6] - 三家美思佰乐原址将转为广东永旺经营 其中恒宝广场店(2715㎡)和马场店于4月由广东永旺直接接手 圣地新天地店因租约到期不再经营[2][6][7] - 门店转换期间出现经营差异 马场店商品充足客流量大 圣地新天地店已出现空货架和商品品类减少[6] 品牌战略 - 美思佰乐为日本永旺集团旗下食品超市品牌 2013年进入中国并在广州太阳新天地开设首店 主打新鲜食品业态[3] - 广东永旺2025年计划新开8家门店 其中4-6月将在广州 佛山 深圳开设5家新店 下半年再开3家[7] - 新开店将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 涵盖生鲜食品 日用百货 家居用品等全品类 并打造健康主题卖场满足高端需求[13] 区域扩张 - 广州新开三家永旺门店包括恒宝广场店(2715㎡) 天河领展广场店(3154㎡)及城光荟店(5070㎡ 6月末开业)[7][9][11] - 荔湾区首次迎来永旺门店 形成"双首店"布局 恒宝广场店引入港式地铁商业模式[7] - 截至6月广东永旺门店总数将达38家 覆盖核心商业区域如珠江新城CBD和改造后的城光荟广场[7][9][11]
“胖改店”退烧 去供应商化难上加难
北京商报· 2025-04-13 13:30
当热度褪去,开业之初引发客流激增的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以下简称"胖改店")情况如何?近日,北京商报记者集中走访了北京市场已开业的3家永辉 调改店及1家物美调改店。无论在永辉还是物美,"胖改店"的客流已趋于平稳,难以再现开业时的拥挤及商品售罄状况。 "胖改店"更深层次的调整发生在供应链。采购环节去供应商化并不是简单地缩短流通环节,还意味着直接压缩品牌商利润空间,话语权也会被削弱。期间, 零供关系长久以来的平衡被打破,利润也将重新分配,这并非能一蹴而就。加之,胖东来高调透露帮扶给其带来了损失,学生们学成交卷的时候到了。 客流回落 开业即将半年,永辉在京首家"胖改店"已经逐渐趋于平静。北京商报记者于多个工作日走访永辉喜隆多店看到,目前,超市内的消费者相比开业之初明显减 少,消费者主要集中在熟食区、胖东来商品专区。而近6个月前的开业首日,进店的队伍在商场外绕了一圈又一圈,当天客流近5万人。 882 价格实在 4005 EGGVARIETIES A BO BADANGARIE SIEL- H IN THUNNER SARBORARED 最后在 SHARRE 8 1 p . 10 f 1441 119 ris CARD ...
永辉超市破局之战,品质零售已“鸣枪”?
36氪· 2025-04-09 01:47
供应链重构 - 公司提出"去中间商"为核心的供应链重构战略,旨在降低采购成本15%并提升进口商品占比至20% [1][7] - 将2300家供应商精简至800家核心战略伙伴,采用直采模式绕过中间商 [7] - 供应商结算周期缩短至35天,账期透明度排名跃居行业前三 [7] - 计划三年内与供应商共同打造100个亿元级单品,对标茅台、可口可乐的"单品神话" [7] 品质零售战略 - 公司定位为"满足中国主流家庭的国民超市",坚持走胖东来模式的品质零售路线 [10][11] - 提出"三大聚焦一个反对"战略:聚焦核心供应商、核心大单品、长期主义;反对频繁更换供应商 [4] - 计划将自有品牌占比从当前5%-15%提升至40%,"永辉农场"系列生鲜已实现48小时从田间到货架 [9] - 调改后门店SKU重复率达65%以上,自有品牌销售占比10% [11] 门店调改进展 - 2025年一季度已完成近50家门店改造,预计全年调改200家,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升级 [11] - 调改后郑州信万广场店首月销售额达5600万元,员工收入提升30% [6][7] - 福州奥体店作为全国调改旗舰店重新开业,验证"少而精"策略有效性 [11] - 主力店型从万平米大卖场压缩至2000-3000㎡社区店,SKU从3万+锐减至8000个 [12] 运营模式创新 - 在成都试点"店长承包制",允许店长用5%营收自主策划社区活动 [12] - 向调改门店8000名员工发放1139万元分红,推行"事业合伙人"制度 [12] - 抛弃传统KA模式下"进场费、堆头费、节庆费",转向CA思维的合作模式 [7] 行业背景 - 2024年57.4%连锁超市企业销售额负增长,53.2%企业净利润下滑 [12] - 传统大卖场在平台冲击下节节败退,山姆、胖东来等商超凭借差异化逆势增长 [13] - 公司转型被视为中国零售业集体焦虑的缩影,试图通过供应链重构再造商业模式 [13]
于东来“打脸”永辉高管,为了保护胖东来
半佛仙人· 2025-04-04 03:37
事件背景 - 于东来在2025中国超市周活动中打断永辉超市高管演讲并发表直接讲话 火药味十足 [2] - 该行为旨在公开切割胖东来与永辉的关系 防止品牌价值被蹭 [3] 双方合作历史 - 永辉高管曾向胖东来学习经营模式并接受调改帮扶 [5] - 大股东在调改期间突然出售股份导致合作基础动摇 [5] - 胖东来宣布不再对新企业帮扶 但对永辉维持两年调改承诺 [5] - 永辉持续利用胖东来品牌进行营销但未落实核心员工待遇 [7] 冲突核心矛盾 - 永辉单店月盈利达200万却未相应提高员工工资 [10] - 胖东来模式核心是高薪资待遇 永辉仅选择性学习供应链等表面环节 [7] - 永辉频繁蹭胖东来热度可能引发品牌连带风险 [10] 事件深层意义 - 公开打断行为是精心设计的品牌保护策略 [3][10] - 通过当众质疑工资问题明确划清经营理念界限 [9] - 防止劣质模仿者将胖东来拖入口碑风险 [10] - 切断同行对品牌价值的寄生性消耗 [11] 行业影响 - 事件凸显零售业经营理念差异 胖东来坚持高薪驱动模式 [7] - 警示伪学徒式模仿可能引发的品牌风险 [11] - 确立行业良性竞争边界的重要案例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