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茶饮
icon
搜索文档
15家店关了一半,00后奶茶老板决定:上班赚钱养员工
36氪· 2025-08-01 02:28
行业现状 - 奶茶行业增长放缓 过去一年有15 7万家奶茶店从市场消失 曾开至400家店的品牌如今仅剩不到20家 [16] - 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单店加盟商离场 2023-2024年部分门店业绩出现10%-15%下滑 [18] - 外卖大战加剧经营压力 部分门店流水增长10%但实收仅增长10%以内 出杯量增长15-20%但利润被补贴压缩 [11] 经营策略 - 选址坚持小面积店铺(30-40平) 避开商场高租金区域(一楼/负一楼) 通过二次开业活动联动知名餐饮品牌带动客流 [3] - 精细化成本控制 包括灯光分时段开关 水龙头使用规范等细节管理 单店月省电费数十元 [5] - 营销注重长期复购 采用买一赠一+刮刮乐组合吸引客流 设计新人券包提升后续消费频次 [3] 财务数据 - 高峰期单店创造3天8万元营收 最快8个月实现回本 [1][3] - 典型门店月营收43万元时净利润仅1万元 投资70万元的门店回本周期超过5年 [15] - 产品毛利率受压 20元奶茶实际收入仅7元(平台抽成后) 食材成本占比28-35% 另含每单1-2元推广费 [12] 门店调整 - 2023年起陆续关闭8家门店 关店原因包括品牌势能衰退(周边出现更火品牌) 租金上涨 翻新成本过高(15-20万改造费vs年利润10万) [6][8] - 保留7家核心门店 店长团队具备5年以上经验 店员平均从业超2年 [20] 商业模式反思 - 加盟模式存在投入回报失衡 某加盟商102万建店成本面临漫长回本周期 [15] - 单杯销售难以盈利 需依靠多杯裂变 但零元购活动易导致运营混乱 部分门店评分从4 8降至4 2 [13]
上半年,哪些消费投资人赚到大钱?
36氪· 2025-08-01 02:17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消费资本退出呈现两极分化格局 部分项目实现高额回报 部分项目面临亏损退出[1] - 茶饮赛道成为IPO退出亮点 蜜雪冰城 古茗 沪上阿姨等品牌实现理想IRR回报[16][23][24] - 传统零售与食品赛道亏损退出高发 国资背景基金大规模撤退[25][26][27] - 消费市场结构性变化显著 Z世代消费崛起 资本环境紧缩 线上冲击实体零售[27] IPO退出表现 - 泡泡玛特案例:蜂巧资本以190.2港元/股清仓 实现31.23亿港元退出金额[1] - 高回报案例:BlueCo Investment L.P.实现170.49% IRR和12.0334x MOC Dragon Ridge Limited实现227.33% IRR[2] - 茶饮赛道表现突出:古茗IRR 35.81% 蜜雪冰城IRR 40.53% 沪上阿姨部分投资IRR达137.1%[3][16][24] - 亏损案例:江苏宏信基石投资者遭遇IPO首日破发 IRR为-10.6%[1][3] 并购退出特征 - 并购集中于成熟品牌:孩子王全资收购丝域实业(头发护理)交易金额16.5亿元 高丝收购印度护肤品牌Foxtale[3][17] - 产业资本整合加速:百果园参与温氏乳业老股转让 凸显生态布局补全策略[17] - 跨国并购案例:DANONE收购Kate Farms Novo Holding A/S收购CreditShop[3] 老股转让趋势 - 区域型消费企业主导:67起老股转让中52%为区域型企业 如珠海品悦荟萃餐饮 西安瑶瑶餐饮[18] - 国资接盘比例攀升:山东财金 浙江国资 扬州广陵国投等机构在老股转让中占比超30%[15] - 典型案例:山东财金接手山东阳成生物3.23%股权 浙江国资承接宁波涌联汇股权[15] 赛道分化表现 - 茶饮赛道集体IPO退出:蜜雪冰城港股市值超2000亿港元 Pre-IPO投资者回报超8倍 沪上阿姨市值超130亿港元[16][23] - 传统零售承压:江苏宏信IPO IRR为负值 反映实体零售受社区团购冲击[25][27] - 健康消费技术突围:太力科技将航天材料转化为家用真空收纳 通过专利技术创造产品溢价[28] 资本策略变化 - 国资大规模撤退:2025年国资背景基金退出事件达38起 占比37.2% 撤退资金规模超28亿元[25] - 非头部项目资本撤离:上海耐动体育动域资本全额回购20%股权 杭州舒彩网络0.02%股权被回购[22] - 基金存续期压力:消费基金存续期集中在6-7年 部分项目持有7-8年后仍未达预期被迫退出[22] 市场环境变化 - A股IPO通道放开:2025年上半年三大交易所受理IPO申报11家 去年同期仅北交所受理2家[12] - 港股成为IPO退出热门选择:蜜雪冰城 沪上阿姨等选择港股上市并获得理想估值[16] - 消费渗透见顶: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总数近40万家 一二线城市每万人门店数超4.2家[23] 行业结构性变化 - Z世代消费占比显著增加:传统产品需求转移 消费偏好发生根本性变化[27] - 流量成本飙升:个护美妆品牌因依赖代工和配方同质化陷入发展僵局[28] - 线上冲击实体:即时零售和电商对传统实体零售造成明显冲击[27]
餐饮行业产品上新报告(2025年6月)
红餐产业研究院· 2025-07-31 14: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红餐产业研究院监测餐饮行业的六个细分品类,330个品牌样本中有177个推出新品,占比53.6%,六大品类新品共785款,环比降14.1% [4][12][15] - 各品类新品亮点多,西式快餐以食材融合、本土风味创新为核心;粉面用地域和山野食材作浇头;茶饮用南方时令水果;咖饮倾向咖啡液基底搭配其他基底;面包烘焙紧扣节日与夏季场景;火锅突出食材品质与工艺价值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整体上新概况 - 2025年6月,茶饮、咖饮和面包烘焙上新品牌数与5月持平,西式快餐和火锅上新品牌数环比降20%和15.8%,粉面品类略有增长 [12] - 2025年6月,六大品类新品总数785款,较5月减少,西式快餐、粉面和咖饮新品数明显减少,茶饮和火锅相对稳定,面包烘焙稳中有升 [14][15] 细分品类上新情况 西式快餐 - 20个品牌推出66款新品,甜品甜点类新品最多,占24.2%,比萨类次之,现制饮品受重视 [24] - 新品创新集中在馅料和风味,馅料注重融合搭配,风味表现为特调酱汁应用创新 [24] 粉面 - 21个品牌推出65款新品,拌粉/面类和饮品甜点类构成核心上新矩阵,拌粉/面类是核心发力点 [32] - 浇头是创新主要发力点,选用地方和山野食材作浇头成主流方向,制作方式有突破 [32] 茶饮 - 64个品牌推出245款新品,果茶类最多,价格集中在15元≤单杯<20元和10元≤单杯<15元区间 [35] - 成分元素以水果类为主,南方时令水果成创新主力,含茶基底新品数占比超7成,品牌探索多元基底 [35][36] 咖饮 - 23个品牌推出78款新品,果咖新品占比高且风味升级,价格集中在15元≤单杯<25元和25元≤单杯<35元区间 [46] - 咖啡液基底占比最高,与其他基底搭配新品多,多种咖啡豆处理工艺带来不同风味,果汁基底种类多元 [46][50][53] 面包烘焙 - 33个品牌推出263款新品,蛋糕类最多,占57.8%,新品与节日相关,夏季推出冰爽产品 [60] - 成分元素中乳制品和水果类使用率高,健康食材使用增加,乳制品种类丰富,特色风味亮眼 [60][63] 火锅 - 16个品牌推出68款新品,火锅配菜类最多,占54.4%,突出食材优质产地和传统工艺 [66] - 饮品类新品较多,占13.2%,强调融合创新,其他类别产品也有一定占比 [66]
小红书从“生活指南”到“兴趣社区”背后,品牌升级的水有多深?
36氪· 2025-07-31 03:40
小红书品牌战略升级 - 小红书于2025年7月将品牌Slogan从"你的生活指南"升级为"你的生活兴趣社区" 核心变化体现在从单向信息输出转向兴趣驱动的社区共创模式 [1] - "兴趣"代表平台内容品类扩充 "社区"体现用户共创逻辑 平台从实用信息宝库转型为兴趣社交乐园 [1][2] - 平台通过扩充游戏与二次元内容生态支撑战略转型 游戏类笔记发布量增长168% 二次元类增长175% 两类内容均跻身平台品类前四 [2] 品牌升级具体举措 - 小红书在发现页新增游戏入口 与KPL及VCT CN电竞联赛达成合作 支持平台内直接观赛 [4] - 平台引入大批游戏博主 举办RED LAND动漫游戏盛会 对标Bilibili World和ChinaJoy等大型漫展 [4] - 品牌升级旨在探索新增长曲线 通过内容生态扩展和用户圈层丰富支撑"兴趣"定位 [4][14] 行业品牌升级案例 - 喜茶通过内部信强调回归产品价值与品牌体验 奈雪的茶在十周年之际将拼音改为"Naì Snow" 强化雪花与果实元素 指向全球化与健康化趋势 [4] - 抖音早期Slogan为"让崇拜从这里开始" 后改为"记录美好生活" 体现从垂直圈层向大众市场的破圈需求 [6] - 奈雪的茶推行双轨策略:推出低糖营养产品矩阵响应健康需求 同时通过品牌名精炼和门店空间设计提升国际化形象 [6] - 星巴克2011年从Logo中去除"COFFEE"字样 为向烘焙食品和简餐领域扩张奠定基础 Meta从Facebook更名体现向元宇宙技术的战略转型 [8][10] 品牌升级驱动因素 - 突破增长天花板是核心引擎 新品牌需通过升级破圈进入大众市场 成熟品牌需焕新形象寻找新消费群体增量 [5][6] - 消费者偏好变化是重要诱因 Z世代超越单向信息索取 渴望基于兴趣建立圈层归属与情感共鸣 [8] - 企业战略转型升级需要品牌同步重新定位 支撑新领域拓展 品牌升级成为传递战略信息的工具 [8][10] 品牌升级成功要素 - 成功升级是进化而非革命 需传承品牌核心资产 如喜茶Logo迭代中始终保持标志性侧脸剪影 [11][12] - 升级需战略驱动而非表面粉刷 必须有完整定位或转型战略支撑 并通过内容生态和用户圈层丰富实现内在变革 [14] - 升级需与消费者共舞 通过深度沟通传达变革价值 让用户成为见证者甚至参与者 避免GAP式"突袭式换标"失败案例 [15] 品牌升级本质 - 品牌升级关键在于"扬弃" 即对前一阶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辩证否定 而非单纯抛弃 [15] - 真正升级是为长久陪伴用户 需在变与不变中平衡 以战略指引方向 通过真诚对话消费者保持品牌活力 [16]
日均营收2万+,连续霸榜11个月,江浙沪又跑出“区域黑马”
36氪· 2025-07-31 03:06
公司业绩表现 - 单店月营收超60万元[1] - 上海门店最高日营收3万+[1] - 上海永康路店开业首周日营业额破3万[5] - 目前日均营收接近2万元[5] - 连续11个月霸榜区域奶茶果汁榜[1] - 苏州门店数量约50家[3] - 总门店数不足60家[5] 产品策略 - 招牌产品"白月光"点单率25% 复购率超40%[11] - 茉莉茶底成本每公斤200多元[8] - 2024年全面升级使用冰博克奶源[8] - 产品配方全公开 配料透明化[6][8] - 主打江南文化特色产品 如碧螺春鲜奶茶[18] 品牌定位与营销 - 以"苏州制茶"为地域文化标签[1][16] - 融入姑苏文化元素(昆曲/丝绸/瓷器)[18] - 通过情绪价值触达年轻客群(如"大女主"/"上上签"产品命名)[12][14] - 几乎不做广告投放 依赖产品复购率[6] - 2023年中秋节推出"打包个月亮带回家"营销活动[16] 扩张进展 - 2023年进入快速发展期[3] - 已拓展至上海/南京/福州/无锡等城市[3] - 上海二店和三店8月中旬开业[1][5] - 多个新开门店登顶区域饮品热门榜Top1[3] 行业趋势 - 区域茶饮品牌加速跨区域扩张(案例包括去茶山/上山喝茶/眷茶等)[19][21] - 品牌突围门槛降低:不足百家门店即可尝试全国化[21] - 地域文化标签成为品牌差异化竞争优势[21][22] - 小众地域特色和稀缺食材受年轻消费者追捧[21]
续写420万杯热销荣光!益禾堂当季阳光玫瑰青提系列焕新登场
中国食品网· 2025-07-31 02:54
热浪翻滚,暑气蒸腾,一杯清爽、高颜值、充满真实果感的饮品成为消暑解渴的首选。在备受追捧的夏季果茶 阵营中,象征着盎然生机与沁心凉意的青提元素,凭借其独特的脆甜口感和赏心悦目的青翠色泽,始终稳坐经 典宝座。 两款王牌,以真材实料与匠心工艺,成为今夏益禾堂清爽果茶的颜值与实力担当,也共同定义了酷暑时期果茶 的鲜爽标准。 02热销基因再进化!积淀420万杯热爱焕新领潮 响应这份夏日"渴"求,益禾堂旗下口碑爆款阳光玫瑰青提系列已于7月10日焕新升级,全面上市!严选当季品 质上乘、爆汁脆甜的阳光玫瑰青提,携两款明星力作——阳光玫瑰青提冰与手捣青提柠重磅回归,为消费者带 来视觉与味觉的双重"青"新盛宴,瞬间激活夏日活力。上市首日即引发消费热潮,售出超12万杯,反响热烈! 01当季鲜果爆汁×手作升级,解锁今夏至鲜脆甜 果茶赛道竞争白热化,各家都在绞尽脑汁"玩出花样",力求在细分品类中站稳脚跟。益禾堂深谙此道,本次升 级的核心在于死磕原料与工艺,确保每一杯都饱含当季阳光玫瑰青提的爆汁脆甜精髓。 系列包含两款人气之作,各具特色: 益禾堂阳光玫瑰青提冰将新鲜现制的阳光玫瑰青提与绵密冰沙浑然交融,齿尖轻触,脆嫩果肉瞬时迸发清甜汁 ...
包装越小,生意越大?拆解食品饮料“迷你化”的产品逻辑
36氪· 2025-07-31 00:19
规格是食品饮料重要的产品策略之一。 我们分析过东方树叶的产品规格策略,通过三次产品规格的升级(330ml、900ml和1.5L装),不断巩固自己在无糖茶市场的龙头地位。我们也写过,即饮 咖啡近一年走红的9.9元/1升的产品,是通过包装和价格的性价比优势,来争夺过去被外卖抢走的咖啡消费市场份额。 饮料规格很多都是越变越大,相反的是,冰淇淋却越来越"迷你"了。不仅越卖越小,小雪糕还在努力地"成团",经常以"mini多支装"的组合出现,吸引消 费者的注意。 "变小"不只是在冰淇淋行业,货架上的薯片、啤酒、方便面也悄悄加入,和大瓶装饮料的性价比不同,小包装的食品正在卷起行业另外一种"精致萌"的潮 流。 一、"小"趋势从何而来? 伊利旗下的巧乐兹,在2019年推出了mini的巧乐兹小V筒,开始布局迷你类冰品的细分市场。而甜筒冰淇淋的代表可爱多,推出迷你版的时间更早,在 2017年就已经推出。 根据我们的观察,更多品牌的加入是在最近几年,单支份量显著缩小,取而代之的是多支装的组合产品。 梦龙在2023年4月推出迷你梦龙,将单支雪糕的克重从65g减少为42g左右,一上市便受到欢迎。随后,和路雪旗下品牌千层雪,也加入"迷你家 ...
好想你跨界做啤酒生意
北京商报· 2025-07-30 16:40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通过电商和专卖店渠道推出红枣口味、毛尖绿茶口味、茉莉花茶口味及樱花蜜桃口味的中式精酿啤酒产品 属于"报喜"系列 酒精度≥4.5%vol 原麦汁浓度12°P 售价为28.1元/1L [1] - 公司精酿啤酒产品于2025年5月下旬上市 主要在官方旗舰店和喜枣旗舰店进行线上销售 [1] - 公司近年来频繁跨界新赛道 包括入局新茶饮、量贩零食及精酿啤酒业务 [1]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分别亏损1.89亿元、0.52亿元和0.72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1500万至2500万元 亏损幅度同比缩减31.01%至58.6% [2] - 健康锁鲜类业务2024年营收0.69亿元 同比下降20.31% [3] - 红枣制品板块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9.55亿元、13.11亿元和12.22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98%、48.62%和-6.83% [3] 产品发展情况 - 公司2023年推出的"红小派"枣仁派在上市首年销售额接近3亿元 被认定为大单品 [2] - 公司聚焦"红枣+"方向推出清菲菲、燕菲菲、想你好等系列产品拓展健康锁鲜类业务 [2] - 精酿啤酒产品结合了公司红枣产业优势和市场流行的"茶啤"风味进行口味适配 [5] 跨界投资布局 - 公司2021年以3000万元购入深圳龙珠股权投资基金0.5983%份额 间接投资蜜雪冰城 [4] - 2024年与蜜雪冰城合作推出红枣雪顶奶茶产品 创下单月销售800万杯纪录 [4] - 2024年12月出资7亿元投资量贩零食品牌鸣鸣很忙 获得6.64%股份 [4] - 鸣鸣很忙2024年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 贡献销售额约0.94亿元 占公司年度销售额5.62% [4] 行业竞争环境 - 精酿啤酒赛道热度提升 老牌酒厂、新生品牌、零售商及零食企业三只松鼠等纷纷入局 [4] - 三只松鼠于2025年5月推出"孙猴王"精酿啤酒 包含毛尖茶啤、茉莉茶啤、龙井茶啤等产品 [4] - 精酿啤酒近年火爆主要由于悦己消费趋势与女性消费者增多 [5] 业务战略评估 - 公司跨界举措被业内视为在业绩不佳情况下寻找新增长点的尝试 [1] - 精酿啤酒产品与公司核心原料嫁接 但存在线上销售渠道与精酿啤酒依赖的即时零售、酒馆渠道消费场景错配 [5] - 公司投资布局包括高成长性茶饮品牌、量贩零食渠道及新消费品类 反映寻找新增长极的焦虑心态 [5] - 跨界布局存在战略一致性风险 若缺乏清晰生态整合逻辑可能陷入多元化陷阱 [5]
霸王茶姬上涨2.08%,报23.59美元/股,总市值43.30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7-30 14:26
7月30日,霸王茶姬(CHA)盘中上涨2.08%,截至22:01,报23.59美元/股,成交318.64万美元,总市值 43.30亿美元。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03月31日,霸王茶姬收入总额33.9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35%;归母净利 润6.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24%。 资料显示,茶姬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境外控股母公司,主要通过其境内实体子公 司北京茶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运营。其子公司运营的CHAGEE霸王茶姬是一家领先的优质茶饮品牌,提 供健康美味的新鲜茶饮。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行情君 ...
非遗茶饮爆红背后:一杯荔枝冰酿如何撬动Z世代消费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7-30 12:50
核心观点 - 非遗技艺与情绪价值双重赋能推动茶饮行业创新升级 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1] 非遗技艺应用 - 爷爷不泡茶荔枝冰酿引入湖北孝感非遗米酿技艺 累计销售3800万杯 2024年成为米酿类奶茶销量冠军超过同类2-4名销量总和 [2] - 茶颜悦色桂花弄采用非遗桂花酿造技艺 创长沙五一广场旗舰店单日5000杯销售纪录 [4] - 奈雪凤凰单枞茶拿铁采用潮州非遗制茶工艺 上市首周全国销量突破100万杯 [4] - 非遗茶饮市场保持高速增长 年轻消费者占比持续提升 [4] - 爷爷不泡茶选用孝感朱湖三粒寸珍珠糯米和蜂窝酒曲 形成难以复制的风味优势 [9] 情绪价值挖掘 - 爷爷不泡茶推出0茶底配方开醺限定款 增加酒精浓度切入年轻人下班放松需求 [10] - 美团饿了么平台数据显示20:00后含酒精茶饮订单占比显著提升 部分品牌夜间销量达全天40%以上 [10] - 乐乐茶小酒馆系列主打夜间微醺场景 沪上阿姨微醺葡萄在上海酒吧街夜间销量达白天4.7倍 [11] - 古茗酒酿桂花乌龙在杭州夜生活商圈单店月销1.2万杯 [11] 场景营销创新 - 爷爷不泡茶开展YE系列营销活动 包括上海黄浦江游轮品鉴派对/武汉万象城微醺快闪店/长沙奶茶+脱口秀组合 长沙活动期间周边3公里订单增长175% [12] - 书亦烧仙草在成都打造奶茶+相声剧场 单店日均客流提升60% [14] - 茶颜悦色定期举办国风茶会 复购率提升25% [14] - 蜜雪冰城开创冰淇淋音乐节平价茶饮狂欢模式 [14] 行业竞争升级 - 喜茶试点非遗茶工坊线下课程 奈雪计划在非遗系列使用环保包装 春水堂尝试用AI优化传统茶谱 [16] - 爷爷不泡茶将推出非遗体验工坊让消费者参与米酿制作 [16] - 文化内涵和情感连接成为产品同质化严重时的核心护城河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