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搜索文档
生物科技企业加速赴港上市 其中有10家按第18A章规则上市
证券日报· 2025-09-16 16:24
从产品业务来看,年内上市的18A公司大多专注于创新药物研发,尤其是针对代谢疾病、肿瘤、罕见病 等领域的前沿疗法。例如,广州银诺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诺医药")、派格生物医药 (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派格生物医药")均涉及GLP-1类药物的研发。 港股市场对内地生物医药企业持续释放吸引力。 Wind资讯数据显示(下同),截至9月15日,年内在港上市的61家公司中,按第18A章规则上市的生物 科技公司(以下简称"18A公司")有10家,合计首发募资额约80.50亿港元。对比来看,去年全年仅有4 家此类公司在港上市,合计首发募资额仅15.12亿港元。 从二级市场来看,今年港股生物科技企业的市场表现亮眼。截至9月16日收盘,年内恒生创新药指数累 计涨幅约110.01%,部分18A公司的个股涨幅已超200%。 2018年,香港交易所在《上市规则》中增设第18A章,允许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申请上市。截 至9月16日,累计有77家按第18A章制度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合计首发募资约1298.22亿港元,总市值 约1.70万亿港元,涵盖抗体、小分子、疫苗、创新医疗器械、手术机器人及细胞疗法等领域。 按 ...
生物科技企业加速赴港上市
证券日报· 2025-09-16 16:17
其中,有10家按第18A章规则上市 港股市场对内地生物医药企业持续释放吸引力。 数据显示(下同),截至9月15日,年内在港上市的61家公司中,按第18A章规则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 (以下简称"18A公司")有10家,合计首发募资额约80.50亿港元。对比来看,去年全年仅有4家此类公 司在港上市,合计首发募资额仅15.12亿港元。 从二级市场来看,今年港股生物科技企业的市场表现亮眼。截至9月16日收盘,年内恒生创新药指数累 计涨幅约110.01%,部分18A公司的个股涨幅已超200%。 2018年,香港交易所在《上市规则》中增设第18A章,允许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申请上市。截 至9月16日,累计有77家按第18A章制度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合计首发募资约1298.22亿港元,总市值 约1.70万亿港元,涵盖抗体、小分子、疫苗、创新医疗(002173)器械、手术机器人及细胞疗法等领 域。 按第18A章递表企业增多 今年以来,18A公司的IPO进程愈发活跃。除了年内在港上市的10家18A公司外,还有24家生物科技公 司按第18A章规则递表。 香港贸发局研究副总监(代理)赵永础表示:"中国香港不仅提供金融资源,还利 ...
一线调研 | 探路未来产业新引擎 浦发银行助力企业成长
国际金融报· 2025-09-16 14:29
政府政策与未来产业规划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重点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和6G等未来产业[1] 具身智能行业发展 - 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正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医疗和服务等现实应用场景[2] - 擎朗智能是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 在全球累计部署超过10万台机器人 业务覆盖60多个国家、600多个城市[4] - 埃斯顿自动化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和国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最高的国产品牌 拥有87款工业机器人产品 负载范围覆盖3kg至700kg[5][7] - 弘顺智能专注于商用机器人及核心部件研发 其智能养老巡护机器人"阿铁"已应用于江浙地区50余家养老院[8][10] 生物医药行业发展 - 嘉晨西海拥有超过6款管线药物 全面布局肿瘤创新药、疫苗和消费医疗领域 多个产品为全球首创或同类最优[11] - 集萃药康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基因工程小鼠资源库 拥有小鼠品系近22000种 国内实验模型小鼠市场领军企业[13] - 新药研发中临床阶段投入占整个研发投入的70% 失败率较高[13] - 集萃药康在美国、欧洲、韩国、日本设有子公司或办公室 首个海外生产设施于2024年一季度启用[15] 浦发银行科技金融服务 - 浦发银行2023年11月确立"数智化"战略 明确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五大赛道"[16] - 创设"商行+投行+生态"综合化服务模式 形成"股债贷保租孵撮联"一体化服务体系[16] - 截至今年6月末 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4万户 包括全国超过70%的科创板上市企业[17] - 科技金融贷款增长超1000亿元 余额突破1万亿元 居股份制银行前列[17] 具体企业金融支持案例 -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为擎朗智能提供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科技金融贷款(专精特新"小巨人"信用贷)和外汇资本项目服务[4] - 浦发银行南京分行为埃斯顿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并购贷款和"浦链通"服务[7] - 浦发银行杭州分行为弘顺智能提供1.2亿元贷款[10] - 浦发银行杭州分行为嘉晨西海提供综合授信6000万元 包括"浦研贷"等品种[13] - 浦发银行南京分行为集萃药康提供1亿元授信额度[15]
第二个5万亿城市,要来了
虎嗅APP· 2025-09-16 14:05
城市GDP格局变化 - 北京GDP预计2025年末突破5万亿元 成为全国第二个5万亿级城市 与上海共同领先其他城市[4] - 中国内地万亿GDP城市现有27个 未来几年预计扩容至30个 万亿级城市稀缺性下降[5][7] - 城市经济梯度分化明显:5万亿级(京沪) 4万亿级(深圳 广州 重庆) 2万亿级(苏州 成都 杭州 武汉)及1.5-2万亿级6座城市[8] - GDP 10强城市将集体站上2万亿元门槛 形成新的竞争起点[9] 京沪与广深经济差距成因 - 经济普查调整统计口径显著推高京沪GDP:2018年四经普使上海GDP调增3332亿元 北京调增2786亿元(增幅近10%)[12][13] - 2023年五经普上海GDP再调增4185亿元 北京调增3593亿元 增幅超过所有省份[16] - 两次普查累计为京沪带来6000-7000亿元增量 而广深仅增约1000亿元 差距由此扩大[16] - 普查调整反映经济结构差异:研发投入计入GDP及新兴产业普查使科研服务发达的京沪受益[14] 自有住房虚拟租金和数字经济纳入进一步强化优势[16] 城市定位与产业竞争力分析 - 北京定位全国政治 文化 国际交往 科技创新"四中心" 上海定位国际经济 金融 贸易 航运 科技创新"五中心"[23][24] - 广深定位低于京沪:广州为综合性门户城市 深圳为全国性经济中心及创新型城市[26] - 北京金融业增加值超8000亿元 与上海持平 深圳为4700亿元 广州仅3000亿元[30] - 上海产业以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 集成电路及大飞机 造船等大国重器为支柱[31] - 深圳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并重 新一代信息技术占工业半壁江山[31] 已取得工业 出口 市场主体 企业研发投入全国第一[33] - 广州产业均衡但新兴领域待突破:传统支柱为汽车 电子 石化 正发力低空经济 无人驾驶等新赛道[34]
香港贸发局: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发展,助力大湾区科技创新领先全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4:01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正为各地企业提供多元的融资渠道。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港上市 的医疗保健行业总市值为4410亿美元(占香港上市公司市值总值约8.1%),是2017年底1440亿美元的3 倍。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年中已有73家按照18A制度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总共融资160亿美元。 香港贸发局研究副总监(代理)赵永础认为,香港不仅提供金融资源,还利用其技术优势,帮助合作企业 开拓内地及海外市场,其中香港先进的临床试验能力,以及取得的临床试验数据均获国际认可,使香港 成为拓展全球生物医药业务的理想地点。 香港贸易发展局(以下简称"香港贸发局")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香港伙同内地推进生物医 药产业升级发展》研究报告显示,香港正与广东及澳门协同推进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当中生物医药已 成为大湾区创新科技集群中的重要产业。 报告显示,香港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具规模的企业集群,其中2023年在港相关企业达3020家,相对2013 年的2340家显著增加。在此良好势头之上,广东省政府锐意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集聚发展趋 势,今年初出台《广东省加快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旨在加快推 ...
百亿基金经理出走,背后暗藏玄机
搜狐财经· 2025-09-16 13:56
基金经理变动与市场影响 - 宝盈基金出现百亿级权益基金经理杨思亮离职 人才流失已成常态 此前郝淼转投嘉实 李健伟和陈金伟相继出走[2] - 基金经理离职新闻对普通投资者实际意义有限 因仓位调整往往在消息公布前已完成[2] A股市场交易特性 - A股市场存在"买传闻 卖新闻"现象 利好公布前股价已上涨 消息公布时反成出货时机[2] - 市场操作基于提前量而非已知信息 散户常因信息差而操作滞后[2] 白酒板块案例研究 - 2025年5月白酒板块出现跳空低开 20个交易日平均跌幅超6% 成为两市跌幅最大板块之一[3] - 机构资金在年初反弹结束后已不再积极参与交易 通过交易行为数据可提前察觉资金动向[5] ST诺泰生物案例解析 - 2025年7月19日诺泰生物被ST 复牌后低开高走 四天内最大涨幅超25%[7] - 股价表现并非"利空出尽" 而是机构提前进场布局的结果[7] 量化数据的市场价值 - 量化数据能还原市场真相 反映所有因素的最终交易表现 无滞后性且真实可靠[7] - 可帮助投资者过滤市场噪音 捕捉有价值信息 建立独立投资方法论[7][8] 投资者策略建议 - 普通投资者需建立自身投资体系 重点关注交易行为而非追逐新闻[7] - 筛选和解读信息比获取信息更重要 需借助有效工具把握市场脉搏[8]
广州南沙考察组赴惠州高盛西湖智谷考察
搜狐财经· 2025-09-16 12:50
考察组一行在高盛西湖智谷产业园产业运营中心,参观了解园区企神盾卫民(广东)警用设备有限公司及未来展厅展示的企业产品,了解园区制造企业的 相关情况。 龙俊详细介绍了高盛西湖智谷的整体规划、产业定位以及"工业上楼" 的创新模式。截至目前,高盛西湖智谷已成功吸引深莞惠众多优质企业入驻,注册 企业数量137家。其中,65%来自深圳,25%来自东莞,10%来自惠州,形成了多元化的企业来源格局。 高盛西湖智谷已汇聚14家规上企业、23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 家专精特新企业及 1 家 "小巨人" 企业,涵盖了生产性服务业、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 医药、智能制造等多个行业领域 。特别是园区A区2栋被评为惠州软件园,聚集了23 家软件信息类企业,为当地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9月16日上午,由广州南沙开发区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南沙开发区管委会秘书长欧阳刘兵率领的考察组赴惠城高新区进行考察交流,并参观了解了高 盛西湖智谷的发展情况。惠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惠城高新区党委书记颜明光等领导陪同调研。 高盛产业集团副总裁、高盛西湖智谷总经理龙俊热情地接待了考察组一行,并对园区的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 高盛西湖智谷:打造生产性服务 ...
锦波生物大宗交易成交118.8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2:46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16日大宗交易成交0.55万股 金额118.80万元 成交价216.00元 较当日收盘价折价29.09% [2] - 买方营业部为国金证券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证券营业部 卖方营业部为国金证券深圳分公司 [2] - 近1个月内累计发生2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219.18万元 [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6日收盘价304.60元 当日上涨0.66% 日换手率0.94% 成交额1.75亿元 [3] - 近5日股价累计上涨0.10% [3] 公司基本信息 - 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03月28日 注册资本11506.534万元人民币 [3]
一场专题会议背后:透视广东新一轮“人才计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2:36
(原标题:一场专题会议背后:透视广东新一轮"人才计划") 南方财经记者郑玮、郑康喜 实习生李宜馨、姜语锌 广州报道 广东新一轮"揽才行动"又要开始了。 9月23日起,"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首批招聘会即将开进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山东等地超40所高校。继年初启 动"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4月北上京沪杭等8城揽才,7月提前实现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目标后,经济大省广东再次启动 新一轮大规模人才招聘。 广东为何频频盯紧人才?最直接的需求来自产业。2025年春节后,广东全省人力资源市场总体求人倍率在1.08以上,监测显示企业2月平均计划招 聘人数同比增长14.6%。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前沿产业陆续走上发展风口,人才需求随之变化,广东更亟待找到支撑产业创新的 关键人才。 下一步,广东将如何部署自身的人才战略?迈过14万亿元GDP门槛后,产业结构的持续转型对人才结构转型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低空经济等一 批前沿产业的人才缺口集中在哪些领域?新时期青年人才又偏好什么样的就业环境?广东如何把人才留住? 9月15日,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高素质人才引 ...
热点再切换,机器人板块掀涨停潮!
搜狐财经· 2025-09-16 12:31
主要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窄幅震荡 上证指数微涨0.04%报3861.87点 深证成指涨0.45%报13063.97点 创业板指涨0.68%报3087.04点 科创50指数涨1.32% [2] - 全市场上涨家数3629家 涨停89家 跌停7家 成交额2.37万亿元 较前日放量639亿元 主力资金净流出165.54亿元 [2] - 恒生指数跌0.03%报26438.51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0.56%报6077.66点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微涨0.02% 大市成交2940.69亿港元 南向资金净卖出31.89亿港元 [2] 行业热点表现 - A股机器人概念掀涨停潮 宇树机器人指数暴涨4.98% 统一大市场概念股20cm涨停及两连板 AI硬件概念股20cm涨停及创历史新高 [3] - 港股光伏太阳能指数涨2.98% 相关龙头领涨5% 航空股涨超4% 科技龙头涨3%创阶段新高 本地生活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22% [3] - 存储芯片涨价潮带动概念股上半年盈利增长 产业链多环节产品价格反弹推动光伏估值修复 [3] 弱势板块表现 - A股农林牧渔板块跌1.29% 鸡产业指数重挫2.15% 稀土指数大跌2.79% 银行板块跌1.15% [4] - 港股未盈利生物科技指数暴跌11.43% 相关个股收跌超50% 内险股与中资券商股普跌 有色金属板块回调 [4] 驱动因素分析 - 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加速推动机器人概念上涨 政策利好提振统一大市场概念 [3] - 国庆假期出行预期提振航空股 高盛研报指出9月国内机票价格持续改善 [3] - 养殖端产能过剩担忧导致农业板块下跌 国际稀土价格波动引发获利了结 [4] - 中国恒大资产冻结事件引发金融板块避险情绪 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影响有色金属板块 [4] 资金流向特征 - 科技板块与低价股获主力资金重点配置 光伏与航空板块获外资增持 [2][3] - 南向资金结束连续五日净流入 生物医药板块遭避险资金抛售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