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

搜索文档
中欧企业齐聚斯图加特共话ESG交流合作
新华网· 2025-06-28 02:01
中欧企业ESG合作 - ESG建设成为中欧企业交流合作的新支点,得到中欧各界代表一致认同 [1] - 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强调ESG是攸关未来的解决方案,德国工商会主席称其为全球变革时代的重要话题和企业合作支点 [1] -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制定并发布4部行业ESG标准,涵盖社会责任、可持续基础设施、企业ESG管理及绿色供应链 [1] 企业ESG实践案例 - 金多多食品集团获社会责任类别最佳案例奖,作为世界糖果百强中唯一上榜的中国大陆企业,以糖果为纽带连接全球消费者并搭建国际交流桥梁 [2] -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指出ESG已成为现代企业治理的战略要素,是国际合作中建立信任、构建品牌影响力的关键 [2] - 北纬47°品牌荣获环境保护优秀案例,其产品畅销北美、欧洲、亚太,推动黑土地质量提升和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大会成果与影响 - 中欧企业ESG最佳案例大会构建双向交流平台,为中企出海提供展示品牌形象的舞台 [3] - 大会设立零碳城市、科技创新等6个奖项类别,中国银联、联想集团、拜耳(中国)等中欧企业获奖 [3] - 案例评选树立ESG建设标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理念及全球经贸合作 [3]
光智科技,重组终止!
证券时报· 2025-06-27 23:25
重组终止事件 - 2024年10月光智科技披露定增预案拟发行股份募资用于支付购买先导电科100%股权的交易现金对价及标的公司项目建设等用途[1] - 2024年10月14日至23日公司股价连续8个交易日涨停期间最大涨幅超400%[3] - 2025年6月27日公司公告终止本次重组交易主要因外部环境变化及部分交易对方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5] - 公司承诺自公告披露后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5] 公司及标的业务 - 光智科技主营红外光学器件、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产品应用于安防监控、车载物联网、航空航天等领域[5] - 先导电科专注于PVD溅射靶材、蒸镀材料及高纯稀散金属回收提纯产品覆盖显示面板、光伏、半导体等下游市场[6] - 标的公司技术体系完整实现原材料提纯至回收全产业链自主可控[6] 重组预期协同效应 - 光智科技曾预期标的公司业务盈利能力良好且技术储备可互补提升双方研发能力[6] - 重组后上市公司业务链条将扩展技术储备增强抗风险抗周期能力[6] 后续安排 - 公司计划2025年7月1日召开投资者说明会就终止交易事项与投资者沟通[7]
【财闻联播】事关失业保险金,上海官宣!小米回应“前总监大瓜”
券商中国· 2025-06-27 11:27
宏观动态 - 中国外交部回应伊朗石油进口问题 强调将根据国家利益采取合理能源保障措施 未明确是否已恢复进口 [2] - 1—5月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328062.5亿元同比下降0.1% 利润总额16514.5亿元同比下降2.8% 资产负债率65.1%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3][4] - 上海清算所延长"北向互换通"集中清算合约期限至30年 并延长境内机构利率互换合约清算费全额减免优惠1年 [5] - 上海市自7月1日起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 第1—12个月支付标准增至2305元/月 第13—24个月1844元/月 延长领取1650元/月 [6] 金融机构 - 中信信托中标金科股份破产重整服务信托 受托规模预计超1500亿元 成为国内大型地产上市公司重整首例 [7] 市场数据 - A股沪指跌0.7%深成指涨0.34% 两市成交额15411.17亿元缩量420.61亿元 CPO概念领涨 跨境支付与金融板块走弱 [9] - 港股恒生指数跌0.17% 金融股国泰君安国际跌近15% 小米集团涨超3% 冠城钟表珠宝收涨超30% [10] 公司动态 - 小米澄清网传"前总监"实为食堂切配员工 任职仅2个月且未担任管理职务 [11] -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注射液获批上市 为全球首款GCG/GLP-1双受体激动减重药 适用BMI≥28或≥24伴合并症患者 [11][12][13] - 理想汽车下调Q2交付量展望至10.8万辆 原预期12.3—12.8万辆 称系销售体系升级短期影响 [14] - 拉卡拉回应稳定币牌照申请 称与香港金管局保持沟通 关注区块链跨境应用机会 [15] - 京东物流618二轮电动车日销售额增超300% 正拓展覆盖近百城的上门售后维修网络 [16] - 五粮液供销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 曾从钦卸任由薛鹏程接任 注册资本3000万元 [17][18]
TCL科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获批
快讯· 2025-06-27 10:08
TCL科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获批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 同意发行9.86亿股股份购买深圳市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有限公司相关资产 [1] - 同时获批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3.59亿元 [1] - 公司董事会将根据批复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办理交易事宜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恒铭达4实控人及6董监高拟减持 上市6年3募资共16.7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07:45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荆世平、荆京平、夏琛、荆江合计持有公司股份83,197,269股(占总股本33.3470%),计划减持不超过7,484,677股(占总股本3%)[1] - 董事兼财务负责人吴之星持有508,450股(占总股本0.2038%),计划减持不超过127,113股(占总股本0.0509%)[1] - 员工持股平台上海崴城及关联董事、监事合计持有400,418股(占总股本0.1605%),计划减持不超过241,863股(占总股本0.0969%)[2] - 员工持股平台铜陵恒世丰及监事邹兵合计持有50,700股(占总股本0.0203%),计划减持不超过12,675股(占总股本0.0051%)[3] 公司融资历史 - 2019年2月首次公开发行3,037.8003万股,发行价18.7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5.69亿元,净额5.26亿元,用于电子材料与器件升级项目[3] - 2021年非公开发行1,741.2935万股,发行价20.1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3.5亿元,净额3.45亿元[4] - 2024年向特定对象发行26,042,021股,发行价29.0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7.56亿元,净额7.43亿元[5] - 三次累计募集资金总额达16.75亿元[6] 权益分派记录 - 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3元现金并转增3股,股权登记日为2021年5月12日[6] - 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2元现金并转增3股,股权登记日为2022年3月22日[6]
奕瑞科技: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奕瑞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股份的核查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16:50
本次询价转让概述 - 转让方海南合毅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奕瑞科技6,122,448股,占总股本3.06%,占其自身持股比例34.31% [1] - 本次询价转让股份数量上限为6,122,448股,转让方式为科创板首发前股东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 [1] - 转让价格下限不低于发送《认购邀请书》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70% [2] 询价转让价格确定原则 - 价格确定遵循"认购价格优先、认购数量优先及收到《申购报价单》时间优先"原则 [2] - 若有效认购股数≥6,122,448股,累计有效申购的最低认购价格为最终转让价格 [3] - 若有效认购股数<6,122,448股,最低报价确认为转让价格,并启动追加认购程序 [4] 询价转让过程 - 向95家机构投资者发送《认购邀请书》,包括18家基金公司、14家证券公司、7家QFII等 [5] - 最终确定22家机构投资者获配,转让价格为75.86元/股,总认购金额464,448,905.28元 [6] - 受让方类型包括公募基金、证券公司、QFII及私募基金管理人等 [7] 转让方与受让方资格核查 - 转让方海南合毅已完成股份锁定,不存在质押、冻结等权利受限情形 [9][10] - 受让方均为专业机构投资者,符合科创板询价转让资格要求 [11][12] - 私募基金类受让方均已完成备案,不存在利益输送或一致行动人关系 [13] 信息披露与合规性 - 公司已披露《询价转让计划书》及定价提示性公告 [9] - 整个流程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科创板相关监管规定 [8][14]
中国智能科技:预期年度亏损不超过4980万港元
快讯· 2025-06-26 09:3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财年股东应占亏损不超过4980万港元 较2024财年1550万港元亏损扩大221% [1] - 亏损扩大主因包括收益下滑 毛利率恶化 电子美发产品资产减值及贸易应收款信贷拨备增加 [1] 业务分析 - 电子美发产品分部出现资产减值亏损 显示该业务线面临经营压力 [1]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加 反映客户回款能力或信用状况恶化 [1]
美国希望中国能再救他们一次,但不落井下石已是我们最大的克制了
搜狐财经· 2025-06-26 07:24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经济刺激与对美援助 - 中国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实施了总额高达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涵盖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农村建设等多个领域[3] - 该计划使中国GDP在2009年增长9.2%,2010年增长10.3%,并贡献了当年全球新增GDP总量的一半以上[3][4] - 中国通过持续进口商品、加大基建投资以及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来支持全球经济,其持有的美国国债从2008年的6000多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3万亿美元以上[4] 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与后续行动 - 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发起301调查,并在钢铁、铝、光伏、电信等多个领域大规模加征关税[4] - 2020年后,美国进一步加强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封锁,针对华为、中芯、Dji等科技巨头,并在国际场合否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推动“去风险”方案[5] - 尽管采取对抗措施,美国经济仍高度依赖中国,中国是美国最大消费品进口来源地及苹果、特斯拉、波音、英伟达等公司的重要市场[7] 2025年中美关税博弈与中国的回应 - 2025年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对等关税”税率提高至125%[10] - 作为回应,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于2025年4月11日宣布,将针对部分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由84%提高至125%,自4月12日起生效[10][11] - 中国的反制措施被评价为“精准、克制”,针对图形芯片母材、航空级稀土合金和碳化硅模块等美国依赖领域,并未采取更激烈的金融手段[11][14] 当前美国经济困境与中国的立场 - 2025年美国经济面临显著压力,彼得森研究所数据显示其GDP增长可能仅为0.1%,衰退风险高达65%,导致美股暴跌,科技股受重创[7] -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4月宣布对276项中国商品给予加征关税豁免,被解读为向中国释放合作信号以缓解自身经济压力[7] - 中国对此保持冷静,明确表示不再扮演“救火队员”的角色,体现了其基于过往经验的政策定力[1][7][16]
朝阳科技: 上海锦天城(广州)律师事务所关于广东朝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销部分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股票期权相关事宜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6-25 18:07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注销 - 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和预留授予第一个行权期未达成可行权条件,以及部分激励对象离职,导致注销1,074,550份股票期权 [10][16] - 2024年6月19日,公司注销10名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行权的12.715万份股票期权,并因业绩考核未达标注销47名激励对象对应的15.8322万份股票期权 [12] - 2024年10月15日,公司注销预留授予第二个行权期5名激励对象对应的1.7654万份股票期权 [14] - 2025年6月25日,公司注销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已获授但未在可行权期内行权的2.52万份股票期权 [15]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调整 - 2024年6月19日,公司调整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期权数量和行权价格,因在等待期内实施了2022年、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 [12] - 调整后,首次授予的第二个行权期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为80.7699万份 [12] - 预留授予的第二个行权期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为7.0616万份 [14]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 - 2024年7月9日,公司完成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的第二个行权期自主行权的登记申报工作,可行权期限为2024年7月11日至2025年7月10日 [13] - 2024年10月25日,公司完成预留授予股票期权的第二个行权期自主行权的登记申报工作 [14] 法律意见 - 本次注销已获得必要的批准和授权,符合《公司法》《证券法》《激励管理办法》《公司章程》及《激励计划》的规定 [16][17] - 本次注销的原因及数量符合《激励管理办法》《激励计划》的规定 [17]
资产配置日报:担心踏空-20250625
华西证券· 2025-06-25 15:31
核心观点 - 本轮行情快速上涨是稳市资金流入后市场上修波动预期的结果,适合以分散化方式博弈,关注红利、科技、消费、军工等品种;若市场上涨动能减弱且隐含波动率大幅回落,可能是行情切换转折点 [15] 国内市场表现 - 6月25日,上证指数收于3455.97,涨35.41,涨幅1.04%;沪深300指数收于3960.07,涨56.03,涨幅1.44%;中证可转债指数收于441.46,涨3.50,涨幅0.80%;7 - 10年国开债指数收于266.85,跌0.20,跌幅0.07%;3 - 5年隐含AA + 信用指数收于189.95,跌0.03,跌幅0.01% [1] 复盘与思考 权益市场 - 6月25日权益市场放量上涨,与稳市资金参与有关,资金“跟注”倾向显现,担心“踏空”情绪发酵;大盘股指中,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红利分别上涨1.04%、1.44%、0.34%;科技板块大幅走强,创业板指、科创50分别上涨3.11%、1.73%,港股恒生科技上涨1.15%;小微盘方面,中证1000、万得微盘股指上涨1.32%、0.36%;万得全A上涨1.39%,全天成交额1.64万亿元,较昨日放量1914亿元,上证指数创年内新高 [2][6] 债市 - 债市情绪持续走弱,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小幅上行0.75bp,30年国债活跃券上行1.25bp;10年、3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分别下跌0.04%、0.22% [2] 原油和黄金市场 - 6月23 - 24日,受伊以停火影响,WTI与布伦特原油累计跌幅分别达14.06%和12.84%,今日小幅反弹,WTI原油、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价格开盘后分别小幅上涨0.70%和0.54%;拉长至6月13 - 24日,WTI原油与布伦特原油价格累计跌幅分别为4.45%和3.63%,回吐因地缘冲突形成的全部涨幅;黄金价格走势与原油基本同步,波幅更小,今日进入盘整阶段,伦敦金现价格开盘后于3312至3324美元/盎司区间震荡,冲突过后较冲突前跌1.87%;美联储主席鸽派表态致美元指数一度跌破98,为黄金和原油价格提供支撑 [3] 国内黑色系商品市场 - 黑色系商品昨日普跌后今日呈现分化修复格局,南华黑色指数整体上涨0.66%,板块内部冷热不均,焦炭与焦煤分别上涨1.46%和0.75%,铁矿石、螺纹钢及热轧卷板则延续弱势,录得0.3 - 0.4%的跌幅 [4] 资金面 - 早盘央行延续2000亿级别逆回购净投放,投放3653亿,到期1563亿,净投放2090亿,叠加3000亿MLF续作落地,合计净投放5090亿元,但跨季资金价格继续走高,非银7天资金利率开于1.83% - 1.85%,其后攀升至1.85% - 1.95%并持续至尾盘;全天加权来看,隔夜利率平稳,DR001与R001分别持稳于1.37%和1.44%,7天资金价格持续上行但升幅收窄,DR007上行3bp至1.69%,R007上行4bp至1.86% [4] 现券市场 - 资金压力未对短端带来显著冲击,3年及以内国债表现不弱,活跃券收益率小幅下行0.3 - 0.6bp,或因季末银行各项指标压力相对可控,6月1 - 26日存单累计发行量达3.32万亿元,叠加央行大额投放,银行基本填平季末负债缺口,且季末理财在二级市场仍维持大额净买入,今年理财资金回表压力较小,间接反映银行负债压力不大 [5] - 长端受股市情绪压制,10年、30年国债活跃券上行幅度分别为0.75、1.25bp,10年以上国债老券、非活跃政金品种相较于活跃券调整幅度更大,反映有部分资金止盈(或止损)离场;若6月末公告显示央行未开启买债,短期无实际利好,7月上旬市场可能延续“卷利差”逻辑 [6] 期权市场 - 昨日沪300ETF IV仅上涨3.76%,中证1000IV甚至下跌0.49%,今日两者分别上涨20.80%和9.51%,体现期权市场资金对后续波动预期明显放大;今日沪深300ETF认购期权成交量由75万张上升至94万张,期权市场上涨预期开始明显发酵,对市场“跟注”稳市资金行为有一定代表性 [8] 历史行情参考 2020年7月1 - 7日行情 - 2020年6月以前市场整体温和上涨,隐含波动率处于低位,7月上涨行情突然加速,4个交易日内取得近10%的涨幅,7月中旬开始市场进入长达半年的震荡期;行情切换转折点为2020年7月7日,行情日内大幅震荡,隐含波动率迅速回落,显示市场意识到此前上修波动预期“矫枉过正”,情绪趋于理性;若本轮行情后续继续大涨且隐含波动率迅速上升至高位,市场可能高估后续波动率,强势行情或将边际转弱,若市场上涨动能减弱,隐含波动率大幅回落,可能是行情切换转折点 [13] 2025年4月修复行情 - 由“国家队”强力稳市推动,结构性特征突出,4月8 - 11日农牧、消费、科技走强,4月14 - 24日红利和地产品种走强,月底科技和出口链走强;稳市资金流入后,注入的流动性沿市场板块逻辑流动,推升相关品种行情;当下市场逻辑散乱,消费品种有政策预期支撑,军工品种可能受9月3日阅兵推动,科技品种低拥挤度&叙事持续推进逻辑仍在演绎,海外不确定性升级或基本面不及预期时红利品种可能受避险情绪推动上涨,资金也可能寻找低位板块布局,本轮行情适合分散化博弈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