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济南济北经济开发区工业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38家
齐鲁晚报网· 2025-07-31 08:03
济北经济开发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包挂机制,将所有在建项目、新策划项目全部 纳入开发区领导帮包、重点项目常态化调度机制,完成开发区扩区调区,创新实施审批"绿色通 道"、"一站式"金融、共享用工模式,推动重点项目加速落地,2023年以来,新建项目154个,阿斯泰 克、博麒麟、济北电建一期、汉方制药等33个项目建成即投产,2024年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 182.8%,全市项目观摩排名连续3年位次前移。 济北经济开发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对标全市"13+34"产业体系,加快食品与生物制造、现代医药、装 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培育。食品饮料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工业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38家,旺旺、大自然 年产值突破30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0家,省市级研发平台累计达到68家,专精特新、瞪羚 等高质量中小企业230余家,"龙头型企业顶天立地、成长型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对此,济北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云刚表示,济北经济开发区用足用好海峡两岸产业 合作区建设机遇,积极对上衔接,2024年2月份省政府正式印发实施《关于加强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 产业合作区建设的意见》,同年8月 ...
伊之密陈洪锦:产业链协同不足是广东制造“三化”融合核心瓶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07:35
广东装备制造业技改困境 - 行业存在单点突破多、链条联动少的困境 导致转型成本高、效率低 出现上游智能工厂与下游手工装配的割裂局面 [1] - 产业链协同不足成为制约制造业三化融合的核心瓶颈 研发、供应、生产、服务等环节难以形成资源共享 [1] 设备互联与数据采集问题 - 关键设备联网率仅41% 不同厂商设备协议差异大导致数据采集需定制化开发接口 成本提升30%以上 [1] - 行业标准中国际标准采用率仅33% 采标率低是核心根源 例如某注塑企业为整合5家厂商设备需部署多套中间件系统 [1] 技改资源分散与平台接入问题 - 佛山、中山等地中小配套商因资金有限 技改聚焦单台设备自动化 无力参与产业链协同升级改造 [2] - 部分链主企业搭建的云平台因成本分摊机制缺失 接入率不足40% [2] 协同标准体系建议 - 政府推广OPC UA作为设备互联通用接口 制定《注塑机数据字典》统一核心参数定义 [2] - 行业协会牵头制定《注塑车间MES数据规范》《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指南》等团体标准 [2] 链式技改模式创新 - 以链式技改方式进行政策扶持 将资金补贴到配套链主的供应商 [2] - 推行链主责任制 要求获得超千万技改资金的企业须带动≥5家配套商完成改造 [2]
郑州、洛阳、南阳全省前三!
搜狐财经· 2025-07-31 06:58
河南省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情况 - 河南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上半年GDP增速数据全部公布 其中16地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5 3% [1] - 河南省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 7% 高于全国平均5 3%的水平 经济大省实力彰显 [2] - 18地中有14地GDP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5 7% 有16地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5 3% [2] 各城市GDP增速表现 - 漯河市GDP增速达7 3% 商丘市GDP增速达7 0% 表现最为亮眼 [2] - 南阳市GDP增速6 3% 漯河市7 3% 开封市6 3% 商丘市7% 周口市6 7% 焦作市6 3% 三门峡市6 3% 驻马店市6 8% 安阳市6 3% 鹤壁市6 3% 许昌市6 6% 信阳市5 7% 洛阳市5 7% 济源5 9% 濮阳市5 9% 平顶山市5 9% [1] - 洛阳市和信阳市上半年GDP增速与全省平均增速持平 均为5 7% [2] 产业结构优化与增长动力 - 漯河市以食品产业为主导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三产业增速达8 8% [2] - 商丘市聚焦两高四着力 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第三产业增速高达8 9% [2] - 洛阳市着力做强重点产业链 推进新型工业化 培育新质生产力 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8% [5] - 南阳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 4% 占规上工业比重25 2% 对规上工业贡献率达50 7% [5] 消费市场表现 - 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01 55亿元 同比增长7 2% 高于全国2 2个百分点 [6] - 许昌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5 1亿元 同比增长9 3%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769 4亿元 同比增长9 5% 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75 7亿元 增长8 6% [6] - 开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 2% 增速高于全省1 0个百分点 [6] - 郑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7 4亿元 同比增长6 6% 比一季度加快0 9个百分点 [7] - 洛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1 7亿元 同比增长6 8% 高于全国1 8个百分点 较2024年加快0 6个百分点 [7] 政策推动与消费热点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消费大幅增长 限额以上单位可穿戴智能设备 通讯器材 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新能源汽车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 4倍 1 3倍 1 2倍 33 4% 21 6% [7] - 开封市出台促消费政策措施 用真金白银惠及消费者 [6] - 洛阳市老城区推出十大惠民举措 结合汉服文化特色激发消费活力 [7] 区域经济总量排名 - 郑州 洛阳 南阳GDP稳居全省前三 [4] - 郑州市上半年GDP总量达7329 3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2710 2亿元 同比增长5 6% [4] - 洛阳市上半年GDP达2925 3亿元 [5] - 南阳市上半年GDP达2389 83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780 67亿元 增长6 3% [5] 工业与制造业表现 - 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5% 高于全国2 1个百分点 高于全省0 1个百分点 [4] - 郑州市规上工业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 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8% [4] - 郑州市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7% 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为88 5% [4] 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 - 河南省制定推进2025年下半年经济持续向上向好若干政策措施 提出36条工作举措 [10] - 聚焦扩内需 优供给 强主体 惠民生 围绕千方百计促消费 扩投资 用心用情助企业 强产业 坚定不移抓改革 促开放 全力以赴保民生 守底线等四方面重点部署 [10] - 未来发力点包括消费动能持续释放 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区域特色产业拉动作用 [8][9]
7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3% 汽车等行业预期较强
中国新闻网· 2025-07-31 05:27
制造业PMI总体情况 - 7月份中国制造业PMI降至49 3%,主要受制造业传统生产淡季、高温及暴雨洪涝灾害影响 [1] -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 5%和49 4%,生产保持扩张但需求放缓 [1]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产需两端持续活跃 [1] 价格指数变化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 5%和48 3%,环比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 [1]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自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市场价格总体改善 [1] 企业规模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为50 3%,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 1%和50 7%,连续三个月扩张 [1] - 中型企业PMI上升0 9个百分点至49 5%,景气水平改善 [1] - 小型企业PMI降至46 4% [1] 重点行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0 3%和50 6%,持续高于临界点 [2] - 消费品行业PMI下降0 9个百分点至49 5% [2] - 高耗能行业PMI微升0 2个百分点至48 0% [2] 市场信心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 6%,环比上升0 6个百分点 [2] - 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预期指数均高于55 0% [2]
国家统计局:7月份制造业PMI为49.3% 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解读)
国家统计局· 2025-07-31 02:03
制造业PMI指数表现 - 7月制造业PMI为49.3%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低于临界点[2][3] - 生产指数50.5%保持扩张 新订单指数49.4%下降0.8个百分点 市场需求放缓[3] - 大型企业PMI50.3%连续三个月扩张 中型企业49.5%上升0.9个百分点 小型企业46.4%下降0.9个百分点[4] 制造业价格与供需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1.5%上升3.1个百分点 自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3] - 出厂价格指数48.3%上升2.1个百分点 市场价格总体改善[3] - 石油煤炭加工 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3] 制造业行业分化 - 装备制造业PMI50.3% 高技术制造业50.6%均持续高于临界点[4]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产需两端活跃[3] - 化学原料制品 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供需偏弱[3]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1%下降0.4个百分点 仍高于临界点[2][5]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0%略降0.1个百分点 总体稳定[5]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0.6%下降2.2个百分点 施工有所放缓[6] 服务业细分行业 -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邮政 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5] - 租赁商务服务 生态保护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位于扩张区间[5] - 房地产 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5] 市场预期表现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2.6%上升0.6个百分点[4] - 汽车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 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预期指数位于55%以上高景气区间[4]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6.6%上升0.6个百分点 市场预期乐观[5] 综合PMI指数 - 综合PMI产出指数50.2%下降0.5个百分点 仍高于临界点[2][7] - 构成指数中制造业生产指数50.5%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1%[7]
今年迎峰度夏 电力负荷为何连创新高?
人民日报· 2025-07-30 22:09
从用电量增速看,新动能支撑作用强劲,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保持了较强韧 性。6月份,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 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分别 同比增长11.0%、10.3%、8.6%、8.0%、6.9%、5.8%、4.2%,均高于制造业平均增速。此外,人工智 能、新能源等热门赛道拉动相关行业用电量高速增长,6月份,互联网数据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 44.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7.4%,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3.0%。 今年入夏后,高温开始时间早,从6月中下旬开始电力负荷快速增长,尤其7月以来多个地区电力负荷创 新高。根据有关数据,7月4日、7日、16日、17日全国电力负荷连创新高,最高达15.08亿千瓦,较去年 最大负荷增加0.57亿千瓦。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气温因素,在国家"两重""两新"等政策带动下,相关商品销 售、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国内需求稳步扩大,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保障迎 ...
国内首套120立方米固定式超低温储罐问世
技术突破 - 国内首套120立方米固定式超低温储罐技术成果发布,标志着我国超低温核心装备取得重大突破 [1] - 该技术获评"2025国际化工创新展览会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优秀技术成果" [1] - 技术实现关键材料、核心工艺及整机制造完全自主可控,静态蒸发率小于0.49%/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 性能提升 - 相较于国内现有小型容器,装车时间从7天缩短至8小时 [1] - 装车过程气化率从50%降至3% [1] - 通过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PED认证 [1] 研发成果 - 围绕该技术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8项,主导制定行业和团体标准9项 [1] - 历时3年攻克超低温材料物性数据少、绝热材料抽真空难等难题 [1] - 储罐在极端温差条件下确保气密性、可靠性、稳定性及抗脆裂性能和绝热性能 [1] 应用前景 - 技术可应用于液氢等深冷领域 [1] - 为可控核聚变低温恒温器和低温工厂提供支撑 [1] -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士义建议构建我国首个超低温储罐产业链,实现产业化 [2]
中国一重集团:水冷科技点“菇”成金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新浪财经· 2025-07-30 21:04
央企帮扶乡村振兴 - 中国一重集团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50万元 撬动外部资本600万元及政府配套资金100万元 打造135亩现代化香菇种植基地 [1] - 公司支持引进八十台智能化水冷空调系统 使菌棒成活率从70%提升至98% [3] - 计划年内新建11栋智能大棚 3座冷库 改造提升50栋现有设施 [3] 产业升级成效 - 传统135亩农田年收益仅35万元 现代化菇棚实现年产效益大幅提升 [3] - 科技赋能实现智能恒温环境 带来效益与效率双提升 [3] - 项目形成资源循环利用和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3]
企业家站C位!莱西市科技创新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齐鲁晚报网· 2025-07-30 14:39
中科坤泰4个月攻克多项国内首创技术,锐智智能参与制定4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北汽制造生产线自动化 率超90%……在7月28日召开的莱西市科技创新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科技人才科创企业 备受关注,域内科创成果亮点频出,彰显着莱西这片企业沃土的创新活力,传递出坚韧向好的信心与活 力。 企业家站C位: 另一方面,产学研深度融合为科技突破赋予新动能。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共建产业研究院、青岛科大孵化 行业领军企业晟科材料、青岛农大推动"科技小院"赋能现代农业等成功案例,打通了从基础研究、成果 转化到产业应用的链条;中科润美联合中科院突破润滑技术、瀚生生物携手青科大攻关农药研发等科研 合作,让实验室成果成为生产线上的产品,在莱西产业的沃土上开花结果。 "下一步的科研工作中,我们将加速利用基因编辑、单倍体技术手段等新型生物技术,解决种业'卡脖 子'的技术难题,不仅要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手里,还要让产品走向国际。"青岛金妈妈种业科技有限 公司副总经理刘蕾庆表示。 细察莱西此次表彰的对象:从攻克国内首创技术、填补行业空白的中科坤泰,到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 业标准的锐智智能,再到雀巢、点石、海绿源、金妈妈种业等一批在各自领域挺 ...
以并购重塑制造强市 东莞资本市场2025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证券日报· 2025-07-30 14:38
数据显示,2024年,东莞A股上市公司新增4家,总数达62家,位列全国地级市第7位,广东省(不含深 圳)第2位。当前,东莞资本市场正经历从融资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的深层次变革,并购重组已成为推 动产业升级、增强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尤其在电子、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东莞上市公 司通过并购不断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并加快布局海外基地,进一步提升"东莞智造"的全球化影响力。 东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曾坚朋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资本市场初步形成了以"科技创新+先进制 造"为鲜明特色的东莞板块,孕育了基础雄厚、活力充沛的企业生态,对并购重组有着强烈的内生需 求。近年来,东莞出台《东莞市便利企业融资赋能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多维度发力强化金融供给与 财政协同,同时大力支持市上市公司协会发挥桥梁作用,支持企业通过并购做大做优做强。曾坚朋表 示,热切期盼全球上市公司龙头企业、证券交易所、金融机构、专业服务商等各方齐发力,为东莞加快 建设国际科创制造强市、为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戴文慧致辞。她表示,当前广东正在聚精会神推进高质量发 展,东莞上市公司保持稳健发展势头,希望上市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