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

搜索文档
2025新消费市场趋势发展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12 15:16
新消费市场背景与现状 - 经济增长奠定新消费市场基础,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7895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网上零售额155225亿元,增长7.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26.8% [1][11][13] - 技术进步推动市场变革,移动互联网普及及大数据、AI技术应用赋能精准营销与个性化服务 [1][9] - 政策支持力度显著,国务院计划3-5年构建新型消费体制机制,发改委统筹3000亿元特别国债释放消费潜力 [1][10] - 消费模式呈现四大特点:消费升级(品质/品牌需求提升)、线上线下融合(全渠道零售)、数据驱动(精准营销)、共享经济渗透 [1][15][16][18][19] 新消费市场消费者行为 - 需求多样化趋势显著,品质、健康、环保、个性化需求提升,如益生菌食品、定制服装受青睐 [21][22][23][26] - 购买决策受五类因素影响:个人特征(年龄/性别差异)、产品特性(质量/价格)、购物环境(线下布局/线上界面)、社会影响(家庭/社交媒体)、情感因素(情绪/品牌情感) [30][31][32][33] - 行为新趋势包括绿色消费(节能家电增长)、个性化消费(年轻群体主导)、体验式消费(露营/民宿场景) [34][35] 新消费市场重点领域 - 乳业饮料领域创新加速,企业严控质量并推出健康功能性产品 [2] - 宠物经济规模显著增长,产业链完善且新兴业态涌现 [2] - 医美行业进入悦己驱动新周期,项目多样化与科技进步推动革新 [2] - 珠宝钻石领域年轻化趋势明显,培育钻石与黄金消费热度攀升 [2] 新零售行业发展趋势 - 全渠道零售成主流,线上线下融合通过同价/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等模式实现 [3] - 智能化服务升级,AI与大数椐技术应用于精准营销、智能客服 [3][18] - 供应链优化通过物流技术升级与协同合作降低成本并提升配送效率 [3] - 跨界合作创新常态,零售企业与科技/餐饮/娱乐行业联合打造消费综合体 [3] 新消费市场未来展望 - 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服务消费(旅游/文娱/健康)比重上升 [3] - 绿色低碳产品前景广阔,环保产品/节能家电/有机食品需求增长 [3][34] - 线上线下融合强化,实体零售数字化与电商布局线下体验店 [3] - 年轻消费者与银发经济群体成为两大核心客群 [3]
泡泡玛特冲高回落,板块迎低吸机会?港股消费ETF易方达(513070)规模创历史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08:45
泡泡玛特股价表现 - 6月12日港股泡泡玛特早间一度涨近5%续创历史新高但后续震荡回落收跌1 11% [1] - 泡泡玛特等成分股下跌导致中证港股通消费指数当日下跌2 49% [1] 港股消费ETF规模增长 - 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指数的港股消费ETF易方达(513070)规模达6 58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1] - 该ETF规模自4月11日(3 97亿元)以来两个月增幅达65 7%较年初增长近3倍 [1] 中证港股通消费指数构成 - 指数选取港股通范围内流动性好市值大的50只消费主题股票 [1] - 行业覆盖食品饮料家电汽车医美潮玩等新兴赛道 [1] - 包含阿里腾讯小米等稀缺标的及泡泡玛特百胜中国等新消费代表企业 [1] 新消费领域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泡泡玛特获270只基金重仓持股总量6874 75万股总市值99 3亿元 [2] - 2024年一季度末仅36只基金重仓泡泡玛特 [2] 新消费行业趋势 - Z世代引领的悦己消费重构市场格局 [2] - 潮玩茶饮个护美妆等赛道依托情绪价值+出海加速实现爆发式增长 [2] - 科技和新消费是港股市场两条成长主线 [2] - 新消费关注潮玩黄金珠宝城市户外新式餐饮潮流折扣零售游戏等细分市场 [2]
大奖出炉!13项!2025全球医美科技创新系列大奖
思宇MedTech· 2025-06-12 08:16
全球医美科技大会概况 - 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于2025年6月12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召开,主题为展示全球医美科技创新成果并推动技术转化与跨界交流 [2] - 大会吸引600余位来自临床、企业、科研院所及金融资本的专业嘉宾参与,聚焦前沿科技赋能医美临床的探讨 [2] - 大会揭晓2025全球医美科技创新系列大奖,设立科技创新奖、创新服务奖、创新转化奖三大类别 [2] 科技创新奖获奖企业及技术亮点 华熙生物 - 依托透明质酸与细胞外基质领域的合成生物技术,构建"基础研究—临床评价—品牌落地"闭环创新路径,推动注射填充与组织修复材料应用 [5] 朗曦姿颜 - 开发含Fe、Mg、Zn等微量元素的3D仿生培养体系,提升外泌体产率与生物活性,拓展慢性伤口修复及医美应用场景 [6] 威脉清通医疗科技 - YOUMAGIC舒立缇单极射频抗衰系统集成闪脉冲能量输出、智能温控与云端验真模块,获NMPAⅢ类认证及FDA批准,打破国际品牌垄断 [8] 佰福激光 - 自主研发ND YAG调Q激光等设备,18项关键技术达国际水平,微剥脱激光实现国产化突破,优化亚洲敏感肌治疗安全性 [10] 芙迈蕾 - 三年内注册两款三类医疗器械,强脉冲光设备采用"M"型腔体设计提升能量稳定性,皮秒激光应用消色差技术增强治疗精准度 [12] 益诚生物 - 围绕聚酯微球、丝素蛋白与ECM三大平台开发注射填充与缝合材料,具备原材料创新到产业化的工程转化能力 [13] 创新服务奖获奖企业及服务特色 通和立泰 - 完成900余份NMPA注册报告,覆盖80余项医美产品,提供标准化临床前研究服务 [16] 丽和康 - 主导完成皮秒激光国内首个同品种评价路径取证及特定适应证首个临床试验,推动多款医美产品合规上市 [18] 苏生生物 - 引进瑞士SmartBone®骨再生材料,通过乐城先行区特许机制实现多例临床应用及国内注册上市 [19] 创新转化奖获奖专家及成果 姚贵金 - 构建医美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打通医疗、科研、企业、监管环节,推动多项目落地应用 [21] 安阳 - 开发带血管蒂脱细胞支架实现大体积肌肉再生,推出PWAS脂肪提纯系统提升脂肪存活率 [22] 牛旭锋 - 创新聚酯微球/胶原复合材料体系,解决皮肤填充剂降解不可控问题,提供结构性升级方案 [23] 张贵锋 - 建立医用胶原蛋白"特征多肽识别—标准制定—材料支撑"闭环体系,牵头制定5项国家/行业标准 [24] 大会总结 - 奖项展现中国医美科技在材料、设备、转化等维度的创新实力,反映行业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化的系统竞争力 [25]
大奖出炉!13项!2025全球医美科技创新系列大奖
思宇MedTech· 2025-06-12 08:04
全球医美科技大会概况 - 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于2025年6月12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召开,吸引600余位来自临床、企业、科研及金融资本的专业嘉宾参与 [2] - 大会设立2025全球医美科技创新系列大奖,包含科技创新奖、创新服务奖、创新转化奖三大类别,表彰材料、设备、成果转化等维度的创新成果 [2] 科技创新奖获奖企业及技术亮点 华熙生物 - 依托透明质酸与细胞外基质领域的合成生物技术,构建"基础研究—临床评价—品牌落地"闭环创新路径,推动注射填充、组织修复等高品质材料应用 [4] 朗曦姿颜 - 开发含Fe、Mg、Zn等微量元素的3D仿生培养体系,提升外泌体产率与生物活性,拓展慢性伤口修复及医美应用场景 [5] 威脉清通医疗科技 - 核心产品YOUMAGIC舒立缇单极射频抗衰系统集成闪脉冲能量输出、智能温控与云端验真模块,获NMPAⅢ类认证及FDA批准,打破国际品牌垄断 [7] 佰福激光 - 自主研发ND YAG调Q激光等设备,18项关键技术达国际水平,微剥脱激光设备实现国产化突破,优化光热效应控制以降低亚洲敏感肌术后风险 [9] 芙迈蕾 - 三年内注册两款三类医疗器械及多款二类器械,强脉冲光设备采用"M"型腔体设计提升能量稳定性,皮秒激光应用消色差技术提升治疗精准度 [11] 益诚生物 - 以聚酯微球、丝素蛋白与ECM为核心平台,开发多款注射填充及缝合材料类器械,具备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化的工程转化能力 [12] 创新服务奖获奖企业及服务能力 通和立泰 - 完成900余份NMPA注册用报告,覆盖80余项医美产品,通过标准化SOP管理体系保障试验数据科学性及申报合规性 [14] 丽和康 - 主导完成皮秒激光治疗仪国内首个同品种评价路径取证,以及特定适应证国内首个临床试验,服务涵盖射频微针、胶原蛋白注射剂等产品 [16] 苏生生物 - 引进瑞士SmartBone®骨再生材料,通过乐城先行区特许准入机制实现多例临床应用及国内注册上市,展示跨境技术转化能力 [17] 创新转化奖获奖专家及成果 姚贵金 - 构建医美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打通医疗、科研、企业、监管环节,推动多个创新项目落地应用 [19] 安阳 - 开发带血管蒂脱细胞支架实现大体积肌肉组织再生,推出PWAS脂肪提纯系统提升脂肪处理效率与存活率,应用于面部整形及鼻面修复 [20] 牛旭锋 - 创新聚酯微球/胶原复合材料体系,明确材料-降解-再生机制,提升填充稳定性与组织融合度,为皮肤注射产品提供升级思路 [21] 张贵锋 - 建立医用胶原蛋白"特征多肽识别—标准制定—材料支撑"闭环体系,牵头制定5项国家/行业标准,解决质量可比性难题 [22] 行业影响与展望 - 大会展现中国医美科技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创新力量,未来将持续搭建跨界交流与成果转化平台 [23]
医美打工人:普通人碰医美,大多会后悔
虎嗅· 2025-06-12 06:00
行业现状与趋势 - 医美行业长期游走在光鲜与灰色地带之间,广告承诺的变美捷径与现实中高风险并存[2] - 行业术语频繁更替,从"玻尿酸"到"肉毒素",从"少女针"到"馒化针",反映消费者在焦虑中的反复试验[4] - 行业从业者指出"轻医美"并不轻,只是将风险包装得更温和[6] - 医美正渗透进普通人生活,但从来不是无风险的游戏[7] - 行业消费趋势从"整感十足"转向追求"妈生美","轻医美"渐成主流[16] - 抗衰成为热词,中年客户追求优雅老去,年轻女性从25岁开始抗衰几乎成行业共识[17] - 玻尿酸、水光针、光子嫩肤三类项目常年稳居销售榜前三[18] - 2024年行业两大热点是"馒化针"与"鼻修复",唇部手术悄然回潮[21] 产品与价格 - 2013年前后注射类项目价格普遍在1000至3000元之间[14] - 轻医美项目价格亲民:几百元玻尿酸、百元出头水光针、三四百元国产肉毒素[19] - 玻尿酸首次维持3至6个月,累积3~4次后每2至3年维护一次,肉毒素国产维持3至4个月,进口可达半年至一年[20] - 线上平台出现198元玻尿酸、298元肉毒针等低价项目,背后是药物稀释或使用低劣原料[27] - "韧带打发"本质是玻尿酸定点填充,每支售价上万,常规三到五支起跳[42] 行业风险与乱象 - 光电类仪器项目相对安全,最坏结果只是没效果,而注射类项目风险高,可能导致血管栓塞、组织坏死甚至失明[23][24] - 大型医美机构也使用没有合法资质的"三无产品",进口大牌与国产无名产品成本可能差十倍[26] - 存在"打包售卖"套路,机构先用正品药盒取信顾客,打麻药后偷偷换成三无产品[26] - 低价项目背后是药物稀释,如肉毒素从标准稀释2.5倍到4-5倍再分装[27] - 2024年有90后女孩因非法注射玻尿酸导致终身残疾[29] - 2024年天津35岁女子在黑医美工作室注射玻尿酸后死于肺动脉栓塞[39] - 2021年新疆19岁女孩在无资质整形手术中突发心跳骤停[39] 从业者与机构 - 医美医生收入可观,新人月薪过万,单个注射项目抽成两三百,经验丰富者月入五万以上[34] - 部分"明星医生"并非医学出身,有来自中医专业或护士转行[35] - 机构分为"直客型"和"渠道型",后者风险更高,通过压缩成本维持利润[47] - 有机构专门锁定30-60岁中高龄女性,销售人员扮演"知心亲人"推销三无产品[47] - 上游厂家定期邀请公立医院医生授课,内容涵盖面部解剖、安全评估等专业知识[49] 消费者行为 - 消费者对医美产品普遍缺乏了解,早期盲目追逐见效快、价格低[14] - 消费者投诉追溯困难,因在不同场所由不同操作者使用不同产品[30] - 2023年长春张女士因隆鼻手术被擅自更换材料,只能借助短视频平台维权[32] - 有消费者贷款做全脸整形,术后第三天仍在消肿期就要求退款[33] - 存在极端案例:一位女性进行两次吸脂、三次鼻整形、三次眼部手术甚至大拉皮手术[44] - 湖北女孩从隆鼻开始逐渐"馒化",即使尝试溶解酶也难以恢复最初模样[45] - 一位模特从微调下颌线开始,过量注射导致左脸严重淤青需紧急溶栓[46] 行业规范与建议 - 行业宣传口径从"立竿见影"转向"安全""维稳",反映消费者态度转变[50] - 建议消费者查医生真实学历背景,教育经历是最难伪造的标签[50] - 应寻找长期耕耘某一领域的专家,如"鼻专家"或"眼专家"[52] - 医美门槛降低,基础项目几百元可尝试,但需保持健康与理性判断[53]
暴跌70%,中国医美巨头神话破灭
凤凰网财经· 2025-06-10 14:37
核心观点 - 朗姿股份面临增长失速、盈利承压的双重困境,市值从高峰超300亿缩水至82亿,暴跌超70% [1][26] - 公司通过减持若羽臣股份套现资金,持股比例从12.33%降至4.04%,累计套现约5.4亿元 [7][9][10][11] - 医美行业获客成本与人力成本高企,导致净利率从24.95%降至5.19%,销售费用占营收40% [20][21][22][23] - 公司账面商誉达17.81亿元,占净资产64%,存在减值风险 [24][2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77%,扣非净利润下降6.89%,显示增长乏力 [26] 精准减持背后 - 朗姿股份是若羽臣发起人之一,2015年投资1.1亿元获得20%股份,上市后持股比例稀释至12.33% [7] - 2022年10月至2023年7月两次减持,持股比例降至9.61% [9][10] - 2024年3-5月减持套现2.4亿元,持股比例降至7.07% [11] - 本次计划减持476.81万股,按62元/股计算可套现约3亿元,持股比例将降至4.04% [11] - 减持原因为聚焦主业、盘活资产,反映公司资金需求迫切 [11] 业务转型历程 - 2011年上市时为高端女装企业,核心品牌包括"朗姿"和"莱茵" [13] - 2014年收购韩国Agabang切入母婴市场 [13] - 2015年战略投资若羽臣布局母婴美妆线上渠道 [13] - 2016年收购米兰柏羽、晶肤医美品牌,形成女装+医美+婴童三大业务 [13] - 2016年斥资3.27亿元收购6家医美企业 [13] - 2020-2021年因医美概念股价暴涨700%,市值超300亿 [14] 财务压力分析 - 资产负债率从2011年10.48%攀升至2024年57.42% [16] - 流动比率从2011年9.18降至2024年0.66 [16] - 2024年短期借款13.14亿元,2017-2024年财务费用累计7.35亿元 [18] - 销售费用从2011年1.48亿元(占营收17.8%)增至2024年23亿元(占营收40%) [20][21] - 2017-2024年销售费用累计119亿元,占同期营收303亿元的39% [22] 医美业务现状 - 2024年医美营收27.83亿元,同比增长仅3.47%,未披露净利润 [25] - 拥有41家医美机构,2024年新增郑州集美、北京米兰和湖南雅美 [25] - 医美毛利率54%,但行业人均客单价下跌近40% [26][2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77%,扣非净利润下降6.89% [26]
报名:一场高效链接医美人的社交局 | Aesthetic LinkLab
思宇MedTech· 2025-06-10 09:54
活动设计理念 - 活动旨在打破传统会议模式,采用"信息高密度+社交高效率"的创新设计,通过3小时实现深度认知与高效链接 [1][2] - 核心解决行业痛点:传统会议中有效对话少、结识人数有限、展示机会缺乏、精准对接困难等问题 [5][6] 活动环节架构 产品闪讲环节 - 设置60分钟集中展示时段,允许最多20家研发型医美科技公司进行3分钟核心价值展示 [2] - 展示范围覆盖注射类产品、能量源设备、术后修复、材料与工艺等全技术链条 [2] - 提供标准化展示支持包括讲台、投影设备和官方记录服务 [2] 分组社交环节 - 采用算法驱动的结构化社交设计,通过多轮换组机制实现每20分钟切换对话小组 [7][8] - 基于报名信息的调度算法可支持单参会者在1小时内接触60-80位精准匹配的专业同行 [8] - 通过预设分组路径实现跨圈层碰撞,确保每轮对话均为新面孔的社交密度 [9] 自由链接环节 - 设置开放式交流时段,支持定向寻找闪讲企业、深化新结识关系或加入主题桌讨论 [9][10] - 主题桌涵盖市场趋势、医工交叉等垂直领域对话场景 [10] 参与机制 - 实行审核制免费参与,总人数限制300人,设置两类报名通道:产品展示报名与全程参会报名 [9][10] - 产品闪讲申请需满足自主研发条件,最终筛选不超过20家科技公司 [11] - 目标受众覆盖医美全产业链(医生/工程师/材料专家/市场人员/投资人等)及有资源对接需求的从业者 [12] 公司活动矩阵 - 系列科技大会包括已举办的首届全球眼科/骨科/心血管大会,2025年将新增医美科技大会(6月)、第二届医疗科技大会(7月)及第三届手术机器人大会(9月) [13]
国金证券:巨子生物增持计划彰显信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6-10 08:58
核心观点 - 国金证券维持巨子生物"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 40元、2 93元、3 54元,对应PE分别为23倍、19倍、16倍 [1] - 公司产品矩阵(医疗器械系列+胶原修护系列+焦点系列+补水安敏系列+秩序系列)将持续发力,核心竞争优势稳固 [1] - 控股股东Juzi Holding计划增持不低于2亿港元公司股份,反映对公司前景的坚定信心 [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 40元、2 93元、3 54元 [1] - 对应PE分别为23倍、19倍、16倍 [1] 股东增持计划 - Juzi Holding现持有公司股份约54 26% [2] - 计划增持不低于2亿港元,按现价61 2港元估算,预计增持326 8万股,约占总股本0 3% [2] - 增持后公司仍将维持足够公众持股量 [2] 产品战略 - 加大研发投入,积累技术储备,推进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临床申报审批工作 [2] - 打磨更多产品和系列,满足细分需求,丰富品牌内涵 [2] - 产品矩阵包括医疗器械系列、胶原修护系列、焦点系列、补水安敏系列、秩序系列 [1][3] 品牌营销 - 可复美:医用敷料大单品市占率领先,胶原棒持续破圈,复购与用户结构健康,新客占比高,焦点面霜2024年4月上市后表现亮眼 [3] - 可丽金:强化抗老心智,大膜王、嘭嘭次抛销售亮眼,预计2025年继续放量 [3] - 加大主力品牌营销推广力度,培育孵化新品牌,为护肤品业务发展打基础 [3] 未来展望 - 坚持树品牌、拓渠道、强报批的重点方向,提升公司综合实力 [2] - 逐步启动三类医疗器械商业化准备工作,做好市场教育和培训,赋能第二成长曲线 [3]
新氧青春诊所服务人次破20万 轻医美新消费加速增长
搜狐网· 2025-06-10 07:03
在医美行业"营销驱动"的传统模式下,新氧选择逆向破局——聚焦"标准化医疗交付",将90%资源投入 医疗服务质量建设。通过建立严格的医生脱产培训体系(新医生需通过系统性考核上岗)、四级医生服务 体系(按经验分级操作项目),实现光电、注射等核心项目的标准化落地。数据显示,新氧青春诊所单店 平均配备3-4名医生,每位医生月均完成330例治疗,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推动用户满意度持续保持4.98 分(满分5分),复购率超60%。 图:新氧青春诊所 新氧旗下轻医美连锁品牌新氧青春诊所披露关键运营数据:截至6月7日,品牌累计服务人次突破20万。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个10万人次仅耗时155天,较首个10万周期(2023年5月11日—2025年1月3日,共602 天)提速74%。这一数据既印证轻医美消费渐入爆发期,也证明了新氧以"去营销化+标准化医疗交付+科 技赋能"重构行业信任链的转型成效。 "当行业让消费者必须成为专家才能消费时,说明行业本身出了问题。"新氧创始人金星直言,新氧通 过"去营销化"策略压缩成本——将获客成本压至10%以下,而这一占比在传统机构中为30%-50%。通过 实现效果可视化和服务可预期,一季度财报显示, ...
2025年美容护理中期投资策略:领跑新消费,美妆个护全面崛起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0 04:18
报告核心观点 - 美容护理板块25年初至今表现亮眼,预计25H2势能持续,新成分、新细分赛道发力 [4] - 化妆品、医美、电商板块均有发展机遇,推荐关注相关优质公司 [4] 板块综述 美容护理板块复盘 - 25Q2起美容护理行业大幅跑赢申万A股指数,化妆品、个护、医疗美容表现亮眼 [8] - 政策利好、估值回调、新消费概念崛起等因素推动板块增长 [8] 指数表现 - 25年初至今SW美护指数增长13.4%,领跑31个SW行业,个股涨跌幅在-73%-151%之间 [10][12] 部分公司业绩与估值季度回顾 - 24Q4起板块估值回暖,国货个护、化妆品增长提速,重点公司业绩与估值双升 [13] 化妆品 品牌矩阵 - 美妆个护赛道市场容量大、细分多,品牌/产品周期明显,品牌矩阵建设与细分赛道布局潜力大 [19][20] 国潮 - 国潮元素在美护、首饰、电影游戏等领域风头强劲,助力国货品牌崛起 [22][23] IP联名 - “谷子”经济崛起,美妆+IP联名迎合情绪消费,如毛戈平故宫系列成为经典 [24] 国际集团表现 - 25Q1国际集团业绩波动,旅游零售市场下滑影响深远,中国常规市场竞争激烈 [29] 个护 国产替代 - 洗护行业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趋势向上,众多品牌焕发生机 [32] 竞争格局 - 外资主导市场,本土品牌有望破局,国内领先企业纷纷加入洗护领域 [36] 高端市场 - 高价格带商品增长迅猛,依靠功效成分+情绪价值建立用户心智,品质体验拉高品牌溢价 [44] 性价比市场 - 质价比销量大且增长稳健,强市场洞察突破细分赛道,快反供应链支撑品牌延展力 [45] 医美 产业链 - 上游技术壁垒高,毛利率最高;中游为医美机构和获客渠道 [51][54] 再生材料 - 2025年再生板块迎新品上市,品牌推出细分化产品应对竞争 [55] 注射类产品 - 透明质酸针剂价格带宽广、功效全面,国货抢占平价市场,高端市场初步试水成功;肉毒素市场潜力十足 [57][58] 胶原蛋白 - 胶原蛋白赛道备受期待,预计25年巨子生物等公司将推出相关医美产品 [59][62] 公司综述 化妆品公司 - 上美股份、珀莱雅、毛戈平、若羽臣、润本股份、丸美生物、巨子生物、上海家化等公司各有优势,发展态势良好 [65] 投资建议 - 化妆品推荐上美股份、珀莱雅等公司,建议关注贝泰妮、华熙生物等;医美推荐爱美客,建议关注朗姿股份;电商板块建议关注南极电商 [102] 估值 - 给出化妆品医美行业估值比较表,包括各公司股价、市值、归母净利润、PE等数据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