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氧青春诊所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新氧发布Q2财报:轻医美连锁收入同比增长426%线下转型跨过拐点
中国经济网· 2025-08-19 07:20
行业趋势 - 2024年医美消费人数达3100万 同比增长10.7% 客单价同比下降10% 呈现量增价减特征 [1] - 消费者对优质且高性价比医美服务需求持续升温 消费决策更趋理性 [1] 业务表现 - 二季度新氧青春诊所到店核销顾客6.74万人次 同比增长381% 核销服务点15.45万 同比增长458% [1] - 新客中超30%来自老客推荐 年度复购率达60% 过去12个月活跃用户超10.04万 [1] - 一线城市磨合期门店收入同比增长643% 二线城市成长期门店收入同比增长99% [2] - 门店毛利率环比提升22% 50%门店毛利率超24% 单店坪效环比平均增长22% [2] 财务数据 - 二季度集团净亏损3600万元 [2] - 信息及预约服务收入1.352亿元 较2023年同期2.097亿元下降35.6% [2] - 平台业务收入下降主要因订阅信息服务的医疗机构数量减少 [2] 战略进展 - 已在全国9座城市运营31家门店(含2家试运营) [2] - 采用标准化交付模式 依托产业纵向布局与数字化投入提升成本管控和运营效率 [2] - 二季度25家门店单月经营性现金流为正 [3] - 预计年内门店数达50家 加大一二线城市覆盖密度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轻医美连锁业务收入达1.5-1.7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230.5%-274.6% [3] - 管理层判断连锁业务高速增长将对冲传统业务下滑 对实现盈利充满信心 [3]
医美消费趋势解读
2025-07-07 16: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美行业 - 公司:新氧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医美行业发展趋势 - 2019 - 2022 年快速发展,近年因上游价格战和下游需求疲软表现不佳,2025 年处于弱复苏阶段,存在结构性机会和创新模式[2] 新氧发展历程 - 2013 年成立,首创医美电商模式,2013 - 2019 年快速发展,2019 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占医美 APP 市场 86%份额;2020 年底月活用户 890 万,付费用户 62 万,付费机构 4800 多家;2021 年至今受互联网竞争影响,收入和利润受冲击[1][2][4] 新氧应对困境实现反转的方式 - 布局供应链:2021 年 6 月 8 亿元收购奇致激光 85%股份;2022 年 5 月独家代理艾拉斯提;2023 年与西红医药签水光针和童颜针独家总经销协议[5] - 进军下游医美机构运营:2024 年发布新氧青春诊所品牌,2025 年上半年开设 32 家门店,总营收 1.7 亿元[1][5] 新氧青春诊所优势 - 盈利模型跑通:L Mall 门店月收入 400 - 500 万元,销售费用率比传统医美门店低 15 - 20 个百分点,净利率优于传统零售业态[1][7] - 流量来源优质:复购率 60%,老带新比例 50%,自然流量占 15%[1][7][8] - 扩张目标明确:2025 年计划拓展到 50 家门店,下半年净新增 18 家[1][8] 新氧平台线下诊所品牌转换和流量变现方式 - 依赖线上品牌资产,消费者因信任新氧品牌转化为线下客户,公域投放广告流量占比仅 25%,投入少[9] 新氧确保医美服务质量和价格透明度的措施 - 订单可追溯医生和护士职业资质,保证医疗人员资质合规;价格体系公开透明,门店同类产品比市场便宜 30% - 40%[10] 医美行业标准化方式 - 构建标准化体系,新氧通过医生分级管理、精简 SKU 和单产品理解实现轻医美标准化,水光类 21 个 SKU,光电类 16 个 SKU,大健康及皮肤管理类项目 10 个以下,60%项目为光电类,40%为注射类[11] 新氧医生分级管理方式 - 采用 L 等级分级系统,L1 级操作小光电项目,L2 级做小型注射,L3 - L6 级根据项目难度和复杂性划分,使医生专注擅长领域,保证医疗体验[12] 中国缺乏大型连锁化医美集团而新氧能领先的原因 - 大型集团优秀医生集中在一线城市难扩张,手术类项目难标准化,资产模式投放重;新氧专注轻资产模式,取舍品项直接,以轻医美为主,布局供应链降低成本,有天然流量优势,线上品牌心智积累线下变现形成正循环[12] 中小型轻医美诊所挑战及新氧应对方法 - 挑战:难进行互联网思维 SOP 拆解,上游供应链积累困难,广告获客成本高,费用率 30% - 40%,盈利模型扩张难[14] - 应对:品项取舍直接,轻资产模式投放,专注低风险高需求品项;布局供应链与龙头合作降成本;有天然流量壁垒,线上品牌心智积累线下变现形成正循环[1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氧青春诊所主要分布在一线和省会城市,如北京、深圳各 7 家,上海、广州各 4 家[1][6] - L Mall 门店平均面积 600 平米,工作日每日客流量 50 单,双休日 100 单,每月 2000 个客单,每周 500 个客单,项目平均单价 700 - 800 元,高端项目更高[6][7] - 新氧在美团、大众点评等公域投放广告流量占比 25%,投入比中小机构少[9]
新氧青春诊所服务人次破20万 轻医美新消费加速增长
搜狐网· 2025-06-10 07:03
在医美行业"营销驱动"的传统模式下,新氧选择逆向破局——聚焦"标准化医疗交付",将90%资源投入 医疗服务质量建设。通过建立严格的医生脱产培训体系(新医生需通过系统性考核上岗)、四级医生服务 体系(按经验分级操作项目),实现光电、注射等核心项目的标准化落地。数据显示,新氧青春诊所单店 平均配备3-4名医生,每位医生月均完成330例治疗,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推动用户满意度持续保持4.98 分(满分5分),复购率超60%。 图:新氧青春诊所 新氧旗下轻医美连锁品牌新氧青春诊所披露关键运营数据:截至6月7日,品牌累计服务人次突破20万。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个10万人次仅耗时155天,较首个10万周期(2023年5月11日—2025年1月3日,共602 天)提速74%。这一数据既印证轻医美消费渐入爆发期,也证明了新氧以"去营销化+标准化医疗交付+科 技赋能"重构行业信任链的转型成效。 "当行业让消费者必须成为专家才能消费时,说明行业本身出了问题。"新氧创始人金星直言,新氧通 过"去营销化"策略压缩成本——将获客成本压至10%以下,而这一占比在传统机构中为30%-50%。通过 实现效果可视化和服务可预期,一季度财报显示, ...
新氧发布Q1财报:集团战略转型渐入佳境 轻医美连锁单季营收创历史新高
搜狐网· 2025-05-19 02:39
北京时间5月16日,医美医疗服务产业集团新氧(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Y)(以下简称"新氧")发布了2025年 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报告。财报显示,一季度,新氧集团实现营收2.97亿元。其中,轻医美连 锁业务营收达9880万元,同比增长551%,创单季度营收历史新高,集团战略转型渐入佳境。 新氧集团董事长兼CEO金星表示:"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我们依然专注于落实转型战略,除了大力 发展轻医美连锁业务,我们还在产业链纵向整合、业务多元化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巩固我们在不断演 进的医美领域中的竞争地位。" 图:新氧青春诊所门店 图:新氧青春诊所"自然能量"快闪活动在北京举办 新氧集团董事长兼CEO金星表示,"标准化、高品质、性价比兼具的医美产品和服务需求所带来的机遇 依然巨大,而新氧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来把握这一机遇,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成为中国轻医美连锁机构中 的头部企业,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对未来业绩增长持乐观预期。" 上游业务增长强劲 产品力不断夯实 连锁业务连续六个季度高速增长 单店盈利可复制模式获市场验证 消费者抗衰需求的爆发,催热轻医美市场。2023年5月,新氧成立第一家轻医美连锁门店。依托标准 化、品 ...
新氧要做医美界的“山姆”
经济观察网· 2025-04-19 03:21
业务转型背景 - 公司成立12年 核心业务从互联网医美平台转向医美连锁业务和产业链上游延伸[2]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下降2.1% 信息及预约服务收入同比锐减19.3%至9.3亿元 连锁业务营收1.7亿元同比增长超12倍[2] - 互联网流量向超级平台聚拢 公司平台业务缺乏竞争优势 线上业务连续3年下滑 平台业务天花板约20亿元[2] 线下连锁业务扩张 - 2023年5月开设首家线下诊所 目前在全国9个城市拥有25家门店 计划2025年底扩张至50家门店 长期目标1000家门店[3] - 连锁业务复购率超过60% 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营收8100万元同比增长近7倍 已保持7个季度连续增长[3] - 超过一半门店现金流转正 相当部分门店已实现盈利 所有门店未入驻APP 完全依靠自然流量[3][6] 业务模式冲突与应对 - 线下扩张导致与原有客户形成竞争关系 曾出现大客户因门店相邻而终止合作 年投放金额达几千万元[5] - 管理层坚持开店策略 部分机构终止合作 但大多数机构选择留下[6] - 为验证模式可行性 所有线下诊所均不通过APP导流 依靠自然流量开展业务[6] 山姆模式与供应链布局 - 借鉴山姆和胖东来混业经营模式 通过自有商品实现成本控制和性价比提升[7] - 2021年以7.91亿元收购武汉奇致84.49%股份切入医疗器械领域 2022年独家代理中高端玻尿酸品牌 2023年自建玻尿酸工厂[8] - 2023年投入1亿元签约4款主流针剂 包括新一代童颜针等产品 预计2026年起陆续获批[9] 商业模式与定价策略 - 定位轻医美领域 采取高性价比定价策略 市场平均1个项目价格可做2-3个项目[8][9] - 通过小程序/APP/自建社群降低营销成本 全产业链垂直整合降低采购成本[9] - 实行"不办卡不充值不推销"服务模式 所有项目独立盈利 自营产品贡献主要利润[10] 发展战略与行业定位 - 从一线到五线城市饱和状态可达1400家门店 预计保持10年高速增长[12] - 未来理想收入结构比例:连锁业务80% 平台业务10% 上游业务10%[9] - 中国现有约2万家民营医美机构 公司1400家目标仅占个位数百分比[12] 财务表现与资本市场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87亿元 为近4年最大亏损 主要因商誉减值5.4亿元和线下业务前期投入[14] - 美股股价从最高22.8美元/股跌至不足1美元/股 市值从20亿美元降至不足1亿美元[14] - 管理层和投资人在看到连锁业务业绩后增持股票 董事长近期增持超450万股[14] 行业环境变化 - 医美上游企业告别高毛利高门槛阶段 三大巨头增长显著放缓[14] - 爱美客出现近八年来首次个位数增长 华熙生物2024年利润同比下降超70% 昊海生物科技第四季度营收净利润双降[14] - 医美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 公司认为可通过高质低价服务穿越周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