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

搜索文档
英国发布《现代产业战略》,英首相:为经济转折点
国际金融报· 2025-06-24 09:21
现代产业战略核心观点 - 英国政府发布《现代产业战略》,聚焦未来10年发展规划,旨在推动投资、创造高技能就业岗位,提升全球竞争力 [1] - 战略由政府与企业共同制定,覆盖八大高增长行业,包括先进制造、清洁能源、数字科技、金融服务、生命科学、创意产业、国防及专业服务 [1] - 战略将为高增长潜力的地区和领域提供针对性支持,助力企业快速进入英国市场并投资前沿产业 [3] 战略主要举措 - 降低电力成本:自2027年起,电力密集型制造商的电力成本降低25%,使其成本接近欧洲其他主要经济体 [4] - 加大投资支持:通过将英国商业银行融资额度提升至256亿英镑,吸引数百亿英镑私人资本,为创新型企业释放数十亿英镑融资 [4] - 减轻监管负担:企业监管行政成本削减25%,减少监管机构数量 [5] - 推动科技创新:到2029年—2030年,每年研发支出提高到226亿英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生物技术等领域 [5] - 吸引全球人才:设立5400万英镑基金,改革签证制度,吸引顶尖科研人才及团队 [5] - 提升技能培训:至2029年,每年新增12亿英镑用于技能提升,支持高增长行业人才培养 [7] 五个行业规划详情 - 先进制造业:提供总价值约43亿英镑资金支持,包括未来五年28亿英镑研发资金,目标将汽车产量提升至135万辆,并引领零排放飞行技术 [10] - 清洁能源产业:到2035年将清洁能源产业投资翻倍,大英能源将推动清洁能源革命,在供应链额外提供7亿英镑,总资金达10亿英镑 [10] - 创意产业:通过3.8亿英镑资金支持电影电视、电子游戏、广告营销、音乐及视觉与表演艺术,提升企业融资渠道和研发能力 [10] - 数字与科技:投入超过20亿英镑推动"人工智能机遇行动计划",包括新设"主权AI项目"、1.87亿英镑培训100万名青年科技人才,聚焦北爱尔兰网络安全、威尔士半导体和苏格兰量子技术 [10] - 专业与商业服务:推广本土人工智能技术革新全球服务行业,推动海外专业资格互认协议 [10] 政府与企业评价 - 英国首相认为该战略标志着英国经济的转折点,为英国企业提供长期确定性,鼓励投资和创新 [2][8] - 英国商业与贸易大臣表示战略将解决企业面临的能源和技能挑战,确保英国成为全球最适合投资和经商的国家 [8] - 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强调中英在金融服务、创意、生命科学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潜力 [9]
算法赋能智能化供电服务 破解植物工厂能源高耗与精准调控难题
中国能源网· 2025-06-24 09:19
核心观点 - "智电光合"方案通过整合清洁能源调度、智慧农业精准管控与光波导技术,构建"电—光—农"一体化新型生产模式,破解植物工厂高耗能问题并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 [2] - 该方案以三大创新支点实现农业系统重构:清洁能源智能调度、生产流程精益管控、种植技术立体革新 [3] - 技术融合带来显著效益提升:电费成本降25%、人工成本降50%、清洁能源替代率达98%、光能利用率达行业1.2倍、养分循环利用率达90% [4][9][11][14] 技术创新 能源系统 - 自主研发智慧能源调控平台,通过量子加密智能量测开关与AI算法实现动态调节,优化光伏、储能及电网供电组合 [4] - 实现设备级负荷到全景动态监测,清洁能源替代率提升至98%,显著降低碳排放 [4][11] 种植技术 - 千亿级参数AI模型构建作物数字孪生,多维度传感网络将环境调控精度锁定在0.5%误差带 [9] - 创新光波导传输系统控制太阳光损耗在10%以内,结合LED与自然光实现全光谱"光配方"智能配送 [11] - 立体化栽培模式配合自动化升降架,垂直空间利用率提升,产量实现突破性增长 [11] 资源循环 - 智能养分系统形成闭环设计,养分循环利用率达90%,构建可持续微型农业生态系统 [11] 应用成效 产业落地 - 在福建古田县应用于食用菌种植,解决"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地资源限制,推动传统菌菇产业升级 [13][14] - 模式可复制至茶叶、花卉、畜牧等领域,预计年节电5000万千瓦时,减碳4.7万吨 [17] 经济效益 - 改造后植物工厂电费成本降25%、人工成本降50%,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14] - 技术融合直接转化为农民收益,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范式 [17]
绿色中国新图景丨我国清洁能源基地加快建设 迈上新台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4 07:31
全国节能宣传周与清洁能源发展 - 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央视推出《绿色中国新图景》系列报道反映节能降碳新变化 [1] - 能源活动是碳排放主要来源,加快清洁能源建设成为降低碳排放关键领域 [1] 新疆哈密清洁能源基地进展 - 哈密三塘湖能源基地正进行10兆瓦风机吊装,高度超100米,单台风机叶片转一圈发电20度,基地风机总数超400台,施工进度超30% [3] - 项目采用"风光同场+风-光-储组团"模式,同步建设8座220KV汇集站,为国内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运行控制新能源项目 [5] - 基地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71.8%,年新增绿电360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 [6] - 哈密2024-2025年计划新增并网136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新疆已将风电光伏项目备案权下放至地州市 [8] - 哈密绘制新能源资源地图整合测风测光数据并规避生态红线,新疆五大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加快建设,新能源占电源总装机比例达60% [10] 中国光伏装机发展 - 截至5月底全国光伏总装机突破10亿千瓦(10.8亿千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29.9%,占全球光伏装机近一半 [11][13] - 2024年前5个月新增光伏并网规模近2亿千瓦,同比增长57% [13] - "十四五"期间光伏装机加速:2021年12月达3亿千瓦,2023年连续突破4/5/6亿千瓦,2024年突破8/9亿千瓦,较2020年底增长8.3亿千瓦 [13] - 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标志能源结构优化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速 [15] 清洁能源消纳与输送 - 金上至湖北特高压工程进入投运冲刺阶段,采用人工+无人机联合验收,计划6月底完成线路验收 [18] - 大同—怀来—天津南特高压工程开工,将新增山西河北至天津的能源输送通道,60%以上特高压工程起点为九大清洁能源基地 [18] - 全国特高压工程已接入新能源规模超13亿千瓦 [18] - 内蒙古推出风光制氢一体化等6类新能源消纳细则,鼓励"绿电直连"模式,预计2025年新能源电量消纳达20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35%) [18] - 内蒙古计划2030年新能源总装机达3亿千瓦,发电量超越火电 [21] - 国家计划年均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消纳能力,2027年全国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 [21]
英国公布十年工业发展战略
快讯· 2025-06-24 06:05
英国十年工业发展战略 - 英国政府公布为期十年的工业发展战略 旨在通过降低能源成本和优化能源基础设施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并推动经济长期增长 [1] - 计划从2027年起实施"工业竞争力计划" 为约7000家高耗能企业降低用电成本 最高降幅达25% [1] - 将大幅提升钢铁 陶瓷 玻璃 铝等电力密集型企业的电网接入费用减免比例 [1] - 2025年底前设立"电网接入加速服务" 协调多方力量保障重点项目快速并网 [1] 重点支持产业 - 战略将重点支持先进制造和清洁能源等产业发展 [1]
从飞播造林、草方格固沙到光伏矩阵锁沙、产业治沙阿拉善盟积极探索荒漠化治理多元模式
内蒙古日报· 2025-06-23 03:20
荒漠化治理成效 - 阿拉善左旗累计完成荒漠化治理面积超1200万亩,其中腾格里沙漠东南缘重点治理区种植梭梭、花棒等耐旱植物330余万亩 [1] - 治理工程改善了周边1.2万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并阻断了沙丘侵城的趋势,保障了黄河和贺兰山的安全 [1] - 2025年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二期)覆盖阿拉善左旗10个苏木镇,建设任务208.1万亩 [1] - 阿拉善盟累计防沙治沙近1亿亩,探索出飞播造林、草方格固沙、光伏矩阵锁沙、产业治沙等多元模式 [1] "三北"工程进展 - 阿拉善盟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和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构筑起两条总长460公里、宽3至20公里的"锁边"立体防护林草带 [2] - 2024年完成治沙551.65万亩,有效遏制了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握手" [2] - 2024年计划完成"三北"六期工程治理任务470万亩,目前已完成305万亩,占年度任务的65% [2] - 通过"劳务雇佣+设备租赁"等以工代赈形式,引导农牧民参与项目建设 [2] 光伏治沙模式 - 阿拉善盟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采用"光伏发电+防沙治沙"模式 [3] - 内蒙古华电腾格里清洁能源外送基地光伏200万千瓦工程并网发电,年均发电量17.15亿度,可满足60.37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 [3][4] - 采用"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的综合模式,板下补植花棒、梭梭等沙生植物,沙丘移动基本被遏制 [4] - 阿拉善盟正在建设18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配套治理26.4万亩沙地 [4] 生态改善数据 - 截至2024年,阿拉善盟累计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9603.45万亩 [4] - 全盟森林覆盖率由建盟初的2.96%增加到8.42%,草原植被覆盖度由不足15%提升至23.18% [4]
四年累计亏损15.5亿元,新筑能源将剥离亏损业务,注入清洁能源资产
36氪· 2025-06-23 02:32
公司重组方案 - 新筑股份提出"资产出售+资产购买+募集配套资金"组合方案实施转型,全面退出长期亏损的轨道交通和桥梁功能部件业务 [1] - 拟向蜀道轨交集团出售川发磁浮100%股权及相关资产,向四川路桥出售新筑交科100%股权及桥梁业务资产 [1] - 向控股股东蜀道集团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购买蜀道清洁能源60%股权,同时计划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收购及项目建设 [1]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新筑股份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桥梁功能部件及光伏发电,2024年光伏业务收入6.47亿元(占总营收26.05%),毛利率60.34% [2] - 2021-2024年累计亏损15.5亿元,2025年一季度继续亏损1805.67万元 [2] - 桥梁功能部件业务2024年仅贡献净利润1854万元,磁浮业务2023-2024年累计亏损2.87亿元,净资产为-0.3亿元 [3] 置入资产分析 - 蜀道清洁能源注册资本75亿元,权益装机容量1150万千瓦,控股装机857万千瓦,储备项目资源3000万千瓦 [4] - 2023年营收8.34亿元(亏损0.835亿元),2024年营收增至11.74亿元并实现净利润0.37亿元,总资产近100亿元 [5] - 该公司是蜀道集团"交通+能源"战略主体,业务涵盖水电、风电、光伏及储能,被纳入国家发改委示范项目 [5] 重组背景与市场反应 - 重组符合四川省国资改革方向,蜀道集团入主后承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6] - 复牌首日股价涨停至7.19元/股,次日振幅达17.94% [7] - 市场普遍认为剥离亏损资产、注入清洁能源资产将改善基本面,但需关注行业竞争与运营挑战 [8] 行业与战略布局 - 四川省推动国有资本向清洁能源集中,近期组建的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总资产超3900亿元 [6] - 清洁能源行业竞争加剧,光伏/风电利润率下降,需持续资本投入和运营能力提升 [8]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经济日报· 2025-06-21 21:57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 2024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达287350亿元,同比增长5.2%,占全国GDP比重提升至21.3%[1][2]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4年GDP达8.7万亿元,占西部地区比重约30.3%[2] - 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关中平原城市群、兰西城市群等多元化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2]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川渝两地共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万亿元级产业集群,汽车产量和电子信息产值占全国10%以上,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1/3[3] - 西部地区新能源装机总规模超4亿千瓦,占全国40%,成为重要绿色能源基地[3] - 重庆大足区布局黑山羊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10亿元[4] 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 - 西部地区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5] - 四川吸引长江沿线省份企业入川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5] - 第二十届西博会展示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型显示、低空经济等领域成果[3]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 西部地区实施秦岭北麓生态修复工程,累计完成生态修复3.5万公顷[8] - 宁夏贺兰山废弃矿坑发展文旅产业,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9] - 甘肃古浪县2024年完成造林绿化10.53万亩,经济林果年产值超9000万元[9] 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15] - 西部陆海新通道2024年开行超万列,重庆经该通道运输货物货值467亿元[15] - 云南自贸试验区形成393项制度创新成果,广西自贸试验区创新"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13] 民生改善与社会发展 - 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9年2.4万元增至2023年3.1万元[17] - 2024年西藏、新疆、甘肃居民收入增速分别达8.2%、6.7%、6.4%[17] - 重庆人均预期寿命79.72岁,新疆每10万人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达16536人[18]
青海开辟绿色算电协同发展新赛道(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网· 2025-06-21 21:47
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 - 青海首个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微电网项目实现绿电100%直接服务算力 年均提供约1000万千瓦时零碳电力 创新点在于运用微电网实时平衡绿电和算力中心用电负荷 [1] - 青海年均气温3.9摄氏度的"天然冷源"可降低数据中心制冷能耗40% 算力投资成本降低20% 运营成本降低30% [1] - 青海发布5项绿色算力地方标准 出台《青海省绿色算力基地建设方案》《青海省促进绿色算力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 [2] 企业合作与项目落地 - 青海与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达成合作 百度标注中心、金山智算中心、京东智算私有云、新华三图灵小镇等项目相继落地 [2] - 西宁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园、海东零碳算力产业园等建设加快推进 预计年内实现标准机架和算力规模双翻番 [2] - 海东市、海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建立百度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基地 西宁市建成全国首个省级"双碳"大数据中心 [2] 技术创新与模式探索 - 青海建成投运国内首个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 启动"自发、自储、自用、自保"的全清洁能源微电网算力中心 [2] - 覆盖全省的能源区块链平台将清洁能源电站、数据中心作为节点接入网络 实时追踪每兆瓦绿电的来源构成、环境效益及流转路径 [2] - "智能盐湖"、"智游青海"、高原"智慧农牧"等应用场景展现绿色算电协同的广阔发展前景 [2] 清洁能源与算力规模 - 青海清洁能源装机占全省装机总量的94.6% [3] - 全省算力规模较2024年初增长30多倍 [3] -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青海大学分中心运用"青藏高原河湖水情历史演化趋势"计算模型处理遥感卫星和地面观测数据 成果应用于三江源地区保护 [3]
黔源电力:党建引领定航向 稳中求进谋新篇
中国证券报· 2025-06-20 20:46
公司概况 - 黔源电力是贵州省第一家电力上市公司,隶属于中国华电集团,成立于1993年,致力于水电和清洁能源开发 [1][2] - 公司建成投产9座水电站和4座光伏电站,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400万千瓦 [7] - 2024年12月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碳中和"认证证书,进入"绿色零碳"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7] 发展战略 - 公司以水电为基础,着力打造国际一流"零碳"综合能源上市公司 [1] - 坚持"清洁、环保、高效、和谐"的开发理念,走"绿色清洁、多能综合"的"零碳"发展之路 [6] - 以水电与光伏协同开发为核心,统筹推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与流域生态保护 [7] - 2025年将聚焦"五个价值",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规划打好基础 [8] 党建工作 - 公司实施"四力四推"党建工程,将党建纳入绩效考核并设置量化指标 [1][3] - 在关键岗位和重大项目中设立党员责任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 - 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名单,2个案例入选2024年度中国电力党建创新实践案例 [3] - 通过产业链创新链党建赋能行动,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2] 人才管理 -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4] - 推行"一人一订单、一人一规划"职业发展规划,"一纵两横"交流锻炼干部 [5] - 加强党务岗位与经营管理双向交流,把党支部书记岗位作为培养领导人员的重要台阶 [5] -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重点培养科技领军人才 [5] 科技创新 - 将科技创新置于经营发展核心地位,完善创新体系,培育创新成果 [7] - 深化智慧能源平台集成应用,推动数智化转型 [7] - 完成水电远程集控平台、远程诊断平台、数字电厂等试点建设任务 [7] - 推动生产控制系统软硬件产品自主可控,提升网络安全水平 [7]
全球独角兽企业中国占三成,这几大领域最热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0 13:54
全球独角兽企业概况 - 截至2024年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1212家,总估值36189亿美元,平均估值29.9亿美元 [1] - 2024年新晋独角兽企业135家,其中37家为估值超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 [1] 中国独角兽企业表现 - 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370余家,占全球近30%份额 [1] - 2024年中国新晋独角兽企业53家,主要集中于集成电路、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占比超全球40% [1] 地域分布与资本结构 - 新晋独角兽企业分布在17个国家和地区,中美主导(美国60家,中国53家) [1] - 中国独角兽企业融资中人民币占比达74.3%,国有产业资本如长安、上汽、航天科工通过CVC提供资金与产业资源 [1] 技术领域与全球化进展 - 中国独角兽企业在云服务、动力电池、清洁能源领域的国际PCT专利申请量均超30件 [2] - 超聚变液冷服务器技术、AI算力优化等海外市场三年复合增长率超5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