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能
icon
搜索文档
COP30候任主席:中国新能源产业助力全球经济绿色转型
新华网· 2025-08-02 01:30
新能源行业 - 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太阳能、风能和电动汽车等领域拥有领先技术 [1] - 中国依托强大生产能力降低了新能源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成本 [1] - 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使发展中国家能以更实惠价格推动绿色转型 [1] 全球绿色转型 - COP30将重点关注各国经济的绿色转型 [1] - 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需要各国坚定践行经济绿色转型承诺 [1]
【环球财经】COP30候任主席:中国新能源产业助力全球经济绿色转型
新华社· 2025-08-01 14:01
中国新能源产业 - 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助力全球经济绿色转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 - 中国在太阳能、风能和电动汽车等领域拥有领先技术[1] - 中国依托强大生产能力降低了绿色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成本[1] - 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使发展中国家能以更实惠价格推动绿色转型[1] COP30大会 - COP30将重点关注各国经济的绿色转型[1] - 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需要各国坚定践行绿色转型承诺[1] - COP30将于11月在巴西北部城市贝伦举行[1]
卧龙新能股价下跌1.75% 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多项议案
金融界· 2025-07-31 18:1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收盘,卧龙新能股价报6.1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75% [1] - 当日开盘价为6.29元,最高触及6.34元,最低下探至6.17元 [1] - 成交额0.65亿元,换手率1.49% [1] 公司基本面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房地产开发、储能、氢能源及风能等领域 [1] - 公司是浙江地区的重要企业之一 [1] - 公司总市值43.29亿元,市盈率29.99,市净率1.14 [1] 公司公告 - 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取消公司监事会并修订及相关议事规则的议案》等多项议案 [1] 资金流向 - 7月3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54.12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17% [1]
特朗普满嘴跑火车:风车杀人,美欧都别建了
观察者网· 2025-07-28 08:38
特朗普对风能行业的批评与政策行动 - 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批评风能 称风能根本不管用 毁掉田野和山谷 杀死所有鸟类 并反对在美国和欧洲建造风车 [1] - 特朗普在贸易协议发布会上向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建议欧洲停止建造风车 称风车破坏风景 扼杀美丽平原 是可怕的事情 [1] - 特朗普称风能是最昂贵的能源 几乎都是中国制造 叶片在8年内生锈腐烂后无法关闭或焚烧 且因含纤维材料而难以掩埋 会伤害土壤 并指责整个风能行业是骗局 [2] 特朗普政策对清洁能源行业的影响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暂停所有联邦层面的风电许可程序 并作为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的一部分 终止向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提供联邦补贴 [7] - 该法案取消清洁能源税收抵免 并对风能和太阳能项目征收新税 导致美国清洁能源项目投资放缓 数千亿美元投资可能化为乌有 [7][8] - 美国风能行业严厉批评这些政策 清洁能源协会首席执行官指出风力发电是满足制造业和数据中心电力需求的基本要素 对国家安至关重要 [7] 风能行业的实际情况与数据 - 风电是美国最大的可再生能源 供应全美10%的电力 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风能行业规模显著 [8] - 风车叶片确实需要回收 但整体使用寿命约为30年 90%的风力涡轮机是可回收的 反驳特朗普关于8年报废的说法 [4] -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表示没有科学证据表明鲸鱼死亡与海上风电场有关 反驳特朗普关于风力涡轮机噪音杀死鲸鱼的指控 [5] 行业与市场反应 - 特朗普以德国为例称风能需要补贴且不赚钱 但德国实际风能应用效果未被具体说明 [4] - 美国智库能源创新指出清洁能源项目已因投资放缓步履维艰 特朗普政策将恶化情况 重创美国制造业长远竞争力 [8] - 部分公众受特朗普言论影响 但也有清醒观点指出其说法包含夸大和不准确信息 [7]
2025年新能源企业“出海”系列之启航欧美研究报告(英文版)
搜狐财经· 2025-07-25 06:27
中国新能源企业欧美出海发展总结 - 中国新能源企业凭借技术突破、成本优势和供应链韧性成为全球绿色转型关键力量,欧美市场因规模、盈利及战略价值成为重要出海目的地 [1][7] - 欧洲是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主要市场,在光伏、储能、风能等领域表现突出 [1] - 美国市场虽政策波动但仍具吸引力,光伏和储能需求增长,中国企业多通过东南亚建厂间接出口 [1] 欧洲市场分析 - 光伏领域:2018年欧盟终止限制后中国电池和组件出口份额回升至2022年50.7%,荷兰、西班牙、德国是主要市场 [1][14] - 储能领域:2019-2023年中国对欧电池出口从265.3亿元增至1802.3亿元,德国为主要市场,大型储能需求潜力大 [1][14][66] - 风能领域:欧洲本地化率85%,中国企业受政策影响出口下降 [1][15] 美国市场分析 - 光伏领域:受关税政策影响中国企业主要通过东南亚建厂间接出口 [1][20] - 储能领域:70%进口锂电来自中国,但面临145%累计关税 [20] - 风能领域:2023年仅出口125万美元设备,未来仍将面临困难 [21]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挑战包括欧美贸易壁垒+本地化政策、发达市场准入壁垒和成本高、本地化运营能力不足 [2][25][26] - 应对策略包括多元产能布局、技术-品牌双驱动、深化产业链整合、优化投资后风控体系 [27][28][29] 欧洲新能源市场特点 - 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从32%提升至45%,加速清洁能源发展 [34] - 2024年多国出现负电价,德国达468小时,反映电网升级需求 [39][41] - 欧洲储能系统价格1.2元/Wh,毛利率30%,显著高于国内市场0.6-0.8元/Wh [45][46] 光伏行业动态 - 中国光伏产品2011年出口达279.5亿美元,欧洲为主要市场 [48][52] - 2012-2018年受"双反"影响出口下滑,2018年后恢复增长 [53] - 欧洲光伏组件价格2024年降至0.2欧元/瓦,同比下降31.8% [61] 储能行业动态 - 欧洲储能市场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87%,2024年装机超56.3GWh [66] - 德国家储市场份额达46%,预计2030年将从8GW增长至38GW [70] - 锂离子电池占比从2019年提升至2024年98% [71]
Megan(MGN)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18 09:00
So indexed, you see that battery prices has fall 86% from 2013 to 2024. Other interesting, aspects is that wholesale prices in The Nordics, are the lowest in Europe. This is contrary to what's written in Norwegian media, but they're back to levels seen in 2020. This is due to a lot of, rain, warmer climate last year at least, and little softer demand due to less hydrogen, battery factories, and other expected factors that would drive demand. At the same time, you see that the data center sector is growing r ...
美媒:比赛已无悬念!在清洁能源领域,美国落后了中国好几圈
搜狐财经· 2025-07-16 17:33
清洁能源产业格局 - 中国一年内新增风光装机量超过美国现有可再生能源总量 [1] - 中国正在建设510吉瓦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和风能容量 已并网1400吉瓦(美国总量的5倍) [3][4] - 美国目前运行的风能和太阳能容量约275吉瓦 计划到2031年新增150吉瓦但面临政策风险 [4] 中美政策差异影响 - 特朗普政府"大而美"法案削减清洁能源税收优惠 导致美国未来十年计划新增可再生能源并网容量减少50% [3][4] - 中国政策驱动推动风光装机速度 510吉瓦在建项目超出分析师预期 [4][7] - 美国电价上涨可能阻碍经济发展 数据中心/半导体制造等产业或面临电力短缺 [7][8] 能源转型应用场景 - 中国电动汽车普及显著 北京网约车电动化率达高水平 燃料成本仅为燃油车六分之一 [7] - 中国新增电力需求全部由可再生能源满足 温室气体排放未随用电量增长而增加 [7] - 美国AI产业发展受电力供应制约 清洁能源补贴取消强化中国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优势 [8] 行业竞争态势 - 全球能源监测组织数据显示美国在清洁能源产业竞争中已大幅落后中国 [3] - 美国智库专家认为比赛结果无悬念 中国碾压性优势确立 [3][4] - 欧洲业界普遍认为未来十年中国将成为主导性超级大国 [8]
特朗普杀死新能源
虎嗅APP· 2025-07-11 00:23
法案核心内容 - 《大而美法案》终止对太阳能和风能的联邦支持,转而拥护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以满足能源需求 [1][3] - 法案取消2027年后新建太阳能和风电场的税收抵免,并终止电动汽车7500美元新车购置及4000美元二手车的税收抵免 [3] - 法案对"海外禁止实体"(FEOC)实施严格限制,包括技术许可、原材料采购和付款等合作禁令 [4][5] 新能源产业影响 - 美国清洁能源投资将显著下滑,已规划的3210亿美元投资及未来5220亿美元投资可能受冲击 [3] - 电动车渗透率预计下降,日韩车企因成本劣势竞争力进一步削弱 [4] - 太阳能和风能项目可能减少300吉瓦装机容量,导致未来10年450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受威胁 [9][10] 供应链与本土化限制 - FEOC条款涵盖中、俄、伊、朝等国企业,要求外国政府持股或控制权低于25% [5] - 使用中国组件的项目需确保60%以上非中国采购(2030年升至85%),否则丧失税收抵免资格 [5] - 技术许可协议金额超100万美元将导致两年后失去税收抵免资格 [5] 能源市场与成本变化 - 美国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可能减少57%-72%,电价预计上涨(家庭7.3%、企业10.6%) [10] - 燃气涡轮发动机供应短缺导致5-7年交付延迟,加剧能源缺口 [10] 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 美国退出气候治理可能阻碍全球减排目标,中欧合作或加强 [11] - 法案被批评将削弱美国在太阳能、风能、电动车等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11]
特朗普杀死新能源
虎嗅· 2025-07-10 11:20
法案核心内容 - 《大而美法案》终止对太阳能和风能的联邦支持,转而大力扶持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 [1] - 法案取消清洁能源税收抵免政策,2027年后新建太阳能和风电场不再享受投资/生产税收抵免 [2] - 法案终止电动汽车7500美元新车购置税抵免及4000美元二手车抵免,9月30日起生效 [2] 新能源产业影响 - 美国清洁能源投资将显著下滑,咨询机构Rhodium Group预测2035年前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减少57%-72% [8] - 太阳能产业协会警告法案或导致300吉瓦风能和太阳能项目消失,威胁450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 [7] - 电动汽车行业受冲击,日韩车企因成本劣势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3] 供应链与外资限制 - "海外禁止实体"(FEOC)条款限制中、俄、伊、朝企业参与美国清洁能源项目,股权或控制权超25%即被认定 [4] - 使用中国组件的项目需满足60%(2030年升至85%)非中国采购比例,否则丧失税收抵免资格 [4] - 与FEOC技术许可协议超100万美元将导致两年后失去抵免资格 [4] 能源市场与价格 - 美国电力需求因AI数据中心增长,但天然气发电厂建设滞后5-7年,电价预计上涨(家庭7.3%,企业10.6%) [8] - 页岩油技术使美国成为石油出口国,传统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雪佛龙)政治影响力增强 [7] 国际竞争格局 - 中欧在新能源领域话语权提升,气候治理合作可能深化 [8] - 法案加速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重组,中国组件出口面临更高壁垒 [4][5]
【环时深度】毁绿保油气,美能源政策加速“开倒车”
环球时报· 2025-07-09 22:57
法案核心内容 - "大而美"法案废除或削弱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中大部分清洁能源条款,政策转向优先发展化石能源[1][3] - 法案取消太阳能和风能项目税收抵免(原政策允许2034年前开工项目享受30%成本抵免),仅保留法案签署后12个月内动工项目的资格[3] - 法案支持核能、地热等"可靠能源",并对电动汽车市场施加更严格限制[3][4] 行业影响 可再生能源行业 - 太阳能和风能行业成为最大输家,90%以上项目可能因税收抵免终止而搁置[3][12] - 美国清洁能源协会批评政策倒退,预计将减缓太阳能、风电及电动汽车技术普及[4][12] 化石能源行业 -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行业受益,美国石油学会称法案为"几十年来最具变革性立法"[4] - 法案预计扩大传统能源生产,释放本土产能以降低电力、燃料价格[5] 国际竞争格局 - 政策转向可能削弱美国在新能源领域与中国竞争的能力,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推进上持续领先[4] - 阿拉斯加44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项目旨在向亚洲出口,但日韩因投资回报周期长(10年以上)及政治风险持保留态度[10][11] 历史政策背景 - 美国能源政策长期受政党轮替影响:奥巴马推动可再生能源(2030年目标),特朗普两届任期均侧重化石能源[8] - 传统能源集团(煤炭、石油、页岩气)通过政治献金影响政策,例如得州石油利益集团为共和党主要金主[8] 技术及市场动态 - 法案可能刺激短期化石能源投资,但长期面临供应链危机(天然气)及成本压力(煤炭价格走高)[4][5] - 各州仍可能自行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如加州维持州级补贴政策[13] 全球气候议题 - 国际社会担忧法案阻碍全球碳中和进程,尤其影响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12] - 法国专家指出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增长或加剧温室气体排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