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28岁华裔天才成百亿富豪,却献计特朗普封锁中国AI技术,他咋想的
搜狐财经· 2025-10-07 09:38
公司概况 - 公司创始人亚历山大·王为华裔,出身物理学家家庭,17岁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19岁辍学创业,24岁成为亿万富豪[5] - 公司名为Scale AI,主营业务是人工智能数据标注,为AI模型准备数据库,扮演AI产业的“后勤部长”角色[7] - 公司核心竞争力是利用全球化人力成本差来获取利润,在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区雇佣大量时薪极低的“数字劳工”进行数据标注工作[13][15] - 公司商业模式被形容为“数字血汗工厂”,其业务繁荣高度依赖当前AI技术尚不够“聪明”、需要大规模人工投喂的特定阶段[17] 行业竞争与商业模式风险 - 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Deep Seek带来毁灭性冲击,其AI模型训练总成本低至美国公司的不到十分之一[21] - Deep Seek采取开源核心代码、免费向公众开放的策略,彻底瓦解了以Chat GPT为代表的付费订阅模式[23] - 公司面临的根本风险在于,如果算法优化使AI能摆脱对人工标注的依赖实现自我进化,那么其整个商业模式存在的意义将不复存在[19][25] - 公司的商业地基并不稳固,其“数据加廉价人力”的模式可能因技术飞跃而被瞬间抽空业务[17][19] 商业策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不仅是科技巨头的服务商,也是美国一些部门的重要承包商,帮助分析卫星图像并提供军事AI服务[29] - 公司创始人采取激进方式向美国权力中心靠拢,试图通过政治表态来对冲商业风险并换取信任[30][34] - 将商业竞争对手打上政治标签的做法引发了业内合作伙伴的不安,可能影响商业合作关系[39] - 外部压力反而可能激发中国AI产业的自主创新,最终催生出更强大的竞争者,加速自身商业模式的淘汰[43]
英伟达投资OPEN AI 1000亿美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10-07 09:16
当然如果你这么想,也没有错,但是这仅仅只是从业绩层面。对于英伟达、OPEN AI这样的公司来说, 他们的发展不仅影响创始人团队的财富,更影响华尔街大佬的财富,甚至会影响美国的国运。 往大了说,未来中美的竞争,其实就是英伟达、OPEN AI等美国企业跟中国的华为、DPC等公司的竞争 而已。所以说这么大的一笔交易,如果没有站在更高层面考虑,那是不可能的。最近还有一个事情,那 就是甲骨文的老板埃里森成为了世界首富。这个事情跟OPEN AI也有关系,那就是OPEN AI给甲骨文一 张历史级的超级大订单,他们将在未来5年内向甲骨文采购3000亿美元的云计算服务。 在特朗普刚刚上台的时候,他就推出了一个5000亿美元的AI计划,还取了一个星际之门的名字。OPEN AI给甲骨文3000亿美元的订单,就是属于星际之门中的一部分。 消息出来的那一天,甲骨文的市值直接涨了40%。今年以来,美股为何一直涨,核心原因就是AI股的强 势。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单体投资来了,英伟达宣布给OPEN AI投资1000亿美元。那黄仁勋到底在想什么呢? 到底只是因为钱太多,没地方花,还是有其他不为人知的考虑呢? OPEN AI是美国目前最领袖的AI ...
2025年AI数字人排行榜,客易云数字人拔得头筹!
搜狐财经· 2025-10-07 09:07
技术实力与创新 - 公司掌握商业智脑大模型、AI语音克隆、3D人像克隆等核心技术,为数字人提供高度逼真的外观和交互能力 [1] - 商业智脑大模型作为数字人的大脑,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能理解并回应用户复杂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1] - AI语音克隆与3D人像克隆技术结合,实现真人形象的完美复刻,使数字人在声音、表情和动作上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1][3] 行业应用场景 - 公司数字人解决方案覆盖企业服务、本地生活、电商、外贸、跨境电商、大健康医疗、文旅等多个行业领域 [3] - 在企业服务领域,数字人可作为24小时智能客服,通过语音和图像识别技术快速响应用户需求,提升服务效率 [3] - 在电商行业,数字人通过虚拟化场景营销技术复刻直播间场景,实现与用户实时互动、展示产品并自动上线产品链接 [3] - 在文旅领域,数字人通过定制化政务或景区形象,为游客提供全天候的智慧导览服务,包括景区介绍和路线规划 [4] 全球化市场拓展 - 公司数字人采用全球化营销的本地化策略,结合国外人脸特征帮助中国品牌精准打入本地市场 [8] - 数字人支持多语言交互功能,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无需为不同市场开发多个产品版本即可实现全球覆盖 [8] 客户服务与支持 - 公司提供24/7在线支持服务,并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通过定期回访和满意度调查优化服务流程 [9] - 公司提供定制化的权限管理和会员账号分级服务,代理商可定制不同级别账号权限以管理客户关系,提高管理效率 [9]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将继续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引入更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提升数字人的智能化水平和交互能力 [11] - 公司将积极拓展医疗、教育、金融等新应用场景和市场领域,并通过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探索应用潜力 [11] - 公司将加强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推动中国AI数字人技术走向世界舞台 [11]
OpenAI要成为“AI版苹果”:ChatGPT直接装App变身“操作系统” Agent Kit几分钟开发复杂应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7 07:46
公司核心数据与战略方向 - ChatGPT周活跃用户数达到8亿,较2024年2月的4亿增长100% [1][4] - 开发者社区规模从200万扩展至400万 [1] - API处理能力达到每分钟60亿个token [1] - 公司战略从“模型提供商”向“全栈AI生态构建者”进阶 [1] - 确认正在开发多款AI硬件产品,苹果前首席设计师Jony Ive参与合作 [1][27] 应用生态构建:Apps SDK - 推出Apps SDK,允许开发者在ChatGPT内构建可交互的应用程序,包括付费应用 [5] - 通过Agentic Commerce Protocol实现“开发-分发-变现”闭环 [5] - 用户无需切换应用,在ChatGPT内即可直接调用服务,例如输入“Figma,将草图变成图表”即可使用Figma功能 [5][6] - 已上线的合作伙伴应用包括Booking.com、Expedia、Spotify、Figma、Coursera、Zillow和Canva等 [5] - Apps SDK预览版已向开发者提供,计划在2024年晚些时候推出应用审核发布机制和应用目录 [11] 智能代理开发:Agent Kit - Agent Kit旨在解决AI代理开发中的工具碎片化问题,包含Agent Builder、ChatKit和Evals三大核心组件 [12][13][14] - Agent Builder为可视化画布工具,可通过拖拽节点设计业务流程,演示中8分钟内为活动官网构建智能问答代理 [12][15] - 金融科技公司Ramp借助该工具,将原本需数月的代理构建工作缩短至几小时 [17] - Agent Builder处于测试阶段,ChatKit和评估功能已正式发布,Connector Registry面向部分用户推出Beta版 [17] - 行业趋势显示谷歌和微软等公司也推出了类似的代理开发工具 [17] 编程辅助工具:Codex正式版 - AI编程助手Codex从研究预览版转为正式版,累计已处理40万亿个Token [18] - 新增三项核心功能:Slack集成、Codex SDK和全新管理工具 [18] - Slack集成允许开发者在Slack频道中直接向Codex委派任务 [18] - Codex SDK可将智能体嵌入到自定义工作流和工具中 [18] - 管理工具为工作区管理员提供环境控制、监测和分析仪表盘功能 [18] - Slack集成和Codex SDK面向ChatGPT Plus、Pro、Business、Edu和Enterprise用户开放,新管理功能仅限Business、Edu和Enterprise用户使用 [19] 模型API升级 - GPT-5 Pro正式通过API向所有开发者开放,针对复杂任务的推理、代码质量和指令遵循进行了优化 [21] - 推出GPT Real-time Mini语音模型,价格较此前版本降低70% [21] - 文生视频模型Sora 2开放API预览,提升了对物理定律的理解和指令执行的复杂性 [21] - 美泰公司合作案例显示,Sora 2可将草图快速转化为动态产品概念视频 [22] 资本市场影响 - OpenAI的发布引发相关上市公司股价波动,Figma股价一度大涨近16%,收盘上涨7.39% [23] - HubSpot收涨2.6%,赛富时收涨2.25%,Expedia短线一度拉涨7% [23] - 美泰股价一度拉涨超5% [23] - 市场观点认为这种波动类似于“互联网泡沫时代的狂欢”,部分投资者忽略基本面追逐动量 [26]
一个ChatGPT装下所有App?OpenAI的“超级App”野心曝光→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07 07:13
2025.10.07 本文字数:1557,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刘晓洁 大模型的发展日新月异,两年前,有200万开发者在用OpenAI,每周1亿人用ChatGPT,API每分钟处理 3亿tokens,而现在,这一数据已刷新为400万开发者、8亿用户、60亿tokens。 在当地时间10月6日旧金山举办的DevDay2025开发者大会上,OpenAI CEO 奥尔特曼(Sam Altman)公 布了上述数据,整场发布会透露出一个明确信号:OpenAI的重心从技术迭代切换到了产品构建和生态 打造,一场围绕AI操作系统的争夺战已拉开序幕。 本次发布内容可概括为四大板块:ChatGPT升级为"超级App",用户可在对话中直接调用第三方应用; 推出面向开发者的AgentKit工具包,降低AI应用构建门槛;编程工具Codex全面开放并集成多项新功 能;以及API全面升级,包括GPT-5 Pro、Sora 2等模型的开放接入。 业内普遍认为此次发布在技术上"缺乏惊喜",但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勾勒出一个清晰的生态愿景:一个以 AI为核心的软件生态。 发布会第四部分则是稳步迭代的API更新。OpenAI迄今为止最强 ...
OpenAI要成为“AI版苹果”:ChatGPT直接装App,变身“操作系统”,Agent Kit几分钟开发复杂应用,多款AI硬件正在研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7 07:08
每经记者|兰素英 每经编辑|王嘉琦 OpenAI的第一个重磅发布瞄准的是其核心流量入口——周活用户已达8亿的ChatGPT。要知道,在今年2月时,这个数字还是4亿。 而在大会的压轴环节,苹果前首席设计师Jony Ive与阿尔特曼进行了一场"炉边对话"。双方确认,OpenAI正在开发不止一款硬件产品。Jony Ive称,他希望打 造的硬件设备能让用户"感到快乐、充实、更加平和、更少焦虑"。 图片来源:OpenAI开发者大会视频截图 当地时间10月6日,OpenAI开发者大会DevDay在暌违近两年后,终于在旧金山Fort Mason重磅回归。 一开场,OpenAI CEO阿尔特曼就投下一枚"重磅炸弹":ChatGPT周活用户突破8亿,较2月时翻了一倍;开发者社区也从200万扩容至400万;API每分钟处理 60亿个token。 随后,OpenAI高管相继登台,发布了一系列平台级工具和产品更新,包括Apps SDK、Agent Kit和Codex,覆盖应用生态、智能代理开发与编程辅助三大核 心领域。不仅如此,模型API也迎来全面进化,包括强大的GPT-5 Pro和文生视频模型Sora 2。 这标志着OpenAI正 ...
明年经济现六降六升态势,房价煤炭下降,人工智能绿色能源上升
新浪财经· 2025-10-07 06:24
3. 实体店服装销售额下滑。 4. 传统银行网点业务办理人数减少。 5. 纸质书销量降低。 6. 有线电视机顶盒用户数量减少。 大胆预测:明年将现"六降六升"态势。 六降: 1. 房价下降。 2. 煤炭价格下跌。 7. 人工智能产业产值增长。 8. 在线教育用户数量上升。 9. 绿色能源发电量上涨。 10. 电商直播销售额提高。 11. 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扩大。 12. 医疗科技研发投入增加。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 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六升: ...
一个ChatGPT装下所有App?OpenAI的“超级App”野心刚刚曝光
第一财经· 2025-10-07 06:00
大模型的发展日新月异,两年前,有200万开发者在用 OpenAI,每周1亿人用ChatGPT,API 每分钟处理3亿 tokens,而现在,这一数据已刷新为400 万开发 者、8亿用户、60亿 tokens。 在当地时间10月6日旧金山举办的DevDay2025开发者大会上,OpenAI CEO 奥尔特曼(Sam Altman)公布了上述数据,整场发布会透露出一个明确信号: OpenAI的重心从技术迭代切换到了产品构建和生态打造,一场围绕AI操作系统的争夺战已拉开序幕。 本次发布内容可概括为四大板块:ChatGPT升级为"超级App",用户可在对话中直接调用第三方应用;推出面向开发者的AgentKit工具包,降低AI应用构建 门槛;编程工具Codex全面开放并集成多项新功能;以及API全面升级,包括GPT-5 Pro、Sora 2等模型的开放接入。 OpenAI的重心从技术迭代切换到了产品构建和生态打造。 业内普遍认为此次发布在技术上"缺乏惊喜",但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勾勒出一个清晰的生态愿景:一个以AI为核心的软件生态。 未来,用户不再需要打开网页、切换应用、复制信息,在ChatGPT中,用户可以直接在对话界面 ...
How Main Street Capital Corporation (MAIN) Has Become a Top-Tier BDC Dividend Stock for Income Investors
Insider Monkey· 2025-10-07 05:23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是巨大的投资机会 但其发展面临能源危机 为能源基础设施公司创造了机遇 [1][2][3] - 一家未被市场关注的公司 因其在能源基础设施领域的独特定位 可能成为AI发展的关键受益者 [3][6][7] - 该公司财务状况稳健 估值具有吸引力 并与多项宏观趋势紧密相连 [8][9][10] AI行业的能源需求 - AI是历史上最耗电的技术 单个数据中心耗电量堪比小型城市 [2] - AI的快速发展正将全球电网推向极限 行业领袖发出电力短缺警告 [2] - AI对电力的巨大需求导致电网压力增大 电价上涨 [2] 目标公司的业务定位 - 公司拥有关键的能源基础设施资产 定位为AI能源需求的解决方案提供者 [3][7] - 公司是全球少数能执行大型复杂EPC项目的企业 业务覆盖油气、可再生燃料和工业基础设施 [7] - 公司在美国LNG出口领域扮演关键角色 将受益于政策推动的出口增长 [5][7] - 公司在核能领域拥有重要基础设施资产 核能被视为未来清洁可靠的电力来源 [7][14] 公司的财务与投资亮点 - 公司完全无负债 并持有相当于其市值近三分之一的现金储备 [8] - 公司持有一家热门AI公司的巨额股权 为投资者提供间接的AI增长敞口 [9] - 公司估值具有吸引力 剔除现金和投资后 市盈率低于7倍 [10] - 公司业务与AI基础设施超级周期、制造业回流、LNG出口激增及核能发展多项趋势挂钩 [10][14] 公司的市场机遇 - AI发展引发的能源需求激增 为公司创造了巨大市场机会 [3][6] - 政策推动的美国制造业回流 将带来设施重建和改造需求 公司能从中受益 [5] - 公司业务独特 连接了AI、能源、关税和制造业回流等多个关键投资主题 [6][14]
计算机行业2025年10月投资策略:视频模型迎来GPT时刻,海外大厂加码AI投资
国信证券· 2025-10-07 05:02
核心观点 - 全球AI产业正经历快速迭代,视频生成模型迎来“GPT时刻”,模型能力在多模态、推理和工具调用方面取得显著突破 [1][3] - 算力需求持续飙升,海外主要云计算厂商大幅提升资本开支并加速布局自研ASIC芯片,以优化推理场景下的成本与性能 [2][53][58] - 行业投资主线围绕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AI应用商业化展开,建议关注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 [3][85] 阿里云栖大会与AI全栈能力布局 - 阿里云在2025年9月24日的云栖大会上系统阐述了通往ASI(通用超级智能)的三阶段演进路线,并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用于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1][21] - 通义大模型实现“七连发”,其中旗舰模型Qwen3-Max在SWE-Bench编程评测中获得69.6分,在Tau2 Bench工具调用测试中取得74.8分,超越Claude Opus4和DeepSeek V3.1 [12] - 新一代架构Qwen3-Next通过混合注意力机制和MoE架构实现计算效率突破,训练成本较密集模型Qwen3-32B降低超90%,长文本推理吞吐量提升10倍以上 [13] - 阿里云展示了从底层芯片、磐久128超节点服务器、HPN8.0高性能网络(带宽6.4Tbps)到分布式存储的全栈技术能力,支持单集群10万卡GPU高效互联 [23][27] 海外大厂ASIC芯片布局与算力需求 - 随着AI进入推理时代,ASIC芯片因成本与能耗优势成为云厂商重点方向;2024年AI ASIC芯片平均单价为5236美元,显著低于GPU的8001美元,且IDC预测其2024-2030年市场规模CAGR达33.5%,高于GPU的29.2% [28][31][37] - 谷歌Gemini大模型的月处理token量从2025年4月的480万亿飙升至7月的近960万亿,推动推理算力需求激增;谷歌已开始向第三方服务商(如CoreWeave)授权托管TPU芯片,扩大生态影响力 [41][48] - 海外大厂自研芯片进程加速:谷歌第七代TPU v7(Ironwood)单芯片算力达4614 TFLOPS,为TPU v5p的10倍;Meta MTIA v2采用5nm工艺,算力354 TFLOPS;亚马逊Trainium 3计划于2025年底量产,较前代性能提升2倍 [46] 全球资本开支加速与产业合作 - 受OpenAI“星际之门”项目推动,甲骨文FY2026第一季度新增剩余履约义务(RPO)达3170亿美元,全年RPO总额达4550亿美元(同比增长359%),并将资本开支指引上调至约350亿美元 [53] - 2025年第二季度,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及甲骨文合计资本开支达1035.58亿美元,同比增长74.47%,占总收入比重达历史峰值25.7% [58][59] - 英伟达与OpenAI合作部署至少10吉瓦的算力系统,英伟达计划向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微软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资本支出超300亿美元,2026财年全年指引为660-720亿美元 [58][61] 视频与多模态模型技术突破 - OpenAI发布Sora 2视频生成模型,支持复杂动力学模拟(如奥运体操动作)和跨镜头连续性控制,并推出集成Sora 2的社交iOS应用,用户可通过“cameo”功能将真人植入生成场景 [70][71] - DeepSeek-V3.2引入稀疏注意力机制,在保持模型性能前提下将API调用成本降低50%以上,并适配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国产芯片 [74][77] - 智谱AI发布GLM-4.6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超越Claude Sonnet 4/4.5, token消耗较GLM-4.5节省30%,并在寒武纪芯片上实现FP8+Int4混合量化部署 [78] 投资建议与重点公司 - 报告建议关注AI算力与应用领域标的,包括海光信息(总市值5871.28亿元,2025年预期PE 149.47倍)、博通(总市值15743.89亿美元,2025年预期PE 61.97倍)、甲骨文(总市值8239.08亿美元,2025年预期PE 43.26倍)及新大陆等 [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