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荣泰健康拟参与股权投资基金 投资智能制造、新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
智通财经· 2025-07-31 09:46
投资布局 - 公司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认购天津鼎汇二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基金份额 [1] - 持股比例占合伙企业目前已募集认缴出资总额的10.3648% [1] - 投资方向包括智能制造、新信息技术、半导体等领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及未上市企业 [1] 投资策略 - 通过专业机构深圳丰厚沃天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进行投资 [1] - 采用直接或间接投资方式覆盖IPO战配基金、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大宗交易等多类标的 [1] - 在确保日常经营资金需求前提下实施总体风险可控的投资 [1]
领益智造(002600.SZ):可提供丝杠、减速器、关节、整机硬件ODM等一站式服务的核心零部件、模组服务
格隆汇· 2025-07-31 07:04
业务布局 - 公司可提供丝杠、减速器、关节、整机硬件ODM等一站式服务的核心零部件及模组服务 [1] - 已形成全球化全工艺的零部件加工组装工厂及完备的机加工结构件产品矩阵 [1] - 正在规划建设人形机器人产线及研发设施 [1] 战略发展 - 打造研发中心、机加工件制造、核心零部件及模组制造、整机组装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平台 [1] - 致力于应用场景落地开发的具身智能硬件一站式服务 [1]
AI驱动 向“上海智造”跃升 龚正主持市政府常务会议
解放日报· 2025-07-31 01:49
AI+制造 - 实施AI+制造行动方案 加快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 以AI驱动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 融合化升级 [1] - 推动创新赋能 把握轻量化技术趋势 开发面向垂类领域的工业级智能体 实现小切口精准赋能 [1] - 分类施策制定差异化AI+实施路径 传统制造业推动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 新兴制造业重点布局智能终端等原生赛道 [1] - 优化生态 培育壮大智能化方案服务商 用好算力券 模型券 语料券降低企业转型成本 构建技术突破-场景落地-生态协同闭环 [1] 航空口岸物流 - 优化提升上海航空口岸物流通关效率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再造通关流程以实现速度更快 营商环境更优目标 [2] - 优化口岸作业链条 突出智能化 标准化 建好浦东国际机场西货运区智能货站+集中查验中心试点 尽快实现国际航空运输协会CEIV认证品类全覆盖 [2] - 提升口岸监管效能 深化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改革 给予AEO认证企业更多监管便利 推进多式联运监管模式创新 [2] 高端医疗器械 - 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 放大创新策源研发优势 聚焦重点产品方向集中力量攻坚以取得标志性成果 [2] - 持续推进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链条加速 推动审评审批再提速 支持创新器械产品入院 进店 上网 下社区 [2] - 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 支持本地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推动沪产创新器械走向全球 [2]
2025X-Fusion“全球创新者聚变大会”在深启幕
南方都市报· 2025-07-31 00:48
活动概述 - 深圳零一学院主办的X-Fusion"全球创新者聚变大会"在深圳大学城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汇聚30余位来自顶尖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专家[1] - 活动发布十大X-Challenge重大挑战问题,涵盖"未来智造""生命未来""智能社会"等前沿领域[1] - 教育部原副部长翁铁慧、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筠、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等出席[1]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 - 零一学院以跨学科交叉为特色,通过进阶研究和顶尖科学家引领,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2] - 深圳市政府肯定学院以挑战性问题为牵引的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模式[2] - 郑泉水院士提出"大先生"定义,指在科学、技术、产业及模式创新领域实现"从0到1"突破的领军者[2] X-Challenge问题发布 未来智造领域 - 郑泉水院士、杨军院士及华为、韶音科技专家发布课题,包括"破解城市飞行安全密码""突破神经形态计算极限"等[3] - 聚焦微纳领域技术突破,为未来智能制造产业奠定基础[3] 生命未来领域 - 陈晓东院士、陈晔光院士等探讨"人体蛋白质组破解健康谜题""消化吸收探索"等议题[3] - 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探索疾病诊疗和健康干预新方案[3] 智能社会领域 - 汤敏参事、谭章熹教授等发布"全开源EDA工具设计""AI提升社会创新力"等课题[3] - 目标以开源生态打破技术壁垒,赋能社会创新[3] 活动延伸内容 - 现场开展高规格圆桌对话及学子研究成果交流,促进思维碰撞[4] - 零一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签署创新人才培养合作备忘录[4] - 美团联合创始人杨俊出席捐赠仪式[4] 学院生态与后续安排 - X-Fusion大会是零一学院年度人才选拔活动,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已举办三届[5] - 后续将开展X-Idea教学,100余名学生围绕十大挑战问题进行学科交叉探索[5] - 学院自2021年起构建"X型学生-问题-导师"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全球遴选30余位院士级导师[6]
2025H1中国一级市场已披露融资额同比腰斩50%;全球独角兽新增41家,中国占6家;江苏领跑最热投资地丨投融资半年报
创业邦· 2025-07-31 00:08
上半年观察&综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一级市场融资事件3982个,同比减少25%,环比减少12% [4][8] - 已披露融资总额194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0%,环比减少25% [4][8] - 热门融资行业:智能制造(995个)、人工智能(548个)、医疗健康(486个),智能制造环比下降7% [4] - 热门融资地区:江苏(669个)、广东(643个)、北京(524个)、上海(488个)、浙江(477个) [4] 行业分布 - 前五行业融资事件2627个(占比66%),金额1356.99亿元(占比70%):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材料、企业服务 [11] - 金额前五行业: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汽车交通、医疗健康、材料,总金额1573.72亿元(占比81%) [13] 热门城市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城市:北京(524个)、上海(488个)、深圳(406个)、苏州(306个)、杭州(264个) [15] 阶段分布 - 早期融资事件3106个(占比78%),金额981.36亿元(占比50.85%) [5][18] - 成长期融资事件739个(占比18.56%),金额640.30亿元(占比33.17%) [5][18] - 后期融资事件137个(占比3.44%),金额308.42亿元(占比15.98%) [5][18] 大额融资及独角兽分析 - 全球新增246个大额融资事件,金额8005.54亿元;中国新增44个(占比18%),金额995.36亿元(占比12%) [24][25] - 全球新增41家独角兽,中国新增6家;全球总计1883家独角兽,中国504家(占比27%) [33][34] 投资机构分析 - VC/PE机构2037家,同比减少26%,环比减少11%;CVC机构224家,同比减少39%,环比减少9% [41] - 活跃VC/PE机构:深创投(49个)、麓山投资(44个)、中科创星(40个)、顺禧基金(37个)、合肥国耀资本(37个) [42] - 活跃CVC机构:尚颀资本(13个)、小米集团(12个)、中芯聚源(11个)、蚂蚁集团(11个)、联想创投(10个) [44] 中国企业IPO市场分析 - 130家企业完成IPO,同比增加33%,环比增加1%;募资1260.57亿元,同比增加161%,环比增加6% [46] - IPO分布:A股51家、港股40家、美股39家 [48] - 热门IPO行业:传统行业(29家)、医疗健康(14家)、消费(14家)、智能制造(13家)、汽车交通(12家) [49] - IPO热门城市:香港(19家)、杭州(9家)、苏州(8家)、深圳(8家)、北京(6家) [53] 中国并购市场分析 - 并购事件237个,同比减少45%,环比减少43%;金额681.45亿元,同比减少62%,环比减少48% [55] - 并购热门行业:传统行业(41个)、智能制造(29个)、企业服务(25个)、医疗健康(24个)、能源电力(23个) [57] - 金额前五行业:传统行业(341.49亿元)、能源电力(51.74亿元)、汽车交通(47.13亿元)、智能制造(42.02亿元)、医疗健康(34.54亿元) [57]
东杰智能实控人或变更
证券时报· 2025-07-30 18:55
公司控制权变动 - 控股股东淄博匠图恒松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淄博展恒鸿松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人淄博市财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转让99%基金份额 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动 [2] - 当前控股股东淄博匠图持有公司1 2亿股股份 占总股本29 35% 实际控制人为淄博市财政局 [2] - 该事项处于筹划阶段 存在不确定性 [3]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提供全流程物流+信息流的智能制造综合方案 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生产系统 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和智能立体停车系统 [3] - 业务涵盖规划咨询 软件系统研发 智能装备设计制造 系统集成 安装实施及售后维保等全方位服务 [3] 经营业绩与战略 - 2024年受下游需求不振 行业竞争加剧及项目成本超支影响 主营业务收入减少 毛利率下降导致业绩亏损 [3] - 通过优化成本管控和现金流管理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65 19% [3] - 2024年末及2025年初陆续签署较大金额海外项目订单 国际市场开拓初见成效 [3] - 2025年将稳步推进海外项目订单实施 加速数字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进程以提升盈利能力 [3]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八大信号!权威解读→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14:53
宏观政策部署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落实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2] - 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截至6月底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已下达6583亿元 [3] - 财政政策从加速加力两方面推动 加速体现在加快新增政府债券发行和政策性金融工具使用 加力体现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化解隐性债务 [3] 货币政策方向 - 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 [4] - 市场流动性保持相对宽松 银行间市场利率有望进一步下行 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利融资环境 [4]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小微企业纾困和外贸企业金融支持 满足流动性需求缓解债务压力 [4][5] - 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三四季度可能实施降准 政策利率和存款利率降低可能带动LPR下降 [5] 内需释放措施 - 有效释放内需潜力 以内循环稳定性对冲国际循环不确定性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8.8% [6]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推动消费从商品主导转向商品服务并重 [6]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扩大有效投资 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减税降费金融支持引导资本参与重点项目 [7]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聚焦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九大未来产业 [8] - 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2024年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左右 [8] - 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 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 发展风电光伏绿色低碳技术 推进高端装备制造和生命科技创新 [8][9] 外贸外资稳定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上半年外贸进出口规模站稳20万亿元台阶 [10][11] - 帮助受冲击外贸企业 强化融资支持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 优化出口退税政策 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 [11] 资本市场建设 - 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通过开放包容改革提升全球竞争力激活市场活力服务实体经济 [12] - 围绕资产端和资金端系统性改革 增强投资吸引力 优化价值发现机制 提升资本配置效率 壮大耐心资本支持科技创新企业 [12] 全国统一大市场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推动市场竞争秩序优化 依法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13] -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通过完善体制机制释放改革红利 [13][14] 城市更新与房地产 -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推进专项债资金收购存量商品房转为保障房 加快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发放 [15] - 城市更新成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重要抓手 有助于释放住房需求潜力 挖掘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潜力 [15][16]
上海:优化提升上海航空口岸物流通关效率
快讯· 2025-07-30 13:24
AI+制造行动 - 上海市政府部署实施AI+制造行动以加快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 [1] 航空口岸物流通关优化 - 原则同意《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上海航空口岸物流通关效率的工作方案》要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再造通关流程实现通关速度更快和营商环境更优目标 [1] - 将优化口岸作业链条突出智能化和标准化建设浦东国际机场西货运区智能货站+集中查验中心试点并尽快实现国际航空运输协会CEIV认证品类全覆盖 [1] - 计划提升口岸监管效能通过深化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改革给予AEO认证企业更多监管便利并推进多式联运监管模式创新提升空空联运和空铁联运便利度 [1] 高端医疗器械产业 - 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提出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 [1]
上海:要放大创新策源的研发优势,持续推进“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链条加速
快讯· 2025-07-30 13:14
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部署实施"AI+制造"行动,加快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促 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并指出,高端医疗器械迭代升级速度日益加快,要放大创新 策源的研发优势,聚焦重点产品方向,集中力量攻坚,力争取得标志性成果。要持续推进"研发+临床 +制造+应用"全链条加速,推动审评审批再提速,支持创新器械产品入院、进店、上网、下社区。要加 快建设产业集聚区,支持本地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沪产创新器 械走向全球。 ...
长盈精密: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预计2025年年底投入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2:40
项目规划 - 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位于深圳市光明区与宝安区交界处 [2] - 主要建设总部、研发中心、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 [2] - 用于产品精密零件、板对板超精密连接器、高端智能制造业务 [2] 投产计划 - 预计2025年年底投入使用 [2] 业务布局 - 项目涵盖精密零件制造业务 [2] - 涉及板对板超精密连接器业务 [2] - 拓展高端智能制造业务领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