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

搜索文档
扬子石化实现计量仪表全流程管控
中国化工报· 2025-07-30 02:15
系统研发成果 - 公司成功研发流量计在线监控系统 以数据+平台+应用为导向实现贸易计量仪表全流程智能管控 [1] - 系统创新突破传统计量管理模式 应用成果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优秀案例 [1] 核心功能创新 - 全景可视化监控功能通过厂区地图动态展示仪表健康状态并精准定位异常设备 [1] - 自定义报警规则监控参数变化 异常波动即时触发预警并通过实时短信推送至责任人 [1] - 建立全流程溯源体系完整记录设备运行数据链 为贸易争议提供可信电子证据 [1] 运营效益提升 - 系统降低计量不确定度风险0.25% 避免潜在效益损失 [1] - 现场设备维护工作提质增效 巡检工作量缩减90% [1] - 故障响应效率提升至分钟级 [1] 行业技术突破 - 建成系统内首个多品牌兼容的国产流量计监控平台 [1] - 为石化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技术方案 [1]
湖南石化:搬迁成就价值链提升
中国化工报· 2025-07-30 01:55
项目运营表现 - 截至7月27日累计生产优质己内酰胺93.19万吨并销售66.90万吨 [1] - 单炉烧嘴运行时间从86天延长至150天 年有效生产时间较搬迁前增加10% [1] - 装置产能提升30% 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20多个百分点 氨耗煤指标优于设计目标 [1] - 全球首套酯化环己酮装置双生产线日产环己酮产量创新高 [1] - 己内酰胺装置蒸馏工序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逾600天 远超国内同行业180多天记录 [1] 项目投资与建设 - 项目总投资153.5亿元 占地2651亩 于2021年6月启动土建施工 [2] - 按照"安全绿色 技术升级 先建后拆 规模翻番"思路建设 [2] - 2023年11月下旬老区装置安全停产 同年12月15日新装置全流程贯通 [2] - 2024年5月实现装置双线全流程贯通 [2] - 老区装置与长江最近距离仅800米 因城市发展需延长安全距离 [2] 技术升级成果 - 采用中国石化获评中国工业大奖的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 [4] - 全球首创酯化法环己酮新技术工业化应用 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和污染物排放 [4] - 浆态床蒽醌法制双氧水新技术首次工业放大 解决双氧水生产本质安全问题 [4] - 首次应用SE第三代水煤浆水冷壁气化工艺 原料煤种选择性更大且运行更平稳 [4] - 流化床生产技术有效解决双氧水生产本质安全问题 [1] 战略转型成效 - 成功破解"化工围江"和"化工围城"两大难题 [1][2] - 在产能翻番基础上实现用地 用工 用水 排放四个大幅减少 [2][3] - 打造全球单套产能最大 技术领先的己内酰胺生产研发基地 [1] - 建成全球单厂规模最大 产品最具竞争力的己内酰胺生产基地 [2] - 工艺设备工控系统等"国货国用"成效明显 起到表率作用 [3] 产业链延伸 - 配套建成投产聚酰胺装置 推动己内酰胺原料向聚酰胺新材料转型 [4] - 牵头开展"高端聚酰胺材料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示范"重大攻关项目 [4] - 通过产业链升级 产品链延伸 价值链提升实现全面转型升级 [1][3] - 为园区提供公用工程支持 对园区发展起到有力支撑作用 [3]
石化ETF(159731)快速拉升涨超1.5%,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达9.08%
搜狐财经· 2025-07-30 01:55
截至7月29日,石化ETF近1年净值上涨10.53%。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7月29日,石化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5.86%,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 月,最长连涨涨幅为19.49%,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5.19%。截至2025年7月29日,石化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9.08%。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7月29日,石化ETF近1月跟踪误差为0.035%,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石化ETF(159731)紧密跟踪中证石化产业指数,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石化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万华化学、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盐湖股份、中 国海油、巨化股份、宝丰能源、藏格矿业、华鲁恒升和恒力石化,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84%。 2025年7月30日早盘,中证石化产业指数早盘高开高走,成分股华鲁恒升、万华化学、云天化、兴发集团、盐湖股份等领涨。石化ETF(159731)涨超1.5%。 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7月29日,石化ETF近2周累计上涨5.86%。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石化ETF(159731),场外联接(华夏中证石化产业E ...
一枚瓶盖的原料“突围”
新华网· 2025-07-30 01:31
"辽宁全力推进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再过多依赖附加值较低的基础化工产品,而是朝着技术含量 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精细化工产品不断升级。"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石化处副处长肇彦淏说,今年, 全省精细化工产业营业收入有望突破2000亿元,精细化率达50%。 抚顺石化的货运站台上,工人们驾驶叉车,将装着"小米粒"的包装袋运上货车和火车,这些原料将发运 到制盖企业,变成瓶盖产品。这小小的物件背后,是辽宁石化产业以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的实践与探 索。(记者邹明仲) "那时国内用盖企业几乎没有国产原料可选,食品级原料的稳定性等技术问题难以攻克。后来我们研制 出国产料,打开市场又遇到困难。"抚顺石化烯烃厂党委书记苗立新说,"有企业直言,换国产料要改设 备参数,停产一天损失不小,谁敢轻易试?后来终于有国产饮料企业给了我们机会,双方不断磨合,我 们也逐渐打开了市场。" 自2015年首次试产瓶盖料以来,抚顺石化在这一领域逐步发展。最初年产量仅为445吨,2018年突破1万 吨,2024年增至10余万吨,今年产量预计继续增长。 石化是辽宁的支柱性产业。这枚瓶盖的原料"突围",是辽宁近年来推进石化产业延链、强链、补链的缩 影——阜新依托丰 ...
山东5人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大众日报· 2025-07-30 01:04
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7月29日在北京召开,100名非 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其中,山东5人获 此荣誉,分别是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李湘 平,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陈刚,临沂市兰山区禾力商贸工作室负责人徐军,山东国 曜琴岛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李连祥。 民营经济撑起了山东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坚定理想信 念、勇担时代重任、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李连祥带领国曜琴岛律师事务所的800多名律师及工作人员,热忱服务企业、回馈社会,开展多项社会 公益活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记者 魏然) 作为山东民企领跑者魏桥创业集团的掌舵人,张波秉持"为国创业、为民造福"初心,带领企业绿色转 型,推动数智化改革和科技创新,打造了中国最大的全流程汽车轻量化研发制造基地,使魏桥成为全球 唯一具备铝全产业链、整车制造与回收的企业,连续十余年入选世界500强。 李湘平坚持创新驱动、绿色转型,主导突破 ...
芳烃橡胶早报-20250730
永安期货· 2025-07-30 00: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注TA阶段性逢低正套机会,PX整体去库趋势未扭转估值下限有保障;MEG短期库存预计偏低维持,远月存累库预期,偏宽幅震荡,关注卫星重启进度;短纤关注后续涤纱开工状态;天然橡胶与20号胶建议观望 [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PTA - 近端TA开工持稳,聚酯负荷小幅回升,库存延续累积,主流供应商出货积极下基差走弱,现货加工费走低;PX国内开工小幅下行,海外负荷持稳,PXN走强,歧化与异构化效益维持,美亚芳烃价差收缩 [3] - TA维持累库但绝对库存水平不高,现货加工费压缩至偏低水平,聚酯开工预计走稳并具备向上弹性 [3][9] - 逸盛新材料720万吨装置降负至8 - 9成,PTA现货成交日均成交基差2509(-5) [2] MEG - 近端国内煤制提负开工回升,海外沙特装置重启,周内到港较多港口库存预计累积,下游备货水平回升,基差环比维持,效益比价走扩 [9] - 短期累库压力不大港口库存预计偏低维持,格局较好效益不低,远月在海外装置重启及煤制负荷抬升下有累库预期,估值受成本端影响大,偏宽幅震荡,关注卫星重启进度 [9] - MEG现货成交基差对09(+62)附近 [9] 涤纶短纤 - 近端四川吉兴重启,时代中空减产,开工小幅提升至90.6%,产销环比好转,库存环比微去 [9] - 需求端涤纱端开工持稳,原料备货回升成品库存累积,效益走低表现弱势 [9] - 短纤库存压力尚可下标品供应无明显增减,内需疲软出口增速高,加工费进入偏低区间但无明显向上驱动,关注后续涤纱开工状态 [9] 天然橡胶与20号胶 - 全国显性库存持稳,绝对水平不高但无季节性去化,泰国杯胶价格反弹,降雨影响割胶 [9] - 策略为观望 [9] 苯乙烯 - 乙烯价格不变,纯苯、加氢苯、苯乙烯等部分价格有变动,PS、ABS价格不变,亚洲价差、苯乙烯国产利润等部分数据有变化 [12]
首次世界五百强断崖差距: 日本149家,美国151家,中国3家,现在呢
搜狐财经· 2025-07-29 20:45
世界五百强榜单发展历程 - 世界五百强最初由美国《财富》杂志于1955年推出 最初仅关注美国企业收入增长和产业结构平衡指标 [5] - 1976年《财富》杂志扩展榜单范围 新增美国以外的五百强企业排名 [5] - 1995年首次合并美国与海外榜单 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五百强"评选体系 [7] 评定标准与行业特征 - 评选仅依据企业营业收入 不考虑体量 行业或经营年限等维度 [3] - 榜单反映全球产业变迁 从工业主导逐步转向服务业 信息产业和科技行业 [16] 国家经济实力对比 - 首次榜单中美国以151家企业占据绝对优势 日本149家紧随其后 中国仅3家国企入围 [1][9][11] - 2013年格局转变为美中日三足鼎立 中国企业增至95家 日本下降至33家 [12] - 2024年最新数据显示美国139家保持领先 中国133家形成第一梯队 日本仅40家 [16] 中国企业成长轨迹 - 早期入围企业均为国企 包括中国银行 中粮集团 中国石化等 [11] - 2014年中国石化跃居全球石化行业榜首 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五百强第三名 [14] - 中外合资企业表现亮眼 部分合资企业资产规模甚至超过母公司 [14] - 2015-2018年上榜数量持续增长 从106家增至120家 接近美国的126家 [14] 关键企业数据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28306亿元营收居首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6835亿元次之 [12] - 金融业表现突出 工商银行8504亿元 建设银行7135亿元 农业银行6499亿元进入前十 [12] - 通信与基建领域 中国移动611亿元 中国建筑572亿元 中国海油527亿元上榜 [12]
大宗商品:反转之后的博弈
对冲研投· 2025-07-29 12:04
核心观点 - 近期商品市场剧烈波动源于对投机强度的激烈纠偏,供给侧政策驱动的行情是否终结或仅为"倒车接人"成为关键问题 [3][8] - 波动率空头是当前较确定的策略逻辑,卖出虚值看跌期权更具优势,押注波动率下降及商品系统性中枢上移 [3][8] - 政策层面聚焦供给侧改革(如停止新增过剩产能)与需求侧刺激(如基建投资),但需求工具有限导致再通胀进程缓慢 [3][9] - 历史通缩应对经验显示本轮挑战独特:过剩产能多为先进产能且民企主导,财政空间受限 [9][12] 具体品种分析 锂 - 碳酸锂价格从8200美元/吨反弹至9500美元/吨,仍低于边际现金成本11500美元/吨,全球45%产能(约80万吨/年)无法覆盖现金成本 [4][13] - 国内采矿权核查或导致短期13万吨产能中断,藏格矿业1万吨产能已暂停 [4][14] - 国内库存14-15万吨(约35-40天用量),价格下行空间有限 [13][14] 煤炭 - 产能检查聚焦2024年超产及2025年上半年月产超核定10%,新疆过剩率超10%但整体影响温和 [5][15] - 焦煤09合约交割成本约1100-1150元/吨,短期下方空间有限 [5][15] 生猪 - 头部企业通过削减能繁母猪存栏(目标3900万头)、降低出栏体重(目标120公斤)、控制二次育肥减产 [6][16] - 近月合约承压,远月合约估值上行,形成反套格局 [6][16] 债券市场 - "反内卷"政策推升PPI及上游利润,削弱货币宽松预期,国债收益率高位震荡 [6][17] - 财政发力(如西藏1.2万亿大坝工程)强化债市空头趋势,利率企稳或导致"盘久必跌" [6][17] 其他商品 - 锰硅、硅铁、橡胶、纯碱、玻璃等需求回暖缓慢且投机度过高的品种存在空头机会 [17]
全球最大!300亿元化工项目投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7-29 09:51
产能规模与行业地位 - 全球最大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建成投产 年产280万吨丙烯和380万吨聚丙烯 [1] - 单套装置规模和单体工厂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 包括全球最大年产100万吨丙烷脱氢装置 [1][2] - 布局3套丙烷脱氢装置和4套聚丙烯装置 二期项目实现年产100万吨丙烯和150万吨聚丙烯达产满产 [1] 经济效益与投资规模 - 项目总投资300亿元 年产值达600亿元 可拉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超500亿元 [1] - 公司向千亿级BOPP全产业链企业目标迈进 [2] 技术突破与国产化进程 - 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9.5% 创行业最高纪录 实现从工程设计到智能制造的全程国产化 [2] - 创下10项全球首台套设备和8项全国首台套设备行业纪录 包括全球最大共聚聚丙烯装置和最大BOPP生产线 [2] - 丙烯丙烷分离塔高度达138米 能耗水平领先国内同类装置 [2] 可持续发展与运营效率 - 通过循环经济模式使能源利用率提升40% 碳排放降低30% [2] - 采用集约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进一步降低综合成本 [2]
海南自贸港为何不会取代香港、上海、广深?
经济观察网· 2025-07-29 09:42
海南自贸港启动时间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2] 海南经济发展背景 - 海南省1988年设立经济特区 但人均GDP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9年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值的75.38% [2] - 2023年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79.31% 仍低于四川 辽宁等省份 [2] 战略定位与政策优势 - 海南自贸港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自贸试验区 政策优惠力度超过其他11个自贸区 [3] - 开放力度对标香港 迪拜和新加坡等国际一流自由港 [3] - 岛屿特性为实施保税政策和海关监管提供天然物理隔离条件 [4] 地理与人文优势 - 背靠广东省及港澳地区 面向东盟市场 覆盖21亿人口消费群体 [3] - 航运距离优势:到河内比广州更短 到新加坡比北京近430公里 [3] - 东南亚聚居大量琼籍华侨 降低经贸往来文化壁垒 [3] 产业转型成果 - 构建四大支柱产业体系:旅游业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5] - 四大主导产业占比五年内提升13.7个百分点 贡献全省67%的GDP [5] - 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 海洋产业年均增长13.9% [5] - 离岛免税购物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8% [5] 区域发展亮点 - 博鳌升级为全球一流康养先行区 三亚转型深海科技与国家级种业基地 [5] - 洋浦开发区港口吞吐量增速领跑全国大型海港 注册船舶吨位跃居全国第二 [6] - 西海岸着重培育科技创新型产业 [6] 科教与创新进展 - 吸引20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境外知名高校独立办学 [6] - 三亚汇聚至少6所国内顶尖高校异地研究院 [6] 生态环境建设 - 新能源汽车占比稳居全国首位 [6] - 博鳌即将实现碳中和目标 [6] - 洋浦石化基地采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技术 [6] 对外开放成效 - 近五年累计利用外资97.8亿美元 年均增速达97% [6] - 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 年均增长43.7% [6] - 去年境外游客数量增加一倍 [6] 人口与人才结构 - 过去五年常住人口净增53万 [7] - 高层次人才占比实现质的飞跃 [7] - 中组部选派七批近千名优秀干部支援建设 [7] 区域协同发展 - 与香港 上海 广深形成协同效应而非竞争关系 [8] - 琼粤港提出"黄金三角"合作框架:海南政策 广东产业 香港服务 [8] - 与广东湛江重点发展旅游协同和仓储物流产业 [8] - 与广西北部湾共建北部湾城市群 加强航运合作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