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

搜索文档
贴牌玻尿酸:危脸的医美生意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25 10:59
医美行业"贴牌玻尿酸"现象 - 医美机构通过"贴牌玻尿酸"模式将正规品牌用于低价线上引流,实际使用自有贴牌产品替换[1] - 近期海关查获15337支未申报注射用医美产品,玻尿酸针剂为走私重灾区[1] - 非法产品逃避监管且质量参差,可能导致消费者面部溃烂甚至毁容[2] 贴牌玻尿酸的市场现状 - 医美用玻尿酸生产资质稀缺,国内仅15家本土企业布局,华熙生物(26.7%)、爱美客(13.3%)、昊海生科(13.3%)为TOP3[8][9] - "一证多牌"政策允许同一注册证覆盖多个品牌,2024年市场涌现超25种定制品牌[10][15] - 头部医美机构如美莱、艺星等推出多款贴牌产品,价格从1380元至12800元不等[17] 暴利商业模式 - 华熙生物2018年玻尿酸生产成本12元/毫升,出厂价267元/毫升,终端售价溢价可达10倍以上[18] - 美莱机构贴牌产品"瑞娅"(2680元)较市场同类溢价1.1倍,"伊诗芙"(3680元)溢价达5倍[19] - 机构通过"独家定制"等营销话术包装同质化产品,仅更换包装和含量[17] 监管盲区与违规风险 - 部分机构涉嫌使用无证产品,如美莱被投诉销售"概颜"等未在药监局备案的产品[27][29] - 国家药监局2022年明确禁止玻尿酸委托生产,2024年再次强调该规定[35][36] - 机构存在线上宣传正规品牌、线下替换为贴牌产品的操作模式[40] 行业影响与发展趋势 - 贴牌模式源于暴利诱惑、价格战和监管缺位,但可能危及行业公信力[41][43] - 2025年市场面临环境趋冷、消费者认知提升和监管收紧三重压力[44] - 可持续发展需建立在产品力、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基础上[44]
开放日报名!八大处整形医学概念验证中心欢迎参观交流
思宇MedTech· 2025-06-25 09:06
活动安排 - 活动时间为2025年6月27日星期五14:00 [4] - 活动地点在北京朗诚大厦 [4] - 预计规模为20人左右 [4] - 活动对象包括希望了解验证中心、探讨合作机会的各界朋友以及医美企业创始人、投资人、行业从业者 [4] 活动流程 - 14:00-14:30在一楼大厅集合并参观验证中心 [2] - 14:30-15:00在会议室进行自我介绍 [4] - 15:00-15:30介绍八大处整形医学概念验证中心及转化成果 [4] - 15:30-16:00为自由交流时间 [6] 验证中心介绍 - 八大处整形医学概念验证中心是国内首家专注整形外科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平台 [6] - 该中心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6] - 聚焦材料、器械、药械结合类创新 [6] - 为医生、企业、研发团队提供从概念到产品的支持与协作网络 [6] 报名方式 - 可通过复制链接到IE浏览器填写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 [6] - 也可扫描二维码进行报名 [6]
环球市场动态:内地财政对资金面压力将明显增加
中信证券· 2025-06-25 03:42
股市 - 以伊停战,全球股市情绪反弹,A股沪指重回3400点,港股全线上涨,欧洲股市强劲收涨,美股三大指数均涨超1%,金龙中国指数涨3%[3] - 特斯拉6月23日在奥斯汀上线Robotaxi服务,有望2025年底拓展至美国多个城市,2034年美国Robotaxi市场规模有望超千亿美元[8] - 亚太股市周三亚太普遍上涨,泰国及韩国市场涨幅居前,分别涨3.5%、3.0%,马来西亚市场微跌0.2%[20] 外汇/商品 - 以伊停火缓解供应担忧,原油价格连续第二天重挫,纽约期油下跌6.04%;中东局势降温,国际金价下跌近2%;美国消费者信心弱于预期,美元指数下跌0.6%至97.86[4] 固定收益 - 美国短期国债领涨,鲍威尔重申观望立场,未排除7月降息可能;亚洲债市情绪改善,中国投资级债券利差收窄1 - 3bp[5] 内地财政 - 7月内地流动性缺口可能达10000亿元,财政因素对资金面干扰大,需监管支持,预计流动性不会大幅收紧,但资金利率在特定时点或有较大波动[6] 板块要闻 - 茶饮板块股价较6月初平均回调约15% - 20%,行业逻辑未变,建议重视再配置窗口期[13] - 电子行业存储板块DDR4涨幅超预期,预计涨势延续至Q3,推荐兆易创新等公司[18]
早盘直击 | 今日行情关注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6-25 01:29
市场走势 - 中东局势紧张对A股短期影响已消化 上证指数创近一个月新高 [1] - 6月下旬政策窗口期临近 增量政策落地或打破盘整格局 市场预计维持震荡盘升 [1] - 银行和创新药板块短期涨幅较大可能出现震荡 TMT及科技成长板块调整充分有望超跌反弹 [1] 热点板块展望 - 7月行情仍以事件驱动为主 板块将呈现高低切换特征 [2] - 大消费方向关注乳制品/IP消费/休闲旅游/医美等景气板块 政策对冲预期为2025年重点 [2] - 机器人产业链国产化趋势明确 人形/四足/功能型机器人将带动传感器/控制器/灵巧手等环节机会 [2] - 半导体设备/晶圆制造/材料/IC设计等国产化主线持续 [2] - 军工板块订单回升预期增强 地面装备/航空装备/军工电子等子板块一季报已现触底迹象 [2] - 创新药经历4年调整后迎拐点 2024Q3起连续三季净利润正增长 2025年基本面改善可期 [2] - AI领域获新催化剂 MiniMax-M1模型性能比肩主流开源模型 Deepseek版本更新临近或引发密集催化 [2] 盘面表现 - 上证指数结束一个月横盘震荡 成交量温和放大 4700只个股普涨 [3] - 电力设备/非银金融/商贸零售/汽车/机械设备领涨 仅石油石化和煤炭板块受油价拖累下跌 [3]
1.8万元/支童颜针,现在只要5999元?新氧和圣博玛又“火拼”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24 10:14
行业竞争格局 - 童颜针市场公价普遍在1.2w-2.6w区间,但新氧自营诊所复配的艾维岚产品售价仅为5999元,为市场公价的1/3,引发品牌方圣博玛不满[2][39] - 2021年市场仅2款童颜针产品,2024年已增至不少于7款获批上市,包括艾塑菲、塑妍萃、普丽妍等,价格区间1.3w-2.4w[32][34][36] - 另有杭盖秱博生物、江苏西宏生物医药等2款童颜针处于注册审批阶段,行业供给加速扩容[37] 公司动态 - 圣博玛声明不对新氧诊所销售的艾维岚提供正品保证,新氧则反驳称产品均为正品,双方爆发"口水仗"[1][3] - 东方妍美核心产品XH301(童颜针)预计2024年下半年完成国内上市审评,欧盟注册处于提交阶段[8][19] - 东方妍美2024年收入仅0.13亿元,亏损0.64亿元,现金储备0.33亿元,资金压力较大[9][25] 产品与技术 - XH301采用聚左旋乳酸(PLLA)+羧甲基纤维素(CMC)组合,与艾维岚材料一致,但优化了造球工艺使微球更圆润均匀[14][16][17] - 临床试验显示XH301矫正皱纹严重有效率达95.5%,显著高于对照组进口玻尿酸的59.83%[18] - 东方妍美其他产品如XH305(类似水光针)终端价仅数百元,想象空间有限[46][47] 商业模式 - 东方妍美采取代理销售模式,2023年将XH301等3款产品独家授权新氧10年,新氧承诺采购最低数量[20][21][23] - 与爱美客、锦波生物等直销模式不同,东方妍美计划未来搭建自有销售团队,但当前资金限制其商业化能力[20][26] - 公司计划将IPO募集资金用于推进XH301在欧洲、东南亚市场的注册与商业化[49] 市场前景 - 2024年全球童颜针市场规模达14.88亿美元,预计2033年增长至20.82亿美元[29] - 新氧CEO透露即将上市的国产童颜针定价更理性,行业价格战或持续升级[5][44] - 杭州、成都等地医美机构艾维岚价格已低至5900元,万元价格体系面临挑战[42][43]
2025年中国玻尿酸三巨头经营密码分析:昊海生科“投资并购”助推医美,华熙生物全产业链覆盖,爱美客聚焦医美
前瞻网· 2025-06-24 07:19
销售毛利率 - 国内"玻尿酸三巨头"毛利率整体维持在70%以上,爱美客2024年销售毛利率达95%,华熙生物和昊海生科2024年销售毛利率分别为74.07%和69.52% [1] - 玻尿酸市场竞争加剧和市场红利消退导致华熙生物和昊海生科销售毛利率呈现逐步下降趋势 [1] 昊海生科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近20起投资并购布局透明质酸钠、几丁糖等原料业务以及眼科、医美等领域 [2] - 2024年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业务营收占比44.28%,达11.95亿元,同比增长13.06%,2020至2024年CAGR为49.07% [5] - 已形成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眼科、骨科以及防粘连及止血四大业务板块 [5] 华熙生物业务布局 - 从原料供应向医疗终端、功能性护肤品及功能性食品延伸,形成"四轮驱动"模式 [7] - 2024年功能性护肤品销售额达25.69亿元,占营收总额47.84%,超越原料业务(23.02%)和医疗终端业务(26.82%) [7] 爱美客业务聚焦 - 主业持续聚焦医美领域,2024年注射类产品收入占比接近98% [8] - 溶液类注射产品2024年销售额17.44亿元,占总收入57.63%,凝胶类注射产品销售额12.16亿元,占比40.19% [8]
深夜回应!两大巨头纷争迎“终章”
中国基金报· 2025-06-24 04:31
巨子生物回应重组胶原蛋白产品问题 - 公司承认现有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标签标识存在局限性,难以适配行业发展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2][4][7] - 公司提出三点改进举措:联合科研机构优化检测方法、公开原料与成品关键技术参数、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7] - 股价在回应发布次日一度大涨超7% [3] 行业标准现状 - 最新行业标准为YY/T 1947-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将于2026年3月实施 [5] 华熙生物观点 - 指出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存在"胶原蛋白"概念滥用问题,部分产品不具备胶原蛋白的生理学功能 [10] - 强调需通过清晰、可交叉检验的科学结论解决行业争论 [7][10]
深夜回应!两大巨头纷争迎“终章”
中国基金报· 2025-06-24 04:25
巨子生物回应重组胶原蛋白产品问题 - 巨子生物承认现有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标签标识存在局限性,难以适配行业高标准要求 [2][8] - 公司股价在回应发布次日开盘一度大涨超7% [3] 行业标准现状 - 最新行业标准为YY/T 1947-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将于2026年3月实施 [6] 巨子生物改进措施 - 联合科研机构优化化妆品中重组胶原蛋白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8] - 逐步公开原料与成品关键技术参数及质量控制数据 [8] - 持续参与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产业规范化 [8] 华熙生物观点 - 指出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存在"胶原蛋白"概念滥用问题,部分产品不具备胶原蛋白生理学功能 [9] - 强调需通过清晰、可交叉检验的科学结论解决行业争议 [9]
靠谱医生难找?美团瞄准千亿医美赛道信任危机
观察者网· 2025-06-24 02:43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2025年突破千亿大关,年服务人次超过2600万 [1] - 轻医美渗透率从2019年的边缘角色跃升为行业主流 [1] - 改善塑形项目因微创和即时见效特性受到青睐 [1] 消费者需求变化 - 求美者需求从"改头换面"转向"做更好的自己",强调精细化调整和自然抗衰 [2][4] - 消费者要求更加精准,例如鼻梁高度、鼻尖翘度等细节 [2] - 微创+即刻有效的改善型项目(如肉毒杆菌注射)更受欢迎 [2] - 审美取向从追逐网红模板转向保留个人特色,讲究高级感和自然态 [3][4] 行业痛点与挑战 - 市场信息杂乱、机构过度营销、效果无法保障等问题普遍存在 [1] - 求美者决策过程漫长且焦虑,医生产品相关评价年浏览量高达7000万人次 [5] - 信息不对称导致信任成本攀升,用户需经历认知、比较、决策的漫长过程 [6] - 部分机构不规范宣传恶化行业信任环境,求美者需多次试错才能找到合适机构 [6] 技术与服务升级 - 求美者对方案细节的掌控远超过去,例如主动提出玻尿酸联合肉毒素的方案并通过AI模拟效果 [3] - 医生需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精细化需求 [5] - 行业正告别粗放发展模式,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 [4]
新氧毛利率受挫背后:传统支柱业务遭冲击,轻医美连锁业务转型面临盈利难题
华夏时报· 2025-06-23 09:37
公司业绩波动 - 2021年营收16.92亿元,同比增长30.7%,主要受益于医美行业复苏及收购武汉奇致激光带来的设备销售收入增量 [4] - 2022年营收骤降25.7%至12.58亿元,主要由于线下消费受限导致平台订阅机构数量减少 [4] - 2023年营收回升至14.98亿元(+19.1%),得益于供应链业务增长及轻医美业务拓展 [4] - 2024年营收小幅下滑至14.67亿元(-2.1%),线上信息订阅服务收入锐减19.3% [4]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2.97亿元,同比下滑6.6%,净亏损扩大至3310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56.13% [3] 传统业务萎缩 - 信息与预约服务收入从2023年11.51亿元降至2024年9.29亿元,同比下滑19.3% [6] - 该业务占比从2020年100%降至2024年63.4% [6] - 收入下滑主要由于抖音、小红书等新兴平台分流医美机构广告预算,阿里健康、美团等综合平台抢占市场份额 [6] - 瑞丽医美和四环医药旗下"渼颜空间"已转向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进行推广 [6] 新业务发展 - 2023年推出"品牌美学中心",当年收入1300万元,2024年增长至1.69亿元 [7] - 2024年轻医美连锁业务毛利率仅22.26%,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下滑至18.78% [8] - 业务成本占比从2023年73.8%升至2024年77.7% [8] - 快速扩张带来运营成本增加,包括人员工资、设备投入及管理费用等 [8] 财务表现 - 2023年实现净利润2128万元,2024年巨亏5.89亿元,主要由于对子公司计提5.4亿元商誉减值 [5] - 商誉减值源于2021年以7.9亿元收购奇致激光的交易 [5]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20.32%升至2024年28.39%,增加8.06个百分点 [5]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63%降至49% [3] 行业竞争 - 抖音、小红书等新兴内容平台分流医美机构广告预算 [6] - 阿里健康、美团等综合平台凭借流量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6] - 传统医美平台面临来自内容平台和综合平台的双重竞争压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