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

搜索文档
第五届会展数智化教学研讨会暨全国数字会展产教融合共同体会议在绍兴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6-09 09:17
会议概况 - 第五届会展数智化教学研讨会暨全国数字会展产教融合共同体会议于6月6日至7日在浙江绍兴举办 吸引全国20余省市200余位会展领域专家、院校及企业代表参会 [1] - 会议主题为"数字赋能 智领未来" 聚焦会展业数智化转型与产教融合路径探索 [1] - 主办方包括浙江省会展学会、东方会展产业研究院等5家机构 承办方涵盖全国数字会展产教融合共同体等4家单位 [1] 组织建设与规划 - 审议通过《全国数字会展产教融合共同体章程》 设立首批专委会并通过《2025年度工作计划》 [1] - 完成"全国数字会展产教融合共同体"授牌 首批包含23家副理事长单位、4家理事单位及5家专委会主持单位 [3] 行业转型趋势 - 会展数智化转型进入"深水区" 需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并融入AR、AI等前沿技术 [2] - 数字化与AR技术正重塑全球会展产业格局 转型需同步推动师资数字化与教材体系升级 [2] - 职业教育需发挥"技术翻译官"与"产业连接器"作用 深化数智化人才培养 [2] 技术创新应用 - 主题演讲涵盖AI会展专业建设、3D云展陈、AIGC教育应用等6大技术方向 [3] - 启动AIGC技术培训 参观VR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推动理论研讨向实践落地转化 [4] 产教融合项目 - 发布"会展设计师职业能力评价标准"等3项数字赋能项目 启动"远华杯"创意大赛 [3] - 成立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学院(数字会展学院) 联合10家机构助力十大经典产业发展 [3] - 签署数字会展师资培训、职业教育东西部协同发展等3项区域合作协议 [3]
中国东方教育出席2025 RCEP成员国暨长三角工商界青年对话会 共话区域合作与青年发展新机遇
新浪证券· 2025-06-09 09:03
公司国际化战略 - 公司代表出席RCEP成员国暨长三角工商界青年对话会并发表主旨演讲[1] - 公司创新实施"借船出海"模式在东南亚和中亚地区建立产业园嵌入式院校[3] - 公司构建"走出去、引进来、再提升"的闭环培养体系促进人才国际流动[3] 职业教育合作模式 - 公司通过四维融合模式涵盖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与当地产业深度对接[3] - 采用"技能+语言"培养方式精准服务当地产业发展需求[3] - 着力破解政策衔接和标准对接等关键问题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标准互认[6] 区域合作发展 - 公司积极响应RCEP区域合作框架下的职业教育发展要求[6] - 推动优质资源共享进程促进成员国人力资源协同开发[6] -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展现职业教育国际化示范引领作用[6]
华侨华人共绘中国中亚人文交流画卷(侨界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8 22:50
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交流合作 - 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教育、文化、卫生、旅游、地方交往等领域合作成果显著,构建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 [8] - 华侨华人在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推动相知相亲、互融互通的合作故事 [8] 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 国际哈中语言学院采用"中文+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累计培养上万名人才,为中哈共建"一带一路"输送复合型人才 [9][10] - 该校与中国多所职业院校及高等院校合作开展联合培养,学生可赴中国学习专业技能并进入中资企业实习 [10] -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设立创业孵化基地,提供技能培训、创业孵化、就业对接综合服务 [10] 旅游产业合作与发展 - 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开通,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互免签证政策落地,推动中亚旅游热度上升 [11] - 中国企业参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旅游与商业综合体建设,提升当地游客接待能力 [12] - 丝路文化旅行社开发"深度讲解型"导游资源,设计融合丝路历史与文化的旅游线路 [12] - 推动"中亚—新疆联程游",串联丝路沿线遗产促进文化交融 [13] 文化交流与民间互动 - 吉尔吉斯斯坦青少年通过研学活动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体现民心相通 [14] - 华侨华人推动中吉绿色能源合作,如废物回收发电项目,并计划扩展至光伏电站建设 [14] - 中吉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人文交流与务实合作良性互动为双边关系注入动力 [15]
“实训+实战”,淬炼“全能型”跨境电商人才
南京日报· 2025-06-04 23:45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打造江苏省唯一跨境电商高水平专业群 通过"实训+实战"模式培养具备多平台运营、视觉营销、客户沟通等综合能力的"全能型"人才 [1] - 专业群以跨境电子商务为核心 辐射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现代物流管理、大数据与会计四个专业 形成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1] - 创新推出生产性实训模式 联合焦点科技等企业开设六大实训课程 学生需通过1个月岗前培训和6个月顶岗实习 实现毕业即就业的无缝对接 [2] 行业人才需求变化 - 跨境电商企业需求从单一技能转向复合能力 要求人才具备语言能力、电子商务技能、国际贸易知识、产品分析能力及供应链管理知识 [3] - 独立站运营成为核心岗位需求 企业急需能完成页面设计、选品管理、品牌内容创作 并熟悉欧美/东南亚市场消费习性的全能型人才 [5] - 学院联合20余家企业开发29个培训资源包 如领动独立站实战课程 通过真实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建站、优化与推广全流程技能 [5] 专业建设与就业成果 - 学院动态调整专业设置 在国际贸易专业增设跨境电商模块 2020年新增跨境电子商务专业 后随直播电商兴起增设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等专业 [6] - 近3年专业群就业率达96% 就业相关度78% 用人单位满意度92% 2025届毕业生已获多家企业提前招聘 如常州起重机械公司外贸助理等岗位 [7] - 通过"五金"标准(金专业、金课程等)建设 2024年获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持续聚焦店铺运营、视觉营销等岗位深化人才培养 [6] 行业发展背景 - 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5年增长超10倍 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物流等技术推动行业便捷化发展 [6] - 独立站从"可有可无"升级为"非他不可"的战略支点 企业通过自主运营摆脱第三方平台束缚 带动相关人才需求激增 [4]
“旅游+职教”助力长三角文旅产业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6-04 23:09
长三角文旅产业转型 -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文旅产业正面临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重要转型 [1] - 职业教育是衔接产业需求与人力资源供给的关键纽带,推动"旅游+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是满足长三角文旅产业高端化、智慧化、国际化发展需求的必由之路 [1] 产教融合新机制 - 构建"需求牵引—动态适配"的产教融合新范式,突破教育供给单向匹配产业需求的线性逻辑 [2] -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整合企业用工数据、岗位技能要求等信息,绘制长三角文旅产业人才"热力图",预判未来3—5年人才需求 [2] - 采取"企业订单班"培养模式,允许职业院校根据企业需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2] - 构建"政府引导—行业指导—院校主体—企业参与"的治理框架,建立长三角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 [2] 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 推动优质师资、实训设备、课程模块的跨校、跨企、跨域流动,避免资源重复建设与低效利用 [3] - 共建"产业学院""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等产教融合创新载体,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与标准制定 [3] - 引入国际机构认证标准,开发"双语课程""国际职业资格"等课程模块,国际化改造教学内容 [3] - 开设"文化遗产数字化""地域文化创意"等特色课程,将文化资源转化为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块 [3] 数字技术赋能 - 依托VR、AR与MR技术开发文旅场景数字孪生平台,模拟实际工作场景 [4] - 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人才培养,引入智能教学系统实现"千人千面"精准教学 [4] - 建立区域教育大数据平台,集成长三角地区职业院校旅游专业的全流程数据 [4] - 共建开放式数字课程库、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库、行业案例库,形成"云端共享、线下联动"的资源池 [4]
江苏缘何成东盟来华留学首选
新华日报· 2025-06-04 23:02
江苏—东盟教育合作成果 - 江苏成为东盟国家留学生来华首选地,东盟学生规模和质量居国内前列 [1] - 5年来江苏高校招收东盟留学生4.01万人,占全省留学生总数25% [2] - 江苏高校为东盟国家开展专题培训5.2万人次 [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中老铁路人才形成"彭城姐弟"现象 [2] - 河海大学"澜沧江—湄公河学院"培训湄公河国家人员约500人次 [3] - 淮阴工学院创新专本硕贯通式培养模式,开发双语教材和线上课程 [6] 科研合作平台建设 - 江苏高校与东盟共建27个高水平科研平台,开展89个重大科研项目 [4] - 江苏大学与泰国清迈大学共建的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纳入科技部管理体系 [4]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中印尼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包括40所中国职校和35所印尼大学 [4] 职业教育国际合作 - 江苏高校在东盟国家举办64个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 [5] - "鲁班工坊"开发6门双语课程,提升当地教师教学能力 [6] - 海螺水泥印尼公司与院校合作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 [6] 未来合作方向 - 实施"青年学子交流行动计划",构建多维度人文交流网络 [7] - 高等教育领域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协作攻关 [7] - 职业教育领域推广"鲁班工坊""郑和学院"等平台建设 [7]
南昌绮梦流辉:坚持问题导向教学 破解事业编备考核心难题
搜狐网· 2025-06-04 06:26
就业形势与职业选择 - 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出现几十甚至几百人争抢一个职位的现象 [1] - 事业编成为求职者的"次优选择",因其工作稳定、福利优厚且考试难度相对较低 [1] 南昌绮梦流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备考体系 - 公司深耕职业教育领域,打造全链条在线备考体系,包括模块化知识架构、场景化能力训练与智能化学习工具 [2] - 课程设计坚持问题导向,通过靶向式内容解决考生备考难点,如知识点晦涩、解题技巧匮乏等问题 [3] - 教研团队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框架,运用记忆口诀、思维导图等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3] 系统化课程设计 - 课程以系统观念为指导,覆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等多领域,构建"广而深"的知识网络 [4] - 打破科目壁垒,建立递进式知识链条,结合时政热点与真题案例分析培养政策敏感度 [4] - 帮助考生建立认知坐标系,实现从"应试备考"到"能力建设"的升级 [4] 行业趋势与公司发展 - 未来几年事业编报考人数可能持续上涨,竞争态势加剧 [5] - 公司将以技术驱动创新、数据赋能教学为导向,加大教研投入,优化课程与服务 [5]
异动盘点0604| AI, 健康, 物流齐爆发, 多股创新高;优趣汇暴涨24%;Corewave再涨25%;HIMS跌超3%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6-04 03:57
港股市场表现 - 优趣汇控股(02177)涨超24%,公司布局大健康领域,推出含麦角硫因活性成分的抗衰老健康食品品牌Vanpearl [1] - 布鲁可(00325)涨超5%,参与墨西哥CCXP展会并在上海首发小黄人积木人产品 [1]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涨近10%,武汉基地首片6寸碳化硅晶圆下线 [1] - 华南职业教育(06913)涨超10%,运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及技师学院 [1] - 顺丰控股(06936)涨超5%,4月全国快递件量同比增长19.1%至163.2亿件 [1] - 阿里影业(01060)涨超4%,拟更名大麦娱乐并聚焦线下演出及IP衍生 [2] - 信达生物(01801)涨超4%,IBI343药物获NMPA和FDA认定 [2] - 康耐特光学(02276)涨超4%,计划在日本投资400万美元建设树脂镜片产线 [2] - 佑驾创新(02431)午后急升17%,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国标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2] - H&H国际控股(01112)涨近5%,中国口服美容市场2024年规模达240亿元 [3] - 德翔海运(02510)涨近6%,东南亚航线运价最高涨幅达75% [3] - 中国抗体-B(03681)涨近24%,配股筹资1.24亿港元用于新药布局 [3] - 理想汽车-W(02015)涨超6%,5月交付新车40856台同比增长16.7% [4] - 联易融科技-W(09959)涨超7%,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立法 [4] - 大唐黄金(08299)涨超9%,合资公司推进矿业AI应用 [4] 美股市场表现 - Ferguson(FERG.US)涨2.9%,Q3销售额76.21亿美元超预期 [5] - 美国达乐公司(DG.US)涨超15%,Q1净利润同比增长7.9%至3.92亿美元 [5] - SharpLink Gaming(SBET.US)跌超9%,完成4.25亿美元定向增发 [5] - 博通(AVGO.US)涨3.2%,费城半导体指数涨1.5% [5] - 黄金股走低,现货黄金跌1.2% [5] - Credo Technology(CRDO.US)涨超14%,Q4收入1.703亿美元同比增179.7% [6] - CoreWeave(CRWV.US)涨近25%,AI数据中心协议预计创收70亿美元 [6] - 英伟达(NVDA.US)涨2.8%,"星际之门"项目或带来200亿美元GPU收入 [6] - Hims & Hers Health(HIMS.US)跌超3%,收购欧洲数字健康平台ZAVA [7] - 核电股分化,Energy Fuels(UUUU.US)涨超14% [7]
AI赋能,拓宽智慧职教之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3 22:45
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转型 - 职业教育正经历由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驱动的重要转型,数字技术被用于解决课堂吸引力不足、实训效果欠佳和统一教学难度大等问题[2][3] - AI工具如数字人教师、AI在线助教和智能学伴被引入教学,AI评价平台可提供个性化学习分析和任务推送,实时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3][4] -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利用大模型技术生成教师数字人形象,自动生成微课,提升教学效率和趣味性[4] -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AI技术应用纳入通识教育,与科大讯飞合作引入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大模型技术,提升学生技术交互能力和就业竞争力[4] 产教融合新模式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浙江大学、西子电梯、凌迪科技等单位,共建"数实融合"教学空间,开发5G+AR远程维保、井道无人机巡检等实训场景,并打造服装"虚拟工厂"实现全链路数字化模拟[6] - 小米集团联合138所院校成立"新一代智能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吸引350所院校和500家生态企业加入,通过产教融合帮助学生掌握智能汽车诊断工具与AI运维平台,实现课堂到产业的无缝衔接[6] - 金山办公联合武汉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发布"春芽计划",为1000万名职业院校学生搭建产教融合云平台,将数字化工具融入实训场景,促进技术技能与产业需求对接[6] 校企合作双向赋能 - 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可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和技术变革,同时通过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员工培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7] - 小米的海外服务商网络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国际化实习就业通道,并将海外市场需求反馈至国内院校,共同开发符合当地特点的课程与认证体系[6]
职业本科,高考新宠|「教」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13:33
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现状 - 教育部公示拟新设23所职业本科高校 包括芜湖职业技术大学等 使全国职业本科高校总数达83所 [1] - 2025年职业本科招生目标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约50万人) 但2023年仅招生9万人 存在显著缺口 [1] - 新设高校集中于广东 浙江 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 且均为"双高"高职院校升格 预计将吸引大量考生报考 [1][3] 职业本科高校的升格路径 - 2019年首批15所民办职业本科试点院校获批 如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等 学费较高(如海南科技职业技术大学达35900元/学年) [2] - 2021年出现公办职业本科新路径 如山西工程科技职业技术大学通过"本科独立学院+高职院校"整合设立 [2] - 当前主流升格模式为优质公办高职院校(特别是"双高"院校)直接升格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为首例 此次23所新设高校均属此类 [3] 职业本科高校的办学质量 - 新设高校普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 如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前身可追溯至1911年 无锡职业技术大学前身连续两年位列全国高职院校榜首 [4] - 83所职业本科整体招生形势分化 优质公办院校如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录取线超本科线117分 而部分民办院校需多次征集志愿 [7] -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等院校开设超50%企业订单班 部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被预定 就业优势显著 [11][12] 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定位 - 教育部预测2025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达3000万(缺口率48%) 职业本科将重点培养现场工程师等高技能人才 [7][8] - 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强调实践导向 64个职业本科专业均不强制要求毕业论文 探索技能评测等新型评价机制 [9][10] - 专业设置差异明显 计算机类与普通本科课程相近但更重应用 机械电气类则完全按真实生产场景开展实训 [8] 职业本科招生渠道拓展 - 招生方式多元化 除高考统招外 还包括职教高考 贯通培养(如北京科技职业大学2025年贯通计划招生90人) [13] -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2024年招生6931人中 高考统招仅占47% 其余为单独招生 专升本等渠道 [13] - 职教高考制度建立使升学路径多样化 部分学生中考后即选择中高职贯通培养 缓解高考"独木桥"压力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