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

搜索文档
建元信托(600816.SH)发布半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4029万元,同比增长13.36%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3:09
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营收1.5亿元 同比增长84.8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29万元 同比增长13.36% [1] - 扣非净利润6752万元 同比增长9.67% [1] - 基本每股收益0.0041元 [1] 业务发展 - 公司紧密围绕"受托服务为创新发力点 资管财富双轮驱动"的业务策略 [1] - 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及团队优势 精准发力重点业务 积极探索信托新模式 [1] - 2025年上半年新增信托项目117个 对应新增信托规模1080.01亿元 同比增长785% [1] - 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于2025年6月末达到3378.91亿元 较年初增长33.44% [1] - 公司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1]
7月资管信托规模下降,政信项目收益回升支撑非标产品收益回暖
国际金融报· 2025-08-12 12:55
资产管理信托市场总体表现 - 7月资产管理信托发行数量环比微降 发行规模环比下降23.97% [1] - 成立市场呈现数量显著上升但规模明显下降趋势 [1] - 非标产品发行数量环比下降13.85% 已披露发行规模环比下降23.97% [1] 标品信托表现 - 7月标品信托发行1491款 环比增加141款涨幅10.44% 已披露发行规模环比下降1.53% [3] - 标品信托成立数量环比增加195款涨幅17.55% 已披露成立规模环比下降0.09% [3] - TOF类信托成立数量达481款 环比增加121款涨幅33.62% 成立规模85.61亿元环比增长16.90% [3] - 资本市场行情向好推动标品信托发行和成立数量增长 [3] 非标信托表现 - 非标成立市场数量微增2.38% 成立规模环比下降9.30% [6] - 非标金融类产品成立规模减少83.09亿元 基础产业类产品成立规模增加72.46亿元 [1][6] - 工商企业类产品成立规模环比下降近七成 [7] - 非标信托平均预期收益率5.18% 环比上升0.11个百分点 [7] 基础产业类信托 - 基础产业类成立规模环比增长近三成 重回首位 [6] - 高资质地区稳定贡献和中西部地区大幅增长形成双向支撑 [1][6] - 平均预期收益率5.32% 环比上升0.06个百分点 [7] - 中西部地区重大基建项目开工推升资金需求 [6] 产品业绩表现 - 固收类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89% 环比微升0.03个百分点 [4] - 混合类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3.78% 环比下降0.49个百分点 [4] - 债市收益率短期上行 业绩比较基准持续下调趋势收敛 [4] - 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削弱产品票息收益支撑 [4] 政策与市场环境影响 - 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影响非标金融类产品规模 [1][7] - 银行业半年度考核削弱信贷收益权转让业务紧迫性 [7] - 货币政策宽松预期退潮 资金利率中枢抬升 [8] - 化债政策引导政信业务集中于高资质区域 [6]
建元信托:上半年净利润4028.97万元,同比增长13.36%
新浪财经· 2025-08-12 12: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 5亿元 同比增长84 89% [1] - 同期净利润4028 97万元 同比增长13 36% [1] 业绩增长 - 营业收入增速显著高于净利润增速 反映业务规模快速扩张 [1] - 净利润绝对值突破4000万元 但增速相对平缓 [1]
最后披露期!这家信托4.22亿元转让国联期货股权
搜狐财经· 2025-08-12 09:32
股权转让项目基本情况 - 中海信托挂牌转让国联期货39%股权 共计1.755亿股 转让底价4.22亿元 对应每股价格约2.4元 [2][3] - 该股权转让项目披露期将于2025年8月14日届满 目前距离截止日不足一周 [2][6] - 此次为第二次挂牌 两年前首次挂牌价格4.11亿元 因市场反应冷淡未能成交 [3] 标的公司股权结构与估值 - 国联期货成立于1993年 注册资本4.5亿元 现有4名股东 [3] - 大股东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持股54.72% 中海信托为第二大股东持股39% [3] - 以2023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 39%股权评估价值4.09亿元 当前挂牌价4.22亿元 较评估价溢价20% [4] - 若转让成功 中海信托将完全退出国联期货股东行列 [3] 标的公司经营业绩表现 - 2023年实现营收24.2亿元 净利润4669.63万元 [4] - 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7亿元 净利润1499.24万元 [4] 行业背景与交易难点 - 期货公司股权转让交易活跃度有限 行业盈利增速放缓 2024年平均净利润同比下降 [3][5] - 资源向头部公司集中 马太效应显著 [5] - 中海信托要求受让方为企业法人 需一次性付款 且需具备良好商业信用和支付能力 [3] - 标的公司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处于行业中游水平 投资者接盘意愿有限 [3] 潜在交易方与整合前景 - 市场预期大股东国联集团为最可能接盘方 若受让持股比例将从54.72%升至93.72% [5][6] - 国联集团同时为民生证券第一大股东 民生证券持有民生期货95.01%股权 可能整合两家期货公司 [5] - 证监会推动期货公司做优做强 行业可能通过兼并重组提升资本实力和服务能力 [5] 信托行业转让动因 - 信托公司出于资本占用 业务转型及监管要求 逐步退出非核心金融子公司 [4] - 通过回归本源业务实现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4]
单一融资模式告终!非标信托迎战组合投资,有难点有期待
搜狐财经· 2025-08-12 09:22
新信托登记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信登发布《信托登记业务指南(V3.0)》,自2025年9月1日起执行新预登记审查标准 [3][4] - 资产管理信托需落实组合投资要求,禁止实质为单一融资方提供融资的业务 [2][5] - 新规要求穿透披露交易链条及底层资产信息,明确资金用途 [6] 组合投资具体要求 - 资产管理信托资金需分散投资于多个资产或融资方,通过资产类型、行业、地域等维度构建投资组合 [5] - 新规主要影响非标类资产管理信托,标品类信托无实质影响 [5] - 自2025年9月1日起新登记资产管理信托产品将全部采用组合投资模式 [5] 政策背景与监管脉络 - 2023年3月原银保监会《通知》明确资产管理信托应以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方式开展 [8] - 2023年年中监管部门要求资产管理信托原则上以组合投资方式分散风险 [8] - 2024年年中监管部门再度传达非标信托需组合投资及固收类信托需市值法估值等要求 [9] 行业实践现状 - 2024年10月基础产业类信托中组合投资类产品成立129款,占比32.65% [10] - 行业常见组合投资比例包括50%+50%、80%+20%、90%+10%等 [10] - 目前非标信托组合投资整体占比仍不高 [10] 组合投资积极意义 - 风险分散:降低非系统性风险,避免单一融资方问题导致资产大幅减值 [9] - 促进行业回归资产管理本源:扭转信托公司私募投行角色,以受益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9] - 提升专业能力: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9] 实施难点与应对 - 非标信托组合投资存在项目起止时间不同步的实操难点 [10] - 信托公司需通过专业产品设计和客户服务将"非同步性"转化为风险分散优势 [10] - 投资人体验可能因风险可控性提升而优化 [10]
只争朝夕 信托业分类改革正当时
新华网· 2025-08-12 06:30
信托业务分类改革 - 监管部门正酝酿推进信托业务分类改革 以信托目的、信托成立方式、信托财产管理内容和方式为基础将业务分为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类 [1] - 业务分类改革征求意见稿将于近期下发 并作为2022年信托行业重点工作推进 [1] - 新分类标准简单明了且具正向导向 旨在解决2014年版分类标准存在的重叠交叉问题及无法准确体现信托业务本质的缺陷 [1][2] 行业监管与规模变化 - 信托行业在资管新规引导下持续压降资产规模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受托管理信托资产余额20.44万亿元 较2017年四季度末峰值下降22.11% [2] - 融资类信托规模降至3.86万亿元 同比下降35.13% 环比下降6.57% [2] - 以通道业务为主的单一资金信托规模及占比逐年下降 2021年至今同比降幅超20% [2] 行业发展方向 - 信托业务需重点发展具有直接融资特点的资金信托、以受托管理为特点的服务信托及体现社会责任的公益/慈善信托 [2] - 当前处于行业转型攻坚期 强化顶层设计成为夯实基础保障的关键举措 [1]
拐点隐现 信托业转型效果渐显
新华网· 2025-08-12 06:29
行业整体表现 - 信托资产规模余额20.55万亿元 同比增长0.29% 为2018年以来首次回升 [1][2] - 全行业利润总额601.67亿元 同比增长3.17% 2018年后首次实现正增长 [2] - 信托业务收入868.74亿元 同比增长0.49% 主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2] 资本实力变化 - 行业固有资产8752.96亿元 同比增长6.12% [3] - 所有者权益7033.19亿元 同比增长4.80% 资本实力持续增强 [3] 业务结构转型 - 单一资金信托规模降至4.42万亿元 同比下降28.00% 占比降至21.49% [4] - 集合资金信托规模增至10.59万亿元 同比增长4.10% 占比居三大来源首位 [4] - 管理财产信托规模达5.54万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2.53% 占比首次超过单一资金信托 [4] 管理功能优化 - 主动管理信托规模增至12.08万亿元 同比增长6.91% 占比提升至58.80% [4] - 融资类信托加速下降 投资类信托快速增长 证券投资类业务明显上升 [4][5] 行业发展方向 - 行业新旧动能转换达到临界点 2021年成为信托业新发展阶段的起始点 [6] - 未来将继续压降通道信托业务 推动向非通道信托转型 [6] - 重点发展绿色信托、养老信托、慈善信托等新兴领域 [7] - 围绕老龄化背景布局财富管理服务体系 发展养老信托、保险金信托等业务 [7]
超两成资金投向证券市场 2021年信托业资产规模回升至20.55万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06:29
中国信托业协会2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四季度末,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余额20.55万亿 元,比上年末20.49万亿元增加600亿元,同比增长0.29%,比三季度20.44万亿元增加1100亿元,环比增 长0.52%。增幅虽然不大,却是信托业自2018年以来首度止跌回升。 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表示,信托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2018年-2020年间一直处于负增 长的渐次回落之中,三年间规模分别降至22.70万亿元、21.61万亿元和20.49万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 13.50%、4.83%和5.17%。这种下行趋势在2021年前三季度出现了明显的企稳迹象,到四季度实现了止 跌回升。 自2018年调整以来,虽然信托资产规模降幅较大,但信托业经营收入一直保持了相对平稳态势。数 据显示,2021年底,全行业实现经营收入1207.98亿元,相比上年末1228.05亿元略降1.63%。另外, 2021年底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601.67亿元,同比增长了3.17%,同时实现人均利润199.22万元,同比增 长了1.43%,为2018年以来首年度实现正增长。 从信托财产来源看,单一资金信托加速下降。2021年底 ...
银行信贷资产类信托监管持续收紧
新华网· 2025-08-12 06:28
监管政策变化 - 多家信托公司收到窗口指导 不得新增以银行信贷资产作为底层资产的财产权信托业务 存量业务需按金融同业通道业务逐步压降清理[1] - 监管逻辑基于继续压降信托通道业务规模及违规融资类业务规模 此类业务存在金融同业通道质疑[1] - 窗口指导针对的财产权信托实为信托公司为银行架设的新通道 存在监管套利风险 与传统监管部门倡导的转型方向不同[2] 业务规模与结构 - 行业管理财产信托规模截至2021年底达5.54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1.36万亿元 增幅32.53%[2] - 财产信托占比提升至26.98% 较上年末上升6.56个百分点 规模与占比增幅均为近年来最大[2] - 较2017年相比 管理财产信托四年间规模总计增长27.77% 占比总计提升10.45个百分点[2] - 部分信托公司房地产业务在资产分布中占比接近50% 多数公司房地产业务占比主要集中在30%以内[3] 业务风险特征 - 信贷资产信托受益权转让业务突破传统信贷资产转让规则 转出方和转入方在资产确认、资本计提和拨备等方面不符合规定[2] - 信托公司变相为银行提供规避监管要求的通道 风险合规要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要求背离较大[2] - 发行方风险自留比例和持有人集中度失去约束 存在较大监管套利风险[2]
信托业稳定基金和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缴纳标准出炉
新华网· 2025-08-12 06:25
基金缴纳机制 - 监管部门向信托公司下发通知 要求缴纳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和信托业稳定基金 平均费率约为4.6% 其中3.7%用于信托业稳定基金 0.9%用于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1] - 缴纳标准以各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为基数 一年一缴 信托业稳定基金费率由基准费率3.7%和风险差别费率构成 风险差别费率根据监管评级结果确定 创新类为-0.2%~0% 发展类为0% 成长类为0~0.2% [1][2] - 金融稳定保障基金通过在信托业稳定基金基准费率基础上上浮0.9个百分点的方式收取 全行业68家信托公司每年常规缴纳 [2] 基金规模测算 - 2021年全行业实现经营收入1207.98亿元 同比略降1.63% 按平均费率4.6%计算 68家信托公司一年缴纳两项基金合计约55.57亿元 [1] 制度变革 - 信托公司不再按净资产余额的1%认购信托业保障基金 已认购基金予以返还 明确证券投资信托的基金认购主体可由投资者与信托公司约定 [2] - 新规出现"信托业稳定基金"提法 取代此前《办法》中提出的"信托业保障基金"和"信托业流动性互助基金"分拆方案 [3] 政策背景 -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要求9月底前完成筹集工作 [4] - 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用于具有系统性隐患的重大风险处置 区分不同行业 不同主体实行差别化收费 [4] - 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基础框架初步建立 首批646亿元资金已经筹集到位 [5] 行业安全网架构 - 信托业安全网由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与信托业稳定基金共同构筑 银行业安全网由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与存款保险共同构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