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零售

搜索文档
口岸经济4.0:罗湖建起深港互联“超级节点”|何以新罗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5:52
深港通关流量与消费趋势 - 罗湖口岸上半年查验出入境旅客超3370万人次,位居深圳口岸第一 [1] - 莲塘口岸出入境人数屡破新高,7月13日罗湖口岸单日客流达29.7万人次创历史记录 [2] - 罗湖益田假日广场港客占比达30%,餐饮业态占40%,永辉超市和米兜乐园成为港人消费热点 [4] 医疗跨境服务扩展 - 罗湖区人民医院1-7月每月平均接待4500名香港患者,覆盖口腔科、骨科、中医科等多科室 [7] - 香港居民使用内地医疗服务比例从2011年前升至60%,深圳医疗成本仅为香港五分之一 [8] - 医院获批"港澳药械通",引进2款港澳药品和器械,服务患者超120人次 [10] 产业协同与规划 - 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与罗湖产业方向一致,聚焦商贸、金融、新兴产业及口岸经济 [12] - B1地块规划建设30万平方米深港生命健康产业园,聚焦生命健康和人工智能领域 [2][13] - 罗湖提出"三力三区"目标,主攻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2] 文旅与区域融合 - 2025年罗湖深港文化月策划骑行、宠物派对、电竞赛事等活动,展示新地标和文旅资源 [6] - 光之殿堂艺术地标将于明年年底亮相,设计包含礼堂、音乐厅等沉浸式体验设施 [7] - 深港中西医跨境转介合作在罗湖试点,推动两地医疗规则互通和远程诊疗 [10]
8月上海永辉“胖东来模式”调改再添三家首店,覆盖宝山、奉贤、松江
搜狐财经· 2025-08-21 15:52
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在上海持续推进"胖东来模式"门店调改 8月新增三家区域首店 使上海"胖永辉"门店总数达10家 覆盖核心区域[1] - 门店从商品结构 场景体验 服务细节 员工关怀等多维度进行全面升级 并强化时令直采供应链优势[2][5][6][8][10][12][14][15][17][19] - 公司计划9月底全国"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突破200家 显示其模式复制和区域扩张的加速[21] 门店拓展 - 8月21日至28日连续开设三家上海区域首店:宝山北城龙湖天街店 奉贤南桥龙湖天街店 松江万达广场店[1] - 调改后上海"胖永辉"门店数量达10家 覆盖金山 闵行 浦江 青浦 宝山 奉贤 松江等核心区域[1] 商品重构 - 全面对标胖东来标准 商品SKU淘汰率近80% 同时引入大量高品质商品和独家特色[2] - 调整后商品结构符合胖东来标准达80% 进口商品占比提升至20%[2][3] - 烘焙与熟食区大幅扩容 引入专业厨师团队现场烹制热锅系列 本地老字号产品及胖东来同款供应商产品[5] - 自有品牌专区陈列数十款口碑单品 包括食用油 啤酒 白酒 果汁 棉毛巾等 并汇聚上百支高性价比商品[6] 供应链优化 - 新疆水果直采预计总量超10000吨 包括西梅 李子 冬枣等品种 西梅甜度突破20度[8][10] - 开渔季直采东海鲜活梭子蟹 全国计划采购量约1300吨 采用恒温供氧系统和冷链物流 上海消费者最快12小时可享码头直达产品[12][14] - 后续将增加皮皮虾 东沟飞蟹 带鱼等海产品供应[14] 场景与服务升级 - 打破传统卖场格局 取消强制动线 中岛货架高度降至1.6米 优化购物视野和动线[15] - 增设顾客休息区便民设施 提供肉禽精加工 海鲜处理等服务 细节处配备货架放大镜 湿手器等[17] - 执行"468鲜度原则":果切超4小时八折 6小时六折 8小时下架 部分品类推行日清机制[19] 员工与就业 - 提升员工福利 工作满一年可享10天带薪年假 增设独立休息室 更衣室 提供免费员工餐[19] - 三家新店共创造近180个就业岗位[19]
永辉超市,半年闭店227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5:4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 [3][5] - 归母净亏损2.41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减少5.16亿元 [5] - 扣非后归母净亏损8.02亿元 [3] - 连续四年累计亏损超95亿元,亏损额呈收窄趋势 [4] 营收下滑原因 - 2024年下半年开启战略转型,关闭长期亏损门店及调改期歇业导致收入下降 [5] - 调改门店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但无法弥补关店损失 [5] - 综合毛利率20.80%,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 [5] 亏损驱动因素 - 销售规模缩减、商品供应链改革及闭店损失 [5] - 上半年完成供应商与商品升级汰换,影响毛利率 [5] - 关闭227家亏损门店,产生租赁及人员赔偿费用 [5] 管理层展望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低于2024年,调改门店下半年销售将显著增长 [6] - 盈亏压力持续至第四季度后有望改善 [6] - 线上业务营收54.9亿元(占18.33%),同比减亏3475万元但仍未盈利 [6] 转型战略进展 - 学习胖东来模式,聚焦核心供应商、大单品及长期主义 [6][7] - 全国已调改160家门店,预计9月底达200家 [7] - 调改后门店销售显著增长,稳定经营期门店已盈利 [7] - 未披露调改店具体财务数据,闭店计划依市场动态调整 [8] 行业观察 - 传统超市普遍模仿胖东来模式,但永辉品牌力尚未达到同等水平 [8] - 调改初期客流增长明显,长期效果需验证 [9] - 转型面临历史包袱挑战,市场对其改革成效持观望态度 [9] 市场反应 - 中报发布次日股价下跌0.8%至4.93元/股,总市值447亿元 [9]
沃尔玛中国2026财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0.1%
财经网· 2025-08-21 15:11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总营收达1774亿美元 同比增长4.8% [1] - 剔除汇率影响后总营收为1789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1] - 调整后营业利润为80亿美元 同比增长0.4% [1] 中国市场业绩 - 中国区净销售额58亿美元 同比增长30.1% [1] - 可比销售额增长21.5% [1] - 电商业务净销售额增长39% [1] - 电商销售额占比超过50% [1] 山姆会员店发展 - 山姆会员商店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1] - 交易单量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过去12个月新增8家门店 本季度新增2家 [1] 盈利能力变化 - 因业态占比变化导致毛利率下降 [1] - 销售增长与营运效率提升推动营运费率下降 [1] - 营业利润实现增长 [1]
滚动更新丨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小鹏汽车涨超5%
第一财经· 2025-08-21 13:40
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道指跌0 4%,标普500指数跌0 27%,纳指跌0 3% [2] - 小鹏汽车美股开盘涨超5%,盘前一度涨超3%,因何小鹏增持310万股港股,平均价80 49港元 [2][3] - 名创优品股价走高,现涨超9%,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12 79亿元,去年同期为12 42亿元 [1] - 沃尔玛开盘跌超3%,盘前跌幅扩大至超3%,第二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0 68美元 [2][3] - 波音盘前一度涨近4% [3] 公司动态 - 沃尔玛2026财年第二财季营收1774亿美元,同比增长4 8% [3] - 小鹏汽车获何小鹏增持310万股港股,推动股价上涨 [2][3] - 名创优品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推动股价上涨 [1] 宏观经济与政策 -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3 5万人,前值为22 4万人 [2] - 美国对欧盟多数商品征收关税,税率最高15%,涵盖汽车、药品、半导体芯片和木材 [2] - 欧盟将取消对美国所有工业品关税,并对美农产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 [2] - 美国前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表示,利率已处于高位,可能在2026年降息100个基点 [3]
加速学习胖东来后,永辉超市亏损更多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8-21 13:12
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在推行胖东来模式转型过程中面临业绩下滑和亏损挑战 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20.73%至299.48亿元 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至-2.41亿元 尽管调改门店数量超预期且销售增长显著 但短期阵痛仍将持续 全年业绩预计承压[1][5][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99.48亿元 同比下滑20.73%[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 去年同期为盈利2.75亿元[1] - 闭店227家及调改产生租赁赔偿、商品出清等成本 是亏损主因[6] - 全年营收预计低于去年786.4亿元 四季度盈利情况或好转[8] 门店调改进展 - 截至8月21日完成162家门店调改 占存量门店总数552家的29%[4] - 实际调改进度快于预期 9月底目标完成200家调改[3][4] - 调改店销售实现显著增长 已进入稳定盈利状态[5] - 明年计划完成所有存量门店调改[9] 战略调整措施 - 成立"学习胖东来"转型领导小组 由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挂帅[2] - 商品策略聚焦提高自有商品比例 计划三年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11] - 供应链体系反腐 构建透明高效的新型供应链[13] - 拟通过定增募资39.92亿元 其中超32亿元用于门店调改升级[10] 运营挑战 - 员工反馈调改后工作量增加但薪资未显著提升 假期减少[13] - 四年累计净亏损超95亿元 资金压力显著[9] - 管理层未披露调改门店具体月营收及利润数据[5]
沃尔玛利润三年来首次逊于预期,称关税成本持续上升,上调全年销售指引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8-21 13:05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达1774亿美元 超出分析师预期的1761.6亿美元 [1] - 调整后每股收益0.68美元 低于预期的0.74美元 为三年来首次不及预期 [1] - 净利润跃升至70.3亿美元 合每股0.88美元 远超去年同期的45亿美元或每股0.56美元 [6] 业务运营 - 沃尔玛美国同店销售增长4.6% 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 [1] - 美国业务客流量增长1.5% 平均客单价提高3.1% [6] - 山姆会员商店同店销售增长5.9% 超过分析师预期的5.2% [6] - 截至季末山姆会员商店库存增长约3.5% 沃尔玛美国业务库存增长2.2% [6] 电商业务 - 全球电商销售增长25% 美国市场电商销售增长26% [1][3] - 通过门店配送的杂货和其他商品销售同比增长近50% [3] - 三分之一的电商订单为加急配送 [3] 品类表现 - 杂货和健康保健品类表现突出 推动美国销售增长 [4] - 各收入阶层都实现市场份额增长 高收入家庭增长尤为明显 [4] - 自有品牌商品销售同比基本持平 [5] 成本与定价 - 关税影响的成本持续上升 公司正逐项商品、逐个品类管理关税影响 [1][5] - 约50种商品价格已在夏季上涨 包括平底锅、牛仔裤和汽车座椅 [5] - 约三分之一的美国销售商品来自海外 主要进口市场包括中国、墨西哥、加拿大、越南和印度 [5] - 约15%的美国销售来自中国进口 约60%的美国销售为杂货 [6] 业绩展望 - 将2026财年净销售增长预期从此前的3%-4%上调至3.75%-4.75% [1] - 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期小幅上调至2.52-2.62美元 [1] 市场反应 - 股价盘前下跌超过3% 投资者对关税成本上升对零售业利润率的潜在冲击表示担忧 [1]
永辉超市上半年大亏2.4亿元,关闭亏损门店227家
凤凰网财经· 2025-08-21 12:5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 [1][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7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08亿元,同比下降58.92% [2] - 综合毛利率20.80%,较上年同期下降0.78个百分点 [3] - 总资产339.63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0.55% [2] 战略转型 - 2024年下半年开启整体战略与经营深度转型,关闭长期亏损门店并进行门店调改 [2] - 学习胖东来模式,聚焦品质与幸福商业模式,进行商品供应链变革、服务与顾客体验升级、员工福利与组织文化重塑 [5] - 未来三年计划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成为品质首选 [11] - 代理CEO叶国富将亲自筛选首批200家核心供应商,并与供应商董事长建立年度对话机制 [11] 门店运营 - 报告期内关闭227家亏损门店,产生租赁及人员赔偿、商品出清和资产报废等成本费用 [4] - 新增门店4家,面积1.9万平方米 [5] - 已开业门店合计552家,覆盖全国26个省和直辖市 [5] - 已签约未开业门店79家,储备面积62.39万平方米 [5] - 调改开业门店共计124家 [5] - 2025年全年计划调改门店数量达200家 [11] 线上业务 - 线上业务营收54.9亿元,占营业收入18.33% [5] - 线上业务较去年同比减亏3475万元 [5] - 自营到家业务实现销售额31.4亿元,日均单量21.6万单,月均次月复购率56.3% [5] - 第三方平台到家业务实现销售额23.6亿元,日均单量14.3万单 [5] - 已开通线上业务的调改门店达99家 [5] 亏损原因 - 整体销售规模减少 [3] - 商品供应链改革导致短期内毛利下降 [3] - 关闭亏损门店产生额外成本费用 [4] - 持有的Advantage Solutions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84亿元 [5]
沃尔玛二季度营收1774亿美元,同比增长4.8%
新浪财经· 2025-08-21 12:31
8月21日,沃尔玛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营收为1774亿美元,同比增长4.8%,按固定汇率增长 5.6%;调整后每股收益0.68美元。 ...
左手关店右手调改,永辉超市“拐点”仍未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2: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 [1][2] - 归母净亏损2.41亿元,较去年同期净利润2.75亿元恶化5.16亿元 [1][2] - 扣非后归母净亏损8.02亿元 [1] - 连续四年累计亏损超95亿元 [1] - 综合毛利率20.80%,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 [3] 战略转型举措 - 关闭227家长期亏损门店,产生租赁及人员赔偿成本 [1][3] - 推进"胖东来模式"门店调改,全国已完成160家调改门店,预计9月底达200家 [4][6] - 名创优品以62.7亿元收购公司29.4%股权并主导改革 [2][4] - 商品供应链改革导致短期毛利率下降,完成大量供应商及商品升级汰换 [1][3] 业务板块表现 - 线上业务营收54.9亿元,占营收比重18.33%,同比减亏3475万元但仍未盈利 [4] - 调改门店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但无法弥补关店导致的收入下降 [2][6] - 线上渠道尝试"店仓"O2O模式,盈利模式仍在打磨 [4] 管理层指引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低于2024年水平 [4] - 持续经营门店下半年预计实现明显销售同比增长 [4] - 盈亏水平第四季度将明显好转 [4] - 拒绝披露调改门店具体营收及利润数据 [4][6][7] 市场反应与行业观察 - 中报发布次日股价下跌0.8%至4.93元/股,总市值447.4亿元 [7] - 行业分析师指出调改店品牌力未达胖东来水平,消费者信任度需长期培育 [7] - 投资者调研显示调改初期客流增长明显,但三个月后趋于稳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