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上风电
icon
搜索文档
阳江海上风电为什么行?
中国能源网· 2025-06-04 01:40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 截至4月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达4351万千瓦,新增与累计装机容量连续四年全球第一,占全球总量50%以上 [1] - 阳江建成并网海上风电600多万千瓦,占广东省一半、全国第二 [2] - 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市场,全方位引领全球发展 [4] 阳江海上风电核心优势 - 海岸线长达400多公里,省管海域规划总装机2000万千瓦(总投资2070亿元),近海浅水区300万千瓦已全并网,深水区700万千瓦在建 [4] - 2030年阳江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将达4000万千瓦,年上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广东省用电量1/9),年减碳8000万吨 [5][6] - 形成覆盖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体系,吸引明阳智能等龙头企业落户 [7] 产业规划与目标 - 阳江打造"4+4+X"产业体系,重点建设绿能示范产业园,2035年延伸产业链产值目标超2000亿元 [6][8] - 构建"风、光、储、蓄、氢、装"协同发展的千亿级绿能产业集群 [4] - 阳江国际风电城将发展为世界级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8] 技术创新与深远海开发 - 国产26兆瓦海上风电机型下线,柔性直流输电与深远海升压站技术效率提升,漂浮式机组已投运 [9] - 阳江在离岸100公里海域开发领先全球,率先突破漂浮式技术(被称为"海上风电皇冠") [9] - 行业需突破深远海漂浮式基础、柔性直流等技术,推动全生命周期成本下降 [10] 产业发展趋势 - 海上风电呈现深远海化开发加速、技术持续升级、多产业融合三大趋势 [10] - 探索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等业态的空间集约利用,提升海洋经济综合价值 [10] - 阳江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为全球提供复杂海况下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9][11]
年增长率11%!203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11.2TW
搜狐财经· 2025-06-03 23:06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 -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预计从2024年的3.42太瓦(TW)增长到2035年的11.2太瓦(TW)[2] - 2024年至2035年的累计年增长率(CAGR)为11%[2] - 2015年至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从0.93TW扩大到3.42TW,复合年增长率为16%[2] 太阳能和风能的主导地位 - 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分别占2024年总装机容量的56%和33%[2] - 亚太地区是太阳能和风能的最大市场[2] 投资趋势 - 2024年太阳能光伏投资达3291亿美元,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投资分别为1512亿美元和696亿美元[4] - 到2030年,陆上风电投资预计增长至1869亿美元(CAGR 4%),海上风电投资预计增长至1504亿美元(CAGR 14%)[4] 增长驱动因素 - 太阳能光伏和风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4] - 能源转型战略和电力需求增长(部分由氢能和人工智能推动)将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增长[4]
绿电直连政策出台 关注绿电、垃圾焚烧发电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6-03 00:51
绿电直供政策解读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绿电直供线路由非电网企业建设,允许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采取自发自用为主、余电上网为辅的模式,自用电比例不低于30% [1][2] - 绿电直连有助于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对出口型企业碳排放认定有较大帮助,东南沿海出口型企业密集将带动海上风电产业快速发展 [2] - 政策要求绿电直供项目按规定缴纳输配电费等费用,不得减免,但经济性主要取决于自用电比例和直供线路成本 [3] 商业模式变革 - 政策为新能源/生物质发电直供用户提供支撑,用户侧商业模式将更加丰富,电力交易、虚拟电厂、微电网等方向值得关注 [1][3] - 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商业模式从ToG转向ToB,为IDC供电+供冷可提高盈利改善现金流,降低减值风险 [5] - 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进展有望加快,江苏等地已开展试点示范项目如浦东黎明项目,政策出台后项目落地或加速 [4] 行业驱动因素 - 国际碳减排认证趋严,欧盟电池法案只认可"绿电直连" [3] - 国内能耗指标收紧,高耗能企业强制消纳绿电 [3] - 西部省份新能源消纳压力大,需探索微电网/源网荷储缓解压力 [4] - 部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补贴到期,需拓展新业务提高回报 [4] 投资机会 - 绿电运营企业可签署多年期长协保障盈利稳定性,推荐韶能股份、银星能源,建议关注山高新能源、金开新能 [5] - 垃圾焚烧发电推荐永兴股份、瀚蓝环境,建议关注军信股份、旺能环境 [5] - 电力设备方向推荐金风科技(H)、国能日新、东方电缆,建议关注朗新集团、特锐德等 [6] - 海上风电作为沿海重要新能源资源发展有望提速 [1][6]
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经济日报· 2025-05-31 22:04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2.5万亿元 同比增长5.7% [1]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 高于海洋生产总值增速1.3个百分点 [2]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 - 自动化集装箱和干散货码头数量居世界首位 作业效率全球领先 [2] - 国际枢纽海港港内集卡清洁能源使用率超60% [2] - 新承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78.5% [2] - 广东省成立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 探索海洋能源开发创新模式 [2] - 企业部署AI模型于智能航线规划、供应链控制塔、智能仓储调度等环节 [2] 科技创新方向 - 聚焦极地能源与生物资源开发、港口清洁用能、高端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 [3] - 提高海洋科技研发项目财政支出比重 设立专项资金激励科技领军人才 [3] 产业体系构建 - 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海洋油气化工、船舶工业、交通运输、渔业等传统产业 [3] - 发展海上风电、远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天然气水合物、海洋新材料等未来产业 [3] - 推动"生态+"海洋绿色经济转型升级 构建优势产业集群 [3] 人才培养机制 - 实施跨学科定向培养计划 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及科技领军企业 [4] - 通过海外科教机构、交流访学等方式引进海洋科技创新人才 [4] - 构建覆盖高科技人才的中长期资助体系 [4]
“百千万”何以再造一个新广东?从这份成绩单,读懂背后密码
南方都市报· 2025-05-30 07:12
县域产业 - 广东57个县(市)2024年整体经济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区、2个县(市)获评全国百强区、百强县,57个县(市)实现整体人口净流入 [2] - 肇庆四会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2024年产值102.72亿元(增长12.13%),新型储能产业产值70.33亿元(增长14.34%),电子信息产业产值52.57亿元(增长10.19%) [2] - 广东打造2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84个农业产业强镇,推进10个千亿级及5个数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茂名信宜市通过头部企业合作推动农产品进驻港澳商超 [3] 海洋经济 - 广东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90个,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6371个(全国第一),桁架类网箱15个(全国第三) [4] - 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累计达1222万千瓦(全国第一),连续4年年度新增并网容量超100万千瓦 [4] 新型城镇化 - 广东57个县(市)2023年以来实现整体人口净流入,124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 [5] - 茂名市2024年末城镇化率48.11%,城镇常住人口301.8万人(较2022年末增加15.84万人),信宜、高州、化州两年新增城镇常住人口11.02万人 [6] - 清远英德、佛冈入选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市),依托产业园区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 [6] 基础设施与风貌提升 - 湛江遂溪投入近3亿元融入醒狮文化改造城市,超5亿元完成6个老旧小区改造及21公里道路升级 [7] - 河源连平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串联7个村,阳西县70%乡镇完成典型镇培育,30%行政村完成典型村培育 [9] - 汕尾城区100余栋闲置农房加固修缮,亚洲村、新北村"空心村"转型研学中心等 [9] 农文旅融合 - 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五一"假期民宿一房难求,全省100个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188.9万人次(同比增长15.5%) [10] 集成式改革 - 粤西成立300多家"强村公司",茂名高州强村公司整合资源发展荔枝、龙眼种植及深加工 [11] - 珠海斗门区"多户联建"村民公寓解决宅基地供需矛盾,入选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 [13] - 全省累计创建7个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7项综合改革试点、13个专项改革试点 [13]
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达4351万千瓦,连续四年居全球首位!
中国电力报· 2025-05-27 06:50
海上风电装机规模 - 截至4月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达4351万千瓦 [1] - 新增装机与累计装机容量已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一 [1] - 占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总量的50%以上 [1] - 广东省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突破1250万千瓦 [2] - 阳江市已建成装机容量600万千瓦居全国第二 [2] 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发展 - 国产26兆瓦海上风电机型已下线 [2] - 海底柔性直流输电与深远海升压站技术效率持续提升 [2] - 一批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已建成投运 [2] - 阳江市构建覆盖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体系 [2] - 阳江市着力打造"风、光、储、蓄、氢、装"协同发展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2] 未来发展规划 - 2030年阳江市将建成4000万千瓦装机规模的海上风电 [2] - 上网电量将超过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广东省用电量的九分之一 [2] - 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00万吨 [2] - 海上风电将呈现深远海化开发加速、技术持续升级、多产业融合发展三大趋势 [2] 行业发展策略 - 聚焦深远海新型漂浮式基础研发制造 [2] - 加强柔性直流、低频交流等技术研发应用 [2] - 完善跨部门协同机制优化政策激励与营商环境 [2] - 探索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等业态的空间集约利用 [2] - 强化沿海省份经验共享深化国际技术交流 [2]
媒体报道丨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达4351万千瓦,连续四年居全球首位!
国家能源局· 2025-05-27 05:58
海上风电行业现状 - 截至4月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达4351万千瓦 新增与累计装机容量连续四年全球第一 占全球总量50%以上 [1] - 广东省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突破1250万千瓦 其中阳江市建成600万千瓦装机容量 居全国第二 [1] 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发展 - 国产26兆瓦海上风电机型下线 海底柔性直流输电与深远海升压站技术效率提升 漂浮式机组已投运 [1] - 阳江市构建覆盖资源开发 装备制造 研发设计 检测认证 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体系 打造"风 光 储 蓄 氢 装"千亿级产业集群 [1] 未来发展规划 - 阳江市2030年规划建成4000万千瓦海上风电 上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 相当于广东省用电量九分之一 年减排二氧化碳8000万吨 [2] - 行业将呈现深远海化开发加速 技术升级 多产业融合三大趋势 需聚焦漂浮式基础研发 柔性直流技术 跨部门协同 空间集约利用等方向 [2] 区域发展样本 - 阳江市成为海上风电产业集约化发展典型样本 通过全产业链协同与多能源形态融合实现规模化发展 [1][2]
因开发商大撤退 日本或放宽海上风电规定
智通财经网· 2025-05-26 12:04
日本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 日本政府目标到2040年实现45吉瓦海上风电装机容量 旨在减少对进口煤炭和天然气的依赖并降低碳排放 [1] - 目前拍卖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仅达到目标的十分之一 [2] - 三菱在2021年首次拍卖中胜出但因成本飙升尚未开始建设 并计入超3亿美元损失 [1] 行业面临的挑战 - 全球海上风电项目因成本飙升和延迟陷入低迷 丹麦Orsted已退出日本市场 壳牌缩减当地团队 [1] - 日本经济产业省承认可再生能源可能无法达标 预计2040年液化天然气进口需增加10%至7400万吨 [2] 政府与行业推动的解决方案 - 考虑将项目期限从30年延长至40年 并修改沿海航行法律允许非日本船只进入风电场区域 [2] - 行业呼吁推行容量拍卖机制 使电力买家能签订多年合同而非年度协议 [2] - 提议为签署长期购电协议的大型工业用户提供税收减免或补贴 但实施可能性较低 [2]
阳江明年有望成为全国首个规模超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6 07:56
行业动态 - 海陵岛国际风能大会2025在阳江开幕,主题为"完善海上风电生态 打造国际绿能之都",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与行业领袖 [1] - 大会探讨海上风电应用与技术创新、绿能产业与零碳经济发展、全球风电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等议题 [1] - 开幕式发布《这里是阳江,一座崛起的国际风电城》成果画册和《加强全球海上风电供应链区域合作报告》 [1] - 举行广东(阳江)绿能示范产业园挂牌仪式、广东(阳江)风电产业联盟成立仪式和广东丝路海上风电运维有限公司揭牌仪式 [1] - 开展《新能源全面入市背景下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进阶"之路》专题对话 [1] - 举办再定义海上风电技术创新、绿色能源产业协同发展与零碳经济建设专题论坛 [1] 阳江风电产业发展 - 阳江已形成2000万千瓦海上风电规划总装机规模,并网装机容量逾600万千瓦,占全省50%、位居全国第二 [2] - 到2026年,阳江海上风电并网总装机有望突破1300万千瓦,成为全国首个规模超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2] - 预计年发电量可满足大湾区1000万户家庭清洁用电需求 [2] - 阳江形成集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运维管理、综合服务于一体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2] - "全球风电看中国,海上风电看阳江"已成为行业共识 [2]
Oracle将采购40万枚英伟达GB200芯片,博通发布单通道200GCPO方案
天风证券· 2025-05-25 09: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为强于大市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虽外部政治环境动荡致市场情绪低落,但仍看好AI行业作为年度投资主线,25年或成国内AI基础设施竞赛元年及应用开花结果之年,建议关注AI产业动态及应用投资机会 [3][31] - 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深海科技”,海风自25年起改善趋势明确,建议关注海风海缆产业链头部厂商 [3][31] - 中长期建议重视“AI + 出海 + 军工&卫星”核心标的投资机会,包括海外线AI核心方向、国产算力线方向核心标的,以及海缆龙头厂商,看好军工&卫星互联网产业后续受催化拉动 [3][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期重点行业动态以及观点(05.18 - 05.24) AI行业动态 - Oracle计划投资约400亿美元买Nvidia GB200芯片,为OpenAI建美国数据中心,预计采购约40万枚芯片,数据中心明年年中运营,Oracle签15年租赁协议,JPMorgan提供96亿美元债务融资,项目方已投入约50亿美元现金;三方还参与中东Stargate项目,计划在阿联酋建大型AI数据中心,预计用超十万枚Nvidia芯片,2026年第一阶段运营 [1][12][13] - Claude 4登场,Claude Opus 4是顶尖编码模型,Claude Sonnet 4是Sonnet 3.7重大升级,2025年AI转向推理模型,推理模型使用量四月内增五倍,占比从2%到10% [15][16] - 2025年Q1全球光传输设备市场同比增1%,北美因DCI需求增长实现24%同比增幅,Top 3供应商为华为、Ciena和诺基亚,分别同比增长2%、15%和54%,全球有三个区域市场两位数增长,四个区域市场下滑,WDM总体收入同比持平 [17][18][19] - 博通推出第三代200G/lane的CPO方案,第二代100G/lane产品和生态系统成熟,其CPO平台能为大规模人工智能集群部署提供支持,持续引领行业 [20][21] 电信运营商、5G - A行业动态 - 中国移动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基站超250万站,覆盖96%人口、90%以上行政村,服务5G用户超5.7亿,行业应用超4.8万个,以262策略推进5G - A关键能力导入,2025年构建“灵霄网络”体系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23][24][25] -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启动2025年混合光缆招标,空芯光纤单价近5万元/芯公里,是实芯光纤2500倍,空芯光纤有传输优势,国内三大运营商积极推进其验证和应用 [26][27] 海上风电行业动态 - 丹麦政府今年秋季启动3GW海上风电招标,提供高达552亿丹麦克朗(约603.78亿元人民币)补贴,涉及三个区域,预计安装150台20MW海上风机,完工后丹麦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增加一倍以上 [28][29][30] 本周行业投资观点 - 看好AI行业及AIDC产业链持续高景气,关注AI产业动态及应用投资机会,重视“AI + 出海 + 军工&卫星”核心标的投资机会 [31] - 中长期推荐AI算力方向核心受益标的及高景气细分赛道方向,关注通信 + 新能源及应用端行业应用 [32][33] - 细分行业推荐包括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通信出海&智能驾驶、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领域的相关标的 [34][35][36] 板块表现回顾 本周(05.19 - 05.23)通信板块走势 - 通信板块下跌1.93%,跑输沪深300指数1.76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数1.05个百分点,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下跌2.91%,增值服务上涨0.46%,电信运营上涨0.65% [37] 本周场个股表现 - 涨幅靠前个股有东土科技、海格通信、*ST奥维等,跌幅靠前个股有汉威科技、联特科技、太辰光等 [38][39] 下周(05.26 - 06.01)上市公司重点公告提醒 - 多家公司有分红派息、分红除权、限售股份上市流通、股东大会召开等公告 [40][43] 重要股东增减持 - 新易盛、有方科技、仕佳光子等公司高管或公司有增减持变动 [44] 大宗交易 - *ST鹏博、博创科技、传音控股等多家公司近1个月有大宗交易 [46][47][48] 限售解禁 - 未来三个月15家通信股限售解禁,菲菱科思、*ST铖昌等公司解禁股份数量占总股本比例超15% [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