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导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超导(A22075):高温超导带材龙头企业
光大证券· 2025-07-07 09: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上海超导的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海超导是高温超导带材的全球龙头,建立了覆盖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全流程的核心技术,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表现良好 [3] - 技术进步推动下游应用产业化,2030年全球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元 [3] - 技术、设备、交付能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市占率行业领先,董事长希望扩大产能提升竞争力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海超导:高温超导带材全球龙头 - 发展历程分三阶段,2024年底一期扩产完成,产能达2000km/年,二期推进、三期备案 [9][10] - 公司是国际唯二年产千公里级以上(12mm宽)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商之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0%,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11] - 暂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为精达股份,有三名国有股东 [15] - 2022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高增,2024年成功扭亏,非经常性损益含政府补助 [19] - 毛利率、净利率提升,资产负债率稳健,ROE改善,受益于规模效应和盈利能力提升 [25] - 四费支出随收入增长,期间费用率下降,研发支出提升但占比下降 [30]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提升,资本开支规模稳定,收现比稳定在90%以上 [34] - 带材销售是核心收入来源,2024年收入占比超95%,毛利率因规模效应提升 [39] 技术进步加速推动下游应用产业化进程 -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优势推动下游发展,高温超导磁体类应用产业化进展快 [45] -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由多层组成,超导层镀膜技术各有优劣 [49][51] - 高温超导材料上游是矿产资源,主流应用分强电和高场场景,可控核聚变需求占比大 [58] - 行业集中度高,上海超导产品参数有优势,全球市场供不应求 [60][61] - 预计2030年全球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超百亿,可控核聚变和超导电缆增速快 [72] 核心技术及设备自主研发,市占率保持行业领先 - 公司形成的制备技术及装备达国际先进水平,牵头或参与科研项目和标准制定,有多项授权专利 [77] - 实现核心生产装备自主,打破国外垄断,解决生产难题 [82] - 是行业唯二年产量超1000公里企业,规模化供应能力领先,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0% [86] - 带材产量和销量提升,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提高,单位成本下降,单价降低 [89] - 全面参与下游标志性项目,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高,正在履行合同总额约1.5亿元 [90][93] - 募集资金项目入选上海市重点计划,达产后新增产能6000公里/年,远期总产能将达20000公里/年 [98]
上海超导(A22075):科创板新股纵览:高温超导带材龙头企业
光大证券· 2025-07-07 09: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对上海超导的投资评级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海超导是高温超导带材的全球龙头,建立了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全流程的核心技术,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表现良好 [3] - 技术进步推动下游应用产业化,2030年全球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元 [3] - 技术、设备、交付能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市占率行业领先,董事长希望扩大产能提升竞争力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海超导:高温超导带材全球龙头 - 发展历程分三阶段,2024年底一期扩产完成,产能达2000km/年,二、三期扩产推进中 [9] - 是国际上唯二实现批量年产千公里级以上(12mm宽)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生产商之一(国内唯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0%,2022 - 2024年排名第一 [10] - 暂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为精达股份,共有三名国有股东 [14] - 2022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高增,2024年成功扭亏,非经常性损益含政府补助 [18] - 毛利率、净利率提升,资产负债率稳健,ROE改善,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和盈利能力提升 [24] - 四费支出随收入增长,期间费用率下降,研发支出提升但占比下降 [29]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提升,资本开支规模维持,收现比稳定在90%以上 [33] - 带材销售是核心收入来源,2023/24年收入增速超200%,2024年占比超95%,毛利率提升 [38] 技术进步加速推动下游应用产业化进程 -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优势明显,推动下游发展,高温超导磁体类应用产业化进展快 [44] - 由金属基带、缓冲层、超导层、保护层和铠装层(或有)组成,超导层镀膜技术各有优劣 [48][50] - 上游为矿产资源,主流应用场景分强电和高场,2024年磁体应用需求占比近50%,可控核聚变领域需求大 [57] - 高技术门槛使行业集中度高,上海超导国内市占率超80%,连续3年排名第一 [60] - 预计2030年全球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超百亿,可控核聚变和超导电缆市场规模增速快 [71] 核心技术及设备自主研发,市占率保持行业领先 - 拥有9项核心技术,总体达国际先进水平,载流、均匀度、封装和接头工艺表现好,专利多且受保护 [75][76] - 实现全套生产装备知识产权自主,解决国产带材制备难题,填补国内空白 [81] - 是行业唯二年产能超1000公里(12mm宽)的企业,供应能力领先,国内市占率超80% [86] - 带材产量/销量提升,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提高,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使成本下降,单价降低 [89] - 全面参与下游标志性项目,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高,下游客户集中度高,在手合同金额可观 [90][93] - 募集资金项目入选上海市重点计划,建成后新增产能6000公里/年,远期总产能达20000公里/年 [98]
我国推动以超导材料等新材料发展,还有望受益于核聚变产业加速
选股宝· 2025-07-06 14:50
行业政策与战略方向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提升重要金属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推动有色金属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1] - 要求中央企业关注宏观形势与行业趋势,调整经营策略,布局重大项目以支撑内需,推动传统业务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1] - 重点发展以超导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1] 高温超导材料发展前景 - 高温超导在核聚变装置中具备提效降本作用,当前带材价格80至100元/米,单个核聚变装置需求达数百至数千公里[1] - 可控核聚变建设有望加速高温超导产业进步和规模降本,驱动其在更多领域的经济性提升[1] - ReBCO带材相比一代高温超导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在16T@4.2K以上超导磁体系统中潜力巨大[2] - 可控核聚变作为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国内外项目持续推进,商业化进程加速[2] 相关公司业务进展 - 西部超导是国内唯一实现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的企业,产品应用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大科学工程[3] - 百利电气掌握超导限流器技术,参与国家电网智能电网建设,产品通过IEC认证[3] - 东方钽业为全球最大超导铌材及铌超导腔研发制造基地,高纯超导铌材RRR值稳定突破500[4]
城市24小时 | 这座收缩型城市,要建机场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2 16:05
鹤岗机场建设 - 黑龙江鹤岗萝北机场初步设计获批,即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设计年旅客吞吐量45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1600吨,飞行区指标4C,主要建设1条2500米跑道、7个机位、5008平方米航站楼及配套设施 [2] - 鹤岗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机场建设旨在推动产业转型,重点发展石墨产业和旅游业,2013年启动规划,2022年获国家批复,计划2027年通航 [3][4] - 黑龙江现有14座民用机场居全国第5,鹤岗机场将完善东部交通体系,2035年全省机场计划增至23个,覆盖90%以上人口和国土面积 [4] 空铁联运政策 - 民航局与国铁集团联合印发《任务清单》,提出七项空铁联运重点任务,包括规划协同、设施融合、服务优化、信息互通及示范工程 [5] 超导产业动态 - 上海超导带材及总部基地在浦东开工,总投资25亿元,为全球最大超导项目,涵盖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及研发功能 [6] 政府投资基金整合 - 浙江推动存量政府投资基金整合优化,要求同一政府不重复设同领域基金,鼓励市场化重组,对不合预期基金可更换管理人或清算 [7] 机器人产业投资 - 湖北设立百亿人形机器人母基金,首期50亿元,重点投向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核心领域 [8] 高铁建设进展 - 西延高铁轨道贯通,全长299.8公里,为陕北首条高铁,通车后西安至延安时间从2.5小时缩至1小时 [9][10] 赛事经济影响 - "苏超"赛事报告显示,80.4%居民认为赛事提振消费,58.9%将增加体育消费,65.5%增加文旅消费,88.7%认可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11][12] - 居民建议强化"赛事+文旅"融合,72%期待城市形象公仔等衍生品,48.8%希望推出高性价比文旅套餐 [12] 暑期旅游趋势 - 2025年暑期避暑游热门目的地包括乌鲁木齐、昆明、哈尔滨等,西北、东北、西南地区增速显著 [13] - "苏超"带动江苏过夜游,南通、宿迁、徐州酒店预订翻倍,常州景点预订量增长显著 [15] 离岛免税数据 - 海南离岛免税新政五年累计销售额1958亿元,年均增长62.6%,额度提升至10万元并扩增商品种类 [16][17] 港股IPO市场 - 港交所上半年IPO募资1067.13亿港元同比增688.56%,居全球首位,44只新股上市,股权融资总额2501.29亿港元同比增318.15% [18]
马衍伟:推动高温超导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科技日报· 2025-06-30 01:51
高温超导产业发展机遇 - 高温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等性质,可实现大容量无阻输电、超强磁场等应用,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突破方向[3][4] - 我国在铜氧化物超导材料(如YBCO)、二硼化镁超导材料和新型铁基超导材料领域取得突破,已具备千米级线材生产能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4] - 高温超导电力应用取得显著进展,包括建成全球首座超导变电站、国际首条1.2公里高温超导电缆商业化示范段投运,以及10千伏三相同轴高温超导交流电缆投入运行[5] 高温超导材料应用场景 - 在超导磁体应用领域,我国研制出26特斯拉/50毫米孔径高场超导磁体、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以及高温超导磁控硅单晶生长设备[5] - 商业化聚变堆需求推动高温超导材料市场爆发,全球需求自2020年提升10倍以上,达到每年数千公里,未来市场规模可能达数千亿级[6] - 高能加速器领域需求增长,欧洲和我国规划使用16—24特斯拉高场超导磁体,将带动数千吨超导材料需求[6] 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材料制备成本偏高,如YBCO超导线材市场价格为150美元/千安米,距离大规模应用目标(50美元/千安米)仍有差距[8] - 关键技术存在短板,高端超导磁体和核磁共振谱仪依赖进口,产业化能力不足[9] - 产业链配套不完善,部分科研装备、高纯原材料和高质量靶材依赖国外进口,面临断供风险[9] 产学研融合推动发展 - 需完善顶层设计,统筹核心技术攻关,重点突破高性能材料制备及高场强电应用关键技术[10] - 强化产业协同,上游加强原材料自主可控,中游提升配套装备和技术保障,下游构建应用牵引的反馈闭环[10] - 构建创新生态,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投入,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效产业创新体系[11]
五家外企诠释为何依然青睐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6-28 15:16
外资企业青睐中国市场的原因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电梯保有量全球第一,在用电梯超过1100万部,接近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总和 [2] - 中国政府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老旧小区电梯更新获超长期国债支持,服役超过15年的电扶梯接近百万台且年均增长超两位数 [2] - 2019-2024年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从1.6万亿元提升至1.8万亿元,利润率持续领先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4] 中国产业链与供应链优势 -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天津波音工厂50%生产材料由中国制造供应 [4] -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拥有超过1600家供应商,与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构成绿色供应链体系 [4] - GE医疗磁共振东半球总部是美国以外唯一具备磁共振全链条制造能力的基地,全球每两台磁共振产品中有一台产自中国 [5]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5] - 西部超导为GE医疗开发特种设备和绝缘工艺,产品质量远超全球其他供应商 [6] - 弗兰德在华近四年投资超十亿元,中国风电领域的挑战锤炼了其快速响应与成本管控能力,反哺全球市场 [8]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趋势 - 2025年1-5月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4018家,同比增长10.4% [9] - 半数以上日本受访企业计划2025年增加或保持对华投资,76%在华英资企业计划维持或增加投资,超一半德资企业未来两年将增加投资 [9] - GE医疗天津基地获批开展高端医疗器械全球保税维修业务,成为京津冀首个医疗器械保税维修试点企业 [8]
【看新股】上海超导拟科创板IPO:2024年扭亏为盈 客户集中度较高值得关注
新华财经· 2025-06-26 23:14
公司IPO及募资计划 - 上海超导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拟公开发行不超过9198.1561万股,募集资金用于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及总部基地项目(一期)[1] - 主承销商为中金公司[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58.74%,从3577.99万元增长至23952.56万元[4] - 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294.7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2022年亏损2611.39万元,2023年亏损390.98万元)[4] -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销量从2022年68.72千米增长至2024年955.47千米[9] 主营业务分析 -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是核心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69.84%提升至2024年97.8%[1] - 产品单位生产成本从2022年262元/米降至2024年92.91元/米,毛利率从27.17%提升至61.46%[9] - 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连续3年排名第一[2] 股权结构 - 无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股权结构分散[3] - 第一大股东精达股份持股18.15%,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2.38%[3] - 第二大股东共青城超达持股10.92%[3] 客户与市场情况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2022-2024年分别为74.24%、87.45%、81.93%[10][12] - 客户包括南方电网、中国科学院、联创超导、CFS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2]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可控核聚变、超导电力、大科学装置等[9]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能批量供货的生产商较少,行业集中度较高[12]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FFJ、SuperPower、SuNAM、东部超导等[12] - 行业内企业普遍积极扩产,新进入者增加,跨区域竞争加剧[12]
拿地即开工 交地即交证 近百亩土地“五证连发” “张江速度”护航上海超导“快跑”
解放日报· 2025-06-26 01:36
公司发展 - 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高温超导材料核心供应商 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 客户覆盖180多家国内外单位 [1] - 公司2011年从上海交大起步 2014年迁入张江 2022年完成年产量从200公里至2000公里的产能跃升 [1] - 公司计划3年内将产能从2000公里扩展至2万公里 目前正在建设100亩规模的新工厂 [2] 行业地位 - 全球仅三四家超导材料企业年出货量超100公里 上海超导是唯一实际年出货量超1000公里的企业 [1] - 中国超导材料在性能 交付能力及产品一致性方面已具备绝对领先优势 [2] 产能扩张 - 公司选址张江康桥工业区建设新工厂 以每亩低于预期一半以上的价格获得100亩工业用地 [2] - 张江科学城建设办公室组建审批服务专班 实现拿地当天"五证连发"(用地规划许可证 设计方案批复 审图证 施工许可证 土地不动产权证) [3] - 公司预计新产能将帮助其在全球竞争中领先对手一个身位 [4] 政策支持 - 张江通过土地"限价"政策大幅降低工业用地价格 助力优质企业低成本落地 [2] - 张江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 为超导等新兴产业提供高效审批服务 [3]
上海超导科技IPO:技术光环下的财务隐忧与领导人迷雾
搜狐财经· 2025-06-20 13:58
IPO基本信息 - 上海超导科创板IPO于2025年6月18日获受理 计划募资12亿元 [1][3] - 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18日 注册资本5.2亿元 法定代表人为马韬 定位高温超导材料研发商 [3] - IPO进程:2024年11月28日启动辅导(中金公司辅导) 2025年6月18日获受理(中金保荐) [3] 业务与客户结构 - 客户集中度畸高: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81.93%营收 其中中国科学院占比30.26% 联创超导24.20% 能量奇点14.77% [5][6] - 国家电网招标量2024年下滑30% 导致存货周转天数从2022年180天增至287天 [5] - 技术商业化存疑:核聚变装置(如洪荒70)未商业化放量 医疗设备处试验阶段 行业预计大规模应用需5-10年培育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快速增长:0.35亿元→0.83亿元→2.39亿元 2024年净利润扭亏为0.72亿元(前两年亏损) [12] - 2024年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达52% 前五大客户中联创超导、能量奇点等成立不足5年 交易真实性待考 [12] - 募投项目拟新增6000公里年产能(现有1000公里) 但2024年全球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仅约50公里 供需严重错配 [12] 公司治理与监管风险 - 董事长马韬背景信息有限 其控制的共青城超达投资含3家2021年注销的关联公司 其中上海超导能源曾因税务违规被处罚 [8][10] - 监管可能质询:技术变现能力、无控股股东架构下的决策机制、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及关联交易披露 [13]
可控核聚变系列 - 高温超导
2025-06-19 09:4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高温超导行业、光伏行业、核聚变行业、电力行业、交通行业、PCB 板材行业 - **公司**:上海超导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超导材料分类及特性** - 超导材料理论上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第二类可形成混合态,实用化程度高;实用化超导分为低温和高温超导,高温超导可在液氮条件下工作,更具应用前景[1][3] - 超导材料与半导体本质区别在于超导在临界温度以下零电阻,主要性质有零电阻、麦斯纳效应和约瑟夫森效应,在强电应用有优势[2] 2. **高温超导带材类型及特点** - 高温超导带材分铜基和铁基,铜基含铋系和 YBCO,铋系已商业化但磁场下性能衰减快、成本高,YBCO 性能稳定成本低;中国铁基超导有显著突破和应用[1][5] 3. **高温与低温超导对比优势** - 高温超导临界磁场高,可用液氮制冷,避免液氦受限问题,在科研和医疗设备逐渐替代低温超导[1][6] 4. **中国铁基高温超导成就** -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型铁基获国家重大奖项,产生几位院士,能生产 100 米长铁基带材,制造全铁基磁体等[7] 5. **超导材料性能与工作温度关系** - 超导材料在 4.2K 液氦时性能比 77K 高约十倍,很多材料在 10K 或 20K 使用,可降低制冷难度、耗电量和应用门槛[9] 6. **临界电流密度影响** - 高温超导材料临界电流密度可达兆安每平方厘米量级,能通过更大电流,实现更紧凑磁体设计和更强磁场[10] 7. **高温与低温超导材料特性和加工区别** - 高温超导是陶瓷类,加工成带材需复杂真空镀膜工艺,成本高;低温超导是金属合金类,采用拉拔工艺,加工简单[11][12] 8. **高温超导行业发展现状及空间** - 低温超导技术成熟,降本空间有限;高温超导行业处于发展阶段,在性能、产率和设备优化方面有提升空间[13] 9. **超导带材组成及加工** - 高温超导带材由基带、缓冲层、超导层和保护层组成,基带主流是哈氏合金,仍依赖进口;缓冲层氧化镁重要,主流采用 IBAD 离子束辅助沉积;超导层材料主要是钇钡铜氧或稀土钡铜氧,加工方式多样;银保护层需两面镀银,镀铜工序依应用而定[14][18][19][21][22] 10. **超导带材应用领域** - 核聚变领域用于电流引线、B 型线圈、中心螺旋管、极向场线圈和 D 型线圈等;电力领域有高温超导示范项目、超导限流器、变压器和风力发电机等应用;交通领域用于磁悬浮列车、电动船舶和飞机等[24][26] 11. **核聚变设备研发成本** - 包括研发成本(工艺优化、设备优化、专利申请、测试分析和人员工资)和生产环节原材料成本,国产化和大规模采购可降成本[27] 12. **反冲层真空镀膜技术优势** - 在 PCB 板材中利用率高,辅料成本低,可优化抛光液和水使用效率,但包装费用高,产能低时成本高[28] 13. **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成本** - 单位成本从 2022 年 260 元/米降至 2024 年 92 元/米,未来仍有下降空间,取决于规格和市场需求[29] 14. **上海超导公司情况** - 净利率高、市占率达 80%,原因是前期设备折旧完成、政府支持和扩产早,但随其他公司发展,情况可能变化[3][30][31] 15. **高温超导材料行业价格** - 未来价格受性能、价格、工期等因素影响,中国市场有低价竞争趋势,能否维持当前价格视市场情况而定[3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硅衬底厚度变薄可减少材料使用、使带材紧凑,产生更强磁场;机械抛光可减少化学溶液使用;CSP 未产业化,用于实验室[17] - 超导限流器利用无阻和高电阻特性保护电网,提高电网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