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刚刚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9-05 11:21
交易所《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修订 - 三大交易所同步发布修订《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征求意见通知 旨在引导上市公司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并规范信息披露[1][3] - 修订新增《第三号 污染物排放》《第四号 能源利用》《第五号 水资源利用》三份应用指南 与现有框架共同构建更完整披露体系[4][6] - 修订遵循强化理念引导、明确披露要点、以示例参考为主不新增强制披露、持续完善稳步推进四项原则[7] ESG信息披露进展 - 上交所2024年单独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公司超1300家占比57% 431家公司获中证ESG评级A级及以上[9] - 深交所2025年1164家公司主动发布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占比超四成 340家公司获中证ESG评级A及以上[9] - 截至2025年8月底基于中证ESG评价的指数产品达162只规模超2600亿元 显示长期资金持续流向ESG实践公司[9] 政策背景与实施路径 - 修订响应"双碳"目标及新"国九条"要求 解决企业环境风险识别、碳排放核算等实操困惑[5] - 交易所通过提供清晰范例和操作路径 帮助缺乏经验的中小企业适应ESG披露要求[6] - 未来将结合市场实践和政策要求陆续推出更多议题指南 最终实现21项可持续发展议题全覆盖[7][11]
从梧桐树到全球金融巨擘: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两百年风雨路
观察者网· 2025-09-05 10:09
核心观点 - 纽约证券交易所从1792年《梧桐树协议》签署开始 经历了从无序路边交易到全球最大证券交易市场的演变 其发展过程中危机与制度革新交替出现 推动交易技术从手工报价升级至电子化 并逐步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系 [1][6][19] 交易所起源 - 1792年前华尔街证券交易处于无序状态 交易发生在路边或咖啡店 主要交易投机性金融工具如彩票 战争债券和公司未收账款权 [2] - 威廉·杜尔投机行为引发1792年市场危机 投资者损失达500万美元 相当于当时纽约房地产总值 促使24位经纪人签署《梧桐树协议》 约定固定佣金率和可信交易网络 [4][6] - 1817年成立纽约证券和交易委员会 采取会员制 初始会费25美元 要求会员有一年股票买卖经验 1833年会费涨至150美元 1848年达400美元 [6][8] 制度规范化进程 - 1817年出台《纽约证券和交易委员会宪法》 推动交易所制度化 1820年代运河证券泡沫破裂后 纽约因审查严格取代费城成为美国金融中心 [9] - 1834年建立黑名单制度曝光违约者 1856年引入IPO审核机制 1792年开始的固定佣金制延续近200年 直至1975年SEC强制废除后交易成本大降 [10] - 1865年建立第一个永久交易大厅 但市场操纵仍频发 1869年古尔德策划"黄金操纵案"引发"黑色星期五" 促使美国1875年通过《铸币法案》确立金本位 [9] 技术变革与危机应对 - 1968年"文书危机"因日均交易量突破1200万股导致纸质交割系统崩溃 交易所每周关闭两天处理文件 数百万美元证券遗失 促使1976年上线DOT电子交易系统 [11] - 1929年股市崩盘道指单日跌幅超10% 触发大萧条 促使1933年《证券法》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1934年《证券交易法》严禁操纵与内幕交易 并设立SEC监管机构 [13] - 1971年纳斯达克成立专为科技企业提供上市平台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纳指暴跌78% 2008年金融危机雷曼兄弟倒闭 政府通过量化宽松与财政刺激恢复市场稳定 [17][19] 市场扩张与参与结构变化 - 1812年战争推动联邦证券发行量急剧增加 会员数从1820年39人增至1848年75人 交易采用主席逐一点名报价方式 初期不向媒体公布价格 会员拥有信息优势 [6][8] - 二战后华尔街为计算机 核能 航空航天等新兴科技融资 普通家庭通过共同基金与养老基金广泛参与股市 1970年代石油危机后美联储强力升息抑制通胀 [17][19]
北交所上市公司国源科技大宗交易折价29.5%,成交金额100.02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9-05 08:30
大宗交易详情 - 2025年9月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国源科技发生一笔大宗交易 成交价19.6元/股 成交数量5.1万股 成交金额100.02万元 折价29.5% [1] - 买入营业部为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北站路证券营业部 卖出营业部为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北站路证券营业部 [1] 股价信息 - 公司收盘价为27.8元 [1]
韩国交易所考虑从上午7点开始进行盘前交易-美股-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5 00:12
韩国交易所交易时段调整计划 - 韩国交易所正考虑新增盘前交易时段 时间为当地时间早7点至早8点[1] - 目前常规交易时段为早9点至下午3点30分 盘后时段为下午3点40分至下午6点[1] - 盘后交易时段计划延长至晚上8点 从当前下午6点延长2小时[1] 市场竞争背景 - 另类交易所Nextrade已设立早8点至早8点50分的盘前交易时段[1] - Nextrade通过盘前交易不断吸引投资者[1]
港交所(00388):8月底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为46.6万亿港元 同比上升47%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09:57
香港证券市场总体表现 - 香港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于2025年8月底达46.6万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31.8万亿港元大幅上升47% [1] - 2025年8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791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955亿港元激增192% [1] - 2025年首八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2,483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068亿港元显著增长132% [1] 上市与融资活动 - 2025年首八个月共有59家新上市公司 较去年同期43家增加37% [1] - 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金额达1,345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98亿港元大幅上升579% [1] - 首八个月总集资金额达3,688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873亿港元增长322% [1] 结构性产品交易表现 - 首八个月衍生权证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75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47亿港元上升60% [1] - 牛熊证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96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56亿港元增长71% [1] - 交易所买卖基金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337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19亿港元大幅上升183% [1] - 杠杆及反向产品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37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23亿港元增长61% [1] 衍生产品市场交易量 - 2025年首八个月期货及期权平均每日成交量为1,660,900张合约 较去年同期1,473,911张上升13% [2] - 股票期权平均每日成交量为863,627张合约 较去年同期670,560张增长29% [2] - 股票期货平均每日成交量为8,550张合约 较去年同期7,806张上升10% [2] - 人民币货币期货平均每日成交量为112,121张合约 较去年同期86,010张上升30% [2] 历史性交易记录 - 2025年8月12日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成交量创下372,095张合约的历史新高 [2] - 2025年8月29日每周股票期权成交量创下237,061张合约的历史新高 [2]
北交所上市公司巴兰仕大宗交易折价4.01%,成交金额587.85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9-04 09:03
大宗交易概况 - 2025年9月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巴兰仕发生一笔大宗交易 成交价为42.17元/股 成交数量13.94万股 成交金额587.85万元 折价率为4.01% [1][2] - 买入方为机构专用席位 卖出方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静安区山西北路证券营业部 [1][2] 交易数据明细 - 公司股票收盘价为43.93元 大宗交易成交价较收盘价折让4.01% [1][2] - 单笔成交金额达587.85万元 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完成 [1][2] - 交易数据由每日经济新闻通过NBD数据系统进行统计披露 [2]
北交所上市公司国源科技大宗交易折价26.23%,成交金额100.02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9-03 08:28
大宗交易概况 - 2025年9月3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国源科技发生一笔大宗交易 成交价19.55元/股 较收盘价26.5元折价26.23% [1] - 成交数量5.12万股 成交金额100.02万元 [1] - 买卖双方营业部均为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北站路证券营业部 [1] 价格与交易数据 - 当日收盘价为26.5元 大宗交易价格较收盘价低6.95元 [1] - 折价幅度达26.23% 成交金额精确至100.02万元 [1] - 交易数量5.12万股 通过单一券商同一营业部完成双向操作 [1]
北交所上市公司广信科技大宗交易折价27.86%,成交金额381.55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9-02 16:21
大宗交易详情 - 广信科技于2025年9月2日发生大宗交易 成交价为66.58元/股 成交数量为5.73万股 成交金额为381.55万元 [1][2] - 该交易较当日收盘价92.29元/股折价27.86% [1][2] - 买入方为联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分公司 卖出方为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分公司 [1][2]
北交所上市公司太湖远大发生5笔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1004.47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9-02 16:09
大宗交易概况 - 北交所上市公司太湖远大在2025年9月2日发生5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1004.47万元[1] - 成交价格区间为19.25-19.56元/股 较当日收盘价27.4元折价28.61%-29.74%[1][2] 单笔交易明细 - 最高成交额交易为285.58万元 成交价19.56元/股 成交量14.6万股 折价28.61%[1][2] - 其余4笔交易成交价均为19.25元/股 折价率均为29.74% 单笔成交金额在127.05万-273.64万元之间[2] 交易参与方 - 买入营业部包括国泰海通证券河南郑州黄河路营业部、国信证券杭州市心中路营业部、中信证券上海漂阳路营业部等机构[1][2] - 卖出营业部集中为招商证券上海浦东大道营业部及湖州茗溪西路营业部[1][2]
港股2日跌0.47% 收报25496.55点
新华网· 2025-09-02 09:05
恒生指数表现 - 香港恒生指数下跌120.87点至25496.55点 跌幅0.47% [1] - 主板成交额3281.19亿港元 [1] 主要指数表现 - 国企指数下跌13.75点至9108.12点 跌幅0.15%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70.5点至5728.46点 跌幅1.22% [1] 蓝筹股表现 - 腾讯控股下跌0.74%至600.5港元 [1] - 香港交易所下跌0.98%至443.6港元 [1] - 中国移动下跌1.1%至85.6港元 [1] - 汇丰控股下跌0.25%至99.75港元 [1] 香港本地地产股 - 长实集团下跌1.02%至36.94港元 [1] - 新鸿基地产上涨0.64%至93.65港元 [1] - 恒基地产下跌0.07%至27.16港元 [1] 中资金融股 - 中国银行上涨0.93%至4.35港元 [1] - 建设银行上涨1.99%至7.7港元 [1] - 工商银行上涨1.4%至5.81港元 [1] - 中国平安下跌0.35%至56.45港元 [1] - 中国人寿下跌1.35%至23.34港元 [1] 石油石化板块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上涨0.7%至4.33港元 [1] - 中国石油股份上涨0.52%至7.67港元 [1] - 中国海洋石油上涨0.55%至20.06港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