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开采
icon
搜索文档
印度启动本土稀土增产计划
快讯· 2025-07-02 01:39
印度本土稀土增产计划 - 印度宣布投入350亿至500亿卢比(约合29.4亿至42亿元人民币)资金启动本土稀土增产计划 [1] - 印度稀土储量排名世界第三,此举旨在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1] - 分析认为印度有潜力成为中国之外的重要稀土供应方 [1] - 印度需投入更多资金并加速突破关键矿产的开采与加工技术以实现目标 [1]
日本2026年1月试采南鸟岛海域稀土
日经中文网· 2025-07-01 06:30
日本深海稀土开采计划 - 日本计划使用探测船从海平面下5500米处回收含有稀土的泥土,若成功将成为全球首例 [1] - 中国在全球稀土生产中占到大半份额,日本希望通过开发国产资源减少对外依赖 [1][3] - 日本专属经济区(EEZ)的南鸟岛周边稀土储量达1600万吨,为全球第3大规模 [1] 技术实施与时间表 -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将于2026年1月在南鸟岛海域开始试采,使用地球深部探测船"地球号" [1] - 2022年8~9月已在茨城县近海2500米深度成功试采,此次将在5500米深度验证技术可行性 [2] - 试采原计划2024年度进行,因管道制造延迟推迟至2025年度,实际执行时间为2026年1月 [2] 试采规模与成本 - 2026年试采将持续3周,回收35吨泥土,预计每吨泥土可获得2公斤稀土 [2] - 2027年度计划扩大试采规模,目标回收1000吨泥土,并在南鸟岛建设简易处理设施 [2] - 采购管道及相关设备花费约120亿日元 [2] 资源与经济意义 - 南鸟岛周边海底泥土富含镝(用于EV电机磁铁)和钆(用于反应堆控制材料)等稀土元素 [1] - 日本政府提出"促进在2028年度以后尽早实现社会应用",但需解决深海开采技术和运输成本问题 [1][2] - 尽管盈利性不确定,项目在经济安全保障上具有战略意义 [3] 其他相关开发 - 东京大学和日本财团也在推进回收"锰结核"(含稀有金属的岩石)的计划 [3]
已装备稀士!稀土!中国严管稀土动了真格,出境绝对不行
搜狐财经· 2025-07-01 05:04
稀土的战略重要性 - 稀土元素是现代科技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电池、风力涡轮机、医疗设备等领域[1] - 中国是全球稀土供应主导者,占全球供应量超过70%[3] - 稀土开采属于高污染行业,联合国环境署将其列为十大重污染行业之一[3] 中国稀土管控新规 - 中国近期大幅收紧稀土出口管制,出口申报数量同比下降30%[5] - 新规要求每批货物提交环境影响评估文件,并证明回收利用率达标[5] - 浙江某公司因非法出口10吨稀土矿石被海关查获并重罚[1] 行业转型与创新 - 中国稀土企业正从原材料出口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加工,2023年以来稀土专利申请量增长40%[5] - 江苏某企业开发稀土电池回收技术,效率提升20%并获得国家绿色补贴[5] - 新规推动国内产业链向高端化发展,稀土被视为国家战略资源[5] 全球市场影响 - 欧美日企业面临供应链危机,暴露全球稀土供应过度依赖中国的脆弱性[7] - 其他国家正加速开发替代供应源,如非洲马拉维和澳大利亚西澳州的稀土矿[7] - 欧洲推进稀土回收项目,美国加快本土矿开发以应对供应风险[7] 长期行业趋势 - 中国管控措施可能刺激全球绿色科技革命,手机回收率提升可减少50%新矿开采[7] - 行业向循环经济转型,高附加值产品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9] - 稀土资源有限性促使全球重新思考资源利用方式[10]
日媒:日本明年将开始开采深海稀土
快讯· 2025-06-30 22:45
日本深海稀土开采计划 - 日本将于明年1月启动全球首个深海稀土开采试点项目 [1] -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将使用"地球号"钻探船在南鸟岛海岸100-150公里处作业 [1] - 开采深度达海面以下5500米,计划收集35公吨海底泥土 [1] - 预计每吨泥土含2公斤稀土矿物 [1] - 南鸟岛附近区域稀土储量达1600万吨,为全球第三大储量 [1] 项目技术细节 - 采用管道下沉技术,整个作业周期约需三周 [1] - 这是全球首次从5500米深度回收稀土的船只作业 [1] - 收集的泥土将由"地球号"运回日本本土 [1]
中国稀土资源骤减,牺牲环境低价出口,将来百倍价格也难以买回
搜狐财经· 2025-06-29 04:38
稀土资源概况 - 中国拥有全球约37%的稀土储量,但承担全球90%以上的供应量[6] - 稀土是17种稀有金属元素的统称,提取工艺复杂且部分具有毒性[7][9] - 全球已发现250种稀土矿,但仅约10种能满足现代冶炼条件[9] 中国稀土产业现状 - 中国稀土储量从全球71.1%锐减至23%,预计2040年将面临资源枯竭[11] - 1996-2009年间稀土储量下降超37%,2009年仅剩约2700万吨[15] - 过度开采导致出口价格被压低,市场定价权受外国厂商操控[11][12] 稀土应用领域 - 被誉为"工业黄金",应用于军事、冶金、农业及玻璃陶瓷等领域[15] - 钕元素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机械、医疗及家电产品[17] - 美国在军事领域高度依赖稀土技术,中国需加强战略储备[17][19] 全球竞争格局 - 美国稀土储量有限,年产量不足中国一半,面临资源焦虑[13] - 俄罗斯等资源国仍需从中国进口稀土[15] - 需警惕资源枯竭风险,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21]
中国稀土(5)沉睡日本海底的中重稀土
日经中文网· 2025-06-24 02:39
稀土资源储量与分布 - 日本南鸟岛周边海底发现"稀土泥" 储量超过1600万吨 居世界第3位 [1][2] - 稀土泥中50%含量为中国管制的中重稀土 包括镝等7种受控稀土 [2][3] - 有潜力海域面积达2500平方公里 东京大学团队2013年首次发现该资源 [2] 日本政府开发计划 - 2025年启动开发计划 2024年4月已开始6000米深海"采泥管"连接试验 [2] - 目标2027年实现日采350吨 2028年度完善生产体制 [2][3] - SIP创新计划设定2027年后日采350吨的阶段性目标 [3] 商业化可行性分析 - 东京大学评估显示日采3500吨可在过去20年任何价格区间盈利 [1][2] - 欧洲市场镝/铽价格5月初较1个月前暴涨300% 创2015年以来新高 [3] - 中重稀土价格截至6月上旬仍维持历史高位 [3] 技术挑战与产业影响 - 需解决6000米深海开采 远离陆地运输 高纯度冶炼三大技术瓶颈 [3] - 冶炼技术尚未成熟 环境负荷与生态系统影响需评估 [3] - 中国管制已导致欧美汽车厂商停产 铃木Swift车型生产中断 [3] 战略意义 - 中重稀土对EV等高科技产业具不可替代性 中国控制全球70%产量 [1][2] - 资源自主关乎日本高科技产业发展 需持续技术革新 [4]
恒生指数收盘跌1.36%,云峰金融涨约54%
快讯· 2025-06-12 08:16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 2% [1] 生物医药行业表现 - 生物医药股涨幅居前 君圣泰医药-B上涨约26% [1] - 荣昌生物上涨约20% [1] 蚂蚁金服概念股表现 - 蚂蚁金服概念股大涨 云峰金融上涨约54% [1] 稀土行业表现 - 稀土股下跌 中国稀土下跌约14% [1] 汽车行业表现 - 汽车股下跌 小鹏汽车下跌约7% [1] 科技行业表现 - 科技股下跌 快手下跌约6% [1]
资讯日报-20250610
国信证券(香港)· 2025-06-10 06:43
市场表现 - 6月9日港股三大指数强势,恒生科技指数收涨2.78%,恒指涨1.63%,从4月低点上涨21%进入技术性牛市,南向资金净买入7.17亿港元[7] - 美东时间6月9日美股尾盘回落,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道指平收,标普500涨0.09%,纳指涨0.31% [7] - 6月9日日经指数上涨0.92%,东证指数上涨0.58% [10] 行业板块 - 港股大型科技股、大金融股、中字头股、医药股、稀土股、半导体股等表现活跃,黄金及贵金属股、汽车股走低 [7] - 美股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热门中概股多数走高 [10] - 日股芯片相关公司、软银集团、三丽鸥、Metaplanet等上涨,iSpace触及跌停 [10] 宏观经济 - 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计划本周修订特朗普税改法案,美国可能8月中旬至9月底用尽避免债务触及上限措施 [11] - 纽约联储调查显示5月美国消费者通胀预期全面改善,花旗将标普500指数年底目标位上调至6300点 [11] - 日本一季度GDP年化季率录得负0.2%,初值为负0.7%,个人消费增长0.1%,商业支出增长1.1% [10] 企业动态 - 苹果召开2025年全球开发者大会,股价下跌1.21% [7] - 谷歌宣布推出内存优化型机器系列COMPUTE ENGINE M4 [11] - 微策略6月2 - 8日筹集净资金1.122亿美元 [11] 其他 - 中美第二轮经贸磋商在伦敦举行,聚焦关税、科技、稀土 [7] - 台湾5月出口同比激增38.6%,创2010年来最快增幅 [11]
港股收评:技术性牛市!科技金融齐涨,中国稀土狂飙60%
格隆汇· 2025-06-09 08:51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强势上涨 恒生科技指数收涨2.78%至5433.23点 恒生指数涨1.63%至24181.43点 国企指数涨1.74%至8780.13点 恒指从4月低点上涨21%进入技术性牛市 [1][2] - 南向资金净买入7.17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深)净买入12.47亿港元 港股通(沪)净卖出5.3亿港元 [11] 行业板块表现 - 医药板块大涨 四环医药涨14.56% 云顶新耀涨14.48% 诺诚健华涨11.71% 信达生物涨8% 国家药监局批准11款创新药上市 其中7款为1类创新药 东吴证券预测2030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24.1% [4][5] - 稀土股爆发 中国稀土暴涨60% 创近三年新高 中美经贸磋商聚焦稀土议题 国内出口许可证逐步下发 海外中重稀土价格大幅上涨 [5] - 半导体股走强 晶门半导体涨8.43% 贝克微涨6.55% 先思行涨5.75% 中芯国际涨5.10% 中美经贸磋商涉及技术出口限制议题 [8][6] - 大金融股上涨 众安在线涨5.49% 光大证券涨5.27% 广发证券涨4.66% 中信证券涨4.32% 证监会核准8家券商变更实际控制人为中央汇金 多家券商披露股份回购进展 [7][6] - 黄金股回调 坛金矿业跌6.33% 山东黄金跌3.99% 招金矿业跌3.88% 现货黄金一度跌破3300美元/盎司 全球黄金ETF出现19.1吨资金流出 价值18.3亿美元 亚洲黄金ETF出现4.8吨净流出 价值4.89亿美元 [9][10] - 汽车股走低 中国环境资源跌4.76% 吉利汽车跌2.12% 比亚迪股份跌1.59% [10][11] 市场驱动因素 - 中美第二轮经贸磋商在伦敦举行 聚焦关税、科技、稀土等议题 [1][5][8] - 建银国际预期恒指下半年突破25000点 建议关注新质生产力和高品质发展 精选科技、医药、高端制造和内需股 [13]
三批乙烷出口意外中断,乙烷截停与稀土有什么关系?
搜狐财经· 2025-06-06 11:48
乙烷供应链 - 乙烷是塑料包装等现代工业品的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日用品等领域 [1] - 近期三批乙烷出口意外中断事件暴露全球工业链脆弱性 [1] - 乙烷截停风波反映高度专业化全球分工链条的潜在风险,局部环节受阻即可引发连锁反应 [5] 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供应全球约90%稀土元素,支撑智能手机、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关键技术产品 [3] - 钕铁硼磁铁和镧元素等稀土材料是电机运转、光学镜头等核心部件的关键原料 [3] - 美国试图重建本土稀土供应链但面临环保压力和生产成本双重障碍,中国江西离子吸附型矿带开采成本优势显著 [3] 中国稀土产业应对策略 - 推动稀土回收技术,从硬盘强磁体和工业废料中精密分离稀土元素 [6] - 探索材料替代方案,部分企业已在小型电机中重新采用铁氧体磁铁,新能源车测试无稀土电机 [6] - 通过设计优化将新一代消费电子产品的关键稀土用量减少20%-30% [6] 工业供应链战略意义 - 基础化工原料和尖端金属元素构成经济生活的核心支撑体系 [5] - 全球协作网络需平衡效率与安全,基础工业生态稳定性关乎社会运行 [8] - 科技产品依赖稳定供应链,从医疗耗材到日常包装均需分子级原料保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