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服务业
icon
搜索文档
(粤港澳大湾区)前海集聚现代服务业企业达12.48万家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12:37
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 前海现代服务业接近世界发达地区先进水平 [1]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024年达1884.4亿元同比增长7.5% 较2021年接近翻番 [1] - 2025年上半年增加值952.6亿元同比增长8.6% 占服务业比重84%占GDP比重65.5% [1] 产业体系特征 - 构建具有深港特色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聚焦高端要素集聚和辐射作用 [1] - 现代服务业企业总数达12.48万家 基本达到全球先进地区"双80%"标准 [1] - 港资企业中服务业占比95% 从金融物流向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新兴领域拓展 [2] 深港合作成效 - 前海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发展定位 [1] - 上半年对港进出口592.4亿元同比增长90.2% 香港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2]
郑永年:广东可以打造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服务的平台
南方农村报· 2025-08-22 12:06
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 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尤其在科技创新 金融服务 数字经济等领域表现突出[4] - 面临高端供给不足 区域不平衡等挑战[5] 科技创新三位一体模式 - 基础科研 应用技术 金融支持作为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称为科技创新的三位一体模式[13] - 基础科研水平决定经济状况属于前沿经济还是追赶经济[15] - 需要做大科学人口数量并建立与科学研究相适应的管理体系[16][17][18] - 需要提升基础科研向应用技术转化的能力 目前原创性 突破性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不多[19][20] - 需要开放的金融支持系统 缺失风投体系是科技进步的最大短板[21][22][23] 大湾区服务贸易发展挑战 - 服务贸易发展潜力远未释放 内地九个城市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于货物贸易[29][30] - 贸易内部结构有待优化 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占比偏高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占比有较大提升空间[30] - 贸易集聚效应大于辐射效应 区域差异显著 广州深圳为核心的服务贸易集聚区高度集中但辐射作用不足[31][32][33] - 粤港澳三地服务贸易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服务市场开放相对滞后是深度合作中的突出障碍[34][35] 香港+规则试点建议 - 服务业的核心是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 需要加大高水平开放力度[37] -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三大独特优势 香港澳门的专业服务优势 多元文化优势 毗邻东南亚的区位优势[39][40][41] - 建议在香港服务贸易规则基础上做加法 因地制宜推广使用香港先进的商事规则和标准[42][43][44][45] - 考虑选择区域试点申请尝试现代服务业规则的香港+ 以点带面推广到整个大湾区 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统一大市场[46][47][48] 第四次工业革命平台建设 -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25] -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互联网 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工业化 广东可以尝试打造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服务的平台[25][26] 现代服务业国际化发展 - 鉴于国际贸易形势巨大变化和中国企业出海加快 中国的现代服务业必须要走出去[28] - 这一点对大湾区而言更加重要和紧迫[29]
郑永年: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远未释放
南方都市报· 2025-08-22 11:22
服务业在广东省经济中的地位 - 广东省服务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 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充分就业的关键支柱 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 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应该是针对实体制造业的服务业 需要基础科研 应用技术 金融支持作为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5] - 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具备三大条件 有能力进行基础科学研究的大学与科研机构 有能力把基础科研转化成应用技术的企业或机构 开放的金融支持系统 [5] -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核心 广东可尝试打造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服务的平台 [5] 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发展优势 -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内服务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 服务贸易规模多年保持较快增长 但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远未释放 [5] - 广东发展现代服务贸易具有三大特殊优势 背靠香港作为国际自由港的专业服务优势 多元文化优势 毗邻东南亚的区位优势 [6] - 大湾区不仅具备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的所有要素 更具备超越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能力 [6]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 - 中国经济已接近高收入经济群体 应当处于服务业大发展阶段 [5] - 现代服务业需要走出去 鉴于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和中国企业出海加快的局面 [6] - 服务业的核心是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 需要加大高水平开放的力度 [6]
省发改委:现代服务业发展将纳入编制中的广东“十五五”规划
南方都市报· 2025-08-22 10:16
座谈会现场,针对与会代表和机构所关注现代化服务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大 湾区办主任艾学峰表示,将进一步强化工作统筹,形成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工作合力。 艾学峰说,当前,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将把现代服务业发展纳入正在编制的省"十五五"规划。同时,也将 组织编制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五五"规划,为"十五五"时期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艾学峰表示,作为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办公室,省发展改革委聚焦机制建设、空域改 革、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应用场景等多点发力,在城市治理、空中交通、低空文旅等多个领域进行了 丰富实践,推动低空经济标准化,取得阶段性成效。 统筹:李陵玻 执行统筹:陈杰生 邹琳 吴璇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朱唯信 吴璇 张婷 摄影:朱唯信 设计:严丽萍 出品:南都政务新闻部 近年来,广东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省服务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促进充分 就业的关键支柱,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8月22日,广东省召开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现代服务业专场),组织有关政府部 门、专家学者、各级人大代表和企业代表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 ...
广东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缺口大,银发经济等新消费需求旺盛
南方农村报· 2025-08-22 10:00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广东省高端护理和智慧养老等专业化服务供给不足 [2][9] - 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存在较大缺口 [2][9] - 智慧康养、银发经济、定制旅游、私人船艇和低空经济等新消费需求旺盛 [10] - 新消费需求受到法规、政策及监管环境等因素制约 [11] 服务业经济表现 - 2024年广东省服务业增加值达8.14万亿元,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10.6% [6] - 服务业占广东省GDP比重57.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7.9% [7] - 服务业增加值连续40年位居全国第一 [6] 政策建议与发展方向 -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13] - 支持广州等地争创国家级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 [13] - 有序推动适老化改造 [13] - 统筹使用现有专项资金支持银发经济重点项目 [14] - 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银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14] - 充分发挥银发经济投资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重大作用 [15]
一场现代服务业“头脑风暴”:广东人大再开产业专题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1:53
行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广东省服务业增加值达8.14万亿元 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11% 连续40年位居全国第一 [2][3] - 截至2024年底广东省规上服务业在库企业4.09万余家 占全国总数15.9% 年营业收入占全国14.3% [3] - 2025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高于GDP增速0.4个百分点 [4] 产业结构特征 - 2024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5.3万亿元 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从2021年55.0%提升至64.5% [3] - 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52万亿元 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3.9% [3] -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与金融业表现突出 2025年上半年增加值分别增长6.6%和7.0% 高于服务业整体增速2.0和2.4个百分点 [4] 政策支持方向 - 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行动 重点发展研发设计 工业设计 物流供应链管理 信息服务等领域 [4] - 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推动大数据 云计算 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链条应用 [4] - 培育消费新场景 发展首发经济与银发经济 通过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消费 [5] 增长驱动因素 - 服务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2024年中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 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3个百分点 [6] -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4% 对人均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 [6] - 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3万美元 推动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6] 发展挑战与焦点 - 需解决高端生活性服务供给不足问题 弥合金融 科技 跨境服务等领域人才缺口 [7] - 需突破结构性壁垒 推动服务业更多领域实现高水平开放 [7] - 需加强前沿科研成果与制造业转型的精准对接 [2][7]
习言道|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00:13
政治与社会稳定 - 强调保持西藏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4][5] - 要求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顺 [5] -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 [19] 经济发展与产业方向 - 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需从实际出发并发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 [16] - 重点发展特色农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 [16] - 持续发展资源加工业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16] - 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16] 文化教育与民族交流 -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9] - 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 [9] - 广泛宣传西藏自治区60年来的辉煌成就并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 [9] - 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11] -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推动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人员双向交流 [11] 宗教事务管理 - 按照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和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的要求 [14][15] - 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5]
习近平: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中国基金报· 2025-08-20 11:47
政治与战略方向 -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持续深入抓好稳定 发展 生态 强边四件大事 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1] - 治藏稳藏兴藏首先要保持西藏的政治安定 社会稳定 民族团结 宗教和顺 [1] 经济发展与产业建设 - 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 包括特色农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 持续发展资源加工业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2] - 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雅下水电工程 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 [2] -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2] 社会民生与生态建设 - 扎实做好就业 教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养老 托幼等民生工作 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 [2]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协同推进降碳 减污 扩绿 增长 守护好世界屋脊和亚洲水塔 [2] - 继续做好定日县灾后重建工作 [2] 民族团结与文化认同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加强党史 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 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 [1] - 广泛宣传西藏自治区60年来的辉煌成就 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 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进五个认同 [1] - 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 党的建设与治理体系 -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建设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听党话 跟党走 [3] - 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 坚持严管厚爱统一 激励约束并重 引导广大党员 干部和各类人才奋发进取 [3] -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 一体推进不敢腐 不能腐 不想腐 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3]
透视前7个月“国家账本” 改善“民之关切”兜底百姓民生
央视网· 2025-08-20 07:21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 同比增长2.6% 创年内最高增幅 [1][3] - 1-7月累计收入135839亿元 增长0.1% 实现年内首次转正 增幅较上半年提升0.4个百分点 [1][5] - 中央和地方收入同步改善 7月分别增长2.2%和3.1% 均为年内最高增速 [3] 税收收入表现 - 7月全国税收收入18018亿元 同比增长5% 连续4个月保持正增长 [8] - 1-7月累计税收110933亿元 降幅收窄至0.3% 较上半年改善0.9个百分点 [8] - 增值税和消费税持续回暖 分别增长3%和2.1% 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2和0.4个百分点 [8] 行业税收亮点 - 装备制造业税收显著增长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33%) 计算机通信设备(10.1%) 电气机械器材(8%) [10] - 现代服务业税收表现突出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增长12.7% 文化体育娱乐业增长4.1% [10] 财政支出结构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 [11] - 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 社会保障和就业(9.8%) 教育(5.7%) 卫生健康(5.3%) 科学技术(3.2%) 住房保障(0.2%) [13]
7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6% 增幅为今年以来最高
人民日报· 2025-08-20 00:4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汪文正 7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 同比增长2.6%,增幅为今年以来最高 记者从财政部获悉,7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同比增长2.6%,增幅为今年以来最 高,累计增幅首次转正。其中,中央、地方收入分别增长2.2%、3.1%,月度增幅均为今年以来最高。 从累计数据看,今年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增长0.1%,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4个 百分点。 看税收收入,累计降幅明显收窄。7月份,全国税收收入18018亿元,同比增长5%,月度增幅自4月份由 负转正后持续回升。1—7月,全国税收收入110933亿元,下降0.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9个百分点。 其中,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3%、2.1%、8.8%,增幅分别比上半年提高0.2 个、0.4个、0.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税收表现良好。 支出方面,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增长,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 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教育支出增长5.7%,卫生健 康支出增长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