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润滑油
icon
搜索文档
英国石油(BP.US)资产剥离遇阻 嘉实多业务仅获One Rock收购要约
智通财经网· 2025-07-24 04:25
资产出售进展 - 美国私募股权公司One Rock Capital Partners成为英国石油旗下嘉实多润滑油业务的少数竞购方之一 [1] - 多家知名能源企业和金融投资机构已退出竞标 该业务估值预期持续下滑 [1] - One Rock拟全盘收购该资产 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仅有意收购少数股权 [1] - 早期报价对润滑油业务的估值介于60亿至80亿美元之间 较最初预期的百亿美元售价大幅下降 [1] - 由于市场反应冷淡 英国石油已向另一家未参与首轮竞标的潜在收购方开放财务尽调 [1] 潜在收购方背景 - 沙特阿美 信实工业 阿波罗全球管理 孤星基金 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和Stonepeak Partners等机构曾对该资产表示兴趣 [1] - One Rock累计管理资金约100亿美元 专注于欧美企业控股权收购 [3] - One Rock曾参与财团以43亿美元收购雀巢北美瓶装水业务 投资领域涵盖化工 食品制造等行业 [3] 公司战略背景 - 出售润滑油业务是英国石油回归油气主业战略的核心举措 [2] - 英国石油承诺到2027年底完成200亿美元资产剥离 [2] - 已达成将美国陆上风电业务出售给LS Power的交易 彻底退出风力发电领域 [2] - 同意出售荷兰零售加油站和电动汽车充电站资产 [2] - 激进投资者Elliott Investment Management持有英国石油约5%股份 公开呼吁改善公司成本结构和资本配置 [2] 业务概况 - 嘉实多业务涵盖汽车及工业润滑油领域 正研发用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液体冷却技术 [3] - 其印度上市子公司Castrol India Ltd市值约26亿美元 [3]
中晟高科扣非三年半亏3.68亿拟易主 苏州国资退场翁声锦夫妇5.59亿接盘
长江商报· 2025-07-23 23:30
控制权变更 - 中晟高科控股股东拟由吴中金控变更为福州千景,实际控制人将由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变更为翁声锦与何从夫妇 [1][2][3] - 福州千景拟以5.59亿元收购天凯汇达持有的22.35%股份,每股转让价格为20.04元 [3] - 交易完成后,福州千景将持有22.35%股份,原控股股东吴中金控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从29.42%降至7.06% [3] 公司历史与业务转型 - 中晟高科前身为高科石化,2016年上市,2020年苏州国资入主并注入环保资产,形成"润滑油+环保"双主业 [4] - 2025年初公司剥离润滑油业务,作价4.57亿元转让中晟新材100%股权,专注环保业务 [10] - 2020-2021年双主业模式下营收达9.81亿元、10.32亿元,净利润7449.13万元、8541.8万元,为上市后盈利高峰 [9]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分别为7.22亿元(-30.05%)、6.17亿元(-14.5%)、4.93亿元(-20.1%) [9] - 同期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3.68亿元,其中2024年因中晟环境亏损2882.92万元计提商誉减值8207.76万元 [9][10]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4695.92万元(含出售资产收益4846.38万元),但扣非净利润亏损300.58万元 [10] 新实控人背景 - 翁声锦为"世界膜王",旗下拥有全球最大BOPP薄膜生产商,掌控丙烷-聚丙烯薄膜全产业链 [5] - 福州千景为翁声锦夫妇投资平台,成立于2020年7月 [6] 市场反应与未来规划 - 控制权变更公告后复牌首日股价涨停,收涨9.98%至21.05元/股 [7] - 公司计划以新能源为核心方向,重点发展储能业务,组建专业团队推进宜兴项目落地 [11]
世界润滑行业迎来“中国标准” 昆仑润滑“天威D1”获颁首张D1标准认证证书
行业里程碑 - 昆仑润滑001号柴油机油"天威D1"获颁中国首张D1标准认证证书 标志着润滑油产业自主发展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世界润滑行业迎来"中国标准" [1] - D1标准是首个中国柴油机油强制性国家标准 具备"百分之百中国技术发动机验证 百分之百中国工况数据支撑 百分之百自主产业链保障"三大特征 [1] - 标准终结中国柴油机油核心技术"无标可依"历史 推动行业从"规则追随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 [1] 技术突破 - D1标准通过重载 长距离 多频次启停等模拟中国真实工况测试 所有关键添加剂实现国产化替代 打破欧美在核心添加剂及评价技术上的垄断 [2] -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牵头组建"发动机润滑油中国标准开发创新联盟" 联合44家单位(含13家发动机企业 23家润滑油企业) 累计投入近2亿元 完成超6万小时台架试验 消耗燃油3300吨 [2] 产业协同 - 联盟成员包括6家实验室和2所高校 主机厂在测试中全部开放核心技术 形成产学研深度协作模式 [2] - 标准研发历时三代科研人近70年技术积累 从20世纪60年代中国首个专业润滑油研究院成立到D1标准落地 体现工业实力持续提升 [2] 未来展望 - D1标准被定位为中国润滑油行业标准自主化的起点 而非终点 行业有望加速获取国际话语权 [2]
路博润:看好中国润滑油市场,将与车企合作应对电动化挑战
经济观察网· 2025-07-23 03:51
中国汽车润滑油市场前景 - 中国每年生产近3000万辆汽车 即便半数电动化 燃油车产量仍相当于整个美国市场 润滑油和添加剂市场潜力巨大 [2] - 电动汽车同样需要润滑油 且润滑油对电动汽车寿命有重大影响 [2] - 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59亿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3689万辆 占比10.27% 上半年新注册新能源车562.2万辆 同比增长27.86% [3] 行业技术升级需求 - 新能源汽车普及加速 混动车型渗透率持续攀升 氢燃料/天然气/甲醇等替代燃料技术进入规模化探索阶段 [2] - 行业面临三重升级需求:应对更严格排放法规 兼容多元化动力架构 突破新兴能源润滑技术瓶颈 [2] - 生态环境部将研究制定国七标准 方向为对标欧美和减污降碳协同管控 [2] 润滑油产品转型趋势 - 电驱系统/混合动力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对润滑液性能要求远超传统油品调整范围 [3] - 润滑油需从"通用适配"转向"系统专用" 从"专项性能"转向"系统协同" [3] - 800伏高压电驱动平台等技术变革要求润滑油企业与车企合作开发专用产品 [4] 企业应对策略 - 路博润作为巴菲特旗下特种化学品企业 在全球设有生产基地和研发机构 客户覆盖100个国家和地区 [2] - 针对领先世界的国七标准 公司将依靠中国本地研究人员开发相关产品 [3] - 润滑油是保障所有机械运转的"血液" 市场需求将长期存在 [3]
《中国车用润滑油行业破局、新生、增长愿景白皮书》:以开放、协同、破圈绘制行业跃迁之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2 08:25
行业转型背景 - 中国正处于"双碳"目标与汽车电动化浪潮交汇的关键阶段,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化、低碳化转型,润滑油产业面临排放法规趋严、动力架构多元化、新兴能源润滑技术突破等机遇 [2] - 润滑油角色从机械摩擦缓冲剂升级为汽车能效提升、环保控制及系统稳定的技术支撑,行业需完成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的跃迁 [2] 路博润战略举措 - 发布《中国车用润滑油行业白皮书》,提出以"可持续技术革新、跨界生态融合"为核心的产业升级路径,构建转型框架 [3] - 通过本地化战略实现全流程开发能力,包括基础研究、配方开发、试验验证,并与主机厂深度合作快速响应需求变化 [6] - 技术聚焦低粘度燃油经济性提升、超低灰分配方应对排放、混动解决方案及多燃料适配技术,满足中国市场多元化需求 [6] 行业价值重构 - 角色重塑:润滑油从通用产品转向专用系统,行业逻辑从制造导向转为用户导向 [4] - 技术创新:中国市场引领全球突破,需共建生态共创价值 [4] - 边界拓展:从单一润滑迈向多元服务,打开战略增长空间 [4] 技术变革数据 - 中国乘用车发动机能效从2010年33%提升至2025年45%,驱动润滑油配方变革 [5] - 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5年33万辆跃升至2024年预计1300万辆,催生纯电/混动专用润滑技术需求 [5] - 2024年重卡销量中天然气燃料占比达20%,推动代用燃料适配技术发展 [5] 生态协同方向 - 构建技术协同、标准共建、技术攻关三大支柱,推动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认证及高效基础油研发 [8] - 行业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进化",企业需开放协同激发创新、共建标准提升公信力、践行低碳绿色 [8] 市场增长机遇 - 2024年中国汽车后市场产值突破1.5万亿元,未来5年CAGR超6%,驱动润滑油行业向"用户导向"转型 [9] - 拓展汽车服务生态圈,覆盖智能换油系统、定制化整车润滑方案、表面保护添加剂等场景,重构价值链 [9] - 打通"润滑+热管理+表面保护"全生态链,构建抗风险增长生态 [10]
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特种润滑油研发中心落户济宁高新区源根石化
齐鲁晚报网· 2025-07-15 07:22
产学研合作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山东源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共建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特种润滑油研发中心,聚焦"卡脖子"技术突破 [1] - 研发中心将依托双方优势实现重质油高附加值利用的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高端人才培养 [1] - 合作旨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升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校70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1] 研发中心定位 - 研发中心是我国唯一以重质油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科研基地,将整合资源、优势互补 [2] - 重点在高品质润滑油脂体系构建等方面发力,降低对国外技术和产品的依赖 [2] - 目标是增强国产润滑油的核心竞争力 [2] 企业战略 - 源根石化深耕润滑油领域多年,将投入资源打通"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3] - 公司致力于带动行业上下游共同突破技术壁垒,为中国润滑油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3] - 特种润滑油被视作工业装备的"血液",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对企业至关重要 [3] 地方政府支持 - 济宁高新区将全力支持研发中心建设,促进成果转化并优化创新生态 [2] - 研发中心落户被视为深化创新驱动、加速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 [2] - 高新区近年来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成绩显著 [2]
智研咨询重磅发布《2025年5月润滑油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产业信息网· 2025-07-03 06:50
宏观经济 - 5月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能源价格同比下降6.1%,影响CPI下降约0.47个百分点 [4] - 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3.3%,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主要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和国内煤炭需求淡季影响 [5] - 制造业PMI为49.5%,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生产指数重回扩张区间至50.7%,新订单指数回升至49.8%,高技术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保持在51.5%的扩张区间 [8] 投资市场 -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制造业投资增长8.5%,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7.3%,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3.6% [10] - 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10.7%,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5.6%,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10] 消费市场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3.0%、33.0%、30.5%、25.6% [14] - 1-5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比1-4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14] 出口市场 - 5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8098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出口22767亿元,增长6.3%,进口15331亿元,下降2.1% [17] - 1-5月货物进出口总额179449亿元,同比增长2.5%,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0%,占进出口总额比重57.1% [17] - PMI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上升2.8个百分点至47.5%,进口指数环比上升3.7个百分点至47.1% [20] 润滑油行业 - 5月润滑油产量约65.2万吨,环比下跌2%,主要受工业开工率低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影响 [27] - 4月润滑油进口数量环比增加0.29万吨至2.82万吨,出口数量环比下滑0.02万吨至2.57万吨 [31] - 4月从新加坡进口润滑油1.33万吨,占进口总量47.2%,出口至巴拿马2750.6吨,占出口总量10.7% [34] - 5月润滑油厂商库容比环比下滑2%,市场需求进入淡季 [37] 行业政策与技术 - 商务部印发《成品油批发仓储经营企业备案工作指南(试行)》,规范成品油批发仓储经营企业备案工作 [40] - 中国石油大学废润滑油全加氢再生技术实现工业转化,回收率达98%,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消泡剂专用高档白油实现量产 [42] - 福斯在巴西新建5万吨级工厂,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扩大沙特分销网络 [42] 下游应用领域 - 5月乘用车销量235.2万辆,同比增长13.3%,商用车销量33.5万辆,同比下降2% [54]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30.7万辆,同比增长35%和36.9%,渗透率达48.7% [56]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 [59] - 5月规上工业发电量73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火电同比增长1.2%,水电下降14.3% [61]
路博润助力龙蟠混动润滑油成功上市,共创润滑新未来
搜狐网· 2025-06-27 06:35
合作与技术突破 - 路博润前沿润滑技术助力龙蟠科技成功推出混动系统专用润滑油产品,彰显其在新能源汽车润滑油领域的技术领导地位[1] - 路博润应用最新PV1710添加剂技术为龙蟠科技定制混动润滑油,该技术满足ILSAC GF-7A和GF-7B规格要求,特别强化混动发动机核心保护性能[3] - PV1710添加剂解决方案通过大量台架测试,提供良好乳液稳定性,使润滑油在低温下保持强大流动性,即使在进水情况下[3] 市场与战略意义 - 此次合作融合路博润创新实力与龙蟠科技的市场领导力,龙蟠科技作为中国本土润滑油领导者拥有强大品牌影响力和完善渠道网络[3] - 合作深化路博润本土战略,赋能关键客户抢占高增长市场,为公司在华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4] - 双方将携手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高效低碳混合动力技术转型,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4] 公司背景 - 路博润是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特种化学品公司,专注于可持续解决方案和出行方式进步[5] - 公司成立于1928年,全球拥有近7000名员工,生产基地、销售及技术办公室遍布100个国家和地区[5] - 路博润以科学探索为基石,围绕市场需求持续创新,为客户创造卓越价值[5]
嘉实多油、液、脂如何为电动化保驾护航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3 07:40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领先全球,但行业进入洗牌期,竞争压力加剧[3] - 整车研发周期大幅压缩,零部件企业面临技术迭代与成本控制的双重挑战[3] - 行业存在单纯追求成本降低而忽视性能提升的倾向,可能增加产品寿命后期或极端工况下的失效风险[3] 公司技术战略与产品创新 - 公司选择通过技术创新而非价格竞争应对市场挑战,聚焦技术、产品和本地化服务[3] - 在电动车领域推出行业首款量产的油冷电驱专用油,提升冷却效率和传动效率,延长续航里程[4] - 开发电池热管理油液缩短充电时间,并针对混动车型推出专用油标准HYSPEC,优化频繁启停和高污染问题[4] - 2023年建成中国新能源技术中心,2024年扩展电池实验室,具备多级别测试能力[4] 商业模式转型 - 从产品供应商转型为合作伙伴,与客户共创技术及营销解决方案[5] - 在电动车油液三大应用领域与车企紧密合作,快速响应需求并缩短开发周期[5] - 利用独家IP资源(如Formula E车队、王者荣耀等)帮助主机厂提升客户运营能力[6] 全球化与本地化协同 - 依托全球150多个国家的业务网络和成熟供应链,支持中国车企出海后的售后保障[7] - 本地研发能力与全球资源结合,助力车企应对海外市场政策与技术需求[7] 商用车电动化布局 - 将乘用车电动化技术经验迁移至商用车领域,开发高性能润滑油和冷却液[8] - 电动商用车解决方案可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环境效益,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8] - 新战略"向前,向上,向未来"将新能源作为核心,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及储能等多领域[9]
龙蟠润滑油再度亮相TMC顶尖论坛并发表关键技术演讲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6 10:01
行业动态 - 第十七届国际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年会(TMC2025)在南通召开,主题为"智驱跃迁·材芯筑基·域融未来",聚焦五大核心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战略 [1] - 新能源汽车对极致能效与续航里程的追求推动轻量化材料在冷却系统中的应用,镁合金因密度低、比强度高、弹性模量大、消震性能好等优势成为焦点 [3] - 镁合金极高的化学活性带来严峻的冷却挑战,成为行业技术突破的关键点 [3] 公司技术突破 - 龙蟠科技润滑油事业部研发中心总监杨总在TMC2025上发表关于镁合金电驱系统专用冷却液研究的主题演讲 [1] - 公司首次系统性公布镁合金专用低电导率冷却液,采用独有技术抑制镁合金点蚀/腐蚀,与镁合金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5] - 该产品具备更低电导率,各项理化性能和使用性能指标满足最新GB 29743.2标准,可应用于镁合金冷却流道材质的电驱系统和电池热管理系统 [8] - 产品已通过国内部分电驱厂家的耐久测试与台架评价,填补国内针对镁合金电驱系统用冷却液的空白 [8] 产品展示 - 龙蟠净威美系AX 0W-8、0W-12汽机油产品受到广泛关注,该系列为超低粘度高性能全合成汽油机油,满足最新API SQ标准 [9] - 产品专为现代低排放、高能效内燃机及混合动力设计,低温流动性能、清净性能、LSPI防护性能表现优异 [9] - 公司还展示了龙蟠新能源E21、E22、E23混合动力优能自动变速箱油、龙蟠ATF9600/ATF10X/ATF 9800全合成自动变速箱油、龙蟠旗舰款乙醇玻璃水等高端产品 [11] 行业影响 - 龙蟠展位人流不断,行业对其产品技术、专业性能、丰富经验和优质服务表现出浓厚兴趣 [11] - 公司在TMC2025的展示体现了其在专业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生态中的深度布局 [11] - 通过不断推出满足最新行业标准的高端产品,公司将为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提升和技术创新提供更多有力支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