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

搜索文档
博泰车联网通过港交所聆讯:累计融资已超40亿元,营收三年间实现翻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3:04
图片来源:博泰车联网公告 从数据来看,2022年至2024年,博泰车联网产生研发开支2.77亿元、2.35亿元和2.07亿元;销售开支分别为1.1亿元、1.17亿 元和1.49亿元;行政开支分别为2.5亿元、2.6亿元和3.7亿元。 每经记者|黄辛旭 每经编辑|余婷婷 又一家智能座舱公司即将登陆港股市场。 日前,据港交所披露,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泰车联网")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中金 公司、国泰君安国际、招银国际、华泰国际及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 此次赴港上市,博泰车联网拟将募资净额分别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提升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测试及验证能 力,扩大销售和服务网络等方面。博泰车联网有望借助资本力量加强研发投入与产能建设,进一步巩固高端市场优势并拓 展海外业务。 "博泰车联网通过上市聆讯,将在香港上市,这有助于其获取更充足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及产品升级,从而巩 固高端市场优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成熟的资本市场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能为企业提供国际化视野,增强市场 影响力。"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向博泰车 ...
9月18日晚间公告 | 东软集团获56亿元智能座舱大单;富临精工锁定向宁德时代承诺磷酸铁锂供应量
选股宝· 2025-09-18 11:57
并购 - 安徽合力拟收购江淮重工51%股权 [1] 回购与股权转让 - 兰石重装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甘肃国投 后者无偿受让兰石集团90%股权 [2] - 健盛集团拟以1.5亿-3亿元回购股份 价格上限14.69元/股 [3] - 固德威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53元/股上调至70元/股 [4] - 福赛科技股东陆体超拟转让170万股 占总股本2.0038% [5] - 正强股份控股股东协议转让8.9%股权 [6] - 和远气体拟回购注销4.5万股限制性股票 [7] 对外投资与经营 - 东软集团获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定点 预计总金额56亿元 [8] - 富临精工子公司获宁德时代15亿元预付款 锁定磷酸铁锂供应量 [9] - 健盛集团拟投资1.8亿元在越南建设年产6000万双棉袜及3000万件服装项目 [9] - 丰山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固态电池电解质技术 [9] - 棕榈股份中标4.33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10] - 恒瑞医药子公司SHR-1139注射液获临床试验批准 [11] - 华翔股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13.08亿元 用于产能提升项目 [12] - 申通快递8月业务收入44.34亿元(同比+14.47%) 业务量21.47亿票(同比+10.92%) [12] - 圆通速递8月快递收入53.9亿元(同比+9.82%) 业务量25.11亿票(同比+11.08%) [12]
智能座舱企业集体IPO为哪般?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8 06:04
智驾公司"上市潮"未平,智能座舱企业的IPO热潮已经汹涌而至。继黑芝麻智能、地平线、文远知行等智驾公司在2024年争相IPO后,今年轮到了智能座 舱企业。近日,阿里巴巴发布公告,拟分拆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斑马智行"),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独立上市。此前,港交所官方 公示,四维智联(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维智联")已正式递交招股说明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还有镁佳科技、博泰车联网、泽景电子 等多家智能座舱企业已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相继奔赴香港IPO。 在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之路上,智能座舱早已不再是简单的配件,而是走上了舞台中央,相互之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而上市成为其"破圈"的一大 助力。 01 据介绍,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搭载量排名第一的斑马智行,招股书披露,其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搭载量已从2022年的83.5万台增长至2024年的233.4万台,复合 年增长率达67.2%。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在60家主机厂的逾800万辆车上搭载,覆盖超过14个国家。不过市场规模的扩大并没有改 善其财务状况,2022年至2024年度,斑马智行的亏损分别为8.78亿元、8. ...
博泰车联网冲刺港股IPO:十年融资超45亿元,完成“关键一跃”后估值能否翻倍
华夏时报· 2025-09-17 07:48
公司上市进程 - 博泰车联网于9月14日提交港交所上市聆讯材料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招银国际、华泰国际及中信证券[2] - 公司通过十年融资累计超45亿元 截至E轮共有56位股东[2] - 最后一轮投后估值达88.72亿元 较2015年10.72亿元增长78亿元 增幅超7倍[9]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12.18亿元增至25.57亿元 实现翻倍增长 2025年前5个月营收7.54亿元 同比增长34.4%[2][5] - 同期亏损分别为4.52亿元、2.84亿元、5.41亿元及2.2亿元 三年半累计亏损近15亿元[2][5] - 研发开支占比从22.8%降至8.1% 销售开支占比从9.0%降至5.8% 行政开支占比从20.6%降至14.5%[5]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按2024年出货量计 以7.3%市场份额位列中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第三大供应商[4] - 搭载高通骁龙8295芯片的高端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定点数量在中国供应商中排名第一[4] - 首创"软件+硬件+云端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 实现"一车一方案"深度适配[6] 技术合作与生态建设 - 与高通合作开发搭载骁龙8295芯片解决方案 并扩展至骁龙至尊版8397芯片整合AI功能[7] - 与黑莓QNX合作使解决方案进入阿维塔等车型[7] - 2013年推出国内首款民营车规级操作系统 联合科技公司及汽车OEM研发全自主知识产权车载操作系统[6] 融资历程与股东结构 - A轮融资1.2亿元(红马资本) A+轮融资3亿元(苏宁易购领投、东风集团参投) E轮融资15亿元(惠萃恒益基金等)[8] - 投资方包括小米集团、海尔资本、建信信托、上海国盛集团等顶级机构[8] - 创始人应臻恺持有34.14%投票权[9] 市场前景与发展战略 - 智能座舱作为汽车智能化核心入口 成为行业竞争战略高地[3] - 公司计划加强研发投入与产能建设 巩固高端市场优势并拓展海外业务[10] - 行业处于万亿级智能化赛道崛起阶段 企业通过IPO转向二级市场成为必然选择[3]
港交所聆讯过关,博泰车联网上市进程提速
经济观察网· 2025-09-17 07:17
博泰车联网成立于2009年,是中国智能座舱领域的头部供应商之一。公司以"硬件+软件+云服务"一体 化模式为特色,核心产品为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并向车企提供整合的操作系统、显示屏及网联服务。按 2024年出货量计算,博泰在中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市场排名第三,市场份额达7.3%。收入近年来保持 高速增长,2022年至2024年收入从12.18亿元增至25.57亿元,并与阿维塔、岚图等多家整车厂建立合作 关系。 经济观察网 近日,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PATEO CONNECT Technology,简称"博泰 车联网")已通过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聆讯,拟在港股挂牌。这是继2024年6月及2025年3月两度递表 后,公司在上市进程上的重要一步。 ...
纷纷赴港 智能座舱企业集体IPO为哪般?
环球网· 2025-09-17 07:00
来源:中国汽车报 智驾公司"上市潮"未平,智能座舱企业的IPO热潮已经汹涌而至。继黑芝麻智能、地平线、文远知行等 智驾公司在2024年争相IPO后,今年轮到了智能座舱企业。近日,阿里巴巴发布公告,拟分拆斑马网络 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斑马智行"),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独立上市。此前,港交所官方公 示,四维智联(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维智联")已正式递交招股说明书。据不完全统 计,目前还有镁佳科技、博泰车联网、泽景电子等多家智能座舱企业已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相继奔 赴香港IPO。 在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之路上,智能座舱早已不再是简单的配件,而是走上了舞台中央,相互之间的市 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而上市成为其"破圈"的一大助力。 (图片来自汽车报资料库) 为生存也为扩张 对于智能座舱科技公司而言,上市融资几乎是当下所有企业共同的目标,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激烈的市 场竞争中,上市融资或许是其跳过生死线的关键。 证券公司分析师刘青表示,从目前这些公司已经披露的招股书看,大多数企业近3年持续亏损,原因无 外乎这一行业技术演进较快,因此研发投入较高且需要持续大量"烧钱"。他认为,选择港股上市很大程 度上 ...
获高通芯片战略支持 博泰车联网冲刺港股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01:41
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泰车联网")近日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登陆港股市场。 当前,万亿级汽车智能化赛道正加速崛起,智能座舱是转型的"核心入口"。数据显示,中国仅乘用车智 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1290亿元飙升至2029年的29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18.4%。 在与上下游协同方面,博泰车联网通过与高通合作,成为国内首批推出搭载骁龙8295芯片解决方案的企 业,快速抢占高端市场。据悉,2025年4月,博泰车联网与高通进一步扩展合作,共同开发搭载骁龙至 尊版8397芯片的最新解决方案,整合先进AI功能,服务全球车企。此外,博泰车联网还与黑莓QNX合 作,使其解决方案进入阿维塔等多款明星车型,加速商业化落地。这种"芯片+系统+整车"的联动模 式,正博泰车联网其从"解决方案供应商"向"汽车智能生态枢纽"升级。 在智能座舱赛道上,根据灼识咨询统计,按2024年出货量计,博泰车联网以7.3%的市场份额位列中国 乘用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第三大供应商。其中,在高端市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博泰车联 网搭载高通第四代骁龙8295芯片的高端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定点数量,在中 ...
一周港股IPO:思格新能源、潮宏基等4家递表;不同集团、紫金黄金等3家通过聆讯
财经网· 2025-09-15 10:41
递表公司概况 - 思格新能源于9月8日再度递表港交所主板 为全球分布式光储一体机解决方案出货量第一提供商 市场份额28.6%[2] 2024年营业收入13.30亿元人民币 2025年前四个月净利润1.87亿元人民币[2] - 盛威时代于9月11日再度递表港交所主板 为中国网约车服务市场第14名[3] 2024年收入15.94亿元人民币 2025年上半年亏损0.9亿元人民币[3] - 麦科田医疗于9月11日递表港交所主板 产品覆盖全球逾140个国家及地区 中国覆盖6000家医院包括90%三甲医院[4] 2025年上半年扭亏为盈 利润4096.8万元人民币[4] - 潮宏基于9月12日递表港交所主板 按销售收益计算2024年中国内地珠宝企业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1.4%[5] 2025年上半年收入40.62亿元人民币 溢利3.33亿元人民币[5] 通过聆讯公司概况 - 不同集团于9月11日通过港交所主板聆讯 为中国中高端育儿产品品牌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4.2%[7] 2025年上半年收入7.26亿元人民币 利润4851万元人民币[7] - 紫金黄金于9月14日通过港交所主板聆讯 为全球黄金开采公司 黄金储量和产量分别排名全球第九和第十一[8] 2024年收入29.90亿美元 2025年上半年年内溢利6.25亿美元[8] - 博泰车联网于9月14日通过港交所主板聆讯 为中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第三大供应商 市场份额7.3%[9] 2024年收入25.57亿元人民币 2025年前五个月亏损2.20亿元人民币[9] 招股公司概况 - 禾赛-W于9月8日至11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1700万股 发售价不超过228.00港元[10] 基石投资者认购总金额1.48亿美元[10] - 劲方医药-B于9月11日至16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7760万股H股 发售价20.39港元[10] 基石投资者认购1亿美元[11] - 健康160于9月9日至12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3364.55万股 发售价11.89-14.86港元[12] 无基石投资者参与[12] 新股上市表现 - 大行科工于9月9日上市 当日收盘价56.90港元/股 涨幅14.95%[13]
J.D. Power智能座舱研究:不同阵营技术差异明显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5 05:45
研究背景与方法 - 智能座舱研究由J.D. Power与同济大学HVR Lab于2022年共同发起,2025年引入XAI Lab作为AI评价伙伴以完善评选维度[1] - 研究采用千分制智能座舱创新力指数评分模型,包含HMI表现指数(50%)和AI表现指数(50%),两项指数均融合功能模块与用户满意度分数并进行科学权重分配[4] - 研究覆盖豪华、主流和经济三个汽车市场分段,旨在甄选具备竞争力的智能座舱标杆为消费者提供购车参考[1][4] 行业整体表现 - 豪华汽车市场智能座舱行业平均得分为620分(千分制)[1] - 主流车企大模型功能覆盖广泛但核心能力表现趋同,难以通过该技术形成品牌辨识度[1] - 多数车型在基础指令识别和简单场景响应上表现接近,用户难以感知不同品牌差异[1] 技术差异分析 - 免唤醒交互架构出现显著技术分化:豪华品牌依赖预设关键词匹配逻辑,易因发音或语义相近的日常对话触发误唤醒;新势力车企采用"声纹识别+语境分析"组合算法,能通过声纹特征过滤乘客干扰并结合语义关联判断意图,大幅降低误唤醒概率[2] - 复杂场景处理成为行业核心短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复杂指令识别弱(多任务分解与意图修正断层)、模糊需求理解差(如"适合办公的咖啡厅"类场景化需求精准度不足)、跨域协同难(座舱舒适域与娱乐域联动易漏执行)[2] - 典型案例如处理"雪天陡坡停车防溜车+避免蓄电池亏电"复合需求时,多数车型仅能响应单一子任务,暴露多模态协同与动态意图修正技术薄弱性[2] 交互范式演进 - 头部品牌实现从"被动工具"向"主动认知伙伴"跃迁,基于用户行为习惯(如频繁看表触发会议提醒)和实时驾乘场景(如识别孕妇自动调温并禁用按摩功能)提供主动预判服务[3] - 当前多数车型交互能力仍停留在"用户指令-系统响应"的被动阶段,缺乏主动服务意识[3] - 未来体验分层将围绕两大方向:主动服务预判能力深化(如多乘客场景多意图并行处理)和跨设备泛化能力突破(如车机指令无缝延伸至手机端)[3] 入围车型案例 - 研究提及的车型包括蔚来ET9、问界M8、25款阿维塔12、魏牌全新高山、宝马X3、全新奔驰E级及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7][8] - 行业平均线作为基准参考值出现在车型对比中[7]
8月市场平稳,斑马智行冲刺港股上市
财通证券· 2025-09-12 07:50
核心观点 - 7-8月车市呈现高基数减速特征 全年走势符合"前低中高后平"的判断 8月零售销量199.5万辆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4.6% 环比增长8.2% [4][9] - 反内卷浪潮推动车市向"降价减少、促销平缓"方向转变 8月仅23款车型降价 较去年同期29款明显减少 市场运行日益平稳 [4][9] - 智能驾驶领域重大事件频发 斑马智行正式向港交所递表 禾赛科技启动港股IPO 拟募集最高38.76亿港元 [5][30] 8月车市表现 - 1-8月累计零售1474.1万辆 同比增长9.5% 其中8月零售199.5万辆 较2023年8月192万历史最高水平增长3.7% [4][9] - 新能源车8月国内零售渗透率升至55.2% 1-8月自主新能源出口114万辆 同比增长123% 占自主出口总量38.8% [13][14] - 8月纯电动市场批发同比增速38.5% 插混同比增5.0% 增程同比下降9.5% 新势力中纯电动与增程结构占比从56%:10.2%变为64%:7.7% [13] - 自主品牌8月零售132万辆 同比增长9% 市场份额65.7% 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 合资品牌零售47万辆 同比下降2% [16] 智能化指数与OTA更新 - 2025年7月乘用车智能化指数34.2 环比下降1.4个单位 主要受销售淡季和特斯拉销量环比下降34%影响 [18][21] - 7月共7家新势力品牌推送OTA升级 均涉及辅助驾驶功能优化 15家自主品牌完成OTA更新 其中腾势、阿维塔、启源推送重要版本 [23] - 合资品牌中仅别克维持OTA更新 豪华品牌7月无OTA推送 与新势力品牌形成明显差距 [26] 智能驾驶重大事件 - 斑马智行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 2024年同比下降5.4% 同期亏损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和8.47亿元 [29] - 按2024年收入计算 斑马智行是中国最大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按解决方案搭载量计算排名第一 [29] - 禾赛科技拟发行1700万股B类普通股 每股最高发行价228港元 约合人民币208.6元 合计募集约38.76亿港元 约合人民币35.4亿元 [5][30]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在汽车智能化中具有优势地位且软件能力领先的公司 包括锐明技术、道通科技、华测导航、德赛西威、均胜电子等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