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晶硅光伏
icon
搜索文档
嘉宾风采 | 中国(乐山)硅产业链发展大会
行业与公司发展 - 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特邀协办单位,参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的行业活动,强调走四川特色绿电硅发展道路[1] - 2025年中国硅产业链发展大会将于乐山举行,突显该地区在硅产业中的重要地位[2][3] 企业领导与战略 - 张永刚作为东岳鑫河硅基董事长兼总经理,领导多家乐山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包括四川乐山鑫河电力、川辉炉料、晶源硅业等,这些企业是乐山"中国绿色硅谷"及晶硅光伏产业链重点企业[4] - 公司核心能力体现在工业硅领域的深厚积淀,拥有卓越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4] 企业成就与运营优化 - 带领东岳鑫河硅基实现跨越式发展,巩固其在晶硅光伏产业链中的重点地位[4] - 强化供应链核心地位,保障高品质工业硅供应,提升有机硅领域采购话语权[4] - 推动生产单耗持续下降,创鑫河、川辉公司历史最佳生产水平[4] - 通过组织架构重组与人力资源优化,减员300余人,降低运营成本约2600万元,为整体扭亏奠定基础[5]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 秉持"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注重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5] - 致力于打造兼具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持续为客户、员工及合作伙伴创造长期价值[5]
牵引262.5亿元投资,乐山的“速度和深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4 07:00
西博会与乐山投资签约 - 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将在成都举行,吸引来自62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7个省(区、市)的3000余家企业参展 [1] - 乐山市在西博会前举行投资推介会,现场签约14个项目,投资总额262.5亿元,涵盖绿色化工、低空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产业领域 [1][2] - 乐山拟在本届西博会上签约项目22个,金额超550亿元,规模有望跻身市州前列 [1] - 乐山重点推出69个投资合作项目,总投资额近2000亿元,聚焦"24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1] 乐山产业发展战略 - 乐山实施"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发展战略,晶硅光伏、绿色化工2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1] - 核技术应用、食品饮料、装备制造、新型建材4个特色产业集群升级,低空经济、新型储能、氢能等新兴产业集群突破 [1] - 乐山是全国多晶硅光伏发祥地和主产区,重点引进高效电池片、光伏组件及配套产业 [2] - 绿色化工产业围绕"三年翻一番、五年上千亿"目标,重点引进精细盐磷化工、硅氟新材料、新能源等项目 [2] - 夹江县打造现代"中国堆谷",重点引进医用同位素、核医学设备等产业项目 [2] 低空经济发展 - "犍为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及运营项目"计划总投资46亿元,打造综合性低空经济产业园区 [3] - 项目涵盖低空展览、研学服务、飞行体验、航空文旅、航空教育教学等特色内容 [3] - 专家认为乐山可利用低空物流运输农特产,利用低空无人载运平台进行农业作业 [4] - 乐山独特地理位置可承接成都辐射带动,旅游资源为低空经济提供消费群体 [5] 招商引资成效 - 乐山投资推介会吸引10家央企国企、26家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与 [3] - 四川中云汇(乐山)5G智慧碳中和城市驿站设施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签约 [3] - 生态果链(蓝莓+)三产融创智造产业园预计建设周期缩短一半,智慧果酒展厅本月底开放 [6][7] - 乐山发布总规模600亿元的"1+2"产业投资基金群,包括45亿元产业母基金 [7] 政府服务效能 - 企业反映乐山项目落地速度快,政府务实高效,"乐山速度"成为高频词 [6] - 乐山高新区为企业提供上下游协同发展路径,协调试飞测试靶场等配套 [6] - 当地政府强调全力拼项目扩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 [7]
乐山五通桥区:以三大战略破题,书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答卷
中国发展网· 2025-05-19 09:12
经济总量与荣誉 - 经济总量三年内连续跨越300亿元和400亿元两个百亿元台阶 [2] - 2021至2022年度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2023年度再获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县殊荣 [2] 工业发展成就 - 全球十强晶硅光伏企业半数在五通桥区落户 高纯晶硅产能与品质稳居全球第一方阵 [3] - 绿色化工领域15万吨双甘膦年供应量居世界首位 20万吨草甘膦年产能位列世界第三和全国第二 [3] - 稀土应用产能2.9万吨和稀土萃取分离产能1.35万吨位居全球前列 [3] - 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777亿元 [3] 产业集群 - 晶硅光伏和绿色化工两大千亿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3] - 中国绿色硅谷核心区建设始于2016年 历经十年发展 [3] 城市更新投入 - 累计投入55亿元推进城市更新 涵盖200余个项目包括五通大道、菩提山公园和滨水生态走廊等 [4] - 以四公一农建设提升为着力点 打造147个民生项目 推动城市空间、产业、文化、治理和生态五新更生 [4] 文化传承与活动 - 统筹推进两街两厂两镇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工作 博物馆和美术馆即将竣工 [4] - 13件根书艺术作品被中国国家版本馆珍藏 [4] - 第22届龙舟文化展演活动将展示嘉阳河帮菜和川派龙舟竞渡 [4]
乐山发布六百亿元产业投资基金群 向全球招募“产业合伙人”
四川日报· 2025-05-17 01:30
基金规模与结构 - 乐山市发布总规模达600亿元的"1+2"产业投资基金群 [1] - "1"为嘉融产业引导基金集群,规模45亿元的产业母基金,下设规模达375亿元的子基金群 [1] - "2"为特色优势基金集群和新兴领航基金集群,各自规模为20亿元的产业母基金,下设规模不低于80亿元的子基金群 [1] - 乐山前期已设立且正在运行的22只产业基金中,尚有可募集需求约145亿元 [1] 投资方向与产业覆盖 - 基金群覆盖乐山"24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1] - 包括晶硅光伏、绿色化工2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 [1] - 核技术应用、食品饮料、装备制造、新型建材4个特色产业集群 [1] - 低空经济、新型储能、氢能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 [1] - 配套专门的成果转化基金,优先孵化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卡脖子"项目 [1] 招商策略与运作机制 - 招商思路从比优惠政策转向为企业创造综合效益及成长前景 [2] - 建立市、县联动机制,母基金出资40%,项目属地县(市、区)配套不低于20% [2] - 基金运作建立收益让渡、容错、绩效挂钩等机制 [2] - 返投认定"柔性化",包括直接投资、外地企业迁移至乐山、本地企业控股收购外地项目等多种情形 [2]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五通桥专场 经济总量三年连跨两个百亿台阶
四川日报· 2025-05-17 01:21
产业发展 - 五通桥区经济总量三年内连跨两个百亿台阶 成为四川省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区 [1] - 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保持在70%以上 2022至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两年突破1000亿元 [2] - 盐化工产业衍生出新中国第一号发明"侯氏碱法"和西南第一家上市公司"川盐化" 当前形成晶硅光伏、绿色化工两大千亿产业集群 [1] 新能源产业优势 - 作为"中国绿色硅谷"核心区 已集聚全球光伏前10强企业中的5家 高纯晶硅产能与品质居全球第一方阵 [1] - 区内规上化工企业超10家 "永祥法"高纯晶硅生产工艺迭代至第八代 协鑫科技流化床颗粒硅技术能耗仅为行业先进水平的六分之一 [1] 文旅融合 - 修复"侯氏碱法"核心遗址打造工业史诗博物馆 建设盐文化博物馆、美术馆等新文化空间 [2] - 全国唯一井盐文化主题龙舟会持续举办 牛华麻辣烫等非遗美食形成产业链 年收益超3亿元 [2] - 2024年"五一"期间麻辣烫美食活动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同比+40%) 非遗美食销售额增长210% [2]
在持续求变中寻找城市发展新动力
四川日报· 2025-05-15 20:34
产业转型 - 宜宾GDP首破4000亿元 经济总量保持全省第三 [1] - 产业结构由"一黑一白"(煤炭白酒)转向"一蓝一绿"(数字经济 新能源) [1][2] - 四大千亿主导产业集群中 优质白酒和动力电池年产值已突破千亿元 晶硅光伏 数字经济预计3至5年突破千亿元 [2] 招商引资策略 - 近3年累计签约533个项目 通过"有根的产业"培育转化为发展动力 [3] - 科学研判产业底层逻辑 追踪新兴产业萌芽与成长 [3] - 引入龙头企业 成长性企业 顶尖团队企业 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圈" [3] - 围绕链主企业延链补链 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3] 产业生态建设 - 强化科技创新支持 从资金 政策 人才多维度赋能企业 [3] - 注重场景应用 以产品应用带动全链协同发展 [3] - 制造端 研发端 应用端同步发力 提升企业落地率与存活率 [3] 城市发展动能 - 大学城已落地14所高校 在校大学生约10万人 为产业注入人才活力 [5] - 布局"4+4+4"现代化产业体系 明确4个未来产业重点方向 [5] - 加速补齐县域经济短板 通过区域产业协同提升综合竞争力 [6] 城市功能升级 - 五一假期核销超3万张"燃面券" 体现商贸消费领域创新 [4] - 持续完善城市功能 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 [4]
“千年盐都”锚定“双千亿”目标 乐山五通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15:29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 五通桥区锚定"双千亿"目标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晶硅光伏和绿色化工两大产业集群[1] - 实施"工业强区 城市更新 文化赋能"三大战略 经济总量三年内跨越300亿元和400亿元两个百亿元台阶[3] - 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超过70% 获评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3] 产业基础与优势 - 晶硅光伏产业已形成"硅芯—硅料—硅棒—切片"完整产业链 全球10家头部企业中5家落户该区[3] - 绿色化工产业集聚10多家规上化工企业 包括3家百亿级企业集团[3] - 引进210余名行业科技领军人才 组建106个创新研发团队 2024年新增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 城市更新与产业融合 - 构建"三纵+N横"城市交通骨架 新改建地下管线管廊170余公里[4] - 通过生态修复将山 水 岛 桥 树融入城市更新 实施老旧小区批次改造[4] - 发展论坛经济 赛事经济 夜间经济 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近10亿元 游客量同比增长33%[4] 历史与区位优势 - 拥有千年盐业文明和百年工业历史 是"侯氏碱法"诞生地和"中国绿色硅谷"核心区[3] - 地处岷江之滨 峨眉山下 具有"小西湖"美誉 工业文明与自然风光交汇[3]
同比增长6.2%,一季度成都都市圈GDP达7393.1亿元 四市工业经济持续向好
四川日报· 2025-05-14 07:59
成都都市圈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 一季度成都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7393 1亿元 同比增长6 2% 增速高于全省0 7个百分点 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为48 5% [1] - 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5930 3亿元 同比增长6 0% 占都市圈比重为80 2% [1] - 德阳市 眉山市 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771 1亿元 447 7亿元 244 0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7 5% 7 6% 7 0% [1] 工业经济表现 - 成都都市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5% 增速高于全省3 3个百分点 [1][2] - 眉山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 3% 是全省唯一增速超过20%的市(州) 晶硅光伏 锂电等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发展 [2] - 资阳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 2% 聚焦装备制造 清洁能源 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 [2] - 成都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1% 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汽车制造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3 7% 25 4% 24 7% 22 7% [2] - 德阳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 7% [2] - 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117 9亿元 同比增长7 2% 工业结构持续优化 [2] 企业案例 - 德阳广汉市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通过数智系统提高产能 工厂日产能力从80台提高至100台 一季度产值突破20亿元 [3] 投资与消费 - 成都都市圈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9 5% 增速高于全省5 5个百分点 [1][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3 5亿元 同比增长6 2% 增速高于全省1 0个百分点 占全省比重为47 2% [1][3] - 成德眉资四市呈现"内需稳健 投资发力"差异化发展格局 [3] 新消费场景 - 眉山江口沉银博物馆正在进行室内装修 预计年内建成开放 [3] - 资阳加快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示范园等项目建设 打造成都都市圈近郊游目的地 [3]
宜宾的下一个十年
虎嗅· 2025-05-09 06:59
宜宾经济增速放缓 - 2025年一季度宜宾GDP实际增速仅为4%,低于绵阳7.2%和德阳7.5%,首次跌破全省5.5%的平均线 [1] - 相比去年同期8.2%的增速,创下非疫情期最低纪录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低于四川省7.2%的平均水平,明显落后于绵阳11.7%和德阳14% [34] 产业结构分析 传统产业 - 白酒产业增加值仅增长3.3%,五粮液营收增速从2023年12.58%降至2025年一季度6.05% [36][37] - 2024年白酒产业约占宜宾GDP的23% [38] - 采矿业增长8.9%,制造业增长6.3%,电力等基础产业仅增长1.6% [35] 新兴产业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增长55.1%,晶硅光伏增长37.5%,动力电池增长20% [41] - "新三样"出口额同比暴增34倍 [42] - 动力电池销量占全国15%以上、全省90%以上,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26][27] 投资与基础设施 -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3%,远低于四川省4% [47]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工业投资1-2月仅增长0.9% [48][49] - 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2.7%,位居全省第一 [50] - 水电资源带来0.3元度电成本,仅为东部沿海一半 [23][60] 转型历程与战略 - 2016年提出"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从"一黑一白"转向多元化 [14] - 通过引入二三线手机品牌完成现代制造业基因首次植入 [16][17][19] - 宁德时代30GWh动力电池项目落地,签约产能扩大至235GWh [22][25] - 大学城建设引入电子科大等名校,7年建成36平方公里教育新高地 [63][64] 未来发展方向 - 深化新能源全产业链优势,打造从材料到应用的完整生态 [66] - 拓展数字经济应用蓝海,发展工业互联网等高附加值数字服务 [67] - 发挥人工智能倍增效应,推动AI技术在各领域应用 [68] - 培育传统产业中的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增长点 [69] - 抢占绿色发展与循环经济高地,打造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区 [70]
四川什邡:向新求质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中国发展网· 2025-04-30 08:36
工业经济 - 2024年什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07.7亿元、增长8.2%,连续3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县 [3] - 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286家 [3] - 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产值达447.5亿元、同比增长5.4% [4] - 新型储能、晶硅光伏等新兴产业产值77亿元,同比增长109.2% [4] - 低空经济目标产值50亿元,力争3年内达100亿元 [4] 产业集群 - 建成全国唯一集烟叶种植、卷烟生产和雪茄卷制于一地的"三烟基地" [3] - 长城雪茄国内市场占比近50%,建成世界最大单体雪茄生产工厂 [3] - 欣旺达、天合光能等3大百亿项目成功落户 [3] - 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22亿元 [3] - 欣美加深海高端鱼油出口全国第1、占全球产量的1/4 [3] - 同人泰青蒿素产量全球前3 [3] 低空经济 - 什邡是四川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一核两翼"布局中北翼的重要支撑 [4] - 拥有成都都市圈唯一为产业制造服务的A1类通用机场 [4] - 与彭州湔江实验室合作,共同搭建跨区域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4] - 依托中关村什邡科技产业基地,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5] - 目标打造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低空经济综合服务基地 [5] 城乡融合 - 城镇化率年均增幅1个百分点,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超15万元 [9] - 与金牛区共建"科创+产业"双向飞地,招引项目10余个 [9] - 与彭州建立"1+6"区域合作机制,规划建设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超10亿元 [11] - 彭什川芎、黄背木耳现代农业园区产值超20亿元 [11] 文旅产业 - 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巴蜀气候康养地、天府旅游特色县 [12] - 蓥华山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野生动物320余种、高等植物1300余种 [14] - 将举办"中国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活动和首届半山艺术节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