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中介

搜索文档
高管逆势疯狂涨薪,谁在收割企业的未来?
36氪· 2025-04-30 01:46
贝壳高管薪酬与业绩表现 - 贝壳联合创始人兼CEO彭永东2024年薪酬总额4.00708亿元,执行董事单一刚薪酬2.99485亿元,均为缩水后数字[1] - 2023年彭永东薪酬达7.13亿元(同比2021年涨幅84倍),单一刚薪酬5.2亿元(同比2021年涨幅77倍)[2][6] - 2022年贝壳巨亏13.97亿元时,彭永东仍领取4.75亿元薪酬(同比2021年增长56倍),单一刚领取3.55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51.8倍)[6] - 2021-2024年贝壳营收分别为808亿元、607亿元、778亿元、93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25亿元、-13.97亿元、58.9亿元、40.66亿元[4] - 2023年彭永东薪酬是经纪人年均收入(8.22万元)的8674倍,经纪人月均收入约6850元[8] 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现象 - 贝壳2023年拥有427656名经纪人,人均年创收13.70万元,实际分润后年均收入约8.22万元[8] - 同仁堂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54%至15.26亿元,员工人均薪酬降2.37%至19.99万元,但董事长薪酬达237.9万元(同比增22.76%)[9][11] - 洋河股份部分高管2024年薪酬涨幅远超业绩增速,如范晓路薪酬121.44万元(同比增98.98%)[12] - 茶百道2024年净利润大跌58.55%至4.72亿元,但董事监事薪酬同比上升88%至1653.6万元,并计划派发合计8.28亿元股息(超过全年利润)[14] 行业薪酬分配机制问题 - 高管薪酬增长缺乏合理业绩依据,2022年贝壳亏损近14亿元时高管薪酬仍大幅增长[6] - 薪酬分配背离激励原则,演变为单方面利益获取,破坏企业内部公平机制[15] - 收入差距扩大导致普通员工积极性下降,2023年贝壳经纪人实际月收入仅6850元[8] - 不合理薪酬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同仁堂在原材料涨价背景下仍为高管加薪[11] - 新茶饮行业表现极端,茶百道加盟商亏损加剧但实控人通过派息获取超额收益[14]
风暴中的贝壳,当学胖东来
36氪· 2025-04-28 10:23
高管薪酬争议 - 贝壳2024年报显示董事会主席彭永东年薪达4亿元,联合创始人单一刚年薪2.99亿元,引发舆论关注 [1] - 彭永东近四年年薪从847.8万元飙升至4亿元,单一刚从685.3万元增至2.99亿元,涨幅达数十倍 [1] - 高管薪酬暴涨与公司净利润波动形成反差:2021-2022年连续亏损,2023年扭亏后2024年利润又下滑30% [1] - 为平息舆论,彭永东宣布捐赠900万股A类普通股,价值约4.4亿元 [1] 薪酬结构分析 - 彭永东2024年薪酬中股权激励占比达97.2%(3.89亿元),现金部分仅占2.8%(1167万元) [6][7] - 港股与A股薪酬披露规则差异导致数据可比性低:A股不包含股权激励部分 [8] - 贝壳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授予高管限制性股票主要为满足上市规则和保障投票权稳定 [8] 劳资矛盾激化 - 贝壳平台50万经纪人年均收入仅7.42万元,彭永东年薪是经纪人平均收入的5399倍 [3] - 社交媒体曝出平台抽佣高、基层收入低、借薪等问题,显示员工保障不足 [9] - 公众关注点从高管薪酬本身转向收入分配结构与社会责任 [3][8] 管理模式对比 - 胖东来将95%以上利润分配给员工,2025年1-2月员工月均工资达9886元,店长月薪78058元 [10][11] - 贝壳曾多次派团队学习胖东来模式,但尚未实现收入分配改革 [3] - 胖东来在商超行业逆境中实现业绩增长,成为企业社会责任典范 [10][11] 领导层更迭影响 - 创始人左晖2021年去世后,贝壳当年即出现超5亿元亏损,管理层动荡加剧 [14] - 职业经理人彭永东难以复制左晖与员工的文化纽带,裁员举措进一步削弱凝聚力 [14] - ACN合作模式出现异化:抽佣提高、规则增多,偏离最初打破信息壁垒的初衷 [15] 业务表现与战略 - 2024年核心业务存量房贡献利润率从47.2%降至43.2%,新业务收入增长64.2%至316亿元 [20][22] - "一体三翼"战略新增住宅开发业务,但新业务增速尚不足以扭转整体盈利下滑 [20][22] - 公司需要证明高管薪酬是穿越周期的投资,而非行业红利独占 [23] 社会责任举措 - 彭永东捐赠资金50%用于经纪人家庭医疗福利,50%用于毕业生租房帮扶 [17] - 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50万经纪人的福利待遇问题涉及广泛社会责任 [9][17]
链家瑞幸开共享门店,“咖啡+房产”新模式能火吗?
36氪· 2025-04-22 23:22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场景可能,将是决胜未来的关键命题。 4月14日,上海链家与瑞幸咖啡首个共享门店正式开业。此次两大品牌的跨界合作,带来探索社区服务的全新可能性,被业界称为"新零售时代的社区服 务新物种"。 据了解,在共享门店中,用户办理房产业务时可同步购买生椰拿铁等爆款咖啡,瑞幸会员还能获取周边社区房源、便民服务信息,实现"到店即服务"的无 缝体验。 图源:上海链家 近年来,咖啡品牌跨界零售、零售品牌跨界咖啡的现象屡见不鲜,此前中国邮政、李宁、迪卡侬等非咖啡品牌纷纷涉足咖啡赛道,Manner、挪瓦咖啡等 咖啡品牌也先后入驻零售门店。 事实上,链家早在去年就携手Manner咖啡开了一家共享门店,看得出,有意在打造更舒适、一体化的服务门店。 图:链家·Manner共享店 对瑞幸而言,这是其"渠道下沉+场景渗透"战略的关键落子。依托链家门店网络,瑞幸可快速切入传统商业体以外的社区场景,以轻资产模式实现现有2.2 万家门店之外的点位补充。更重要的是,链家门店的标准化装修与稳定物业关系,降低了瑞幸的选址成本与运营风险。 不仅如此,瑞幸咖啡的战略考量也更具技术驱动特征。其构建了覆盖全球原料采购、自建烘焙生产、数 ...
房产自媒体乱象丛生,该立规矩了
南方都市报· 2025-04-12 22:20
房产自媒体乱象现状 - 虚假信息充斥市场,自媒体炮制完美楼盘文案但隐瞒具体位置与名称,甚至将外省外国楼盘伪装成本地房源[1] - 部分自媒体通过拼凑视频、虚假价格和房源信息欺骗消费者[1] - 行业存在装专家、制造刺激标题、贩卖楼市焦虑现象,如编造"弃房断供家庭数量"等不实数据[1] 乱象对行业和购房者的影响 - 虚假内容误导公众对楼市的认知,渲染购房恐慌情绪,干扰楼市正常秩序[1] - 购房者基于不实信息可能做出非理性决策,尤其对房市了解较少的群体影响更甚[2] - 房产中介市场关系民生,是普通家庭最重要的民生领域之一,乱象损害社会道德窗口[2] 整治措施与行业自律 - 多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包括对违规账号禁言、集中约谈,京沪等地依法查处违规行为[2] - 二三四线城市如三亚、阜阳针对房地产虚假宣传进行专项治理[2] - 行业需建立严格准入门槛与规范准则,加强从业者培训与管理[2] 优质自媒体的发展机遇 - 坚持发布真实房源和房价的自媒体在乱象中获得发展良机,赢得市场信任[3] - 诚信自媒体在平淡行情中仍能保持每日成交,获得上下游高度评价[3] - 行业需要从业者坚持提升基础服务品质,做"难而正确的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