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贸
icon
搜索文档
前八个月辽宁出口总值达2676.7亿元 同比增长11.6%
证券时报网· 2025-09-21 01:55
人民财讯9月21日电,据辽宁日报,近日,从沈阳海关了解到,今年前8个月,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 5019.4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全省出口总值达2676.7亿元,同比增长11.6%,出口值创历史同期 新高。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占据半壁江山,出口1356.5亿元,同比增长9.4%,占同期全省出口总值的 50.7%。 ...
今年前8个月深圳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长0.3% 保持“内地外贸第一城”地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9:27
每经记者|孔泽思 每经编辑|董兴生 9月1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深圳海关了解到,今年前8个月,深圳累计进出口规模保持内地外贸 城市首位,达2.96万亿元,进出口额同比增长0.3%。其中,出口1.79万亿元;进口1.17万亿元,同比增 长9%。 具体到8月,进出口3798.5亿元,同比增长2.8%,已连续3个月增长。 深圳海关方面表示,前8个月深圳外贸主要特点包括:一是一般贸易占比过半,保税物流增长超一成。 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近七成,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快速增长。三是前十大贸易伙伴合计进出口比重 提升,达2.31万亿元。四是传统电子信息产业和新兴产业相关产品出口保持良好竞争优势。五是得益于 人工智能技术加快应用,相关电子零部件进口快速增长,前8个月深圳进口机电产品9491.6亿元,同比 增长12.5%。 ...
烟台海关推出“智慧混铜”监管模式,为企业节约成本近2.5亿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9-17 10:2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李楠楠 9月17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回望十四五奋楫启新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会 上,烟台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田书军介绍了海关持续深入开展通关便利化工作的相关情况。 聚焦重点项目,外贸发展势能更加强劲。支持烟台打造"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全国率先开展含金 矿砂"保税物流+物理混配"监管新模式,实现保税混金全国"首创、首单、首试";助力烟台获批海关机 构改革后全国首个保税混铜试点,推出"智慧混铜"监管新模式,为企业节约成本近2.5亿元;全国首个 开展进口铜精矿"税检合一"试点,压缩通关时间2天以上;全国率先推出保税原油混兑调和监管新模 式,推动烟台成为全国混配种类最多、政策最全的城市。全国首批开展跨境电商关税保证保险改革,全 省率先开展跨关区退货试点,助推"全国日韩消费品集散中心"建设。 聚焦模式改革,跨境物流通道更加畅通。探索"分类监管+前置理货+集中查验"件杂货监管新模式,提 升查验效率25%,畅通中非双向物流通道。支持"商品车物流基地"建设,量身定制"中欧班列+多式联运 +中韩海上高速公路"政策组合包,实施"专用框架运输商品车出口"新模式,全国开行首列"一单制"跨 ...
1至8月四川外贸进出口6832亿元 同比增长2.5%
新华财经· 2025-09-16 08:15
外贸主体队伍持续壮大。前8个月,四川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超8500家,增加9.2%。其中,高级认 证企业进出口3326.2亿元,增长9.8%,高出整体增速7.3个百分点。 1至8月,成都继续发挥核心作用,进出口5669.8亿元,增长4.9%,拉动同期四川外贸增长4个百分点。 同期,绵阳、内江等7个市州均实现两位数或以上增长。 外贸新动能不断涌现。前8个月,四川集成电路、电脑及零部件等外贸传统优势持续巩固,进出口规模 分别超过2000亿元、1200亿元。同时,四川外贸新动能不断蓄势聚力,出口方面,"新三样"产品出口 201.1亿元,增长77.6%,其中光伏产品、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分别增长277.8%、1170.9%;进口方面,消 费品进口128.1亿元,增长7.8%,其中鲜虾、冰鲜三文鱼进口分别增长175.9%、17%。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成都9月16日电 成都海关16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6832亿 元,规模位列全国第八,同比(下同)增长2.5%。其中,出口4100.5亿元,增长5.3%;进口2731.5亿 元。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四川外贸彰显韧性,活力 ...
“苏大强”是怎样炼成的?
金融时报· 2025-09-15 13:42
外贸表现 - 外贸进出口规模跃上5万亿元台阶 进出口规模连续22年居全国第二位 [1] - 对新兴市场出口占比达59.9% 较2020年提升12.6个百分点 [3] - 跨境电商综试区实现设区市全覆盖 聚力打造30个跨境电商产业带 [3] - 市场采购贸易平台累计服务企业超4万家 推广至6个省外试点地区 [3] 外资利用 - 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 2024年达190.5亿美元 [1][7] - "十四五"期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037.4亿美元 占全国比重16.2% [1][7] - 制造业外资和高技术产业外资占比均超三分之一 [7] - 德国 日本 瑞士对江苏实际投资增幅均超90% [7] 企业生态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8.76万家 占全国13.9% [1] - 外资企业以近1%的户数占比贡献46.6%进出口额和19.2%综合税收 [7] - 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8家在江苏投资 [7] - 外资企业创造全国三分之一进出口和四分之一工业增加值 [5] 产业创新 - 构建"1650"产业体系 1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数量占全国近五分之一 [4] - 南京 苏州连续三轮成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 [1] - 省级政策支持20家外资企业的27个创新药和医疗器械项目 奖励金额占比超50% [8] - 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 服务业扩大开放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8] 开放平台 - 自贸试验区以千分之一面积贡献10%进出口和实际使用外资 [8] - 国家级经开区考核中9家进入全国前30强 数量全国第一 [8] - 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国家级经开区考评"九连冠" [8] - 形成450余项自贸区创新成果 其中30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8] 营商环境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2.8% [9] - 连续五年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 [9] - 健全重点外资项目服务机制 清单内外资投资额占比持续超20% [8] - 实施省级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免申直达"政策支持体系 [8]
今年四季度会再迎来一轮“924”般的增量政策吗?
经济观察报· 2025-09-15 12:20
四季度宏观政策预期 - 四季度宏观政策可能推出财政加力、央行降息及更大力度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增量措施 以对冲外需放缓并确保实现全年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 [1][4] 8月经济数据表现 - 8月出口同比增长4.8% 连续6个月正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 但增速连续三个月下跌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 较前7个月下滑1.1个百分点 [2] - 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国内市场供强需弱 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需求收缩力度进一步加大 [2] 出口贸易状况 - 前8个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5% 其中出口同比增长6.9% 机电产品出口10.6万亿元 增长9.2% 占出口总值60.2% [6] - 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3.3% 汽车出口增长11.9% 东盟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贸易总值4.93万亿元增长9.7% 占外贸总值16.7% [6] - 对欧盟贸易总值同比增长4.3% 占外贸总值13.1%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5.3万亿元增长5.4% [6][7] 消费与投资趋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从5月6.4%滑落至8月3.4% 限额以上餐饮收入6至8月增速分别为-0.4%/1.1%/1% [9][10] - 前8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至0.5% 民间投资下降2.3% 其中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下降16.7% 外商企业投资下降15.4% [10][11] - 2-5月及8月CPI同比负增长 6-7月CPI同比增速仅0.1%/0% [10] 政策建议与展望 - 需通过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振消费 可考虑提升财产性收入如提振股市 [10] - 稳定房地产市场是改善居民资产负债表最直接的政策选项 房产资产占比显著大于股票 [11] - 建议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 加大政府公共产品投资 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和企业订单增长 [11][12] -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未变 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将支撑经济平稳运行 [2][4]
打通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米”
人民日报· 2025-09-15 01:08
工作机制运行成效 - 截至6月末累计走访超过9000万户小微经营主体[1][2] - 银行对推荐清单内主体新增授信23.6万亿元[1] - 新发放贷款总额达17.8万亿元[1] 机制协同架构 - 国家层面由金融监管总局与发改委牵头形成政策合力[1] - 地方建立省市区县三级工作机制并以区县为主战场[1] - 通过央地协同完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1] 基层覆盖实施 - 依托市场监管工信税务等部门数据拆解走访清单[2] - 将机制融入乡镇街道社区基层治理毛细血管[2] - 通过基层力量加快摸清企业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2] 信贷结构优化 - 新发放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达32.8%[2] - 多部门数据共享助力轻资产企业精准画像[2] - 加大对外贸民营科技消费等重点领域资源倾斜[2] 数据赋能措施 - 加快完善地方信用数据平台建设[3] - 基于大数据开发匹配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产品[3] - 降低金融机构风险识别成本和融资风险[3] 政策协同创新 - 将无还本续贷政策嵌入机制统筹推进[3] - 根据形势增列外贸板块引导资源倾斜[3] - 借助央地协同优势提升政策措施效能[3] 营商环境优化 - 指导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和规范财务管理[3] - 协调解决土地环保征信等经营困难[3] - 激发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和经营能力[3]
真能改变我们体感的,是美联储的即将开始的大放水?
搜狐财经· 2025-09-14 03:31
核心观点 - 居民经济体感与宏观数据脱节主要源于房地产资产价格下行对消费预期的压制 而美联储大幅降息可能引发资本回流并扭转楼市预期 从而改善体感经济[2][4][6][7][9][11][13] 经济表现与体感差异 - 中国经济保持5%以上GDP增速 在人工智能 机器人 商业航天 新能源等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2] - 居民体感却呈现就业压力增大 消费意愿降低的背离现象[2][4] 房地产核心作用 - 房产占中国家庭资产60%以上 此前房价上涨通过财富效应推动消费升级[2] - 2022年起楼市下行导致资产性收入预期恶化 居民为应对未来风险增强储蓄意愿[4] - 房地产实际承担社会保障功能的兜底作用[4] 行业就业结构特征 - 高科技行业虽产值和利润较高 但对就业吸纳有限[4] - 多数就业仍集中于餐饮服务 制造业等传统领域[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美联储可能降息3%使利率降至1%水平 较中国现行利率低50%[9] - 降息将导致境外美元资产收益显著下降 推动中资企业外汇结汇规模上升[11] - 外贸企业境外存款年收益约4-5% 投资美股债市可达数十个百分点收益[11] 资本流动影响 - 企业回流资金若集中进入房地产市场 可能改变供需结构:买盘增加而卖盘减少[7][11] - 外资流入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强化资本回流效应[9][11] 资产价格与消费循环 - 楼市企稳回升可通过财富效应重建消费信心[7][13] - 支出与收入的良性循环:消费增长带动收入提升 进而进一步刺激消费[6][13]
商务部召开外贸企业圆桌会:推动解决外贸企业困难和问题
商务部网站· 2025-09-11 10:05
外贸政策支持 - 商务部主持召开外贸企业圆桌会 推动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 [1] - 12家外贸企业及6家进出口商会代表参会 就国际经贸形势及企业支持议题进行交流 [1] - 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回应企业建议 [1] 外贸发展态势 - 中国外贸顶住复杂严峻外部压力 总体实现稳中有进 [1] - 中美经贸团队在日内瓦 伦敦 斯德哥尔摩举行会谈并达成积极共识 [1] - 商务部将落实稳外贸政策 培育外贸新动能并稳住外贸基本盘 [1] 企业信心与回应 - 与会企业及商会代表有信心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并实现业务平稳发展 [1] - 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代表参与企业问题回应 [1]
商务部召开外贸企业圆桌会 支持外贸企业发展
新华财经· 2025-09-11 08:58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李成钢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外贸工作。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我国外贸顶住压力,总 体实现稳中有进。过去几个月,在中美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指引下,双方经贸团队在日内瓦、伦敦、斯德 哥尔摩举行经贸会谈,达成积极共识并抓紧落实有关成果,稳定两国经贸关系。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 相关方面认真落实稳外贸政策措施,推动解决外贸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营造良 好的外部环境,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 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代表和中国进出口银 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代表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回应。与会企业和商会代表表示,有信 心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实现业务平稳发展。 新华财经北京9月11日电据商务部11日消息,9月9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主持召 开外贸企业圆桌会。12家外贸企业、6家进出口商会代表及上海财经大学有关专家参会,就当前国际经 贸斗争形势、支持外贸企业发展等议题进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