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新材料

搜索文档
中仑新材:产品目前没有直接应用在半导体芯片领域
格隆汇· 2025-09-24 08:14
核心业务定位 - 公司产品目前没有直接应用于半导体芯片领域 [1] - 主要产品包括新能源BOPA膜材、功能性BOPA膜材和生物基可降解BOPLA膜材 [1] - 产品属于新型包装材料 应用于软包装锂电池、终端消费品(食品/日化)及医药用品封装 [1] 新产品布局 - 新能源BOPP膜材将于四季度投产 主要用于薄膜电容器基膜和复合集流体基膜 [1] - 在PA6领域深耕基础上 正积极开拓高温尼龙领域 [1] - 重点开展PA6T和PA10T等高温尼龙的研发工作 [1] 技术研发方向 - 通过对聚合工艺持续优化与配方体系创新突破实现技术升级 [1] - 研发目标为满足人形机器人、汽车引擎部件及电子电器领域需求 [1] - 重点突破耐高温和高负载材料的严苛技术要求 [1]
中仑新材股价涨5.43%,华夏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43.32万股浮盈赚取57.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6:06
9月24日,中仑新材涨5.43%,截至发稿,报25.63元/股,成交1.57亿元,换手率4.87%,总市值102.52亿 元。 资料显示,中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翁角路268-1号,成立日期2018年11月19 日,上市日期2024年6月20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从事功能性BOPA薄膜、生物降解BOPLA薄膜及聚酰 胺6(PA6)等相关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通用型BOPA膜材73.17%,聚酰 胺6(PA6)16.57%,新型BOPA膜材7.12%,其他1.65%,生物降解BOPLA膜材1.50%。 从中仑新材十大流通股东角度 数据显示,华夏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中仑新材十大流通股东。华夏中证1000ETF(159845)二季度新 进十大流通股东,持有股数43.32万股,占流通股的比例为0.34%。根据测算,今日浮盈赚取约57.18万 元。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 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 议。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华夏中证1000ETF ...
金发科技股价跌5.66%,宝盈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300股浮亏损失4059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2:12
股价表现 - 9月24日股价下跌5.66%至20.51元/股 成交额16.09亿元 换手率2.97% 总市值540.77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改性塑料业务占比52.07% 贸易品20.65% 绿色石化产品18.85% 新材料6.29% 医疗健康产品1.48% 其他业务0.66% [1] - 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26日 2004年6月23日上市 主营化工新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1] 基金持仓情况 - 宝盈祥瑞混合A(000639)二季度持有3300股 持股数量与上期持平 占基金净值比例0.73% 为第一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4059元 最新规模451.74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2.33% 同类排名7368/8173 [2] - 近一年收益4.65% 同类排名7553/7996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53.08%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蔡丹任职8年53天 管理规模18.02亿元 最佳任职回报94.4% 最差任职回报0.99% [3] - 基金经理阳之璇任职243天 管理规模4349.43万元 最佳任职回报42.06% 最差任职回报2.06% [3]
惠州新材料园累计落户项目36个
中国化工报· 2025-09-23 06:15
园区上半年签约的电子化学品项目重点围绕半导体封装材料、显示面板材料等方向,进一步壮大以百利 宏晟达、兴福电子为龙头的电子新材料产业集群。其中,作为2025年上半年推进的标杆项目,广东领创 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新材料项目总投资25.6亿元,主要产品包括18万吨/年苯酐及80万吨/年多品种增塑 剂,达产后将成为全国产能最大的增塑剂生产基地,预计年产值88亿元。 中化新网讯 截至目前,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累计落户项目达36个,总投资476亿元。其中2025年新签项目 主要集中在高端增塑剂、电子化学品等细分领域。 该园区围绕"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科技创新基地"的战略定位,依托原料资源 优势,深耕高端聚烯烃、半导体材料等石化中下游产业,沿着碳二至芳烃完整产业链加速聚集。 ...
42名投资者斥资3.76亿入股!淄博这家化工上市公司子公司拟增资扩股
搜狐财经· 2025-09-23 06:13
公司股权变动 - 公司放弃对控股子公司隆华高材股权的优先认购权 但增资扩股后仍直接持股65.69% 保持控股地位及合并报表范围[2] - 淄博隆福合伙人为公司及子公司员工 不涉及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 增资目的与战略意义 - 增资基于隆华高材尼龙66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 为加速项目落地提供支撑[2] - 通过员工持股提高核心骨干积极性与创造力 实现人才吸引与保留[2] - 分散公司投资风险 实现与投资者机遇风险共担[2] 产能扩张计划 - 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不超过9.6亿元资金 用于扩展聚醚产能[3] - 募投项目包括端氨基聚醚技改、8万吨/年端氨基聚醚二期及年产20万吨环保型聚醚系列产品建设项目[3]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 位于山东淄博高青县 属化工新材料企业[2] - 经营范围涵盖生物基材料制造与销售、基础化学原料制造等领域[2]
东材科技股价跌5.36%,华夏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39.98万股浮亏损失170.7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6:11
股价表现 - 9月23日股价下跌5.36%至21.56元/股 成交额14.70亿元 换手率6.32% 总市值219.51亿元 [1] 公司业务结构 - 电子材料占比28.31% 新能源材料占比27.27% 光学膜材料占比26.23% 电工绝缘材料占比9.13% 环保阻燃材料占比3.05% 其他业务收入合计5.01% [1] 基金持仓情况 - 华夏核心成长混合A持有139.98万股 占基金净值4.19% 为第九大重仓股 当日浮亏约170.77万元 [2] - 该基金规模2.87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26.07% 近一年收益63.36% 成立以来亏损20.25%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吕佳玮任职8年46天 管理规模13.32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110.06% 最差回报-23.1% [3]
隆华新材全资子公司 计划增资扩股引进投资者
证券时报· 2025-09-22 18:04
增资扩股交易 - 全资子公司隆华高材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淄博隆福 淄博隆致及薛玉霞等42名投资者 每认缴1元注册资本应缴付投资金额1.20元[1] - 新增注册资本3.13亿元 增资款总计3.76亿元[1] - 增资后公司直接持股比例65.69% 仍为控股子公司且控制权不受影响[1][2] - 淄博隆福合伙人系公司及隆华高材员工 无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参与[1] 战略发展动机 - 增资基于尼龙66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 为项目加速落地提供支撑[2] - 提高核心骨干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实现人才吸引与保留[2] - 分散公司投资风险 实现与投资者机遇风险共担[2] 产能扩张计划 - 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9.6亿元用于聚醚产能扩展[2] - 端氨基聚醚现有产能4万吨/年 募投后总产能将提升至14万吨/年[3] - 具体扩产包括:技改项目扩产6万吨至10万吨/年 二期项目新增4万吨/年产能[3] - 同步建设年产20万吨环保型聚醚系列产品项目 生产硬泡聚醚及组合聚醚[2][3] 业务定位 -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环保型新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2] - 核心产品线包括聚醚多元醇 聚合物多元醇及端氨基聚醚系列[2] - 通过定制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2]
新和成,100亿项目开工
DT新材料· 2025-09-22 16:05
公司战略布局 - 天津新和成新材料产业链项目正式启动桩基施工 一期投资30亿元建设10万吨/年己二腈-己二胺项目 采用自有丁二烯法制备己二腈专利技术[2] - 二期规划投资70亿元建设40万吨/年己二腈-己二胺及40万吨/年尼龙66项目 总项目投资额达100亿元 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2] - 公司通过山东精化科技布局20万吨PA66及10万吨己二腈/己二胺产能 浙江尼龙材料公司投资51.9亿元建设25万吨己二胺及48万吨高端尼龙项目[3] 业务发展现状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1.0亿元同比增长12.8% 归母净利润36.0亿元同比增长63.5% 经营现金流净额32.43亿元同比增长51.65%[3] - 新材料业务收入10.38亿元占比9.35% 同比增长43.75% PPS产品实现量价齐升 规划推进剩余8000吨PPS扩建项目[3] - 已拥有PA6T共聚产物NHU-PPA高温尼龙树脂产品线 未来投资重点聚焦新材料板块包括天津尼龙项目/HA项目/PPS扩产[3] 组织架构 - 天津新和成材料科技为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2024年6月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 定位为高性能新材料战略布局核心[2] - 公司依托南港工业区建设尼龙66产业链关键中间体及高端材料研发生产基地[2]
填补国内空白!万华化学供应商,巨化旗下化工新材料龙头上市
DT新材料· 2025-09-22 16:05
IPO与募投项目 - 公司将于本周在北交所上市 发行价为18.15元/股[2] - IPO拟募集资金总额5.93亿元 其中5.07亿元用于60kt/a高端偶联剂项目 2300万元用于500吨/年JH-2中试项目 6310.5万元用于酮肟产业链智能工厂建设项目[2][3] - 高端偶联剂项目分三期建设 全部达产后将新增3万吨/年硅烷偶联剂产能及3万吨/年功能性硅烷中间体产能[2] 技术突破与市场地位 - JH-2中试项目产品羟胺水溶液可作为芯片制造清洗剂及特种纤维稳定剂 目前由巴斯夫垄断供应 项目成功将填补国内空白[2] - 公司是国内硅烷交联剂和羟胺盐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 - 硅烷交联剂2024年国内市占率38.16% 羟胺盐2024年国内市占率42.37%[5] 股权结构与客户群 - 巨化集团持股82.49% 为公司最大股东及主要原材料供应商[4] - 恒申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福建申远新材料持股3.57%[4] - 主要客户包括拜耳 布伦泰格等跨国企业 以及万华化学 新安股份等上市公司[4] 财务表现与产品结构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94亿元 11.15亿元 12.39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59.22万元 1.73亿元 2.11亿元[4] - 2024年硅烷交联剂收入7.14亿元(占比57.9%) 毛利率22.77% 羟胺盐收入3.68亿元(占比30%) 毛利率36.45%[5][6]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0.63亿元(同比下降14.25%) 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下降5.47%) 主要受下游建筑建材 能源电力行业景气度影响[4] 产能与行业格局 - 公司现有硅烷交联剂产能5.83万吨/年 羟胺盐产能3.5万吨/年[5] - 硅烷交联剂全球主要生产商为瓦克 信越化学 国内重点企业包括新蓝天(2.8万吨/年) 艾科维(1.65万吨/年)[5] - 羟胺盐国外主要企业包括巴斯夫 日本宇部 国内主要企业有艾科维(2.2万吨/年) 山东金安化工(3.0万吨/年)[5]
万顺新材:关于取得发明专利证书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22 14:06
公司技术进展 - 全资子公司汕头万顺新材兆丰林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2] - 专利名称为"一种基于异步固化的自修复漆面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