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换电

搜索文档
2025武汉国际充换电展览会:引领未来能源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6-24 04:04
充换电技术发展 -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电动汽车普及推动充换电技术成为绿色出行重要力量 [1] - 2025武汉国际充换电展览会将于10月11日至13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1] 智能充电解决方案 - 智能充电解决方案展区展示创新充电技术 提高充电效率并通过智能化管理优化能源使用 [3] - 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基础设施 展区将展示最新款充电桩及其核心元器件 [3] 充电网络配套设施 - 充电网络高效运行依赖完善配套设施 包括电缆、连接器、监控系统等全套解决方案 [5] - 充电网络建设需综合考虑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等多个环节 [5] 换电模式与新型充电站 - 换电模式作为快速补充能量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展区展示先进换电站设备及配套设施 [7] - 光/储/充一体化超充站结合太阳能发电、储能和快速充电 实现清洁能源最大化利用 [7] 行业交流与未来趋势 - 2025武汉国际充换电展览会是展示最新技术和产品的舞台 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7] - 盛会各方将共同探讨充换电领域未来趋势 迈向更加绿色、智能的出行时代 [7]
直击2025上海充换电展,解码未来补能“黑科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0 01:31
充换电产业趋势 - 充换电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包括社区低功率慢充 公共场站快充超充 以及特定场景换电模式 [3] - 快充和超充产品成为展会亮点 企业展示"兆瓦超充""重卡超快充""隔离风冷超充""全液冷超充"等新技术 [3] - 高电压大电流大功率超充将成为乘用车发展必然趋势 超充和快充多场景应用将同时存在 [5] 技术创新 - 易能时代发布启明Ultra系列 包含40kW和60kW功率 为重卡充电提供解决方案 [3] - 启明40Ultra是全球首款商用充电效率达98%+峰值效率的充电模块 输出电压达1100V 兼容未来5年新车型 [3] - 启明Ultra系列通过全碳化硅半导体方案与智能温控系统 将峰值效率提升至98.2% 电损降低超40% [5] - 超聚变推出功率魔方产品 最小单元提供960kW和480kW功率 支持模块化并柜扩容 实现全功率矩阵智能分配 [7] - 功率魔方支持后期250A快充终端升级为600A/800A超充终端 主机不变 保护运营方持续投资 [7] - 星星充电推出双枪输出功率2400kW的兆瓦级产品 标志液冷超充进入2.0时代 [12] 车网互动发展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带来电网压力 推动充电设施智能化有序化 实现与电网良性互动 [8] - 国家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 推动车网互动发展 [8] - 南方电网自2023年5月起开展车网互动示范 从深圳50辆车扩展到五省联动数千辆车 [8] - 深圳启动大规模车网互动实测 车主反送1度电获4元补贴 低谷充电1度电仅0.4元 [10] - 车网互动商业模式吸引用户参与 有车主两天收入2000多元 带动其他车友加入 [10] 光储充一体化 - 展会展示"光储充一体化""零碳住宅光储充一体化""工商业光储充一体化"等解决方案 [10] - 民营企业积极进入能源领域 借新能源汽车切入光储充市场 [10]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 支持民营企业投资新型储能 虚拟电厂 充电基础设施 智能微电网等领域 [10] - 星星充电液冷超充可与微电网 虚拟电厂技术结合 通过智能调度实现"消峰填谷"提升收益 [12]
优优绿能: 募集资金具体运用情况
证券之星· 2025-05-14 14:24
募集资金概况 - 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05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募集资金总额将根据实际发行数量及发行价格确定,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主营业务相关项目,总投资额70747.56万元,其中募集资金投入70000万元 [1] - 资金用途按优先级排序:充电模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27282.37万元)、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7465.19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6000万元) [1][3][16] 充电模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 **投资规模与周期**:总投资27282.37万元,建设期18个月,主要用于建筑工程、设备及软件购置,计划通过租赁场地扩充产能 [1][3][8] - **市场需求驱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推动充换电行业扩张,2021-2023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达78.74%,现有产能及外协厂商难以满足订单需求 [2][4] - **产品升级**:40KW超大功率模块(提升空间利用率)和独立风道30KW模块(适应恶劣环境)已获客户认可,项目将扩大两款产品产能以增强竞争力 [4][6] - **自动化产线建设**:通过自建SMT、DIP等全流程生产线降低外协成本(占比未披露),提升工艺流程可控性及利润水平 [4][5] - **技术保障**:公司拥有31项授权发明专利、多项国际认证及专精特新企业资质,技术覆盖15KW-40KW模块及V2G等领域 [6][7] 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 **投资规模与周期**:总投资27465.19万元,建设期24个月,用于购置场地、引进研发设备及人才 [11][15] - **研发方向**:聚焦液冷模块技术(环境适应性好)和双向充放电技术(V2G/V2L/V2H应用),目标提升功率密度、散热效率及可靠性 [12][13] - **研发能力**:公司研发团队293人(占员工总数50.17%),核心技术人员具备10年以上电力电子行业经验,已建立风冷/液冷实验区 [13][14] 补充流动资金 - **资金用途**:16000万元用于支付采购货款及经营费用,支持营收增长(2021-2023年复合增长率23.12%)及降低资产负债率(2023年为43.01%) [16][17] 行业与市场背景 - **政策支持**:中国及欧美推动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欧盟、英国、美国加州等地已签署禁售燃油车议案 [2] - **技术趋势**:充电模块向高功率密度(如40KW)、环境适应性(独立风道设计)及智能化(液冷/V2G)方向发展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