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乳业
icon
搜索文档
光明乳业,如何保卫上海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5:4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9%至124.7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2.5%至2.2亿元[1] - 液态奶营收66.1亿元同比下滑8.6% 其他乳制品营收44.5亿元同比增长8.8% 牧业产品营收5.2亿元同比下滑13.8%[1] - 上海地区营收34.9亿元同比下滑6.9% 外地营收49.9亿元同比下滑1.5% 境外营收39.4亿元同比增长1.9%[1] 区域市场竞争 - 上海市场营收下滑幅度6.9%超过总体营收下滑幅度1.9%[1][2] - 新乳业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01%至55.26亿元 2024年华东区域营收同比增长1.52%至30.66亿元[3][4] - 新乳业在成都等核心市场保持定价权优势[3] 行业整体状况 - 2025年6月乳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9.6%[3] - 蒙牛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6.9%至415.7亿元[3] - 伊利液体乳收入同比下滑2.1%至361.3亿元[3] 公司战略举措 - 通过推出优倍5.0超鲜牛乳、纳滤高蛋白如实等新品丰富产品线[5] - 拓展TOB端定制化乳制品业务 加强线上渠道整合与传统渠道铺货[5] - 采用跨界联动、明星代言、文化IP合作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5]
光明乳业,如何保卫上海市场?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5:05
光明乳业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4.7亿元同比下滑1.9% 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下滑22.5% [1] - 液态奶营收66.1亿元同比下滑8.6% 其他乳制品营收44.5亿元同比增长8.8% 牧业产品营收5.2亿元同比下滑13.8% [1] - 上海地区营收34.9亿元同比下滑6.9% 外地营收49.9亿元同比下滑1.5% 境外营收39.4亿元同比增长1.9% [1] 乳制品行业动态 - 2025年6月乳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9.6% 蒙牛上半年营收415.7亿元同比下滑6.9% 伊利液体乳收入361.3亿元同比下滑2.1% [3] - 新乳业上半年营收55.26亿元同比增长3.01% 华东区域营收30.66亿元同比增长1.52% [3][4] - 恒天然2025财年大中华区商品销售收入79.64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25.04% [15] 企业战略举措 - 光明乳业通过新品推出、渠道拓展和品牌联动巩固上海市场 [5] - 海天味业员工持股计划使用1.84亿元激励基金 受让价36.87元/股 考核2026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1% [14] - 星巴克关闭北美1%直营门店 裁减900个非零售职位 重组成本约10亿美元 [19][20][21] 食品饮料行业要闻 - 千禾味业经销商超3300家 覆盖全国2800个县级行政区 [13] - 中国披萨市场规模2024年达480亿元 预计2027年达771亿元 年均复合增速15.5% [18] - 国家发布32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市场监管总局征求食品召回新规意见 [16] 科技与零售发展 - 小米17系列手机起售价4499元 [28] - 淘宝10月12日下线小时达服务 推出闪购服务替代 [22] - 阿里国际站物流中心仓日均处理超10000单 覆盖义乌广州深圳产业带 [24] 文娱与出行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铁路发售车票7000万张 滴滴异地打车需求预计上涨51% [26][27][28] - 爱奇艺乐园第三站落地北京王府井 [30] - 生数科技发布图生视频大模型Vidu Q2 [31]
北大荒完达山液奶营销事业部召开年中会议:以“量利双驱”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9-25 08:00
核心战略调整 - 下半年核心战略从规模导向转向效益导向 以量利并行 以利为先为核心 全力冲刺全年目标 [1][3] - 建立销量-利润动态平衡模型 优化产品结构 聚焦高毛利产品推广 [3] 产品结构优化 - 确保高毛利产品(如低温鲜奶 有机纯牛奶)销量占比提升至40%以上 [3] - 针对下沉市场推出高性价比基础款 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空间 [3] 渠道策略升级 - 深化经销商战略合作 推出千商赋能计划 为头部经销商提供数字化管理系统 定制化动销方案及金融支持 [4] - 拓展新兴渠道 联合社区团购平台 直播电商开展鲜奶到家 限时秒杀活动 计划下半年新增社区网点5000个 [4] 服务体系升级 - 建立72小时响应机制 组建市场 物流 售后铁三角服务团队 确保经销商订单处理 配送时效提升30% [5] - 将经销商满意度纳入区域经理考核 权重占比达20% [5] 终端营销创新 - 推行一品一策精准营销 针对儿童奶 中老年奶粉等细分品类开展健康饮奶科普直播 单场目标转化率超5% [6] - 在重点商超设置完达山鲜奶体验站 通过免费试饮 买赠活动提升复购率 试点区域动销增长25% [6] 管理体系精细化 - 实施目标-过程-结果全链条管控 分解利润目标至各省区 产品线 建立日监测 周复盘 月考核机制 [7] - 严控费用投放 将市场费用与动销效果挂钩 [7] 组织效能提升 - 各省区负责人签署下半年目标责任书 立军令状 聚焦利润产品攻坚 [9] - 通过一区一策深挖市场潜力 确保全年利润增长超行业平均水平 [9]
三元食品释放首都品质鲜动力,双重“北京符号”代表焕新而来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11:26
品牌合作与定位 - 公司宣布著名演员葛优担任品牌代言人 强化品牌可靠形象与北京地域文化认同 [1][2] - 此次合作是继19年前首次携手后的"老友重逢" 通过国民级信任度激发消费者情感共鸣 [2][3] - 品牌与代言人在文化情感层面深度联动 使产品成为蕴含北京文化记忆的情感载体 [3] 新产品上市与特点 - 公司推出新品"三元北京鲜牛奶" 蛋白质含量由3.0g升级至3.5g 高于行业部分同类产品水平 [4] - 产品采用100%自有奶源 从养殖到运输全程可控 确保食品安全与品质稳定 [4] - 采用72°C/15s低温杀菌工艺 相较于85℃杀菌工艺 乳铁蛋白增加150% 免疫球蛋白增加785% [6] - 实行夜班生产模式 当天生产当天上架 实现T0到手保证新鲜度 [6] 产业链与生产能力 - 股东首农食品集团拥有29座现代化奶牛场 奶牛存栏量达10.5万余头 日产鲜奶超过1700吨 [5] - 首农畜牧拥有7个科研检测平台和1个种公牛站 被誉为"中国良种公牛的摇篮" [6] - 北京瀛海工厂实现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 通过计算机系统集中监控全流程 [6] - 生鲜乳品质标准远超欧盟要求 在蛋白质和微生物等关键指标设立更高门槛 [6] 战略布局与管理变革 - 产品与代言人双线并进是2025年品牌整体战略关键环节 形成高度协同效应 [7] - 公司将"三元北京鲜牛奶"作为大单品重点打造 通过集中资源提升市场知名度与份额 [7] - 2024年2月首农食品集团总经理袁浩宗兼任公司董事长 启动战略架构调整 [8] - 2025年上半年任命37岁陈一为党委书记兼董事 41岁陈海峰接任总经理 优化管理架构 [8] - 公司优化决策机制与跨部门协同模式 加快产品研发到市场落地速度 [9] - 积极拓展线上电商 新零售平台与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 实现全场景覆盖 [10]
伊利即品质
新浪财经· 2025-09-23 23:15
核心观点 - 伊利集团凭借"自主预防三线促零"质量管理模式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与能源 高端制造领域巨头同台竞技 展示其在品质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3][4] - 公司连续三届(第三 四 五届)斩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彰显质量管理持续领先地位[5] - 通过智慧牧场 全自动化生产 严格品控及全球创新中心布局 实现从奶源到产品的全链条品质卓越[6][13][14] - 原奶菌落总数远优于欧盟标准(平均值低于1万CFU/mL vs 欧盟≤10万CFU/mL) 实现行业里程碑式飞跃[11] - 2022年率先全球通过金标认证 标志中国乳制品标准与管理达到全球最高水平[12][13] 奖项与行业地位 - 第五届中国质量奖评选共有541家组织和73名个人进入受理名单 伊利集团与中核核电 中国船舶集团等"国之重器"企业共同获奖[3] - 公司囊括亚洲质量卓越奖 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全国质量奖 成就中国奶业质量奖项"全满贯"[10] - 连续6年入选"全球最具价值乳品品牌" 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10] 质量管理实践 - 首创食品安全"三条线"标准:国标线 提升50%的企标线 再提升20%的内控线[9] - 引入医药行业QbD(质量源于设计)管控体系 用医药标准锻造乳品品质[9] - 通过AI视频检测系统实现毫米级外包装检查 全程智能化生产确保品质[13] - 推行"人人都是品质创造者"文化机制 将品质意识贯穿所有岗位和工序[8] 技术与创新投入 - 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配备全智能无人挤奶机器人 饲喂机器人及价值280万元TMR饲料搅拌机 实现奶牛精准健康管理[6] - 在全球布局15个创新中心(欧洲 大洋洲 东南亚等) 形成从牧草到乳品的全产业链创新链路[14] - 建成世界领先奶牛核心育种场 培育国内排名领先种公牛 突破种牛技术瓶颈[15] 行业影响与成果 - 中国奶业核心指标总体水平优于欧盟标准 2024年人均奶类消费量达40.5公斤(较1949年0.4公斤增长100倍)[11] - 伊利原奶菌落总数2023-2024连续两年平均值低于1万CFU/mL 牧场综合管理达国际顶尖水平[11] - 金标认证实现国内与国际管理模式接轨 为中国乳业提供全球最高标准实践方案[12][13]
科技赋能乳业营养健康
中国经济网· 2025-09-23 10:53
乳品科技前沿研究 - 论坛聚焦乳品科技前沿与精准营养应用 围绕牛乳精深加工和益生菌领域展开讨论 [1] - 母乳ARA对胎儿神经发育和血管功能调节意义重大 高sn-2位ARA可显著提升生物利用率 [1] - 乳品健康摄入对改善糖脂代谢 肥胖 糖尿病具有辅助效应 [1] 技术创新突破 - HMO端到端全产业链技术实现全流程自主化 填补国内空白并打破技术垄断 [1] - 乳蛋白和乳脂肪深加工技术取得突破 解决行业深加工痛点 [1] - 蒙牛提出针对全龄人群骨关节肌健康的解决方案 通过人群营养研究和功能原料筛选 [1] 行业标准建设 - 发布《科学用糖白皮书》提出乳品行业减糖不减味技术路径 [2] - 发布《中国酸奶营养白皮书》明确酸奶分类 营养构成及健康价值 [2] - 建立5A好酸奶标准体系 涵盖优质奶源 专利菌种 优质营养 严选食材和卓越品质五大核心维度 [2] 新产品发布 - 推出针对母婴领域的瑞哺恩亲益3.0配方奶粉 [2] - 推出针对初老人群的新养道优骨牛奶 [2] - 推出针对中老年人群的悠瑞骨力金装产品 [2]
三元食品的“北京答案”:以地缘优势深耕低温赛道,以文化价值打造城市名片
第一财经· 2025-09-23 10:40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乳制品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消费者需求从"喝奶"转向"喝好奶" [3] - 低温鲜奶全国渗透率从2018年3月28%上升至2024年3月39% [3] - 60.9%消费者将"新鲜程度"视为购买决策核心因素 [3] - 全国性乳企加码低温鲜奶等高增长赛道 区域性乳企面临严峻挑战 [1] 产品创新与升级 - 推出全新低温鲜奶产品"三元北京鲜牛奶" 突出本地化属性 [1][3] - 蛋白质含量从3.0g/100ml提升至3.5g/100ml [4] - 采用72℃/15s低温杀菌工艺 乳铁蛋白增加150% 免疫球蛋白增加785% [4] - 新包装强化"北京"地域标识 融入城市建筑轮廓 [3] 供应链与渠道优势 - 实现"当天生产 当天上架"的供应链效率 [1] - 北京工业园总面积12万平方米 日产能达1200吨 [7] - 承担北京市约80%鲜奶生产供应工作 [7] - 拆分常低温业务为经销与直营体系 KA团队强化终端运营 [7] - 重新启用"北京市牛奶公司"IP 开设直营门店 [7] 品牌战略与文化营销 - 邀请葛优担任品牌代言人 强化北京地域认同 [1][9] - 产品成为游客体验京味文化的窗口 布局热门旅游区域店面 [9] - 通过"鲜奶自助打奶""手打冰淇淋"等体验式消费场景对话新消费者 [7] - 将老字号打造为北京文化符号与品质生活代表 [1] 发展战略与行业定位 - 以"新鲜+区域"差异化战略引导市场从价格竞争转向品牌价值竞争 [11] - 通过场景重塑 产品迭代与新业态开拓实现守正创新 [9] - 作为近70年历史的老字号 持续与北京文化深度融合 [9][11]
蒙牛:开展产品碳足迹认证工作| 2025华夏ESG实践十佳案例
华夏时报· 2025-09-23 09:37
文/华夏ESG观察联盟 在循环经济方面:蒙牛面向消费者开展的回收再生活动覆盖了 27 座城市,活动参与人数近 10万人,成 功回收乳制品包装约20,000千克;共有13家工厂获评"无废工厂"示范单位,8家工厂通过了"零填埋工 厂"认证。 蒙牛宁夏工厂,获得世界经济论坛认证的"灯塔工厂"认证,通过全流程智能化改造与能源管理创新,实 现生产效率与能源效率的双重突破。宁夏工厂办公楼项目较其他同类建筑能够实现降碳 20%- 40%,年 降碳约2,000吨,并荣获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LEED 绿色建筑金级认证。在运营端,蒙牛宁夏 工厂运用智慧能源系统,优化设备数量,减少异常损耗,能源消耗整体降低43%,应用磁悬浮、智能包 装控制、智能装车等技术,创建智慧黑灯实验室,建立乳业黑灯物料库房,实现生产流程的高度集成与 自动化和能源高效利用的结合。 专家点评:13家工厂获评 "无废工厂",8家通过 "零填埋" 认证,累计光伏装机超28MW。以绿色工厂为 核心,全链条循环经济为支撑,将低碳理念贯穿生产全流程,推动行业系统化降耗升级,引领行业绿色 高质量发展。(何继江-清华大学) 实践案例 蒙牛承诺 2050 年实现全产业链 ...
君乐宝的 2 万亩 “试验”:用极致工业化,重构乳业逻辑
晚点LatePost· 2025-09-22 17:28
"一罐奶粉" 背后,全产业链样本的养成。 中国乳业,早已告别了 "有没有" 的时代。 根据《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5)》,2024 年全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已达 99.96%,奶牛年均单产 9.9 吨,100 头以上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 78%,中国奶业已基本完成从 "能供得上" 到 "要供得好" 的 跃升。消费端也在用订单投票:2020 年至 2024 年,低温鲜奶渗透率从 23% 攀升至 41%,奶酪消费 量快速增长,华经产业研究院指出,中高端乳制品占比持续提升,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更高品质付 出溢价。 乳业竞争已彻底从 "规模" 转向 "质量",从 "渠道" 转向 "供应链"。 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视今年三次深度专访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魏立华。在最新一期《对话·创 新中国行》中,主持人陈伟鸿和魏立华一起俯瞰君乐宝位于张家口察北地区的旗帜乳业集群——草 场、牧场、饲料基地、工厂、沼气发电站,被整合进同一视野,构成一个占地 2 万亩的一体化闭环产 业链。 魏立华介绍,这套全球首创的种养加 "零距离一体化" 模式,将牧草种植、奶牛养殖、粪便还田、奶粉 加工连成闭环,实现鲜奶 98 秒入厂、2 小时完成加工, ...
乳业概念下跌1.82%,13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0:19
乳业概念板块整体表现疲软 资金大幅流出[1][2] 板块表现 - 乳业概念板块下跌1.82%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欢乐家下跌5.99% 新农开发下跌4.29% 麦趣尔下跌3.72%[1][2] 资金流向 - 乳业概念板块整体获主力资金净流出3.91亿元[1] - 30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13只主力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1] - 大北农主力资金净流出7171.36万元居首 怡亚通净流出6972.15万元 欢乐家净流出3328.95万元[1] - 伊利股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35.84万元 麦趣尔净流入582.53万元 青岛食品净流入86.73万元[1][2] 个股表现 - 欢乐家换手率3.92% 跌幅5.99%[1] - 怡亚通换手率6.31% 跌幅2.78%[1] - 新农开发换手率4.71% 跌幅4.29%[2] - 麦趣尔换手率6.54% 跌幅3.72%[2] - 伊利股份换手率0.62% 跌幅0.54%[2]